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特产有哪些零食 博山特产食品有哪些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3 20:20:37

一.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炸肉

选一块新鲜肉,根据个人对肥瘦肉的偏爱选择好肉的肥瘦比例。

首先,将肉改刀,切成比筷子粗两倍以内的约两寸以内的肉条,加上适量的盐、味精、熟花椒面,腌制少许,加入淀粉最好用手带薄手套搅匀。不要加水,切记!

其次,将沾上淀粉的肉条整理匀,为防止再粘在一起,可以在整理过程中,在沾上一点干淀粉。

第三,烧热油锅,约五成热加入肉条炸制,用漏勺翻一下肉条,待油温达到八成热时,控制一下油温,顺势将半熟的炸肉漏出凉一下。一下的工序同上。待全部炸完一遍以后,再将油温调高到七成,将凉冷的炸肉放入锅内,升温快炸,用漏勺翻炸一会,马上出锅,又香又酥的炸肉就做成了。

几点说明:

1、挂淀粉时可以打上一只鸡蛋,最好是用蛋黄。

2、肉切成后,腌制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点酱油,这样色重;也可以加入少许白糖,可以增加一点甜味;也可以加入点葱姜细沫更出味。

3、炸完后的炸肉,要在盆子里晃一晃,尽量的散发出热气,以免影响酥脆口感;还可以加上点熟花椒粉。

4、炸广东肉与炸肉工艺基本一样,只是最好选择五花肉,切成大薄片,要加上五香粉、少许白糖、少量酱油腌制,其它工艺一样。

5、举一反三。其实炸其它的东西,如藕合、茄合等,基本工艺一样。

二.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蓝莓

博山蓝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蓝莓在博山区鲁山已有悠久历史,《淄博市志》、《博山区志》、《博山年鉴》等文献资料都有博山蓝莓的记载。1999年,博山荒山绿化达标,建成“万亩博山蓝莓”种植基地。蓝莓主要产在南部山区,尤以博山蓝莓产量较多,主要品种是半高丛蓝莓。经过历年的栽培,产出的蓝莓具有酸甜可口、清香怡人的特点,近年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充分说明博山蓝莓的种植历史悠久,栽植推广时间源远流长。

博山蓝莓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悦目,外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为100%,质地柔软,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博山蓝莓

博山区水果协会

10573757

蓝莓(新鲜水果)

三.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池梨

【博山池梨】 原产于淄博市淄川区口头乡池板村,池板村在清朝时属博山县,故称此梨为博山

池梨。

博山池梨梨皮黄绿色,系中型果,单果重170克左右,果肉黄白色,味甜爽口。果面光滑无锈色,

果心小。此梨汁多、质脆,食用时可用手在梨蒂部掰裂。博山池梨,果皮较厚,耐贮存,可窖贮至翌

年6月份,贮后梨皮变薄,香味更浓。

博山池梨明初即有栽培, 清时被定为贡品。池板邻村双井村,现存一株约400龄的古梨树,高达

17米,仍年产梨500公斤左右,被誉为“池梨王”。博山池梨适应性强,沙石山、青石山、平原皆可

栽植。现在淄川境内,结果树已有3万多株,年产池梨达125万公斤。此外,博山、沂源也大量引种。

池梨除在国内销售外,1956年首次运销香港市场被抢购一空。1983年,池梨被列为优良乡土树种推广,

并载入《中国梨树志》。

四.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池上桔梗

池上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池上桔梗,产于池上镇。池上镇是淄河的源头,是山东省淄博市特级水资源保护区。这里,地面水丰富,远离污染源,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桔梗的健康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桔梗作为特色蔬菜,吃起来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桔梗需求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而且风靡了韩、美、日等多个国家。

为了池上经济的繁荣,为了致富路子的拓宽,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先后建起了20多家桔梗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桔梗生产基地与桔梗加工企业互动的良性循环。其中,6家大中型企业已经赢得独立的进出口权,年加工各类桔梗1.5万吨,桔梗产品上万吨,实现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的目标。

池上桔梗的今天如此辉煌,可有几人知道它昨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回溯一下它的昨天吧。

三十年前,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在池上公社乔-与药材站李站长的指导下,桔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悄悄地来到这片地杰人灵的沃土上。

据说,桔梗种子的来历很不寻常。最初的桔梗,是野生的,很稀少。为了大面积发展桔梗,李站长背上干粮,独自爬山涉水,踏遍了鲁山的山山岭岭。他一个葫芦头一个葫芦头(成熟的种子外壳像葫芦头,小小的种子藏在里面)的采集,终于累积了半茶碗(相当于1两)桔梗种子。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他终于可以下到村庄,实现大面积发展桔梗的愿望了。

前面已经说过,适值割尾巴年代,庄子里(文中村庄、村民的称呼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村叫庄,村民叫社员,村长叫大队长)尽管入不敷出,可是大队长们在是否接受种植桔梗这件事上还是慎之又慎。这时,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吴家台勇敢地接受了桔梗试种的挑战。有幸的是,挑战的生产队还是我家所在的三队。

当时,走集体化生产的道路,村庄里多数土地由分队长领着集体种植,只有少数偏僻的土地派专人管理,种植点经济作物,方便年终给社员们分红。我们生产队也不例外,偏僻的念珠峪成了经济作物种植点。念珠峪由山谷及两边的山脊组成,土壤十分贫瘠。

没想到,这里竟是天然的桔梗之家。它的到来,尽管没有得到轰轰烈烈的欢迎,却也凭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壤里发芽、扎根,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了,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实行了小组承包制。土地包产到户,意味着桔梗也要走向千家万户了。面对桔梗这个刚刚落户的新生事物,多数社员不愿接受它,怕它给自己惹麻烦。这时,爸爸和少数社员壮着胆子从队里领了种子,回家尝试种植。自然,我见证了桔梗艰难的生产发展史。

看得出来,经过几年打交道,爸爸对桔梗已经有了浓厚的感情,摸到了不少种植桔梗的门道。为了大面积种植桔梗,爸爸承包了村边最平整的土地育苗。出苗后栽植,桔梗的适应性就很强了,山坡、平地都可以。育苗时却乐观不得,土地越肥沃越好,地面越平整越好。

爸爸先在家中精心培育种子,直到种子冒出了白花花的芽儿,我们才去田里播种。土地早被爸爸打成一畦一畦的等着了。这时,我与爸爸再一一地平地、施肥、浇水、撒种、盖土,再细细地罩一层薄沙……扯得远了,其具体的管理,如出苗、栽植、拔草以及后期的切片、晒干都需要相当精细与耐心的,这里先不一一叙说了。

凡是新生事物,一旦得到市场认可,自是十分受宠的。这时,作为药材被认可的桔梗,一下子被宠起来,桔梗种子立刻昂贵起来,30元1斤也不容易买不到新鲜种子了。看到了喜人的收获,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种植了。不过,这东西发展起来慢,至少两年才有收获。

这是桔梗的第一个辉煌年——八十年代初期。

历经几年的风吹雨打,村民的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

好景不常,货多成灾。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了,桔梗的销路却没有扩大。一段时间里,桔梗出现了臭市现象。晒干的桔梗片儿由1.5元1斤迅速下跌到了0.09元,还必须用粗筛子把里面的小片儿、碎末儿全部过滤掉。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药片儿从筛子大大的网眼里纷纷落下时,自己的那颗心也淅淅沥沥地流血了……

渐渐的,村民种植桔梗的少了。看到这种光景,伤感的我不禁惴惴地想:可爱的池上桔梗啊,你还有明天吗?

慢慢的,在镇政府与杰出人士的不懈探索中,池上桔梗拓宽了市场渠道——桔梗由单一的神奇药材变成一种美味佳肴。此时,新建的池上食品加工厂适时地兴建了桔梗半成品车间,可以吸纳部分滞销桔梗了。

村民们收获桔梗后,首先挑选优质产品供应出口业务,再挑选二等品刮皮后卖给食品厂。然后,把剩下的桔梗刮皮、晒干。最后,唯有刮皮刮下来的茅根才被切了、晒干,当作药物卖了。

这时,无论鲜桔梗,还是刮皮的干桔梗,它们的主要市场在韩国,都是出口创汇项目了。

这是桔梗的第二个辉煌年——九十年代初期。

市场的再次繁荣,刺激着村民再次大规模的种植桔梗了。

可是,市场规律就是不近人情。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都认为可以大赚一把的时候,桔梗的价格再次大幅度下跌。鲜桔梗由3.5元钱1斤一下子跌到0.35元,刮皮、晒干的桔梗,也由原来的5元1斤跌到0.50元。村民的心,再次寒了……

不过,执着聪慧的池上人,面对桔梗的几起几落,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当桔梗已经走上餐桌,当桔梗再次卖不出去的时候,池上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开办桔梗深加工企业的美好前景。他们想到了,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了!十多年来,池上桔梗深加工企业已经由当初的1家2家,发展到如今的10家20多家。出口创汇,已经由单一的韩国发展到美国、日本……

桔梗的深加工解除了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的后顾之忧,村民们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了。几年来,鲜桔梗的价格年年提升。今年的价格一路狂飙,竟然到了7元钱1斤。村民们喜上眉梢了。

这是池上桔梗的第三次辉煌了——2011年。

池上桔梗,前景无限好。

为满足桔梗市场的各种需要,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池上桔梗的优良品性。村民们严格按照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将产前、产中、产后过程全部纳入了标准化生产轨道。

现在,池上桔梗已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当前,我镇桔梗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

池上桔梗的生产,已经坚不可摧。同时,它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或者外省的桔梗生产。如果细细地追溯起来,你会发现远到安徽或内蒙的桔梗,它们的老家也在池上,他们的老0就是那半茶碗种子中的一颗。

目前,池上已经成为博山区首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梗集散中心。作为池上人,我们为此而自豪!

五.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烤肉

烤肉是淄博地区传统名吃。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 曾载有“炙炖法”,即先将小猪“揩、洗、刮、削,令极净。小开腹,去五脏, 又净洗”。然后“缓火遥炙”,烤至“色同琥珀,又类真金”,这样吃时“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味美异常。

近代博山烤肉在“炙炖法”基础上经过研制形成独特风格。约在1905年前,博山“远兴斋”烤肉店店主钱振远,在一次肘子过油时,偶而发现肘皮爆花后,肉味更加鲜美。随后改大烤为小烤,改一般木柴为果木劈柴烤制。这样烤出的肉,皮酥肉嫩,气味幽香,食而不腻,非常受人们欢迎,博山烤肉由此誉满山城。后来,博山陆续出现宗、段、周等几家开办的“ 顺祥斋”、“远馨斋”、“振兴斋”、“胜华斋”等10多家烤肉铺,烤肉经营大盛。

1954年,淄博食品公司成立,博山烤肉被列为公司经营品种,纳入正常生产。为保持烤肉声誉,公司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大体是将活猪(毛重约60公斤左右)用热水屠净鬃毛,劈成两片,放在阴凉透风处晾干,然后 剔骨,割掉四根腿和肚底,扒掉板油,再按长15~30厘米,宽约5厘米的规格分割放入盐、花椒皮,加水浸泡40分钟,取出晾4~5小时后, 进烤炉,烤柴用无烟的苹果木、柿子木、软枣木、香椿木、花椒木等。柏木、 松木等有邪味的木柴禁用。烤肉在炉内约经3.5~4小时即可。

博山烤肉可做冷热拼盘,可烩菜。如果热烤肉加白糖,用鲜荷叶包后再吃,或用烤肉加绿豆小粉皮再加鸡蛋做成汤菜,更是别有滋味。

1982年和1984年,博山烤肉两次获商业部优质名品奖。

六.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郭庄长茄

郭庄长茄

博山区北博山镇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是博山区的越夏菜生产基地,其中该镇生产的郭庄长茄是淄博市名牌蔬菜之一。现在博山区每年种植面积可达万亩以上,产量在10万吨以上,运销上海、北京、济南等大中城市。

郭庄长茄是北博山镇郭庄村窦秀芳、丁慎阶夫妇经过长达10年的时间培育而成的,其特点是体大、体长、色泽鲜亮、内质细嫩、口感好、清香无涩,可以生吃。

七.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八.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琉璃料器

相传,远在西周时期,奴隶们在炼铜时,发现一种晶莹物体,冷却后脆而坚硬,因其外观光怪陆离,故人们称之“琉璃”。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博山一带已是料炉遍地,盛况空前。到了清代,这里普遍设立专门机构,制作供应宫廷使用的琉璃料器。清朝中叶,博山琉璃料器不仅畅销国内各地市场,而且由青岛海运出口,销往国外,每年都在7000吨以上。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在北京建造琉璃窑时,曾派人到博山选聘工匠,生产琉璃制品所需要的料条、壶坯,也都由博山供应。

至今,花色品种达2500多个。琉璃雕刻、琉璃花球、琉璃料珠和琉璃挂屏等,深受中外人士欢迎。其中琉璃花球,创制于清末,用熔化的各色琉璃做成花叶、花瓣、鱼、虫等配料,再打好底料,将以上配件按设计图样嵌入其中,然后包以软化水晶料,再熔整成所需要的形状,最后进行抛光和 退温,即成为成品。博山琉璃雕刻题材多为山水、花卉、人物、鸟兽,制品有碗、盘、瓶、盏等。

由于料器本身晶莹滋润,故有玉料的质感。“鸡油黄”又称“黄玉”,它色 彩鲜艳,莹润欲滴,黄中透亮,犹如鸡油。用它制作的花瓶等物,就象玲珑剔透的玉雕一般。

九.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炸春卷

炸春卷

炸春卷,是一道博山本土时令菜。博山春季盛产香椿芽,清香扑鼻,远销海外。此菜春天放椿芽,其他季节放韭菜,外皮要炸酥、炸透,内里又要保持香椿芽的真味。所谓“淡中求美、清中求鲜、清鲜者即能脱俗超尘而真味出也。”上菜时带碗高汤,一来可使春卷酥软,二来可去掉油炸的异味。

十.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核桃

博山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核桃

博山区有机农产品行业商会

11022633

核桃

博山特产十大排名博山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