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沿山雪豆腐 贵州白豆腐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8 03:17:05

一.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羊肉焖豆腐

羊肉焖豆腐

沿河白山羊是中国山羊的品牌,肉质细腻,皮张柔软适中而著称,其产品远销东南亚、沿海等地,供不应求,是出口免检产品,土家居民食羊肉也很独特。一到仲秋,羊儿个个长得膘肥体壮。你若进入土家山寨,满怀丰收喜悦、热情好客的土家人就会杀羊子、推豆腐、用土家苞谷酒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些礼节中最好的菜就叫羊肉焖豆腐。

羊肉焖豆腐的做法是:首选挑选肥壮山羊宰杀,开水汤去羊毛,用烧红的铁块将皮烙成焦黄,剖腹去掉内脏,温水洗净切成4公分左右小块。羊油切块放锅人加火炼出油后,趁热将油倒人事先准备好的辣椒面、食盐、花椒粉在钵内拌搅后待用。按水5:1的比例将水烧开放入羊肉,汤开后反复多次打净浮沫,投入苞谷酒、大蒜、生姜、三奈、陈皮、八角、花椒、木姜籽适量,再用干净的砖块或瓦片在灶心烧红,放入汤锅内。肉汤遇此剧热,霎时肉汤翻滚,轰轰有声,热气冲锅而起。待砖或瓦片逐渐冷却,锅内恢复平静,将砖块或瓦片捡出扔掉,此举办,除膻气。用文火煮二小时至八成熟,把用泉水磨浆、酸汤制卤、未揭过豆腐皮的豆腐切成5公分长、3公分宽、0.5公分厚和制好的羊油辣椒,适量放人肉锅中,武火煮开,改用文火焖半小时,用大汤盆盛上桌,加食盐、葱花、姜末,佐以花椒粉、大蒜、酱油、糊辣椒、边吃边添,大碗大碗苞谷酒,就羊肉焖豆腐,宾主边吃边聊,美味酒醇,其乐融融。

此道菜风味独特,红、白、青相间,色、香、味俱全,羊肉细嫩化渣,豆腐色自如玉,肉汤滑爽清香,兼有补中益气、滋阴养肺,强益脾气等功效,历受土城乡居民欢迎。若时间允许,将洗净的羊头、肝、肺、肠等用开水煮开透水,与羊肉一同混煮,成了别具一格的全羊汤席,味道更是其妙无比了。

二.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九龙豆腐

九龙豆腐是九龙镇,以当地特有山水磨豆制成,吃来口感嫩滑、豆香盈口,在英德人人皆知。吃九龙豆腐一定要到九龙镇,那才是正宗。要做真正的九龙豆腐,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秘诀。全靠当地的水质好。首先,把挑拣好的本地黄豆用十几米以下地层的水浸泡三个小时,再用磨盘将之磨成豆浆,榨出豆汁,此谓之“榨浆”;把榨出的豆汁加热后冲入加了石膏粉的大木桶,叫做“冲浆”。

  

最后,把豆浆倒入一个个半米见方的木格里,让其自然凝结,再用木板和大石板压上木格,将多余的水分挤掉,雪白凝脂般的豆腐就做出来了。把豆腐放在加热的铁板上微微煎烤片刻,豆腐块的表皮呈现焦黄,内里仍旧雪白如故,这样就可以摆上摊挡销售了。

古老的石磨把豆子磨成浆要花去好几个小时,现在用上“打浆机”,电源一开,二十分钟就磨好了。有质量、有效率。目前,九龙制作豆腐的作坊有十几家,除供应本地乡镇,有的已把生意做到珠江三角洲的酒楼去了。

三.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豆腐套餐

客家人酿豆腐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客家人吃豆腐各种煮法都有,所谓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豆腐花,当主菜的煎酿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酿豆腐、炸豆腐皮等,还有当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四.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砂锅米豆腐

主料:米豆腐200克

辅料: 炸花生仁10克,炸黄豆10克,折耳根节10克,熟菜籽油30克,食盐1克,郎岱酱10克,红油辣椒10克,葱花5克,酱油10克,醋3克,味精1克(以上原料为1碗份量)

制作过程: 将米豆腐切成长3.5 ×3.5厘米的方块,小砂锅(直径20厘米)放火上,加菜油烧热,下酱炒香,加水,放入切好的米豆腐后加入酱油、味精、醋煮沸,放炸花生仁、炸黄豆、红油辣椒、折耳根节、葱花即成。

味型:酸辣

特点:汤鲜酱香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荞灰豆腐

罗甸县边阳镇制作的荞灰豆腐,全国独一无二,是极富盛誉的地方副食品,用它制作的菜肴,清香、细嫩、口感好,由于风味独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荞灰豆腐仅产于边阳镇街上,若在他乡制作,其质地、口感均无法与原产地正宗荞灰豆腐相比,这犹如茅台镇上生产的“国酒”一样,非此地、此水不能酿制此酒;同样,非此地、此水、此荞灰亦不能生产此荞灰豆腐。何故,有待专家破解。荞灰豆腐煎、炒、炸、熘均可,因其风味独特,口碑极佳,畅销周边四县,走销州府、省城,由于至今仍用传统手工和产,量少,故常年供不应求。

关于荞灰豆腐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早年间边阳街上有一小户人家,男主人常年在外打工,家中主妇除了干农活外,还不辞幸苦推豆腐卖。一天中午,主妇上街卖豆腐前,留下一块放豆腐放在一木盘上准备回家自用。傍晚时分,卖完豆腐回家,磨子上的木盘不见了,豆腐也不翼而飞,主妇好生奇怪,此时,只听房梁上传来猫叫声,抬头一看,两只猫正在房梁上追逐嬉戏。“难道是这两只猫搞的鬼?“主妇走近磨架一看,木盘掉在磨架旁,那块豆腐掩埋在磨架旁的装满荞灰的筐子里,白豆腐变成黑豆腐了。主妇哭笔不得,弃之,可惜,食之,又不知可否。犹豫再三,主妇还是舍不得丢掉,她将豆腐上的荞灰用水洗去,切块上锅用油煎,顿时,香气四溢,食之,清香、细嫩、爽口,其味独特。主妇惊奇,但不知食后有何不良反应,惶惶不安。明天起床,口爽神清,精神焕发,主妇大喜,如法制作数次,皆有此奇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荞灰豆腐成为边阳一道特色副食品,享誉县内外。

2004年12月,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到罗甸风采,专程到边阳品尝荞灰豆腐,食后,赞不绝口。采摄组拍摄了荞灰豆腐生产的全过程,凤凰台通过电视,把神奇有的荞灰豆腐推向世界。

六.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臭豆腐烧红肉

臭豆腐烧红肉

“臭豆腐烧红肉”所用主料之一“臭豆腐”,为本地区特色小吃,深受广大市民及各方来宾喜爱。经辅以五花肉精制加工后推出,肉鲜爽口,味美汁浓,宾客消费情况看好,普遍给予良好的评价,时下为宾客必点之菜。

配料:主料—五花肉250克,臭豆腐干300克。辅料—泡椒20克,姜、蒜各10克,葱3克,味精0.2克,盐0.3克,糖0.2克,豆瓣10克,色拉油100克。

制作工艺:将五花肉、臭豆腐洗净改成丁;净锅上火,加入色拉油,待油温至七成热时,将臭豆腐、五花肉过油起锅;将糖、豆瓣炒制变色,下入高汤烧开后,将五花肉、臭豆腐倒入锅中,改用小火烧40分钟左右,收汁装盘即可。

七. 广西 百色 田林 定安豆腐乳

定安豆腐乳是田林县定安镇民间传统工节和地方特色相隔为一体的副食品加工产品。其产品以鲜美爽口、风味别具一格、能增进食欲的特点而成为有名的佐料。目前还是农户加工自食为主,缺乏龙头加工企业,产品没有精包装,市场销量少,竟争力不强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八. 贵州省 贵阳 观山湖区 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是贵阳名小吃之一。以其名奇特、意味深长、风味别致为特色。将豆腐切成小块,经适量碱水发酵后,放在擦有食油的有眼铁片或铁网上,用糠壳、锯木屑小火烘烤。待烤至外壳焦黄油亮、象吹进气一样鼓起来时,剖开填进用辣椒、酱油、食醋、麻油、味精、葱花、蒜泥、姜末、折耳根等混合而成的"蘸水"、趁热吃下、辣香嫩烫、咸鲜爽口。( 贵阳)

去贵阳,吃到了当地有名的风味小吃——“恋爱豆腐果”。其实这就是一种烤豆腐,但在形色上、制艺上非同寻常:其主料是切成长方形小块的白豆腐,先经过适量碱水的漂洗,然后浸泡一夜以上,至微微发酵,烘烤时膨胀鼓起,放在有眼铁片上烤制而成。吃时用小竹片将豆腐果从侧面剖开,填进以折耳根、苦蒜、香葱、木姜子油、糊辣椒、酱油、味精等制作的醮水。趁热咬下,外脆内嫩、咸辣爽滑,满口喷香。特别是在寒冬,几块下肚,额头上便沁出一层毛汗,那种享受才真叫安逸。“恋爱豆腐果”,这名吃的来历,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贵阳的一个浪漫故事。

1939年,日军对贵阳进行空袭。市郊彭家桥附近,有一对老年夫妇在菜地里搭了数间茅屋,作为加工制作烤豆腐果的场地。空袭开始后,这几间茅屋成了市民躲避空袭的场所。由于空袭频繁,人们无法回家吃饭,只好在这对夫妇的店里买一些烤豆腐果充饥。一般人往往是解馋或充饥,吃完了便走。还有一些青年,也经常在此相聚,逐渐谈起恋爱来。他们买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咽,一边吃一边聊,一坐就是半天。久而久之,人们常说吃烤豆腐果为吃恋爱豆腐果,这对夫妇干脆就把烤豆腐果改名为“恋爱豆腐果”。这一浪漫的名字很快影响到全贵阳的青年人,他们纷纷前来品尝。

本是当年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不想天意使然,竟促成了一种小吃的美名,促发了一对对并蒂之蕾,人间的苦乐年华真是很有戏剧性。

九. 贵州省 遵义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灰豆腐

贵州—务川灰豆腐,是务川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是仡佬族人民饮食文化的结晶,精选当地优质黄豆及芙蓉江流域的天然矿泉水搅拌均匀用石磨磨制成豆腐,再将豆腐与当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烧成灰烬混合,经民间特有传统手工技术炒制而成,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制作:茅天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用草木灰沤制3—4小时,再放入桐壳灰(草木灰加适量白碱亦可)于锅中炒制,炒好后,筛去灰,即为豆腐果。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

灰豆腐以黄豆为原料,黄豆首先要选好黄豆,用水把黄豆淘洗干净,再放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不能长。冬夏泡的时间不一样。泡过了,出不了好多豆腐。 泡好的豆子放在石磨里慢慢地、细细地磨,磨出又白又浓的豆浆,再将豆浆放在锅里涨,不要涨糊,不要涨出来了,这样细细的火。待快要涨开时,才将酸汤放下去,不能太急。就像小船的浆在水里慢慢地划。这时锅里就飘浮出许多白白地、嫩嫩的“雪花”来,这就是豆花啦!这些豆花如雾如雪,如棉如白云。一团一团的飘浮在清花绿的“窖水”中。再把这些一团一团的“白云”用水瓢舀在一个特别的木框里的搪帕里,包好搪帕,用石头压好,如此反复,待水榨得差不多的时候,打开搪帕,白嫩嫩的豆腐就成了。

再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然后用碱灰(桐壳草木灰均可)包裹(由于草木灰、桐壳灰均含有碱性物质,经过沤、炒、兼之碱的化学作用,使豆腐外形凸胀,内心松泡,状若海绵),再用灶灰吸干水分,约 10 小时后,分批放人锅内用灰炒泡炒黄即成。其操作过程始终不离灰,故名灰豆腐。若烘干待用,久不变质。

食用方法:食前,用米汤或淘米水或30℃的温水浸泡1—2小时,换清水轻揉,洗净表面灰尘,食用方法较多,常用于煮食、火锅,炒食和凉拌,如炖鸡、炖猪蹄、炖排骨,放入豆腐果稍煮一会,饱含鲜汤,鲜嫩馥郁。豆腐果与蔬菜共煮,用油辣椒蘸食,另有风味。切成块、片、丝,杂以肉片丝配炒,更有鲜味。可切丝凉伴,是清凉可爽口的素食。

十.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红油米豆腐

红油米豆腐是贵阳甚至是贵州最风行的特色风味小吃之一,黄豆酥,花生脆,米豆腐嫩,豆芽甜,黑大头菜味浓, 油红香辣,消暑解馋。夏季是红油米豆腐最行销的时候,人们在休闲逛街、外出旅游,都少不了来碗红油米豆腐解馋爽嘴,家庭也都经常买来当作午餐、凉菜、夜宵食用。只要到菜市场称上一斤,两斤米豆腐,配上些调料,一家人就能吃得爽口爽嘴。

原料及配料:大米、黄豆、石灰、红油、葱、姜、绿豆芽、花生米、泡酸萝卜、黑大头菜、麻油、酱油、大蒜、醋、味精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米豆腐,大米淘洗干净泡四个小时,黄豆洗净泡五个小时,用石磨磨成浆,米/黄豆/水的比例一般为1:0.5:4,磨好下锅烧开冷却到约50度用少许石灰水点制,搅拌均匀后用搪瓷盆盛出来,完全冷却即成米豆腐。

2、花生油炸脆、黄豆泡开用油炸酥、葱切成葱花、姜剁成细末、大蒜剁成蒜泥放在用少许冷开水中漂着、绿豆芽用开水烫熟沥干水、泡酸萝卜切成小丁、黑大头菜剁成碎末。

3、食用时用刀把米豆腐切成长6厘米、宽高各1厘米见方长条放入碗中,淋上红油,放上葱、姜、绿豆芽、炸花生米、炸黄豆、泡酸萝卜、黑大头菜、麻油、酱油、大蒜、醋、味精拌匀入味即可。

贵州特产最出名香豆腐贵州灰豆腐特产制作方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