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昆明哪里买特产比较好 昆明买特产去哪里比较好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1 02:34:58

一.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烤乳扇

云南十八怪之一,是用牛奶或者羊奶先做成纸一样的薄片,当有人来买的时候,先在奶片上涂抹上一层玫瑰花浆,然后在小火炉上烘烤,边烤边用一根小棍儿卷起来,有点像作棉花糖。

烤乳扇吃到嘴里有股淡淡的酸味,有点像奶酪的味道。那经过火烤而散发出的奶制品特有的浓郁的乳香,是所有喜欢奶制品的人都无法拒绝的。

二.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茄子

  茄子在东川具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区域多为海拔1600米以下的小江河谷。此区域气候干燥,热量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茄子及其它蔬菜种植的较佳区域。生产的紫色茄果形顺直、果面紫黑发亮、内质紧密耐贮运;竹丝茄果实长棒形,果皮浅绿色带红色纵条纹,皮软、味甜,内质紧密耐贮运。

    品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竹丝茄”和“长墨茄”两种,分别从四川和江苏引进。

    产品量及上市时间:我区种植茄子1000亩,上市量可达5000吨,上市时间3月20日—10月30日。每公斤价格1.80元—0.40元(根据上市季节略有变化)。

三.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黄瓜

 黄瓜在东川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区域主要为小江河谷,本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黄瓜生长。由于采取了搭架栽培,所产黄瓜瓜条顺直、刺瘤明显,有光泽、瓜肉淡绿色、皮脆、味甜。含水量适中,耐贮运。

    品种:近年来种植的品种多为津杂1号、津杂2号、津优10号、津研5号等津研系列品种,具有果皮深绿,瓜肉细嫩甜脆等特点。

    产品上市量及上市时间:我区黄瓜年种植面积1000亩,上市量5000吨,上市时间在3月20日—11月30日。

四.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原盅鸡

原盅鸡是滇南独特的名菜,昆明最早售卖的是云生园饭店,庄国清、薜光祖师傅是该店名厨,对制作原盅鸡有独到之处。原盅鸡需要原料壮母鸡一只(约重2000克),味精2克,精盐15克,胡椒粉2克,葱、姜各10克,料酒2克。原盅鸡汤色银白,味道鲜美,香酽适口,富于营养。制法过程是将鸡宰杀后去毛,去肚杂,洗净,把肉斩成3厘米见方的块,再放入清水中漂透,装入锅内,注入清水,置火上煮沸,打去浮沫,氽透后捞出用清水洗净,放入特制的土罐内,加进葱、姜、精盐、味精、胡椒粉。再将氽鸡的汤用箩筛沥入土罐(以淹没鸡块为度),抬入蒸笼内,蒸3小时,使蒸气进入罐内,至汤足鸡火巴即可食用。

五.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都督烧麦

都督烧麦是昆明的名特色小吃。宜良烧卖,何以冠以都督二字?说来有一段趣闻。相传,清宣统年间,宜良城有一祝氏映兴园,专卖煮品,烧卖,卤菜,尤以烧卖驰名。由于食客甚多,食者限购3个。一日,云南督军唐继尧亲临此店慕名吃烧卖,亦只卖给三个个,唐再要,祝氏道:“即使驾到也只卖三个。”后来祝氏得知唐便是真都督。此事后被传为佳话。“都督烧卖”由此得名。祝氏烧卖的确是烧卖中的“都督”,加盐又不成,蘸醋又不酸,肉多又不腻,馅心又饱含汁,妙就妙在此。

原料:

主料:面粉2千克。 配料:鲜猪肉320克,熟猪油600克,熟猪肉皮120克,鸡蛋5个,水发笋丝、火腿丁各60克,冬菇20克,干淀粉160克。

调料:精盐20克,味精、胡椒面、白糖各4克,猪油80克,葱花30克,山西醋150克,辣椒油、香菜末各5O克,芝麻油10克,油汤100毫升。

制法:

(1)在面粉内加鸡蛋,油汤合拌揉匀成面团,揪成面剂(只重32克),拍上淀粉,擀成烧卖皮。笋丝焯熟切未。冬菇切成细丝。

(2)鲜猪肉剁成末,熟猪肉、肉皮剁成粒,三者拌合,加入笋丝未、火腿丁、冬菇丝、葱花、盐、味精、胡椒、猪油拌匀成馅心。

(3)用面皮包入馅心,捏成长石榴花状,入笼蒸熟装盘。连同用醋、白糖、油辣椒、麻油、香菜末兑成的汁水一起上桌,用烧卖蘸吃。

六.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太和豆鼓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七.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昆明蜡染

蜡染是流行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染印工艺品,昆明蜡染面料融合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图案独特新颖,古朴大方,一块蜡染布的价格约15元左右。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八.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洋芋粑粑

洋芋的学名叫马铃薯,俗称土豆。中医认为土豆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 将洋芋洗净、煮熟、剥皮、捣呈泥状,加入适量面粉制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锅里炸至焦黄、定型,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上面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这就是昆明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摊上的洋芋粑粑。( 昆明)

九.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民族民间乐器

石林被誉为歌舞之乡,撒尼人皆能歌善舞,所用的乐器也也独具特色。主要有大三弦、小三弦、二胡、三胡、长竹笛、短竹笛、闷笛、月琴、葫芦丝等。

十.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昆阳卤鸭

昆明卤鸭是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的名特食品。它以"卤味香醇、肥而不腻"而远近闻名。晋宁地处云南高原明珠──滇池之畔,是滇文化的发祥地,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故乡。早在明、清时代,昆阳就是水陆两通的重镇,以滇池麻鸭为原料精心制成的卤鸭,名噪一时。当地民间逢年过节、酬宾,以及外来旅客,都以卤鸭为首选佳肴。昆阳卤鸭之所以味美质佳,食者称赞,一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活鸭都是选用1.5千克以上的滇池麻鸭,体壮肥嫩,尤以绿头毛亮的公鸭最为理想。宰杀后,要经烫褪、洗净、开膛、漂水、空水、腌揉、吊晒、锅卤等10多道工序。昆阳卤鸭色泽金黄,香酥可口。经有关部门测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A、B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良的保健食品。其中以镇海餐厅加工的卤鸭为最佳,它保持和继承了昆阳卤鸭的传统特色,质量好。

晋宁县昆阳镇地方志上记载:相传,明永末年间,郑和随明成祖朱棣起兵,因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成为燕王的亲信,并1为内官监太监,于永乐年奉命回故里昆阳为0坟墓祭扫,并带回了南京的盐水鸭,经家乡人品尝后,甚是喜爱,逐命随身前御尉将卤制盐水鸭的方法授给家乡人。从此,盐水鸭就扎根昆阳,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昆阳人将云南中草药材和自己的饮食习俗配料等融入盐水鸭,演变成今天的卤鸭。

昆阳卤鸭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形成多种流派和风格,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昆阳卤鸭制作艺人在传承祖辈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改进,从制作技艺、配料、口感等方面不断创新,选用百年卤水精心卤制,其选料严格,用料考究,配比得当,卤出的鸭子,色香味美,骨香肉酥,皮薄肉瘦、肥而不腻,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形成了独特的制作体系,特色尤为鲜明。

昆阳卤鸭发展至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清末民初起,卤鸭业就在滇池地区和滇西南地区开辟了市场,确立了传统老字号的地位。目前,昆阳卤鸭已有商铺近100户,从业人员上千人,年销售量数十万只,总产值达上千万元。昆阳卤鸭在云南各地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尤以“猫林卤鸭店”名气最大,曾多次代表晋宁县参加昆明农博会、昆明年贺街展销、金桥年货等会展。

昆明哪里买特产便宜又好昆明哪里适合买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