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内江特产店 内江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9 08:01:03

一. 四川省 内江市 东兴区 内江猪

内江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内江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内-产于四川省的内江市和内江县(现东兴区),以内江市东兴镇一带为中心产区,历史上曾称“东乡猪”。内-产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流域,境内河渠纵横,浅丘起伏,海拔400-600米,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17.7℃,年降雨量1043毫米,四季长青。盛产水稻、玉米、甘薯、小麦、豌豆等。农副产品、酿造产品,青绿饲料资源丰富,为养猪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内-体型大体质疏松。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成沟,额部中隆起成块,耳中等大下垂,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臀宽稍后倾,四肢较粗壮、皮厚,成年猪体测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俗称穿“套裤”。被毛全黑,鬃粗长。0粗大6-7对。

地域范围

内-中心产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北与资阳市安岳县交界;南与内江市的隆昌县为邻;西与内江市的资中县相连;东与重庆市的大足县交界。地理座标在北纬29度11分至30度40分,东经104度16分至105度26分之间。保护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的33个乡镇。现存栏种猪10403头,年出栏15万头。

二. 四川省 内江市 市中区 内江周萝卜

内江周萝卜,是四川省内江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集麻、辣、香、甜、脆于一体,色泽美观、风味独特,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内江周萝卜是四川省内江威宝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航空食品之一,是居家旅游的佐餐及馈赠佳品。该品以威远县镇西镇李家坳圆白嫩、爽口化渣的大白萝卜为原料,把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四川省食品发酵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引进的现代配方技术与酱菜腌制的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研制出集麻、辣、香、甜、脆于一体,色泽美观、风味独特的“威宝牌周萝卜”。酱制“周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36p

内江周萝卜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并得到我国南极考察专家好评。先后获得“内江市知名商标”、“四川省群众喜爱商品”、“99年中国国际博览会四川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取得“省级农产品无公害基地”及“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36p

三.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黄老五花生酥

黄老五花生酥,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的著名,该品具有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的特点,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江威远黄老五花生酥,因清朝光绪年间发现并流传于后世而得名。黄老五花生酥的制作工艺经过民间艺人一百余年的千锤百炼。具有甜、白、香、酥、脆的五大特色。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低糖,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原料经过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的原料,并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属无公害绿色的食品。

黄老五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低糖,每样材料都经过了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粮食。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远县在多年的精心运作下,将黄老五花生酥从单一产品变成了现在的多口味,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产品具有甜、白、香、酥、脆五大特色,入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获得内江市名优特新特色小吃称号。“黄老五花生酥”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810046421.2,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花生糖(酥)及其制备方法。

黄老五花生糖制作工艺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相传,威远有一位姓黄的民间卖货郎,做人做事都十分严谨,他自产自销花生糖。做糖的花生、小麦、玉米等他都要用最好的,并仔细挑选拣择,不能有一粒坏子。在制作工艺上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火候、温度、硬度、酥软度、香味每一样都要恰到好处,不然,就只能自己吃,不能卖出去。这样一来,他做的花生糖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含糖量低,特别好吃,成为了地方一大名牌食品。后来皇帝到威远暗访,吃过后,感觉非常好,亲自点位御用贡品,责令地方官足量生产,这样,黄氏花生糖得到广泛流传。黄氏制糖术历经百多年的锤炼传承,到现在,成为了具有浓郁威远特色的制糖艺术。由于多是民间口授相传,得到真传的并不多,仅黄氏族人,黄老五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崇友就是其中一个,因自己排行老五,就称黄老五花生糖。2002年,他组建了土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按照祖传的花生糖制作技术要求,生产的产品保持着传统的口味,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要求品尝御用贡品。加上黄老五坚持发扬“严谨诚信、质量第一” 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公司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成功扩展运行,赢得广泛赞誉。近年来,公司相继取得QS生产许可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内江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被评为“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已经成为多家航空公司专销的“航空食品”,并在成都伊藤忠华糖大型超市成功推广。

四.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玫瑰红柿

玫瑰红柿,蒸点,特点:色泽金红,皮软糯,馅香甜。烹制法:蒸。此点冷热均可,冷食适于夏季,热食四季均宜。

桃仁去皮炸酥、切成丁,加瓜元丁、蜜玫瑰、化猪油拌成馅。大米吊浆蒸熟后,加熟鸭蛋黄揉成团。aQC

将米团做成每个重15克的剂子,按扁包入馅心,封口向下,顶部插一根细瓜条作为柿蒂,入笼蒸后即成。亦可不蒸冷食。aQC

操作要领:吊浆粉不宜蒸得太肥;如用鲜肉咸馅,可用火腿丝做蒂。

五.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侯店毛笔

产于河北衡水。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 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有一次,他在光绪皇帝面前推荐李文魁的毛笔,光绪一用果然不错,便封之为“宫廷御笔”,随之名声大振,京城的文人、仕宦争相购买李文魁的“侯店毛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

侯店毛笔的主要原料是动物的毫毛和尾毛。他们经过试验,选用黄狼尾、香狸尾、 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等40多种毫毛,以冬季毛最佳,经过水盆、干作、零活、 刻字直管、包装五道大工序,七十三道小工序,才能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毛笔。

具有坚韧适度,刚柔相齐,含墨量大,不易脱毛等优点。

六. 四川省 内江 隆昌市 隆昌麻鸭

走在山间光滑平整的石板路上,充满稻草味的炊烟袅袅升起,成群的鸭子在水塘嬉戏,翅膀欢快地拍打着水面……这是四川省隆昌县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

这里的鸭子可不是普通的鸭子,而是远近闻名的隆昌麻鸭。隆昌麻鸭具有瘦肉率高、胆固醇低、肉味鲜美、脂肪酸含量低等优点,是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

优势产业遭遇发展瓶颈

隆昌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养鸭资源条件。30多万亩的水域面积,常年可用于养殖的达10万亩,养鸭由此成为隆昌的传统产业。清代咸丰年间,县内专业棚户、孵抱房就有了长足发展,雏鸭大量销往内江、资中、安岳、乐至、资阳、简阳一带。

隆昌县地处成渝两大城市之间,消费市场巨大。以前,由于缺乏产业整体规划和品牌包装推广手段,隆昌麻鸭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巨大的挑战。在工业化养殖、品牌化经营浪潮中,隆昌麻鸭沦为与普通肉鸭同等价值的品种。由此,当地麻鸭的市场价值得不到体现,养殖户的积极性大幅降低,传统优势产业遇到了发展瓶颈。面对新形势,隆昌县委、县政府认真审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确定了用工业化引领鸭产业的发展思路。让传统优势产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让养殖户更快地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鸭”力成动力

当地鸭产业的发展,同样牵动着工商部门的心。在隆昌县工商局的一次会议上,工商干部专门就如何发展鸭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想到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块“金字招牌”。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的地域外排他性与地域内共有性,为相关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搭建了竞争和协作的“高位平台”。同时,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也为多样化开发和拓展农业综合功能创造了契机。

工商干部深入调查研究,与隆昌县禽苗技术服务协会联系,从政策、技术、手续等多方面帮助指导协会申请注册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5年的努力,2011年6月28日,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通过审查。

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隆昌县工商局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养殖户加入养殖协会,鼓励符合条件的协会使用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标志。该局引导协会从产品包装、广告设计、营销策略、发展战略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隆昌麻鸭的知名度。同时,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规范使用工作,加强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维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鸭产业发展。

全方位帮扶助农增收

一个产业的升级,仅仅依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远不够,必须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发挥其综合效应。为此,隆昌县工商局积极联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探索出了“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结合江苏雨润集团建设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加工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工商部门引导加工企业建立了与基地、养殖户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签订收购协议和合同,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促进了鸭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今,当地鸭产业带动1万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就业,实现了富民增收。

目前,隆昌县共有麻鸭种鸭近 10万只,年产优质鸭苗2000万羽;全县登记注册禽苗经纪人300余名,发展养殖户24500户,养殖户年均增收2610元。一个集麻鸭孵化、养殖、饲料生产、成品销售及相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正在隆昌县悄然兴起。

七.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资中兔子面

资中兔子面,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又叫兔儿面,具有面条筋到爽口、兔肉满口留香,肉臊耙而不烂,红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令人流连忘返。

川面之资中兔子面又叫兔儿面,是资中最有名气的面条,是资中,现在除了资中周边地区有部分卖兔子面的店,其他地区目前没有。8Jj

资中兔子面以骨头汤做的底,再配上各色特配的作料,有豆油,醋,花椒粉,熟油辣子,芝麻,姜汁,葱,蒜韭菜等等,几片菜叶衬托着劲道的细面条,上面再加上特制的兔子绍子,就形成了资中特有的兔子面。8Jj

八. 台湾省 台南 阿源鳝鱼店

老店传承三代,是鳝鱼料理的老字号。由于鳝鱼腥味重,都以辛酸辣重口味的佐料干炒或勾芡烹调,阿源却以掌握火候的决窍,烧出汤鲜爽口的好味道,成为鳝鱼汤的开山祖。( 台南)

九.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冬菜肉末

冬菜肉末

冬菜尖清香脆嫩,与肉末合烹,成菜干香脆嫩,香奇味美,兼具糊辣和香,极为爽口,是佐餐佳品。

十.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板板桥油炸粑

板板桥油炸粑,是四川省内江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说最初由椑木镇木板桥桥头一小吃店首创,故名。

板板桥油炸粑,四川省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说此食品最初由椑木镇木板桥桥头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内江城内。人称“板板桥油炸粑”。油炸粑仍然是内江人喜爱的小吃,城区内已有多处店、摊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YgQ

板板桥油炸粑的制法:YgQ

1、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小团包进豆沙。YgQ

2、豆沙以赤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YgQ

3、然后将糯米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YgQ

内江特产哪里买最好内江土特产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