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美食特产 安徽阜阳临泉县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8 13:34:42

一. 陕西省 延安 甘泉县 火烧

火烧,扁圆如烧饼,含陷似饺子,皮薄陷多,外酥里绵,鲜香味浓,轻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分为干火烧和油火烧二种
干火烧做法是,把面和好揉到,切成一两左右大小,用擀杖擀成薄皮,皮薄可至纸张一般,抹上油卷起,竖立压开,包入肉陷,再压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饼,放在专门打饼子用的鏊子上烙至外皮焦黄即可。油火烧则直接用面皮包陷,在平底锅浅油中煎熟,食用时,浇蘸上醋蒜汁,清香解腻,更为爽口,其陷多用猪肉剁大葱。也有用羊肉或牛肉的。受外地游客称道。( 延安)

二.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特产美食

北京美食

三.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野竹笋

野竹笋

野竹笋,古代曾被列为“贡笋”,年年进贡朝庭,该乡产的野竹笋细致鲜嫩,色泽洁白,壳薄肉厚,营养极其丰富。据测定,每百克野竹笋,含氨基酸3300毫克,所含胡萝卜素双磨菇高一倍,所含维生素比芒果高两倍,同时,竹笋还含有一种天冬酰胺的白色含氮物质,所以还有一种清香味,用野竹笋炖腊猪蹄,炖鸡是一道最为上乘的下酒菜。

四.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安康米酒

安康人多喜饮酒。一般家庭,常年备有甜酒、稠酒,客一进门,就斟上一大碗,使人既解渴,又解乏。甜酒,亦称“醪糟”,米酒是安康一带著名的传统饮料,含有多种维生素。酒精成分含量仅为十度左右,即使不善饮者也可饮用。在安康城乡,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家家酿制甜酒自饮或招待宾客已成习俗。安康甜酒的制作工艺细巧精湛。酿成饮用时,若在甜酒中调入鸡蛋、核桃仁、葡萄干、红枣、桂园、银耳、元宵等,其味更佳,营养更丰富,为一大补品。( 安康)

五.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

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临泉素称“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临潭毛笔因产于临泉临潭而得名,古称蒙笔,相传为秦朝将军蒙恬所制,昔日有蒙恬将军祠盖为供奉笔祖之所,今祭祀之俗尚不衰。临潭毛笔,起于明永乐年间,迄今五百余年。清光绪年间,以其制作技艺之精湛,独步京师,被奉为御用,光绪帝曾为之立碑表彰。

国家主席1同志为临泉提名“笔乡”。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肖劳先生为临潭笔庄写了“梦笔生花”四个大字;著名书法家、105岁高龄的孙墨佛,为该厂提了“神工鬼斧”四个字;名书法家范曾,夸耀其笔为“文房瑰宝”。还有许多名人分别题字、赋诗、作画盛赞侯店毛笔。

临潭毛笔,蜚声异域,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等11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天津出口免检证书。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年代,虽无确实的文学记载,但清代中期制笔大师李万钟是制笔世家。由于李万钟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赶集市卖笔。他在湿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笔摆上卖,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从此人称 “ 吊毛灰 ” 笔, “ 吊毛灰 ” 笔因毛笔质量好,而扬名中原大地。

制笔大师曹如章,14岁时家里当了二亩地,作 “ 压跪礼 ” (学费),拜李万中为师,学艺五年,得其真传后出师。在家制笔卖笔,60年代成立杨桥毛笔厂任厂长。70年代,制笔得到发展,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李万钟后辈),因种种原因离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临谭笔庄、杨桥毛笔社。

曹如章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博采众长,改进创新,使文德堂毛笔选料更加广泛,工艺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创的《八柱擎天》毛笔,可以一分为八,一笔多用。其它以黄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其成品毛笔,尖圆齐健,独具特色,被称为 “ 书坛一宝 ” 。

临泉毛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1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临泉毛笔在十四大期间,被安徽省代表团做为安徽省珍贵礼品敬献给1同志,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务院办公厅并写来感情信。香港回归时,有关领导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龙笔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并特此写来感谢信。

六.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流鞍河大闸蟹

流鞍河大闸蟹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的。流鞍河所产的成蟹个大、色好、蟹黄多、无污染,在上海、杨州等水产市场成了抢手货,部分产品远销到日本、香港及东南亚。

流鞍河始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两省交界之处,东至临泉县县城西北角城西闸口,北入泉河。主要流域: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河水不深,清澈见底,却有着一段动人的历史传说。相传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被外戚,王莽追赶至此,刘秀穷途末路,马踏该河,慌乱中马鞍子被河水冲走了,故名曰流鞍河。

2005年以来,临泉县流鞍河400公顷水面已全部开发养蟹,河蟹当年平均个体重150克以上,最大个体达到500克。流鞍河所产的成蟹个大、色好、蟹黄多、无污染,在上海、扬州等水产市场成了抢手货,部分产品远销到日本、香港地区及东南亚。2006年流鞍河蟹400公顷水面收获成蟹300吨,产值2400万元,纯利润1600万元。2006年该区域已获省农产品认证,所产的河蟹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定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临泉县水产站还将标准化养蟹技术推广到涎河、谷河、界南河等区域,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投入幼蟹苗4.5万公斤,年产值预计超过3000万元,可使沿河两岸2000多农户受益。

七.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面塑为临泉白庙镇邵营村传统手工艺

八.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金蚕丝被

金蚕丝被

丝绸之源

金蚕故乡

陕西省石泉县早在秦汉时期就盛行兴桑养蚕,世人皆知西去欧洲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那么绸之源在何处呢?西汉皇帝为褒奖蚕桑事业的发展,御赐“鎏金蚕”圣物(国家一级文物)于公元1984年在石泉县中国万亩蚕桑基地池河镇出土,向天下揭示了这一秘密。

近年来,石泉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历史机遇,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蚕桑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了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蚕丝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蚕丝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其柔软、轻盈、顺滑、透气,对人体肌肤有保健作用,深受崇尚自然、追求健康人士喜爱。石泉生产的天然蚕丝被是以当地优质蚕丝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过“经纬网幅”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长期使用天然蚕丝被能增进人体健康,可促进睡眠,美容美肤,延缓衰老,并具有防螨、抗菌、抗过敏、降低胆固醇浓度、血糖脂、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功效。

九.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榆村御桃

榆村御桃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史德镇榆村的。礼泉榆村御桃以礼泉沙红桃、榆村1号、秦王等为主栽品种,桃色艳,硬度高,耐贮运,口味香甜。

榆村,地处史德镇西北方向,全村总人口1750人,耕地面积2800亩。榆村农民以育桃为主,桃园占总耕地面积90%以上,新育品种56个,亩产5000斤,亩均收入8000元。已辐射带动了周边云里坊、三性、李由等鲜桃生产基地,形成了强大的气候和规模。

每到三月,春光明媚,桃花盛开,来到美丽的桃树园,真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五月六月,漫步桃林,鲜桃满枝,绿深似海,花果无垠、一望无际,是都市丽人畅游大自然秀丽风光的绝佳境地。相传唐玄宗曾率兵马途径榆村时,品尝过当地农民奉献的鲜蜜水桃。后来,榆村的蜜桃就被精选为“贡品”,进献给皇宫。为此,当地人把榆村的水蜜桃就称为御桃。

榆村御桃个儿大、色泽艳、蜜汁多、甜度好、口感香。有一位外地客商编了顺口溜:“榆村御桃味道美,咬上一口流甜水,果汁香甜赛蜂蜜,不尝一生都后悔。”目前,榆村御桃通过航运已销往西安、兰州、北京、广州、福州、杭州、贵阳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并通过香港、新疆等口岸运往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地。

每到鲜桃上市旺季,全国各地客商云集,车水马龙,浩浩荡荡,红红火火,村口、地头、路边、场边,到处都成为交易市场,一派鲜桃贸易的繁荣景象。

安徽临泉县有什么特产安徽临泉县陈集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