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特产链接 内蒙特产列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08 07:15:57

一.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正镶白旗 内蒙古炒米

内蒙古炒米

蒙古语称为蒙古勒巴达,也称包勒圣巴达。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

炒米是由糜子米炒熟后碾去外壳而得的米粒。加工方法是将纯净的麻糜子,用水浸泡后,上锅闷蒸,然后在炒锅上炒熟,冷却,去掉外壳。加工好的炒米,色黄而不焦,米坚而不硬,晶莹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香美,酥香可口。由于经过水浸,使糜子皮表层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渗透到米粒中,增加了炒米中维生素的含量。又由于蒸炒后迅速冷却干燥,使糊化后的淀粉固定在原有状态,因为炒米是他们的传统食品,在蒙古族家庭中,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炒米。吃时将米置于碗中,用奶茶泡至柔软时,拌着奶食品吃,或者用白奶油加糖拌着吃,或者用鲜奶煮炒米奶粥吃,也可以煮炒米肉粥吃。也可以干嚼着吃。炒米食水量低,耐贮存。便携带,不易霉坏变质,适应牧区生活的需要。

二.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玉米碴

内蒙玉米碴

三. 内蒙古 蒙古牛

原产于蒙古高原地区。广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四个盟,即分布在湿润度在27%以上的干草原地区;在新疆,蒙古牛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等地;在黑龙江,主要分布在嫩江、绥化和松花江的部分地区;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分布较广

据考古发掘材料,在内蒙古的伊克昭盟乌审旗发现的人类化石,证实早在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同时发现有牛、马、野猪及鹿等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直到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秦汉时期(公元前200年),《史记.匈奴传》和《后汉书.乌桓传》中记有:“食肉饮酪”、“逐水草迁徙”和“其畜之所有则牛、马、羊……”等的记述。说明当时的养牛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蒙古牛不论任何地区,大多以终年放牧为主,没有棚圈,一般150-200头为一群饲养管理极为粗放。

蒙古牛既是种植业的主要动力,又是蒙、汉等民族乳食与肉食的重要来源,在长期不断地进行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形成现在的蒙古牛。

乌珠穆沁牛属蒙古牛中的一个优良类群,是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地区肥美的水草条件下,蒙古族牧民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保持着遗传上的稳定性,形态上相似性,无论颅骨结构、外形特征、经济特性或生物学特性等,都表现出其品种类群的固有特点。具有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肉、乳生产性能中以肉质好、乳脂率高等性状而著称。在蒙古牛系统中,素以体大、力强、肉多、味美而驰名于自治区之外。

安西牛是长期繁衍在甘肃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安西县的蒙古牛中一个优良地方类群。

外貌特征

体格中等,地区类型间差异明显,有大、中、小三种类型。体躯稍长, 前躯比后躯发育好。头短、宽而粗重,颈部短而薄,颈垂小, 甲低平。胸部狭深,腹部 圆、大而紧吊,后躯短窄,荐骨高, 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毛色以黄褐 色及黑色居多。成年牛体重,公牛350~450千克,母牛275~360千克;体高分别为113.5 ~120.9厘 们07.7~116.8厘 。

生产性能

蒙古牛具有肉、乳、役多种经济用途,但肉乳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属 非专门化品种。蒙古牛产后100天的平均日产乳量5千克,乳脂率5.22%。母牛初情期为8 ~12月龄,24月龄始配,因四季营养极不平衡而表现季节性发情。中等营养的成年阉牛屠 宰率53.0%,净肉率44.6%,眼肌面积56.0厘米2。抓膘能力强。乌珠穆泌牛是蒙古牛 中的一个优良类群,主要产于东乌旗和西乌旗,其中以乌拉盖河流域的牛群品质最好。

四. 内蒙古 包头 九原区 纸包羊肉

纸包羊肉。聚德成将粤菜纸包鸡技法改进烹制纸包羊肉。选纸要质柔韧,耐油浸,炸时不易脆烂。在制计、包制、炸制上都有独到之处,吃时将纸包打开,香气四溢。1943年10月,包头第一次解放。11月17日,联防军区司令员贺龙和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来包头慰问指战员,包头卫戍区司令员赵冠英特意在聚德成请他们品尝纸包羊肉。贺龙和杨成武吃后赞不绝口,"纸包羊肉的昧道鲜美.我们还真开了眼界,饱了口福。"(杨成武:贺老总视察包头全素席)。

五. 内蒙古 通辽 科尔沁左翼后旗 内蒙犴鼻

内蒙犴鼻

六. 内蒙古 兴安盟 阿尔山市 内蒙古熊胆

熊胆,熊的胆囊。一种名贵药材。具有锁脉止血、清热明目、收伤生肌之功能。主治鼻衄、吐血、惊风抽搐、黄胆 、目赤肿痛 、咽喉肿痛等症。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为熊胆的主要产区。

七. 内蒙古 通辽 库伦旗 库伦毛驴

库伦驴曾以善爬坡、耐力好、遗传稳定等特点被记入内蒙古《家畜家禽品种志》和中国《马志》。而如今,这些在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中担当“主角”的小毛驴,已成为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宠”。

今年,库伦旗将建设标准化规模养驴小区10处、驴人工授精站30座、良种繁育场1处、养驴棚舍1000栋,通过自繁自育和引进种驴,力争全旗驴存栏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3万头,总量达到7万头,向富民大产业迈进。内蒙古制定的“8337”发展思路和该市“四点一带”关于发展特色和绿色有机农畜产业的部署,为库伦发挥特色优势壮大驴产业指明了方向。为加快实现2015年建成10万头毛驴养殖基地的目标,该旗打出了“组合拳”。

该旗推行养殖小区、生态农场、合作社、基地、专业村、养殖户+龙头企业、交易市场的“6+2”驴产业发展模式,以散户为主持续发展,推进养驴规模化。在积极为养殖户协调购驴与驴舍建设贷款的同时,设立500万元驴产业发展补贴基金,对饲养300头驴以上的标准化养驴小区,每个小区补贴30万元;对购进种公驴和基础母驴的养殖户,1头种公驴补贴1000元,1头基础母驴补贴200元,对一次性购进20头和50头以上基础母驴的,每头再分别增加50元和100元补贴;对建设驴人工授精站和良种繁育场的,也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与此同时,该旗与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东阿阿胶公司无偿为当地养驴户提供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冻精及品种改良相关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改良品种、打造“中国库伦驴”绿色有机品牌提供技术支撑。

为建立广大养殖户自主经营、自由流通的市场体系,畅通商品驴购销渠道,该旗积极引领养殖户组建合作社,并投资1000万元,在库伦至阜新规划建设一处大型驴交易市场。该市场一期规划建设面积4.6万平方米,将建成以驴交易为主,集牛羊等牲畜交易、防疫检疫、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交易市场。市场内建设2.5万平方米交易区,并配套建设办公区、停车场、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年内投入使用后,将为该旗乃至周边地区养殖户提供快捷便利的交易平台。

瞄准最大限度提升驴产业附加值的目标。该旗于去年引进资金10.5亿元,实施了内蒙古华腾天龙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5万头驴生物制药项目,利用“库伦驴”品牌资源,加工生产抗菌肽、血清白蛋白、杀菌保鲜膜和阿胶等一系列生物药用保健产品以及驴肉深加工系列产品。同时,公司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农户养殖的肉驴,带动农民养驴增收。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达到年产中药阿胶500吨、保健品阿胶补血口服液1000吨、阿胶颗粒5000吨的能力,为库伦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八.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内蒙野果

七合堂村是林西县新城子镇的一个山区村落,有4个自然村,228户,908口人,总土地面积3.23万亩,其中耕地6108亩,除不足200亩水浇地外,绝大多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穷山村,经过脱胎换骨的生态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81.1%,开创了生态庄园经济模式,一跃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被当地人称之为“内蒙古野果”的吉红123苹果,年果产量350万公斤,总产值700多万元。果品远销北京、广州、澳门、深圳等地,创出了“九佛山”知名品牌。现已成为七合堂村特色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

九.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多伦 内蒙古锅饼

内蒙古锅饼

相传清康熙帝巡边途经多伦县二蹬泉一带时,因多日劳奔于野外,人困马乏,于是进入一百姓家借宿。饭桌上,主人向皇帝献上莜面锅饼,饥渴交加的康熙吃到锅饼感觉从未吃过这么美味的食品,甚至超过了宫廷御宴。从此,多伦莜面锅饼经常出现在宫廷宴桌上。

锅饼是一面蒸一面烤制而成,其灶具古老(过去用的是大锅,直径1米左右),燃料也很讲究,如果您想自己动手做出一锅饼子来,体验皇帝巡边生活,就请到多伦来!

内蒙特产图片及价格内蒙特产哪里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