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贵特产目录大全 浙江名贵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2 15:50:27

一.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茶糕

茶糕

新市茶糕采用糯米粉蒸制,中间嵌一团绞碎的猪肉。刚出锅的茶糕香气四溢。咬一口,油润香糯,滋味悠长。远胜过火腿肉粽。

二.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草帽

草编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慈溪草编与嵊县竹编齐名,为我省重点出口工艺品,名扬中外。史书记载,慈溪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今慈溪长河一带,从此,草编成为当地妇女的主要家庭副业。《余姚六仓志》记述:“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曲塘、庙后桥、潮塘、长河市皆有凉帽行,以长河市出品为盛。”慈溪民间也曾有民谣流传:“姚北(今慈溪西部长河、庵东一带)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1922年前后,法国某洋行老板闻知慈溪长河一带妇女善编织,工艺精湛且手工工资低廉,感到有利可图,便将南洋一带所产的金丝草原料运到长河等地发放,组织编织成草帽,再销往欧美国家。以后,中外商客又相继在长河设立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草帽行,草帽行雇佣的贩子频频活跃在当地,投放草料,收购凉帽。从此,以长河为中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金丝草帽的商业网,长河也因此而成为金丝草帽的加工生产中心,出现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兴旺景象,“草编之乡”也驰名于世
以金丝草为原料的金丝草帽,其制作的大致方法和过程是这样的:先编织成帽坯,然后剪去帽坯缘的余草,放入漂白粉溶液里浸泡,约15个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曝晒,干后用光滑如卵的石块磨擦,再用熨斗烫平整,修光边毛,这样,一顶漂亮的金丝帽就编织完成了。金丝草帽的基本式样有四种,即:金丝两根蕊帽、金丝对花一根蕊帽、金双丝帽、喇叭式帽(又称长头颈帽)。金丝草帽洁白细软,手感极好,加上编织精细,使草帽显得光亮秀丽,雍容华贵,尤其受到欧美国家女士的青睐
长河金丝草帽编织在20年代后期有过蓬勃发展的兴旺局面,当时有1万多妇女参加编织,其年产量高达120万顶。长河草编妇女心灵手巧,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30年代初,长河草编妇女还用自己的双手编出了一所“草帽业小学”,至今仍被人们称颂。当时,草编妇女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她们决心要让自己的子女读书识字。草编妇女将织凉帽赚来的钱汇集拢来,创立著名的“草帽业小学”,为慈溪的教育历史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7年,抗战爆发,海运阻塞,原料中断,外销停滞,使处在辉煌时期的金丝草帽编织业几乎陷于灭绝的境地。新中国诞生后,在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慈溪草帽编织业获得了新生。1954年,长河建立了“慈溪草编工艺品厂”。从事草编工艺研究的技术人员积极钻研、创新,在草编工艺品的图样设计、工艺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特别是编织技术,在原有的平板编织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吸收、借鉴了竹编的技法,编织成重叠式的交眼,使织成的草帽给人以双层的感觉。另外,又从一根蕊式发展到双根蕊、三根蕊、留空蕊、重叠蕊、辫编蕊式等。编织用的原料也由原来单一的金丝草逐渐发展到南特草、银丝草、咸草等10多种原料
慈溪草编,在金丝草帽的基础上,现已进一步发展到包括各种帽类、提篮、地毯、门帘、鞋子、玩具、礼品、包、垫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种、1000多个式样,草编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工艺,新颖的图案而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慈溪草编工艺品大量出口,销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草编妇女用慈溪沿海的咸草编织而成的咸草凉帽已成为继金丝草帽后最受人欢迎的草帽制品,在广交会上倍受外商赞扬。“慈溪女子手艺高,巧手织出好草帽”,由7万名妇女组成的慈溪草编大军,正在创造更加壮丽的业迹,草编之乡将开放出更加灿烂的草编工艺之花。( 慈溪)

三.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浙江杨梅

杨梅

浙江杨梅,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堪称世界“杨梅之都”。杨梅是浙江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特色优势的果品,面积产量一直在全国居主导地位,现有面积近100万亩,产量达25万吨,现行四大良种东魁、荸荠种、丁岙梅和晚稻杨梅都出自浙江。

杨梅为常绿乔木,

古称机子,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它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称杨梅。杨梅早春开花,初夏成熟,果色红艳,风味佳美。果实色鲜味佳,营养独特,性平、无毒,具有止渴生津、消食、除湿、消暑、御寒、止泻、清肠胃、利尿、治痢疾等功能,作为夏季时令水果,历来深受江浙一带消费者欢迎。杨梅果肉含糖量11%-13%,含酸0.5%-1.2%,富含维生素C,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脂肪。杨梅所含的8种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果实中的钙、磷、铁要高出其他水果几倍至100倍以上。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罐头、果汁、果酒、果干等。杨梅属常绿小乔木,树冠圆整,树性强健,耐旱耐瘠,易栽培,是园林绿化的良好树种。

东魁杨梅原产黄岩,意为“东方之魁”,是目前果实最大的杨梅品种,具极高的经济生态效益,已成为我国杨梅生产的主栽品种之一。

四.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海鳗

产品名称:海鳗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

产品简介:海鳗是炎热的夏季最好的海产物补品,海鳗牙齿似犬牙。

8月末左右的海鳗味道开始变的不太好。 海鳗与鳗鱼或豐长鱼含有不同的高蛋白,低脂肪,维他命A,钙,银的含量,是无需担心胆固醇过高的营养滋补品。
海鳗的背部灰白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呈浅黑色。 身体细长且略呈扁型,嘴巴较长且成 突出的三角形,口型较大且上颚较下额突出,两颚约有2-3列牙齿,前部有硬而大的犬齿,背鳍 比胸鳍靠前,侧线孔共有146-154个,其中肛门前方有40-47个,无腹鳍和鳞片。

中国有2属5种:海鳗属的海鳗和山口海鳗的下颌无横卧牙,海鳗侧线孔140~153个,在中国各海区均有分布;山口海鳗侧线孔 128~134个,仅分布于南海和东海。鹤海鳗和原鹤海鳗的下颌具向外横卧牙,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4.1倍,仅分布于南海;而原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3.2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细颌鳗属的细颌鳗体侧扁,尾部短于头与躯干部的合长,犁骨牙细小,前鼻孔不呈短管状,分布于南海和东海。海鳗科鱼类中,以海鳗、山口海鳗数量多、产量大,是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鳔可作鱼肚,为名贵食品。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各种罐头或加工成鳗鱼鲞,是国内外市场的畅销食品。

产品历史:海鳗一般在日本南海岸越冬,春季时北上,游到中国沿海及韩国西海岸,秋季再次南下。

五.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鱼丸

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时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小吃”
( 温州)

六.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荠菜

为十字花科荠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供食用,颇受城乡人民喜爱。上海市郊菜农已将野生荠菜定向驯化培育成栽培种,江浙一带已把荠菜作为特色蔬菜栽培,供应期可达9个多月。( 临安)

七.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鱼鲜

产品名称:鱼鲜

产品产地:浙江省湖州市菱湖

产品特性:香味四溢,回味无穷。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等丰富营养。

产品功效:味甘性温。功能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

产品简介:菱湖的“鱼鲜”有三大特色,一是做得精细,味道特好;二是便宜,价格公道;三是品种全,江南的各种淡水鱼在这里都能品尝到。人们把菱湖称作“中国鱼都”,的确当之无愧。菱湖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中部,属湖州管辖,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的三大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据说,中国四大家鱼,即青、草、鲢、鳙的人工饲养首创地,就在菱湖。历代以来,菱湖的“鱼市”就相当兴旺。清《菱湖镇志》有这样的记载“菱湖,居人于舟中列货市之,以鱼易货,谓之‘水市’,甚有夜市”。清厉鹗的《菱湖小咏》也说过:“列眼忽成市,知家奁镜开。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其实,菱湖镇的名称,“菱”和“湖”两个字,就是“鱼”字的派生词,即所谓“湖中菱好鱼自肥”嘛。

产品历史:关于菱湖镇的溯源,其“镇志”是这样说的:“唐宝历元年,兴修水利,开凌波塘,贯通龙溪,蓄水养鱼。连秀溪港,筑秀溪桥。凌波塘盛产菱,故名菱湖”、“民聚庐于塘东至秀溪桥,渐成村落。宋室南渡后,治市廛,建桥梁,市鱼货,蔚成镇集”。可见,菱湖的鱼市及水产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菱湖的“鱼鲜”很出名,品后,食客无不交相称赞。有人说:“菱湖的鱼鲜乃天下第一味也!”不知此话有无夸张?不过,听说不少人“不远百里”之遥,专程开车赶往菱湖,为的只是到那里一尝“鱼鲜之美”,一饱“口腹之欲”,此事倒是不假。宋代,射中村民就利用当地宝溪水酿酒,成为旧时归安县的七大酒坊之一。千百年来,菱湖人把羿奉为土地神,把嫦娥奉为土地娘。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当地的民谣有“金满田,银满塘,蛋大的珍珠用船装,河港交织水晶网,元宝浮在水上面”,生动地描绘了菱湖作为“鱼米之乡”的繁荣与富庶。那里的美食、蚕歌、渔舞、灯谜和充满江南风情的民乐等,都将为菱湖经济起飞增辉添彩。毫无疑问,今天菱湖“鱼文化”的发扬光大,将为菱湖史册写下一页全新的篇章!

八.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丝瓜

丝瓜

仲夏时节,来到慈溪中北部的新浦镇一带沿海农村,就仿佛觉得已置身于一片绿色的世界。这里,并没有冠盖如云的参天大树,也不见气势如虹的茂密丛林,有的只是一架架结实的棚架。那“叶密千层绿,花开万里青”的绿色植物丝瓜游藤走蔓交错相叠,布成一张翠绿的天幕,遮挡夏日太阳的炽热,留下一片荫凉。纵眼望去,那些垂挂在棚架上的丝瓜果犹如岩洞中倒挂的柱石,令人叹为观止。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溟溟不见家”。借用这句诗来描绘夏天时慈溪沿海的农村,是最合适不过了。

慈溪沿海农村种植丝瓜始于民国25年,即1936年,是从上海引入试种的。丝瓜属一年生蔓草葫芦科瓜果类植物,关于丝瓜的形态性状特占及作用,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

“丝瓜,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尺许,长一二尺,甚至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扭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括楼子,黑色而扁。唐宋以前无闻,始自南方来,故曰蛮瓜,今南北皆有之。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以为常蔬。”

丝瓜的种植比较方便,但亦需施肥、除虫、删剪芜枝。丝瓜最怕台风秋霖,遇之则棚倒、花落、瓜烂,一无收获。丝瓜开花都为单性,雌雄同秆,不断开花,不断结果,终霜为止,然以夏初结的瓜最好。花落后不久长出的稚瓜可作羹而食,且味道鲜美,但成熟后的丝瓜络具有较高的经济、医药价值,所以人们一般不将瓜作食用。成熟后丝瓜收摘后须入水浸泡,烂去表皮和里面的瓜籽,剩下的网织状纤维柱体就是丝瓜络。人们通常将它和麦冬、红花并称为慈溪三大药材。作为药材的丝瓜,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等功能。丝瓜络除药用外,更是理想的工业原料。慈溪农村所产丝瓜络素以洁白、个大、挺直、质坚著称。进入80年代,慈溪的丝瓜络生产发展较快,常年种植在2500亩左右,产量约150吨。1980年,慈溪种植丝瓜络达4500亩,总产量达440吨,居全国之首,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丝瓜生产基地。慈溪丝瓜络约三分之二出口欧美、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

九.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蜜蜂

产品名称:蜜蜂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慈溪

产品成分:蜂蜜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产品功效:蜂蜜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引起人类疾病的没有形成芽孢细菌不能在蜂蜜里生存。蜂蜜对肝炎、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便秘、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褥疮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将蜂蜜涂抹于烫伤皮肤处,可减轻疼痛,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产品简介: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产品历史: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十.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镬糍

镬糍即糯米锅巴。它以糯米为原料,以无结块,略呈焦黄为上乘。

镬糍是水乡独特别致的名点心,来客时加糖用干水冲泡,便成了一碗香喷喷的“锅糍汤”。制作镬糍是件力气活,又是件技术活,手艺一般的人制作的镬糍都是结块,并且伴有焦块,冲泡时不宜溶化。

浙江各地特产一览表浙江各市名优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