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特产点心图片 太谷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2-01 13:42:55

一.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壶瓶枣

壶瓶枣产在山西太谷,树势强健,树体高大,树姿半开张。枣头红褐色,托刺发达,枣股大,枣吊中长,叶较大,长卵形,深绿色。( 太谷)

二.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太谷饼

太谷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谷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在清末时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太谷城内最早生产出售太谷饼的店铺是南街的“文成堂”,后来又有东关的“义源生”和南街的“同义恒”也生产销售。这些店铺都是后院生产,前店出售,设备简陋,厂房狭窄,产量很低。当时,太谷饼价格昂贵,只是巨商大贾才能享用得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谷饼小作坊遍布城乡,但主要以作坊式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太谷饼生产企业质量意识,使企业走出小作坊低端发展的困境,晋中市、大谷县两级质监部门确定了帮扶企业做大做强的工作策略。他们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太谷饼生产标准、加大巡查力度,派出人员对生产企业实行驻厂全过程监管,并帮助企业成立了太谷饼行业协会,使原年生产力在10吨左右的一些小作坊年生产力都达到了100吨以上,产量从2006年前的0.8万吨增加到2008的10万吨。

太谷饼的产生和盛行都与明清太谷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相传在明末清初,太谷县城东南的沟子村有一富家太太,经常在夜里想吃饼子。可对佣人们从城里买回的各种面饼,她不是嫌油腻难吃,便是嫌干硬难嚼。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县城一家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做成这笔生意,特地让铺子里的老师傅设计出了一种甜饼。这种甜饼是由白面、白糖、芝麻油和鸡蛋清做成的炉烤实心饼,直径约12厘米,中间厚约3厘米,其表皮色呈茶黄,上面还粘有脱皮的白芝麻。太谷饼具有酥而不硬、软而不绵、香甜不腻的特点,而且即使存放一个月后,它的色、香、味也不会改变。

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制作方法是用蛋清将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调成糊状,用勺子盛在扣炉内,糊状自然融流成圆形。成熟后,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送到阔太太府上后,颇受青睐,于是诞生了享誉后世的太谷饼。后来太谷饼被深居宫廷的慈禧太后发现,将其定为宫廷贡品,更让太谷饼身价陡增。

另一说在清朝咸丰年间,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个姓张的以开饼面铺为生。他看到太谷县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富豪大户们贪图享受,就苦思冥想,反复试验,制成了一种“甘饼”,受到有钱人的欢迎。这种“甘饼”,用料讲究,烤制技术特殊,吃起来香酥甜软,很快即远近闻名。

三.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双太”牌陈醋

水秀乡:“双太”牌陈醋:远销海外。

四.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的。龟龄集目前已行销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甚至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21个国家。为了满足药品的多样化和出口需要,太谷人用佳酿汾酒作为底酒,将龟龄集酿制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

明朝嘉靖皇帝即位(公元一五二二年)后,广集民间长生不老药。方土邵元节和陶仲文,从《去籍七笺》的许多滋补药处方中,取长补短,研制了一个处方,采用鼎升炼技术,制成了号称长生不老的“仙药”,取名“龟龄集”,献给皇上。

嘉靖皇帝服后,果然身强体健,一连生了九个儿子,成为历代在位较长、享年较高的帝王。“龟龄集”因而被列为“御用圣药”,邵、陶二人也因献药有功,长期承宠,位跻三孤。

当时,皇宫的医药总管是山西太谷县人,又是陶仲文的义子,邵、陶二人升炼仙药时他当助手。这个人告老还乡时,将“龟龄集”的处方带回,自己升炼服用,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后来,“龟龄集”处方辗转落入太谷县的“广盛药店”,此药便以商品销售。从此,“龟龄集”就成为太谷县的。

“龟龄集”疗效显著,被称为“补品之王”。据太平天国史料记载,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天王洪秀全令其部将孙某,在攻克山西时要保护制造“龟龄集”、“定坤丹”的药店,并将成员和设备全部迁至南京。后来,因孙某中途阵亡,南迁计划未能实现。从这一史事也可看出这两种名药在社会所享有的声誉。

龟龄集的制作过程特别繁琐,除需要煮、蒸、拌、爆、土埋、露夜等共九十九道工序外,还需要人参、鹿茸、海马、雀脑、地黄、苁蓉、枸杞、淫羊藿等二十多种珍贵药材,炮制时还需要陈醋、花椒、黄酒、牛乳、蜂蜜、姜汁等多种辅料。因此,太谷的各家药店不惜代价从全国各地进口药材,几乎垄断了中国北方的中药材进出口市场。太谷人将进口药材分为三等,上等药材运回太谷总号供升炼龟龄集、定坤丹;二等药材则供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及上海的药店选购;三等以下才运至药材市场批发。

五.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 点心宴

广州点心当推泮溪酒家最负盛名。“点心宴”就是将点心以筵席的格局和形式上桌,设计十分讲究,一般应是煎蒸炕炸汤露冻诸般品种俱全,上菜时一般按小点、汤点、正点、甜点、单尾等类型先后上席,遵循主次,咸甜有序,徐疾有度,其清新高雅格调着实让人入迷。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点心

缸爿是南通市民价廉物美的早点。烧饼店的师傅将一块面团,拉成长带状,宽约6~7寸,浇上一条豆油线,抹上一层细盐,对折成2寸许,用手掌一下一下压实,然后用棒捶卷压,一面卷,一面用棒捶打台板,于是面团越拉越长,再用菜刀依45度斜线,一刀一刀切开,成为两头尖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将其排列整齐,涂上一层糖稀,洒匀一些芝麻,一块一块地用手贴到炉筒里去,不一会,略带焦黄、两头微跷,香喷喷的缸爿就出炉了。

比缸爿高一档的点心烧饼,有的圆形,有的形状像草鞋的底,称为草鞋底,是市民们喜吃的大众化早点。

潮糕是春分到端午前的季节食品,一般农历二月初一上市。南通城一些大的茶食店,柜台上放着直径60厘米许,写着店号的红漆竹片蒸笼,里面放着已切成条条块块的一大圆形的潮糕,上面用湿纱布盖着。潮糕是用米屑蒸的,又松又软,不沾牙齿,稍带甜味,清清爽爽,是既适口又应时的大众美食。

印糕也是春季应时食品,农历三月初一开始上市,用米屑蒸制而成。蒸印糕须用木框蒸笼,每次蒸16小方块,每块印着福禄寿喜、牡丹菊花之类的文字或图案。糕里是流质的洗沙(豆沙)糖,吃时需小心地咬一口,然后慢慢吮食豆沙;稍不注意,洗沙糖会流的满嘴皆是。

豆腐脑是用豆腐浆和石膏卤凝固而做成,嫩得碰不得,由于佐料多,汤鲜,一匙一匙吃起来,味道极佳。卖豆腐脑的人技巧熟练,一手挟着两个小饭碗,一手先舀几勺豆腐脑,再从10多只茶杯里,将白水鸡、白水肉、虾米、榨菜、茶干、大头菜、大蒜等末子,迅速地一一挑点到碗里,然后倒些酱油、麻油、味精,再从放着肉骨头的汤罐里将汤舀到碗里,这时一碗白红黄绿,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脑就做成了。

斫糖系用麦芽糖做成。卖糖人右手倒提个大摇鼓儿“卜咚、卜咚”,担子前面放块长方形木板,木板上放着直径尺许,厚2~3厘米的斫糖。谁买,就将一个2寸的方形铁刀竖放在糖上,用铁棒从旁边一敲,糖就斫了下来。糖呈姜黄色,看起来挺硬,不过放在嘴里一会儿就软。虽然此糖粘牙齿,不大甜,还带点焦味,但因便宜,买者可用钱买,也可用破布、废铜、烂铁等物交换,故穷人家往往爱买些“骗骗”小孩子。在民间,腊月二十四“送灶”,都用斫糖制成颗粒状,俗称灶家糖来祭灶家老爷,认为此糖能粘住灶老爷的嘴巴,不会讲人间的坏话。

信息来源:如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七.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客家点心

靖安客家人约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于山上片.客家人用家种与野生售票自制风味点心和食品待客.有茄子干、苦瓜干、姜片等;用果子晒的有杨桃干、木瓜干、杨梅干等;用糖食加工的有油果子、炒米糖、灰水米果等。客家点心制作要求选料精、工艺巧、造型美、色香味俱佳。

八.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太谷西瓜

太谷西瓜不仅含水量大,含糖量多,且甜而利口,清爽味美,是防暑降温,防病治病的佳品。

九.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南点心

南点心

以本县传统糕点与引进、改进的南方糕点配装而成,属于本县传统食品之一。在同一包内,由17种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糕点配装组成。其名称有:鸡油饼、黑白太师饼、腰子酥、玫瑰墩、合子酥、小松饼、大松饼、杨酥、梅酥、红状元、黄状元、茶酥、麻酥、菊花酥、佛手、小桃酥等。该品宜鲜食,不易长存。

太谷特产大全太谷十大特产美食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