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内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啊 洛阳市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7 16:53:26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宜阳县 后庄卤肉

后庄卤肉发祥于宜阳县城关乡后庄村,驰名于宜阳和洛阳各地,它选料考究,制作工艺独特,配料亦有别于其它卤肉。主要风味特色:色泽金黄透红,肉味醇厚浓香,肉质鲜嫩可口,食后回味悠长。特别是卤猪肘,肉质香厚,肥而不腻,是家庭食用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二.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 顾县肉合

顾县肉合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顾县镇的特色小吃。顾县肉合,巴掌大的瓷面饼烤的脆脆的,猪头肉切的薄薄的配上黄瓜丝和蒜泥,夹一个,吃着那叫一个香呀。

顾县肉合,发源于河南省洛阳偃师市顾县镇。顾县肉合与“火烧夹馍”、“白吉馍”完全不同,第一顾县肉合使用的不是发面,而是死面;第二所用的肉是凉拌猪头肉和少量的黄瓜,而不是热的酱肉;肉合的大小与白吉馍差不多,但皮薄酥脆,刚出炉的饼合圆鼓鼓的散发着清香,饼是中空的,出炉之后用刀把饼从中间划开,当然不能划透,饼就成了张开嘴的大贝壳,然后把调好的猪头肉放进去,肉馅以黄瓜作辅料,为的是爽口,好吃。

顾县肉合之所以好吃,首先在于面好,面是硬面不是发面,夹肉需要把烧饼烤焦,再夹肉。

其次是肉好,一般是卤好的猪头肉,卤制时已经加好所需香料,所以香而不腻。

还有就是调料,一般是秘制的香辣调料,还有芝麻酱,蒜泥等,根据个人喜好添加。

夹肉前把各种调料以及黄瓜、白菜等与肉搅拌好,满满的装入整个烧饼,带着偃师人特有的实在,吃起来让人觉得超级过瘾,垂涎欲滴。吃过的人,三天不知肉味,没吃过的人,永远不知道啥叫顾县肉合。

可惜的是,因为顾县肉合的特殊做法,不太适合长时间存放,无法作为干粮使用。

好在洛阳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家顾县肉合店,洛阳开元广场四个大字正对面的这家就极具代表性,既有传统肉合的纯真,还有符合更多人口味的菜合,牛肉合,耳丝肉合等,配上现做的胡椒鸡蛋汤,一顿美味就闪亮出场啦!还有一点需要大家知道的是,顾县肉合是纯绿色食品,无油炸,无动物脂肪,不添加任何色素,防腐剂等,适合追求健康、环保的大众放心食用,是替代披萨、汉堡之绝佳食品!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龙区 洛阳青铜器

洛阳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始于夏代,盛于西周。自1973年以来,洛阳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厂,复制了数千件仿古青铜器,主要有马踏飞燕、犀牛、醉邪、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各种酒器、刀、剑等。洛阳仿古青铜器的制作成功,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黄河鲤鱼

孟津黄河鲤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孟津黄河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这里所产鲤鱼尾巴浅红、肚皮鲜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营养丰富,滋补健身,为宴席佳肴。

孟津黄河鲤鱼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孟津以东黄河河道开始放宽,河床宽而浅,含沙量少,透明度高,水中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此处的鲤鱼因而味道鲜美。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这恐怕是孟津红烧黄河鲤鱼最好的广告词。

孟津县会盟镇调优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黄河鲤鱼养殖生产,加快黄河鲤鱼产业的发展,打造洛阳最大的万亩无公害黄河鲤鱼养殖基地,计划年产3万吨、实现产值4亿元。

五.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娃娃鱼

娃娃鱼又名大鲵,产于河南洛宁。娃娃鱼身长不等,一般为70厘米左右,大者可达1.8米,重50斤左右。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稍浅。口大,头宽而扁;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躯干粗壮而扁,尾部侧扁。四肢短,后肢5趾,前肢4趾,趾间有小蹼。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从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娃娃鱼栖息于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蛙、鱼、虾等水中动物为食。娃娃鱼的肉质细嫩,佐以调料,可以烹制出味道鲜美的佳肴。它的皮和胃,可以入药。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新安 丸子汤

丸子汤是荤素搭配的,丸子有牛羊肉丸、猪肉丸、豆腐丸、豆面丸、焦炸丸和鱼丸等等。光豆面丸还分黄豆芽的、罗卜的、粉条的、香菜的好几种。丸子还分油炸的和水煮的。论个头,大的如核桃一般,小的就像宁波的汤元一样,光看看都眼花缭乱。待用滚热的骨头汤一浇,香气四溢。吃起来有荤有素、有焦有软、有脆有绵,别有风味香可口。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伊川县 伊川平菇

伊川平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伊川平菇是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的。伊川平菇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引1000余户村民种植平菇,产值已达12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马庄育良”食用菌商标,并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标志,该商标成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平菇都是在“模拟自然环境”中种出来的:先将玉米秆用铡草机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再掺些牛粪、鸡粪等有机肥料,经过搅拌、发酵、消毒、装袋等制成一堵堵“平菇墙”,然后用特殊的“泥土”进行固定……不久,一朵朵1菇就会长出来。这些“泥土”是曾培育过平菇的土壤。长过几次平菇后,这些土壤经过发酵、消毒变成肥料泥,用以砌墙固定。培育棚营造的环境与野生平菇生长需要的环境相似,种出来的平菇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这种培育模式叫做‘仿野生菌墙立体覆泥栽培模式’。

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引1000余户村民种植平菇,产值已达12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马庄育良”食用菌商标,并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标志,该商标成为“河南省著名商标”。伊川平菇不仅销往洛阳、三门峡、郑州等地,还远销到了北京。

地域范围

伊川平菇主要分布在洛阳市伊川县区域。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北依洛阳,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南与汝州市毗邻,土地总面积1069.27km。伊川县交通便利,焦枝铁路、洛界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洛栾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织。伊川县农业基础条件稳固,呈现粮、烟、畜、经齐头发展的局面。伊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以肉温棚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脱毒红薯高产示范基地、烟叶生产基地和旱地谷子、食用菌、大枣、苹果、温棚蔬菜等高效农业基地。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用粮产业基地县。伊川平菇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北纬34°13′-34°33′、东经112°12′-112°46′,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0000吨。包括城关镇、鸣皋镇、平等乡、酒后乡、半坡乡、葛寨乡六个乡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伊川平菇有灰白色、灰褐色、黑色,外观鲜嫩、油光发亮,观感优美,柄短肉厚,一般柄长2-3厘米,柄粗1-2厘米,菌盖直径3-8厘米,菌盖厚1-2厘米,肉厚质嫩,高效高产,耐寒耐温,在2℃-33℃条件下都能生长,生物转化率达150-200%。2. 内在品质指标:伊川平菇富含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及非需氨基酸、稀有和特有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是天然食品之最,富含磷、钠、钾、钙和铁等生理活性矿物质,所含的酸性多糖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伊川平菇蛋白质2.0-3.5%之间,脂肪含量为0.05-0.15%之间,总氨基酸含量为15-30g/kg。3. 安全要求:伊川平菇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NY5095-2006)标准。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涧西区 洛阳猕猴桃

猕猴桃,又名杨桃、仙桃、山桃、绳梨、藤梨,属落叶藤本水果。猕猴桃在我国发现和利用很早,早在《尔雅》、《诗经》里就有记载。洛阳民间栽植猕猴桃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目前,洛阳市野生资源达10余万亩,人工种植面积5000余亩,年总产量达200万公斤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且在繁殖、栽培、加工利用等方面集累了丰富经验。

一、特征特性

猕猴桃具有蔓性攀缘滕木的形态特征。新梢枝青褐色,密生灰棕或锈色的茸毛,叶呈黄绿色,密生白色或灰棕色星状茸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呈长圆形,果肉黄白色或淡绿色,呈放射状。猕猴桃萌芽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花,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株产量10—15公斤,最高可达100公斤。

猕猴桃喜温、喜湿,常在阴湿隐蔽的森林边缘、荒坡、灌木丛中生长。猕猴桃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背凤阴坡,温暖潮湿,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砂壤土均可种植。猕猴桃营养丰富,据测定,总糖含量8—14%,总酸1.4—2.0%,含有十二种氨基酸,每100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150—400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猕猴桃酸甜适口,味美芳香,风味独特,除鲜食外,还叮以加工成罐头、果酱、果脯、果汁、果酒、果干等。

猕猴桃用途广泛,浑身是宝。种子可用来榨取工业用的干性油和食用植物油。茎、叶可作造纸原料。茎皮和枝干可作宣纸、腊纸和纺织印染原料。花可提取香精,供食品工业用。

二、栽培要点

(一)繁殖:猕猴桃的繁殖方法可采用播种、压条、埋根、扦插及嫁接等。

1、播种:9—10月间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播种前2—3个月进行层积沙藏。在室内铺上一层细砂,上面放一层果实,再盖一层细沙,洒上水,如此层积6—7层。第二年3月中旬扒出果实,取出种子,洗净后与细砂混合均匀,即可播种。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作育苗地,灌足底水后,再行播种。3月中下旬,将混细砂的种子,均匀地撒播或条播。播后要盖上一层秸草,以防土壤板结,保持上壤湿润。幼苗刚出土时应及时遮荫,以后逐渐增加受光量,促进幼苗健状生长。当幼苗长有2—3片真叶时,就可以间苗,长到6—7片叶子时,按株距8—10厘米、行距20—30厘米定苗。

2、扦插:一般用绿枝扦插法或根插法。绿枝扦插法一般在6月上中旬进行,选生长良好的新梢作插条,剪留三个芽,基部剪口紧挨节下剪断,上端剪口应距芽3厘米处剪断。绿枝扦插生根的关键是要带叶片,一般每根插条大叶留—片,小叶留二片即可,其余叶片从基部剪去。插床要深翻施肥,上铺20—25厘米厚的河砂,并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充分灌水后,按株距8—10厘米、行距15—20厘米扦插即可。根插法就是利用猕猴桃的根部进行扦插,在早春挖1—2厘米粗细的根,剪成10一15厘米长,平埋于苗床中,盖土10—15厘米即可。

3、嫁接:有枝接和芽按两种,方法和一般果树相同,但成活率较低,一般不常用。

4、压条:将猕猴桃的枝条,用土埋压在地下,使其生根成苗。具体方法是,于5月上中旬,在枝蔓大量生长季节,选生长旺盛的当年生枝条,在基部环剥3厘米左右,用蘸有200—500ppm苯乙酸钠溶液的脱脂棉将坷;剥部分包扎起来,经3小时后打开,埋入土中,深10—15厘米。

5、分株:猕猴桃多丛状生长,为了加速繁殖,扩大栽培,也可进行分株繁殖。在春季萌动前将优良植株的根蘖苗刨出来,把各单株连带的根切断,分别移栽到田间培养即可。

(二)栽植:猕猴桃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不宜选择粘质土壤,应在山区河滩、荒沙地种植。因猕猴桃雌雄异株,定植时要特别注意授粉植株的配植,必须混栽花期一致的适量雄性品种,雌雄株的比例以8:1为宜,栽植距离不超过8—9米。一般株行距23X3—5米,亩栽44—111株。

三、管理技术

(一)整形修剪。目前常用棚架整枝和篱架整枝两种。

棚架整枝,架长5米,高2米,株行距3—4米,采用无主干形、多主蔓丛状形,主蔓留3—4个。篱架形采用无主干多主蔓扇形,一般留主蔓4—5个,每30—40厘米留侧蔓一个。因猕猴生长势强,必须用冬、夏季修剪来控制。冬季修剪一般在入冬后至1月底前为宜。2—3月份修剪,则易发生“伤流”,影响发芽,甚至枝条枯死。应疏去过多,过密的细弱枝,短剪留下的枝条。对徒长枝修剪,一般留5—6芽短剪,使萌发2—3个枝。对徒长性长结果枝,一般在上年结果部位上,剪留3—4芽。对长果枝和中果枝剪留2—3个芽。对短果枝和短缩果枝,一般不短剪。夏季修剪,主要是剪除基部徒长枝,疏除过密枝条,以利营养的贮存,枝条发育充实。

(二)肥水管理。秋季、春季要沟施基肥,肥料可用堆肥、厩肥或饼肥,并混入少量的磷肥和草木灰。5—7月,要追施尿素或人粪尿2—3次,氮、磷、钾比例以0:6:8为宜。猕猴桃喜湿润土壤,要注意灌水,一般深秋至入冬前灌水1—2次,土壤结冻后春灌2—3次。同时,要结合施肥灌水搞好松土除草,促进根系发展。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 汝阳杜仲

汝阳杜仲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汝阳杜仲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2000年汝阳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全国杜仲之乡”。

河南汝阳地处豫西山区,全县总面积199.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11.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51.5%,汝阳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林业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杜仲的生长发育。

新中国60年来,汝阳的杜仲发展经历了大落大起的变化,1957年前,汝阳合抱粗的杜仲树到处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获誉众多可见,1958年,随着大炼钢铁运动的开展,杜仲几乎被毁殆尽。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杜仲药用及民用需求日益增大,汝阳及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杜仲的可行性规划,并于1985年元月向河南省林业厅提交了“建立十万亩杜仲基地”的可行性报告,1986年河南省林业厅批准汝阳为杜仲基地县;1987年又被林业部批准为杜仲基地县,1995年国家计委和林业部联合确定汝阳为国家以工代赈林业扶贫示范项目,从而使汝阳杜仲基地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县已发展杜仲21.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36.8万亩的58.4%,杜仲皮、叶及系列产品年产量达1560万公斤,年总产值1.2亿元,2000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全国杜仲之乡”。

龙翁诗杜仲保健茶功效显著 杜仲发展伊始,汝阳县委、县政府就明确提出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整体效益、长久优势”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资源保护,造、管并重的方针。围绕这一思路,制定了杜仲基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并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使杜仲基地纳入法制化轨道。

为提高杜仲生产的科技含量,在基地建设的同时,成立杜仲生产课题研究小组,对杜仲育苗技术、剥皮再生利用、杜仲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了全国11个省、市、区,收集品种及变种28个,从中筛选出优良品种13个杜仲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鸡,其中华仲1-5号杜仲优良系,已被国家纳入“星火计划”项目。“杜仲种质及剥皮技术研究”课题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杜仲基地的扩大和皮、叶产量的逐年增加,汝阳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把廉价出售皮、叶产品转向以加工增值为主的杜仲系列产品加工上来,使林业向工业延伸,工业与林业配套,走出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科技创高效”的杜仲产业化开发路子,自1990年以来,先后建成洛阳市“天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树仁公司、洛阳市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山里红杜仲饮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具有稳压、健体、强身的口服液系列产品和杜仲保健茶、饮品系列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发展杜仲的后顾之忧,为杜仲生产再上新台阶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玉米糁汤

栾川传统的饮食品种之一,因栾川玉米多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以生长期长、籽粒饱满而著称。玉米糁汤用文火熬成,呈金黄色,香味独特,游客评价甚高。
洛阳市内特产便宜实惠平哥家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