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所有的特产 扬州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2-01 11:23:21

一.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酱菜

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三和、四美、五福是老牌酱坊,历史早逾百年。扬州酱菜相传源于汉代,唐代时即遐迩闻名。鉴真曾将制作方法传入东国,日本人依法制作,果觉齿颊生香,至今能循旧法制作,并奉鉴真为始祖,诗曰:“豆腐酱菜数奈良,来自贵国盲人乡。民俗风习千年久,此地无人不称唐。”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有酱坊70余家,多为前店后作,每家都有高招,尤以四美、三和、五福为大,“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腾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酱菜既保持瓜果蔬菜清香味,又有浓郁的酱香味,其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适中,色泽明亮,块型美观,鲜甜脆嫩是其鲜明特点。主要品种有:乳黄瓜,以每斤30条以上的鲜黄瓜为材,皮薄,肉嫩,青脆无仔,无渣如乳;酱牙姜,选取浙江或安徽嫩姜为材,最肥、最嫩、纤维少、入口脆;螺丝菜,取甘露子为材,形如螺丝又像宝塔,脆而清,细而嫩;萝卜头,挑选每年26个以上的萝卜,小、圆、白,腌好后,必须脆、嫩、甜;什景菜,选用红、黄、翠、绿、黛等多种色彩的酱菜,切成丁、条、块、丝、片等形状,组配成什景菜,外形既美,色彩又多,谁人不爱?难怪诗人要赞美:“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清香喷艳溢齿间,此味非比寻常物,疑是仙品下寰。”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仪征春茶

“绿杨春”、“皓茗”为我市地方名茶,“绿杨春” 获江苏省第二届名特茶质量评比陆羽杯优质茶奖,“皓茗”高级保健绿茶获第三届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银奖,炒青绿茶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银奖和铜奖。其外形扁平挺制、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清爽、品质优良,属名茶中的上等品( 仪征)

四. 江苏省 扬州 宝应 宝应慈姑

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宝应是著名的“中国莲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为充分利用丰富慈姑资源,提升宝应慈姑产品形象,促进宝应慈姑产业做大做强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县农委一名工作人员到宝应县档案馆,查阅宝应慈姑相关历史资料。我馆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珍贵馆藏《道光宝应县志》、《民国宝应县志》及《宝应年鉴》、《宝应大事记》等7本有关宝应历史文化的地情书籍和资料。为“宝应慈姑”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宝应慈姑

地域范围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9°07′43″-119°42′51″、北纬33°02′46″-33°24′55″,平均海拔2.0米。宝应慈姑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宝应东荡地区的广洋湖、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望直港和鲁垛等6个镇,面积6667公顷,总产量10万吨,产值达2.5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宝应慈姑球茎近圆球形,顶芽基部缩缢明显,表皮青色带紫,肉色乳白,肉质紧密,入水即沉,熟食鲜美爽口、味苦回甘。宝应慈姑约含碳水化合物>30%、蛋白质5%~6%、脂肪0.4%~0.5%,具有低脂肪,而富含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特点,营养丰富;同时富含秋水仙碱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宝应慈姑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慈姑》(DB32/T657-2004)的标准要求;生产执行《慈姑生产技术规程》(DB32/T868-2005)。

五.特定生产方式

五.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六. 江苏省 扬州市 扬州鹅

培育、产地与分布:由扬州大学、扬州市农林局以太湖鹅为母本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5月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品种特性;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早期生长快,肉质优,耐粗饲,适应性强,仔鹅饲料转化率高,肉质细嫩。据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报告,在舍饲条件下,肉用仔鹅 70日龄平均体熏3.52千克;放牧加补饲条件下平均体重 4.05千克,料肉比为2.69 :1公鹅屠宰率89.4%,母鹅屠宰率85.9%;种鹅65周龄人舍母鹅产蛋数为71个,平均蛋重玲139.5克,种蛋受精率92%,出雏率88.5%。鹅270~300日龄开产。公母配种比例1:2~4。种蛋受精率平均为83.1%,受精蛋孵化率为81.9%。有就巢性,每年在春季产蛋结束后就巢一次。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滨江鲥鱼

滨江鲥鱼

鲥鱼是江都的水上,并且早就有了文字记载。民国《江都县续志》记载:“鲥鱼形秀而扁,似鲂而身长。白色,鳞似梅瓣,其肪肥美,多鲠大而长……四月始由海入淡水,滨江处时有之。”谷雨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是捕捞鲥鱼的大好时光。古谚云:“蒸鲥鱼赏牡丹”,真正既“时”又“贵”。

味美,尤鳞下多脂,吃在嘴里,肥

腴醇厚,香味扑鼻,非一般鱼类能够媲美。江都人吃鲥鱼多用红烧,但红烧难尝膏脂风味。所以许多人都喜欢清蒸,加上芽姜、笋尖,配用猪油,那脂质尽融于汤,吃起来嫩而鲜,肥而美,食鱼肉滑溜细腻,品鱼汤肥腴醇厚,真有难以言表的妙处。烧鲥鱼一般不去鳞,有的人不知鲥鱼鳞可食,待那有鳞之鱼奉上餐桌以后,嫌有鳞而不食,结果大呼上当。鲥鱼性烈,一般触网不久即死,所以世人吃活鲥鱼者为数寥寥。有人曾和渔家一起到三江营捕鲥鱼,享过“近水楼台”之乐。他们大概是为了显示渔家独特的乐趣,未捕鱼前已将锅置于船头,拉网时碰上刚刚触网的活鲥鱼,随手拈来,立即剖肚取肠,洗刷干净随即下锅。也不过是河水煮河鱼,再搁了一点盐而已,但那种出水鲜是一般人难以享受到的。

,不仅国人皆知,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随着江都进一步开放,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内外友人尝到江都的鲥鱼。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洲八样

“穿在杭州,吃在扬州”,仪征菜肴不仅传承了淮扬菜的精髓,格调高雅,富有品位,同时仪征还创造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如全牛宴、全鱼宴、全鹅宴、江滩野蔬 “洲八样”等,此外“油港龙虾”、“新城猪头肉”等也远近闻名。

“洲八样”

仪征为滨江城市,沿江土壤独特,物产丰富,盛产野菜,有“洲八样”之说。常见有芦蒿、芦笋、马兰头、洲芹菜、鲢鱼苔、野茭白、柴菌、地藕等。

地址:仪征市十二圩朝阳饭店

电话:0514-83630888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邵伯菱

邵伯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邵伯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邵伯菱与太湖的红菱、嘉兴的风菱并列为江浙三大名菱。邵伯菱有四个角,上下两角稍长,尖而翘,左右两角卷曲抱肋,形同羊角。故邵伯菱俗称“羊角青”。

与其他菱比较,邵伯菱皮壳较薄,出水鲜菱呈嫩绿色,煮熟后变成橙黄色。嫩菱是上好的水果,其特点是鲜、甜、脆、嫩,与生梨苹果相比,则别具风味。可以祛寒去火,生津解渴;煮熟后的老菱,乘热吃,香喷喷、甜丝丝,又酥又粉,可与良乡板栗媲美。剥出的生菱米,形似元宝,与鸡鸭红烧,爽而不腻,是中秋佳节,亲友会聚时,一道人人爱吃的佳肴。菱米削成片,切成丁,荤炒素炒,皆鲜美可口。把菱米剁成碎块,制成羹汤,滋润香甜,是解酒提神的佳品。

中秋节的晚上,家乡有祭月的风俗,菱角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柔和的月光下,一张供桌上,放着月饼,菱角,荷藕,石榴,点一炷清香,斟一杯美酒,月色溶溶,香烟袅袅,其景其情,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

邵伯菱历史悠久,遐迩闻名,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邵伯,吃了邵伯菱,赞不绝口。以后,每年中秋之前,总要挑选上好的菱角,作为贡品,星夜送往北京,供宫中享用。据镇志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务院曾专门来函,要邵伯寄些菱种到北京,把它放养在中南海里,供-和嘉宾们观赏、品尝。

邵伯菱

地域范围

邵伯菱是中国四大菱系中唯一用地名命名的菱,盛产于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一带,与宝应的荷藕、高邮的双黄蛋并称运河三宝。目前邵伯菱种植区域几乎覆盖了江都市北部7个乡镇,北接高邮,东邻泰州,西傍邗江,南抵通扬运河。 地域范围包括江苏省江都市邵伯全镇,辐射带动樊川、真武、武坚、丁伙、丁沟、小纪等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19°27′-54′30″北纬:32°18′32″-48′,平均海拔3.8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 525平方公里,生产面积为1200公顷. 年总产量6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邵伯菱属四角菱,菱呈水饺型,前后两角大,平展略下垂;左右两角小,向内弯曲,四角顶端较钝;腹部不对称,一侧内凹,一侧外鼓,皮壳较薄;平均菱长5.5厘米,宽4厘米,单果重15克左右。鲜菱为淡绿色,绿中发白,生食清脆带甜;老菱煮熟后,呈蛋黄色,口感酥粉香甜。 2、内在品质指标:邵伯菱具有个大、脯肥、淀粉多,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测定表明:鲜菱为淡绿色,煮熟后为淡黄色。煮熟后的菱香如核桃,味似板栗。邵伯菱淀粉含量为21.9%,比一般菱高1个百分点;水份含量为73%;蛋白质含量为3.8%;果重:果肉为1.3:1,而一般菱是1.5:1。无机砷、铅、镉、总汞等均未超标;乐果、敌敌畏、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敌百虫、毒死蜱、三唑酮、多菌灵、亚硝酸盐等均未检出。 3、质量安全要求:邵伯菱生产执行江苏省扬州市地方标准《无公害邵伯菱生产技术规程》(DB3210/T 037—2003)。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NY5238-2005)标准。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丁沟水饺

丁沟水饺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的特色小吃。丁沟水饺的特点,在于江都是鱼米之乡,丁沟厨师将鱼与水饺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以鱼汤下鲜肉水饺,形成了汤质浓而不腻,水饺美味可口的独家特色。

水饺是北方人的家常便饭,尤其是除夕夜的水饺,既丰满而又富有特色,让南方人难以企及。然而,地处南方的江都丁沟,其水饺可算是一枝独秀,不仅可以与北方的水饺媲美,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方闻名遐迩的传统小吃。

丁沟水饺的主料是精面和鲜猪肉。配料是虎头鲨鱼。调料为豆油、芝麻油、酱油、生姜、葱、蒜叶、味精、盐、碱、料酒等。在制作过程中,厨师们严把“四关”。一是要皮儿薄。用精面加水和碱,拌透揉匀,小擀面杖擀面,擀时用力均匀,饺皮中高边平,达到薄如纸、照见亮的要求,据说用火柴一点就会燃烧起来。二是要馅儿鲜。肉选猪后座,剔去筋丝、皮骨、肥肉,细切软削精剁。剁时用力不可过重,刀不着砧板。剁成泥状后,放适量盐水、姜汁搅拌,至手感上劲,再略加少许麻油。三是要裹得好。裹饺子要细心,馅心要放得匀,饺子边皮要捏紧不漏水,裹成麻雀状或元宝状。四是要汤儿美。汤用鱼汤,用虎头鲨鱼去骨后煎熟,放生姜、葱、料酒去腥,放清水煨汤,至浓如乳,然后用筛箩滤去鱼骨等,装入碗内,放些味精、蒜花、胡椒,汤即制成。待饺子从锅中浮起,就盛入鱼汤碗内。这样的饺子皮薄,馅鲜,汤美,味香可口,百吃不厌。听老一辈人讲,80年代中期,顾秀莲同志在江苏任省长期间,有一次到江都来视察,江都县政府领导安排专人请丁沟人民饭店的老厨师为顾省长专门做了一碗雀头水饺,顾省长是赞不绝口,至今仍传为美谈。

扬州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的扬州特产排名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