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农村特产 苗族的土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1 15:49:45

一. 云南省 大理 鹤庆县 苗族竹筒鸡杂

居住在鹤庆县境内河谷地区的苗族,风味小吃众多,其中,竹筒焖鸡杂的风味很独特。

竹筒焖鸡杂,选一节老黄的竹筒,一头留节、一头开口当“锅”。将洗净的鸡肝、肫及杂碎剁碎,配以香菇、竹叶菜、青薄荷、蒜泥、草果面、核桃仁茸及食盐拌匀,全塞进竹筒中。再用芭蕉叶塞封节口,将竹筒放到炭火上翻转烘烤。待竹筒冒出油珠,使可破竹食之。奇香四溢,回味久长。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苗族扎染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苗族扎染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用白色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最后再做些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扎染一般比蜡染价格要稍贵一些,小件的扎染作品,如头巾(3-10元/件),较大的扎染方布(50-70元)。扎染名师吴花花,张桂英的艺术作品因为艺术价值较高,作品以70-600元不等。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或平绣或盘绣或挑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是凤凰民族工艺品中的精品。

四.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烤田鱼

每年秋收时节,苗山群众聚集在山坡上进行别有风味的烤田鲤会餐,庆贺丰收和秋收结束。剪禾时,通常把有鱼最多的深水田留到最后来剪,当日邀请亲朋好友,带上美酒,蒸好糯米饭,一同到那块田里剪禾把。姑娘们进田剪禾,小伙们下田捉鱼,气氛热闹异常。剪禾结束,便在田边附近的山坡上烧起几堆篝火,用树枝或者竹子将全鱼夹成一排,拿到火边慢慢烘烤。

将田鲤烤得香气四溢并呈现出金黄色时,算是烤熟了,然后将几条小田鱼捣碎,配以烧熟的干辣椒、蚂蚁菜、野旱菜、食盐等佐料,做成风味独特的苗家鱼酱,吃时,夹鱼蘸上鱼酱,其味清香,鱼肉细嫩,肥美可口。这时就可以开怀畅饮了,一直喝到太阳西斜时才回去,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雷山县 苗族芦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

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胶)就能制作出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雷山地区制作的芦笙音质纯正,外表光洁美观,极负盛名。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

六. 贵州省 遵义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灰豆腐

贵州—务川灰豆腐,是务川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是仡佬族人民饮食文化的结晶,精选当地优质黄豆及芙蓉江流域的天然矿泉水搅拌均匀用石磨磨制成豆腐,再将豆腐与当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烧成灰烬混合,经民间特有传统手工技术炒制而成,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制作:茅天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用草木灰沤制3—4小时,再放入桐壳灰(草木灰加适量白碱亦可)于锅中炒制,炒好后,筛去灰,即为豆腐果。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

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黄豆首先要选好黄豆,用水把黄豆淘洗干净,再放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能长。冬夏泡的时间不一样。泡过了,出不了好多豆腐。 泡好的豆子放在石磨里慢慢地、细细地磨,磨出又白又浓的豆浆,再将豆浆放在锅里涨,不要涨糊,不要涨出来了,这样细细的火。待快要涨开时,才将酸汤放下去,不能太急。就像小船的浆在水里慢慢地划。这时锅里就飘浮出许多白白地、嫩嫩的“雪花”来,这就是豆花啦!这些豆花如雾如雪,如棉如白云。一团一团的飘浮在清花绿的“窖水”中。再把这些一团一团的“白云”用水瓢舀在一个特别的木框里的搪帕里,包好搪帕,用石头压好,如此反复,待水榨得差不多的时候,打开搪帕,白嫩嫩的豆腐就成了。

再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然后用碱灰(桐壳草木灰均可)包裹(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再用灶灰吸干水分,约 10 小时后,分批放人锅内用灰炒泡炒黄即成。其操作过程始终不离灰,故名灰豆腐。若烘干待用,久不变质。

食用方法:食前,用米汤或淘米水或30℃的温水浸泡1—2小时,换清水轻揉,洗净表面灰尘,食用方法较多,常用于煮食、火锅,炒食和凉拌,如炖鸡、炖猪蹄、炖排骨,放入豆腐果稍煮一会,饱含鲜汤,鲜嫩馥郁。豆腐果与蔬菜共煮,用油辣椒蘸食,另有风味。切成块、片、丝,杂以肉片丝配炒,更有鲜味。可切丝凉伴,是清凉可爽口的素食。

七.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苗族蜡染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蜡缬绢等文物中,可以看出丝绸蜡染在古代曾盛 行,后年久失传,现在已没有丝绸蜡染。只有麻布、棉布蜡染。
    纳雍苗族的蜡染工艺,是古代蜡染工艺的继承,主要是麻、棉布蜡染。其蜡染的制作,先用自种的火麻、苎麻经多道加工工序织纺成布,以竹签和铜皮制成的蜡刀蘸靛染缸中多次浸染、清漂、晾晒,以沸水 高温脱染,便成为蓝底白花。白蓝二色相映衬,加上自然形成的“冰纹”,分外淡雅悦目。当今已发展为白色布料和其他色(如红、黄色等)布料均可作蜡画,经不同颜色的染料浸染后脱蜡,显出五彩缤纷的花纹。白布作画青染者,称黑白蜡染,而黑白蜡中有一道工序常被人忽略,即虹染脱染后,要用豆浆漂洗至少一次,这是更显花纹的里透白。
    苗族的蜡染设计图案,多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或几何图形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放的蜡染,原先主要是用于装饰妇女的衣裙、围腰、背扇、背带、伞笼子(麻布口袋)等,现已发展到被面、床单、挂包、家用电器罩盖等方面。花色品种多姿多彩。又因居住地域的差异,而蜡染图案纹理和线条又各具特色。如居住在阳长、百兴、维新等地的苗族,其绘画的蜡染图,主要以线条细腻秀、笔直对称为主;居仁水东、老翁、法泥、老寨土等地的苗族,其昔染构图粗犷明快,制作的燕尾式服饰,美观大方;居住在姑开、治昆、维新等地的大多数苗族,主要以色彩花纹套蜡染,而蜡染的古朴典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八. 贵州省 遵义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道真板栗

道真板栗是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的。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遵义市下属的一个自治县。

板栗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绿色产业重点发展项目,天然野生板栗分布于洛龙、隆兴、三桥、大矸等乡镇,一个两万亩板栗林基地项目即将付诸实施,年产板栗可达300万公斤以上。

九.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松桃卤鸭

松桃卤鸭是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的。松桃卤鸭长期以来以其色、香、味享誉黔、湘、渝、鄂三省一市边区,被誉称为“南方烤鸭”。

松桃卤鸭,亦称蓼皋卤鸭,为民间名特食品,数百年来,不仅为地方群众喜爱,且已扬名境外。受到中外食客的青睐。蓼皋卤鸭色泽金黄,皮酥肉嫩味鲜,以色香味俱全享誉湘黔渝川四省(市)边区。

制作蓼皋卤鸭,要选蓼皋出产的老鸭,除毛剖腹后用泉水浸泡去腥,加卤料,文火卤制而成。制作蓼皋卤鸭,讲究选、泡、配、看。选:即选鸭。每选一次,须形成批量,以便于加工。鸭宜老,无病无残,个头一般,匀称。泡:即将鸭修理干净后,须用生水浸泡,将血气泡出,免去腥味。配:即配料,卤鸭药料较复杂,一般常用三耐、白扣、草果、桂皮,丁香、肉桂、葵香、干葱、花椒、生姜等三十余种。看:即看药料火候,看节令气温,看锅大小,看药水比例等等。药料配制既讲经验,又看实际情况,比方有的主药如三耐,放多了易闷头,少了不出味,其量极难把握。节令气候与卤色紧密联系。比如冬季气温低,光照弱,色宜加重,春夏气温高,光照强,易蒸黄,色宜放淡。药、水比例须根据锅的大小来定,使药、盐、色比例的淡浓成份从始至终保持均匀。此外,卤鸭应生卤,如此方容易进味。卤料也应适当多样化,使其味更浓郁。

松桃卤鸭可趁热吃,也可凉了吃,搁置三五天时间是不打紧的。若将凉了的卤鸭子在油锅中涮一下,色泽金黄,皮酥肉嫩味鲜,以色香味俱。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苗族酸汤鱼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乱蹿”。酸汤鱼,在黔东南州各地区、各民族都很盛行,以凯里及其周边地区最为典型,并发展成为酸汤系列饮食。做酸汤鱼的酸汤,一般用米汤、淘米水加无叶蔬菜发酵而成;也可用西红柿、酸菜、醋制作。酸汤火锅中放人清水江野生鱼,佐以辣椒,酸辣香嫩。凯里快活林餐馆、侗寨楼餐馆、麻江下司、黄平重安江等,均是品尝酸汤鱼的极佳处所。( 黔东南)
苗族有什么特产药草苗族十大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