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西吉特产 马铃薯为什么是中国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7 12:07:00

一.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同心马铃薯

同心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位于东经105°17′-106°41′、北纬36°34′-37°32′之间,东北与盐池县接壤,东南与省界甘肃环县为邻,南与固原县毗邻,西连海原,中卫县,北接中宁,红寺堡等地。南北长102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35公里。属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在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高北低)。海拔高度1260-2625米,县城在地海拔1344米。同心马铃薯具体地理位置位于县内惠平公路沿线的下马关镇、预旺镇、马高庄乡、张家垣乡、田老庄乡、王团镇,辖112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万公顷,年总产量30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群山环绕,丘陵连绵,沟壑纵横,川地平坦,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土壤较复杂,土壤类型较多,以黑垆土和灰钙土面积最大。黑垆土分布在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区,成土母质为黄土,有机质层平均厚度55厘米,疏松多孔,质地均一,为含粗粉砂粒多的轻壤土或中壤土,保水保肥性好,是县境内较肥沃的土壤。

(2)水文情况:同心县地处干旱山区,沟壑密度2.4-4.3公里/平方公里,

地表水缺乏,全县地表水分属清水河、苦水河两大流域。清水河在同心县内沿岸有双井子沟、折死沟、金鸡儿沟、长沙河四大支流,其中折死沟是同心县清水河流域的一条最大支流。地下水除局部有零星分布的泉水出露外,其余皆埋藏较深,水量小,水质差,分布不均。

(3)气候情况:同心县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夏秋短,冬春长。多年平均日照3024小时。平均日较差为31.2°C,总耕地面积205.4万亩,土壤土层深厚,富含钾素,土质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全县境内年平均气温8.4℃,平均无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277.9毫米,且主要集中于7-9月份,这与马铃薯的生长需水规律相吻合,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条件。

(4)人文历史情况:同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县名先后有镇戎、平原、同心等,1936年红军长征到同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并在同心城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据清朝平原知府陈日新编纂的《平原县志》记载,当地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糜子、马铃薯等为主,特别是马铃薯,亦菜亦食,当时就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已基本建成了以预旺、下马关等乡(镇)为中心的商品薯生产基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下马关镇、预旺镇、马高庄乡、张家垣乡、田老庄乡、王团镇等6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T/5010-2002)的要求。

(2)品种选择:菜用薯选择克新1号、虎头、荷兰7号等品种,晚熟外销薯选择青薯168、台湾红皮等品种,淀粉加工薯选择宁薯8号、宁薯9号、内薯7号、陇薯3号、青薯2号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同心马铃薯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NY5221-2004)。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待地上部茎叶全部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后,根据鲜薯上市或交售、贮藏时间适期收获。收获前一周杀秧,收获的鲜薯先要充分摊晾,待薯皮木栓化后方可运输、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同心马铃薯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同心马铃薯薯型规范,大小均匀一致,薯皮光滑洁净,商品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同心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多,淀粉含量高,品质优,每100克块茎含水分75-82克、淀粉17.5克、糖1.0克、粗蛋白2.0克,以及各种维生素。

(3)安全要求:同心马铃薯执行《无公害食品马铃薯》(NY5221-2004)。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主要按照《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要求,推行科学的包装方法,推广先进的标识技术,实现可追溯管理。同时根据同心马铃薯的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地下保鲜库贮藏、冷藏车运输等办法。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黄平县 黄平马铃薯

黄平马铃薯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黄平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成为黔东南州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大县,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

黄平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折原粮)仅次于水稻。在马铃薯种植中,以北面的旧州、浪洞、平溪、纸房、上塘、一碗水、崇仁、新州等乡镇为主,规模大,连片效果好,其种植面积占全县马铃薯面积的80%以上,主要以水稻马铃薯为主,土壤质地为砂田、潮砂泥田,海拔700米左右,适宜马铃薯生长,薯形好,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好。

近年来,黄平县高度重视发展马铃薯产业,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着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马铃薯产业,脱毒马铃薯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秋冬种为7.98万亩、2010年为8.26万亩、2011年为8.34万亩,目前黄平县已经成为黔东南州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大县,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

现在黄平县主要种植品种有中薯1号、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威芋3号、米拉等。全县种植50亩以上大户有10多户,特别是在新州、野洞河等马铃薯种植新区马铃薯种植发展较快。

三. 内蒙古 乌兰察布 集宁区 乌兰察布马铃薯

乌兰察布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乌兰察布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兰察布马铃薯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00万亩左右,占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为50%左右,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占全国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8%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马铃薯产业是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乌兰察布市土壤多为沙壤土,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营养物质含量的积累。独特的自然条件使马铃薯具有块大、皮薄、整齐、干物质含量高、表皮光滑、无污染、退化轻、病虫害少、耐运耐藏、易于烹油及适合加工、适口性极佳等优点。淀粉含量为15-24.25%、蛋白质含量为1.18-2.44%、糖类含量为1.5%左右、矿物质含量为1.1%左右,品质优于国内同类产品。特别是我市的加工型马铃薯所含淀粉具有低蛋白、低酸性及良好的抗凝沉性、白度、粘度、糊化度、透明度,品质亦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地域范围

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以下简称乌市)位于东经110o20'-114o48',北纬41o10'-43o23',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黄土高原、晋冀山地和内蒙古高原交错地带。全市从北至南由内蒙古高原、乌兰察布丘陵、大青山山地、丘陵地四部分组成。阴山山脉之大青山东西向横贯于市境中部,将全市分为后山、前山两个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全市平均海拔高度1400米。辖十一个旗县市区,北部与蒙古国接壤,东部与河北省毗邻,南部与山西省连接,西部与呼和浩特相连。全市东西平均长约300公里,南北平均宽为190公里。生产面积420万亩,年生产总量45亿公斤,年产值2.7亿元。

四. 新疆 阿克苏 拜城县 拜城马铃薯

拜城马铃薯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拜城县具有种植马铃薯的悠久历史,使马铃薯成为“拜城三宝”之一。

拜城县气候冷凉,光照充足,生产期昼夜温差15℃以上,灌溉用水均为天山融雪,所生产出的马铃薯口感独特,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因此,产品远销乌鲁木齐、吐鲁番、库尔勒等疆内多个地州,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拜城县按照“特色化、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和“一乡一品”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龙头+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依托新疆疆达薯业有限公司,在种植技术相对成熟、群众基础好的老虎台乡、察尔齐镇等14个乡镇场落实工业和菜用型马铃薯种植24233.8亩,推广了陇薯三号、费乌瑞它等一批早中晚熟优良搭配品种,普及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沼渣沼液使用等一批适用技术,马铃薯产量、品质实现大幅提升。

五.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界首马铃薯

界首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界首马铃薯”有着悠久而辉煌的种植历史,上世纪50年代马铃薯农场生产地方品种“界首红皮”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直到90代后,形成以陶庙、颍南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区域,栽培面积发展到高达10万亩顶峰期,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近年来,界首市加大了马铃薯产业发展速度,根据结构调整要求和农民种植习惯,结合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户参与等方式先期在陶庙镇赵庄村规划建立2000亩的马铃薯高产种植示范园,采取三茬种植模式并获得成功,继而带动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发达2.5万亩。

地域范围

界首马铃薯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界首市区域的东城街道、西城街道、颍南街道、光武镇、泉阳镇、芦村镇、新马集镇、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代桥镇、舒庄镇、邴集乡、靳寨乡、任寨乡18个乡镇街道。地域坐标东经115°14′45.13″——115°31′25.57″,北纬33°0′48.5″——33°31′11.22″,东至代桥镇,南至舒庄镇,西至砖集镇,北至芦村镇,地域保护规模为55万亩。常年种植面积6000余公顷,总产量20万吨左右。

六. 安徽省 阜阳 颍东区 杨楼马铃薯

按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以杨楼为中心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万亩以上,暂定名为“杨花牌”,特点是:个大、皮薄、光滑、口感好、产量高。主要销往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春季马铃薯一般亩产5000斤,产值2000元。

七.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克山 “全面”牌马铃薯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potato)是茄科茄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可食用。在中国各地,马铃薯的称呼又有不同,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

马铃薯是目前世界上除了谷物以外,用作人类主食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食用其地下块茎。在全世界广泛种植,并被培养出了数千个品种。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对气候要求凉、冷、燥,在湿热地区虽然也能生长,不过一代以后品种就会退化,需要经常从寒冷地区引进新的马铃薯种。

克山县“全面”牌马铃薯被国家绿色食品中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32个绿色食品基地,77万亩绿色种植面积,32O万头(只)绿色养殖,960个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正在崛起,2000年成为全省生态示范县,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

八. 广东省 江门 恩平 恩平马铃薯

恩平马铃薯--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恩平是广东省内仅次于惠东县的一流马铃薯生产基地,是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县之一,是国家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头顶多项“国字号”荣誉光环;恩平是著名食品企业好丽友公司的马铃薯定点采购地之一,你平时在超市买到的薯片、薯条,很有可能是用恩平马铃薯制成的;恩平马铃薯不仅出现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市场、超市,还远销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多个国家,是颇有名气的“国际薯”。

恩平市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在当地政府的带动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刺激下,马铃薯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得到迅速提升。至2012年,恩平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成为广东省内仅次于惠东县的一流马铃薯生产基地,同时成为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县之一。至此,恩平马铃薯标准化生产趋向成熟,从马铃薯的品种选择到脱毒、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收获等,完全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进行,恩平出产的马铃薯质量优、外形靓,在广州、中山、珠海及我市蓬江、江海、新会等地有口皆碑,逐步形成“稻-稻-马铃薯”轮作高效耕作模式。

从2011年开始,好丽友(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和恩平市绿田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采取订单农业的模式,采购恩平马铃薯用于食品加工,生产薯片、薯条等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恩平马铃薯是整个南方地区最好的。”在谈到为何选择在恩平采购马铃薯时,好丽友(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原料部采购经理李伟如是说。

从2012年开始,已经在市场上扎稳脚跟的恩平马铃薯产业开始稳速提质,在保持合理种植面积的同时,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形象,并在构建、拓展销售渠道上狠下功夫,恩平马铃薯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恩平马铃薯产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销链条。其中,作用最为明显的,便是一年一度在牛江镇举行的马铃薯产销对接会。每到这一天,来自国内的大批收购商便会齐聚恩平,现场与当地合作社或薯农签订收购合同,这成为恩平马铃薯销售一个最重要的平台。恩平市相关部门还积极与出口商联系沟通,并在2012年实现马铃薯出口销售的突破。此外,恩平市农业局通过网上推介的方式加强产销对接;开辟冷藏延后销售,开拓马铃薯新市场;加强收获调度,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错开集中上市时间;大力推介马铃薯食品,扩大马铃薯消耗量等方法,积极拓宽马铃薯销售渠道。

2014年,随着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的江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入,恩平马铃薯产业产、销、运“一条龙”的生产销售模式正式建立,国内外销售市场进一步打开,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恩平马铃薯产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产品销往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多个国家。

恩平马铃薯三大优势

环境品种技术一个都不能少

恩平的土壤气候环境适宜冬种马铃薯。和普通马铃薯种植相比,恩平冬种马铃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国内马铃薯主产区在北方,北方马铃薯一般在每年9月开始大量上市,而恩平冬种马铃薯的上市时间一般集中在每年3月,这就可以与北方马铃薯错峰上市,既减少了市场竞争压力,也赢得了更高的市场价格。其次,冬种马铃薯的生长期处于气温较低的冬季,虫害相对较少,不需要喷施毒性较高的农药或施放激素等,这让恩平出产的马铃薯更加健康环保。目前,恩平市正在实施世界银行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项目专家每年都对项目区的农药、肥料残留进行抽检,江门、恩平两地农检中心也相应有针对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多年来,恩平马铃薯未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是让人放心的“绿色薯”。此外,恩平冬种马铃薯的生长期正好与水稻种植时间错开,逐步形成“稻-稻-马铃薯”轮作高效耕作模式。马铃薯的种植不仅不会影响水稻种植,反而能让田地更加肥沃,促进水稻增产。

种薯的选择是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保障基础。目前,恩平种植的是费乌瑞它系列(俗称荷兰薯)、“大西洋”等经过选育的优质良种。因此,恩平产出的马铃薯备受市场青睐。当然,恩平马铃薯的高质量不是一天炼成的。恩平马铃薯产业发展初期,品种选择并不十分理想,农民自己种植一些农家种,大部分是传统的“集农958”,产量、效益相对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恩平市农业部门花大力气选购了一批优质良种,并在农户间大力宣传推广,逐步淘汰了传统的“集农958”。目前,恩平马铃薯主产区全部选择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高产、脱毒、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其中,费乌瑞它属鲜食薯,商品薯个头较大,自然栽培最大可达1.5公斤以上。

多年来,恩平市农业部门积极引导种植户改进马铃薯种植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恩平首创的地膜覆盖技术是一大亮点。该技术的推广,有效实现了恩平马铃薯增产提质。冬季马铃薯地膜覆盖少耕技术,是相对传统耕作模式的一项新的马铃薯种植技术,省工又增产,深受农民青睐,该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目前,恩平冬种马铃薯地膜覆盖少耕技术推广基本达到95%以上。

此外,恩平市还积极推广马铃薯机械种植,通过政府引导,鼓励和吸引企业、本地经济能人参与马铃薯种植,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经纪人+农户”的生产模式,良好的耕作条件、活跃的生产活动和人工成本快速攀升的压力,催生了示范片内快速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态势。目前,恩平市马铃薯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作业或半机械操作,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机械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牛江镇,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机械化的推广,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收获效率,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产增收,减少收获损失,为恩平马铃薯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凉山马铃薯

凉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马铃薯面积列全国第四位,总产居第一位。

作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锋,凉山马铃薯已成为一面旗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我省马铃薯规模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经济效益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剖析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我们看到了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农民钱袋子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马铃薯是凉山传统优势农作物,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凉山州具有发展马铃薯的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铃薯。高二半山区、河谷流域、平坝地区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无污染环境,被誉为全国最佳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

1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马铃薯保护范围为凉山州17个县市,共计610个乡镇,3743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0万公顷,现有种植面积12万公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0%,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且疏松,透气性好,土壤微酸,pH值在5.8-7.5之间,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1-4%,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碱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钾在50-170ppm以上。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共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日照时数1227-2603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9℃,≥10℃的年积温4500-5760℃,无霜期202.9-346天。年降水量776毫米-1176毫米。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凉山州由于特殊的立体气候,在不同的区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主要为冬、春、秋作。凉山州海抜1800米-2600米的地区是大春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州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全州总人口约448万人,农民388万人,其中彝族人口208万多人,占总人口的46.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马铃薯在凉山种植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马铃薯是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群众生产少不得、生活离不得、经济发展缺不得的重要作物。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高山蓄牧业发展是万万离不开马铃薯。凉山马铃薯种植规模大,是四川省马铃薯的重点产区,以2006年为例,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33%,总产占全省总产的20%,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出410公斤,高39.05%,比全国平均亩产高出471公斤,高47.62%。2006年7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现场会在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昭觉县、布拖县的两个万亩马铃薯生产现场示范作用。2008年11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又在凉山州召开,会上凉山州政府作了典型发言,凉山州马铃薯良繁中心、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昭觉县农业局马铃薯脱毒良种网室和豪吉集团昭觉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的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给领导们和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一次突现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2008年全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6万公顷,占大春马铃薯面积70%以上,大春马铃薯鲜薯单产由2004年每亩1418公斤提高到2008年每亩1577公斤,每亩增产159公斤。凉山州目前正打造西南最大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公顷)。

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较多,全州17个县市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盐源、布拖、昭觉、越西、喜德、金阳、美姑、会东8个县,为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凉薯系列品种(凉薯14、凉薯17、凉薯97、凉薯8号、川凉薯1号等),并在当地广泛种植,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销往成都、广州、郑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2008年销售量达到了125万吨以上,部分商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

十.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竹园马铃薯

竹园村地处广东省东莞市东县稔山镇西部,竹园村充分利用当地冬春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冬种马铃薯的条件,大力发展冬种马铃薯,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强力推进马铃薯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和市场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村种植马铃薯面积达3250亩,占全村冬种总面积的87%,总产量达10237.5吨,平均亩产达3150公斤,全村人均生产总量2568公斤,平均亩产值达4914元,全村总产值达1597.05万元,单薯最重达1.45公斤。竹园村荣获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马铃薯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群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质淀粉等营养元素。

西北特产 西吉土豆宁夏马铃薯算特产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