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特产米糖 特产米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10:57:59

一. 江西省 赣州 石城县 石城烟叶

石城栽种烟叶历史悠久,明清时只种晒烟,六十年代起,引进烤烟。石城烟叶质量优良。晒烟“黑老虎”享誉海外,久盛不衰。烤烟更享有“颜色枯黄、香气醇厚”的美誉。上等烟是江西省生产高档烟“金圣”的主要原料之一,中等烟则是生产中档烟“南方”的主要原料

( 赣州)

位于江西省东南部的石城气候温,雨量充沛为烟叶种植提供了先天条件,在石城人民多年的实践及发展下,江西赣州石城县被中国农学会和农村发展研究部以及中国报社联合授予了“中国烟叶之乡”和“中国白莲之乡”的光荣称号。

二. 江西省 赣州 石城县 苦瓜酒

选择瓜形长的苦瓜品种,待瓜条充分伸长长粗,果皮青绿色,种子开始发育但种皮尚未木质化时装入容器,一般以密封性好的旋口罐头瓶为好。装瓶时先将瓶子、苦瓜洗净。如瓶小瓜长,可用手扮开,切忌用刀或金属器械切割,以免污染酒质。制作苦瓜酒以高浓度的酒为最好。酒与瓜的体积以1∶1为佳。将酒瓶封好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经过40-60天,当酒体有混浊感,瓜条表皮有粉状物脱落时即可饮用。该酒可预防治疗扁桃腺炎、感冒、咳嗽等疾病。

1。泡过酒的苦瓜可凉拌做成沙拉,也可煮汤、炖排骨,不用另加料酒,带点酒味的风味极

为特殊。

2。市售苦瓜酒是将藤蔓上尚在生长的小苦瓜塞入酒瓶中,让它直接吸收酒的养分长大,更

具浓浓酒香味,现在在中南部地区非常流行,你自己在家也可以动手泡制,不用加糖,苦

后回甘,另是一番滋味。

三. 江西省 赣州 石城县 石城土纸

石城土纸

四. 江西省 赣州 石城县 石城白莲

石城白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城素有莲乡之称,其白莲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去皮、通心、营养丰富、药用广泛而驰名中外,成为畅销的特色产品。盛夏来临,总是莲花争相开放,白莲飘香的季节。驱车驰往石城莲区,凭窗眺望,远远近近,一排排,一段段,整整齐齐的莲田,花如红火,叶似碧波,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微风吹拂,碧波荡漾,清香扑鼻,沁人心肺。石城白莲富含淀粉、蛋白质及棉子糖等,是良好的药用滋补品。于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达百分之六十二,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十六,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含量也相当丰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固桂气、强筋骨,利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将莲子“捣碎和米作粥饮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白莲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全身是珍宝。莲子是栽莲的主要收获物,莲惠(莲心)、莲须(雄心)、藕节、荷叶、荷蒂、花棕、莲花、藕(藕鞭)等均可入药。莲、藕、荷校都可作桌上佳肴。( 赣州)

石城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白莲之乡”,东临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与本省瑞金,石城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西毗宁都,北靠广昌,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40个行政村,总人口29.1万人。是典型的丘陵低山地区。

石城是赣江的源头,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荟萃,文化旅游资源丰厚。有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宝福院塔、太平天国幼天王囚室、岩岭永宁桥、五龙岩摩岩石刻、杨坊村坊式亭等人文景观,又有通天寨、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西华山、如日山、东华山等秀丽的自然景色。通天寨风景区奇峰怪石,神态各异,为天然佳境之最。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古木参天,珍禽异兽,四处可见,是科考、探奇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平均284天。为石城发展白莲等特色、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石城白莲颗大粒圆,营养丰富,深受四方宾客的赞誉。白莲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是江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县之一。

石城白莲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红壤,有机质含量≥2.0%,耕作层厚度≥30cm,pH值6.5至7.5。

三、栽培管理

1.种藕:选择藕身扁平粗壮,色泽鲜艳、节间短、无病虫斑、无损伤、顶芽完整,具有三个节以上的母藕或二个节以上的子藕为种藕。

2.栽种: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晴暖天气,将种藕顶芽朝向田中央,呈45°斜埋入土中,深度10cm至15cm,栽种密度每667㎡(亩)150至220芽。

3.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基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化肥作追肥,并按照“苗肥轻、花肥重、子肥全”的原则分次施用。

4.灌水:遵循“前期灌浅水,中期灌深水,后期灌浅水”的原则。生长初期保持3cm至6cm浅水,进入花果期水深7cm至10cm,盛夏高温季节灌15cm至20cm深流动水,莲子采收完毕,灌浅水确保莲藕安全越冬。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及加工

1.采收:6月中旬至9月下旬,当莲蓬变为绿褐色、莲子表面呈茶褐色斑块时采收。

2.加工:采收后12小时内完成脱粒、剥壳、去皮、通芯。

(1)鲜莲:将通芯莲子清洗后进行速冻、包装、冷藏。

(2)干莲:将通芯莲子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烘筛中进行烘干(或边烘边筛),莲子烘烤初期温度控制在80℃至90℃之间,当莲子表面干燥时将温度降至40℃至50℃,继续烘干直至含水量≤11%为止,烘好的莲子经过退热后包装。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鲜莲外观呈椭圆形、卵圆形、圆形,均匀饱满。乳白色,有光泽,清香,蒸煮易熟;干莲外观呈椭圆形、卵圆形、圆形,奶白色,有光泽,中有空隙、质硬、气微、味甘。

2.理化指标:鲜莲水份含量≥30%,蛋白质含量≥8%,淀粉含量≥21%;干莲水份含量≤11%,蛋白质含量≥20%,淀粉含量≥4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江西省 抚州 黎川县 黎川米糖

黎川米糖素以银白如雪,皮薄如纸,香甜酥脆,落口消融而著称。其工艺流传至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做米糖先是把豆粉、芝麻、花生仁等炒熟备用,这些配料必须和白沙糖搅匀在一起使用。然后是做生糖,生糖的制作过程是把上等糯米洗净蒸熟,与剁碎的山麦芽搅拌发酵,然后榨出糖水汁,倒锅中熬去水份,便变成棕黄色的生糖。


黎川十月生水酒 俗称米酒,属低度纯粮酒,因“色泽澄清,香气浓郁,酒性柔和,回味无穷”而闻名于世。清代黎川诗人涂以车舟(清嘉庆四年进士,历官江南副主考,湖北学政,著有(养春斋诗钞)二卷。编有(新城五家诗集))曾赋诗赞曰:“黎滩河畔朝阳口,酒旗飘飘卖水酒,味比琼浆色菊黄,佳者胜过云霞浆。”

六.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炒米糖

炒米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状如蜂蛹、软硬适中、香甜酥脆。其传统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选用颗粒大、粘性大、无杂质的糯米,筛去碎米后,用清水泡浸一 夜。

2、拌糖笼蒸。把泡浸的糯米取出,漏干,置竹箕上,倒进适量的米糖,充分拌匀,置蒸笼中,以文火蒸,待米熟透即取出,晾干。

3、碓臼熟米。把筛去米糠、各自分散、略带弹性的熟米,拌以花生油适量,堆放12小时后,分批用碓臼,臼时要不断把底部熟米翻到上面,直至熟米全被全臼扁为止。

4、爆米花。先把备好的匀砂适量,倒进铁镬中,以猛火炒红,再放入适量扁熟米混炒,待全部爆成米花后,取出,再继续放入扁熟米。

5、熬煮糖油,用黄糖或白糖均可,按米花的重量投放适量的糖,加水,放进一些姜块,以慢火熬制,浓缩,待糖油几次泛起白泡,用筷子能粘起糖油,滴入冷水中凝成球状为最佳浓度。

6、成型。先在竹箕内堆放好米花,迅速把已煮好的糖油浇进堆中,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米花与糖油拌匀,以竹筒或他物压平,待散温凝固,用刀切成小块,移放瓦钵(或铁箱)中,密封保藏。 解放后的70年代至80年代,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米花糖逐年减少。因为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现在有一种爆米机能把传统炒米糖的浸米、笼蒸、臼扁米、爆米花的工艺并为一次,爆出米花体积大,粘米可代替糯米,但没有传统炒米糖那种干香酥脆的独特风味。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每年春节前,玉林市食品商业单位和一些个体工商业户都仿照传统工艺,制作大批白散、炒米糖投放市场。城中居民多从市场选购。但农村的家庭多数仍自己手工制作。

七. 浙江省 温州 平阳县 大荆冬米糖

上白糯米炊熟晒干,粒粒晶莹,爆成米花,加入白糖、饴糖熬成的糖浆和猪油调制成型,撒上桂花,稍凉切成小长方块。香甜松脆,老小咸宜。因炊晒糯米多选在阳光不强、气候干澡和冬季,故称“冬米糖”
( 温州)

八.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冻米糖

冻米糖是安徽池州市。农村家家切糖,即制作“冻米糖”。做冻米糖的米,得用上好的糯米,用个蒸笼把糯米蒸熟了,然后放在露天晒、冻、然后下锅炒,使之膨化,再拌上白糖、饴糖、麦芽糖、黑芝麻等,冻米糖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Vc等,而且洁白如雪、清香爽口、入口消溶,用刀切成一片片,食用时手可分片吃。“冻米糖”还可加上红、绿米和桂花、芝麻、桔片米等天然香料,形成色、香、味俱全的糕点。但是,不能吃多,因为糯米这东西,不容易消化,吃多了胃会难受。

九. 云南省 曲靖 宣威市 玉米糖

在乌蒙山上层层叠叠的山地里只生长洋芋和包谷,黄豆是套种在包谷地里的附属农作物。满山满岭的山地,只收获着这些微薄的希望。即使在河谷地带里,也只有极为狭窄的水田分布在河的两岸,每年洪水来临,往往把田里的禾苗洗刷得精光。但聪明而坚韧的倘塘人选择了大山,也选择了理性的思维,在艰辛的生活中硬是把日子过得像像样样,有滋有味。

这玉米糖便是甜甜蜜蜜的味道,纯手工和原始原料的简单工艺便做成的美食。凝含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更是浓烈。

十. 江西省 赣州 石城县 石城砚

江西石城砚,因产于江西石城县龙岗乡的黄石山,又名为“黄石”,清代曾兴仁《砚考》中誉为“花蕊石”。石城砚开创于北宋,失传于清代,在北宋时期就以天然色彩丰富、花纹图案独特而著称于世。石城砚虽开创于北宋,但因失传数百年之久,故传世作品甚少。1991年冬,石城县文联副主席、龙砚斋主人赖德廉先生挖掘了石城砚制作技艺,由痴砚堂主江华基先生制作了一些成品,一曰江西石城砚,一曰石城天然石画砚。1992年,石城痴砚堂主江华基先生将石城石石样送给北京文房四宝专家汪锡桂先生鉴定,他认为石城石可以与端砚、歙砚媲美。因石城石独具诸多的花纹图案,色彩丰富,所作之砚既有很好的实用性,又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在传统的随形砚的制作方法中融入诗、书、画、篆刻等创作手法,使石城砚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观赏价值。由此,石城砚享誉艺坛,多次在国家级、世界级华人艺术大赛中获奖,赖德廉先生的作品《龙凤比目》砚,获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砚大赛银奖;《石涛遗风》砚,获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砚大赛银奖、江西省首届花博会金奖。江华基先生的作品《马到成功》砚,获中国书画收藏特别金奖;《江山一统》砚,获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刘开渠杯金奖、省特别贡献奖。赖德廉先生的作品《五龙金珠》和《江山如画》砚为重要收藏品。石城砚为收藏家、艺术家们所宠爱,还有的成为馈赠亲友或友邦的高雅礼品。石城砚是中国砚中佳品,不但为国人所喜爱,更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等地视为瑰宝,它不仅仅是一种研磨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承传和历史的见证。石城砚现已收录《中国大百科全书》。

江西特产手工米糖特产米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