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特产咸炒米 陆河炒米的制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18 15:36:36

一. 四川省 绵阳市 涪城区 龙眼咸烧白

原料:

带皮五花肉、芽菜、泡红辣椒、豆豉、盐、酱油、糖色、熟菜油。

制法:

1、带皮五花肉刮洗干净,放入沸水中煮至将熟,捞出抹上糖色。芽菜洗净、切碎。

2、锅中放油,放入猪肉炸至皮呈棕红色,捞入开水中浸泡,捞出切成片。

3、每节泡辣椒中放入豆豉,卷入肉片中,皮朝下放入蒸碗内,加盐、酱油调味,放入芽菜上笼蒸2小时后出笼,翻扣于盘内即成。

特色: 色泽棕红,软而不腻,鲜香味美。

二. 福建省 漳州 诏安县 诏安咸金枣

诏安咸金枣:色泽油墨光滑,质地松软,芳香扑鼻,咸、酸、甜适宜,滋味纯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积食腹胀、祛风邪、润肺化痰、理气醒酒、防止晕车晕船、提神消怠之功效。

安咸金枣色泽油墨光滑,质地松软,芳香扑鼻,咸、酸、甜适宜,滋味纯正,入口即化,清香盈口,生津止渴,消食开脾,去痰下气,解酒去风,发散健胃,是一种名贵的保健食品,在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咸金枣系祖传秘制,以金枣为主要原料,腌制后加上数十种中药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传统以大竹叶、牛皮纸包装,贴上红色纸标,麻绳包扎,现在也制成袋装、盒装形式。

历史

据《漳州府志》和《诏安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地处闽粤交界处的福建诏安宫口港属民间往来于东南亚各国及台湾地区的口岸。清道光年间,“黄金兴”第一代传承人秀才黄烟支(1834-卒年不详),开始在家中腌制山间野果,悬壶济世。其子第二代传承人黄来于(1880-1946年)秉承祖训,早年因诊病、经商经常来往于中国大陆与南洋群岛之间,有感于人们饱受旅途辛劳及病疼、晕船晕车之苦,在其父已研制盐金枣泡水基础上,采用金枣、橄榄、青梅为原料,配以多种中药材,经反复试制终于制成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经多年行销,成为南洋群岛一带华人华侨家庭必备物品而驰名中外。抗日战争前还与同乡江子民在新加坡的石叻门(注:当时地名)开设“黄金兴分号”。1946年初春,黄来于还曾赴台湾省高雄下榻当时的长春旅店,并创造下1小时内售出50多公斤“黄金兴咸金枣”的营销记录。

咸金枣民间传统产品历经百年盛销不衰,甚至有了“有唐人的地方就有黄金兴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之说。

咸金枣民间传统制作工艺采用新鲜金枣、火烧浮山(注:植物产地地名)橄榄、青梅与甘草、川贝、丁香、肉桂、豆蔻、砂仁等十几味中药材,根据祖传验方精制而成。

黄金兴咸金枣:质地松软,芳香扑鼻,咸、酸、甜适宜,滋味纯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积食腹胀、祛风邪、润肺化痰、理气醒酒、防止晕车晕船、提神消怠之功效。

1954年,“黄金兴咸金枣”曾入编《中国土品》一书。

三. 云南省 红河 石屏县 宝秀五香咸甜酱油

宝秀是石屏县的一个镇,也是云南农村最大的集镇之一。宝秀五香咸甜酱油的生产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在民国年间由当地一张姓人家从外地引进生产酱油的技术,再经摸索各种配方研制而成的。这种酱油在滇中一带享有盛誉。宝秀五香咸甜酱油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以糯米或红米碾成面,配加当归、木香、红花砂仁、党参、茯苓、丁香等80种中草药配制为发酵药曲,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发酵酿制而成。制作时,先把黄豆经炒、煮、蒸,按比例配加中草药粉,抖匀做成豆饼,捂半个月;将豆饼取出碾碎,放入瓦缸或水泥池,掺入足度的食盐水拌匀发酵,成为黑色豆酱泥;取出放入锅中煮沸,过滤去渣;再将酱汁煮熬后配上红糖、茴香籽、陈皮、八角等辅料,即为成品。 这种酱油,色泽黑亮,酱酯芳香,滋味醇厚,咸中带甜,回味绵长,是调味佳品,并具有健脾开胃的功能。( 红河)

四.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严州咸汤圆

相传,严州府龙山书院有一穷书生娶了个貌美聪慧的媳妇,人人夸他有福份。元宵那天书生勉强答应同窗到他家里吃汤圆的要求。书生家贫,无钱买糖,聪明的媳妇就用冬腌菜、豆腐丁做馅,做了与众不同的咸汤圆款待客人。大家尝了觉得此汤圆细绵滑口,咸鲜入味,可与宁波汤圆相媲美!严州咸汤圆就此流传至今。

五.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陆河青梅

陆河青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陆河青梅是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的。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产量丰、质量好。品种主要有:青竹梅、白粉梅、黄梅等。果实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是很好的生理性碱性天然食品。陆河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评定为“中国青梅之乡”。

陆河县位于东经115°24′—115°49′,北纬23°68′—23°28′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1.5℃,年均降雨量2187mm,日照时数2138小时,无霜期350天以上,十分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和生长。

陆河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把水果生产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因地制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在发展以青梅为主的果品生产产业化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不断改良品种,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实施果品产业有机结合,发展水果种植和加工贸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陆河县三家农业龙头企业(伟能食品有限公司、生宝绿色水果种普基地、南万茶叶公司)逐渐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使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2.5万多亩,其中青梅种植面积10万亩,农村人均水果近1亩,出现了许多种果专业户、富裕户。

青梅由于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且开花期很早,在春寒之地往往花而不实,因此在全国而言分布不广。陆河县气候环境最适宜梅的生长,是广东省最适宜生态区A1小区,在该县东坑、水唇、河口、河田、螺溪、南万、上护、新田、吉石溪林场均有分布种植。其中东坑、水唇、河口种植面积最多,石塔、竹园、共光、福新、罗洞、剑门坑等乡村被人们称为“青梅之乡村”

六. 广东省 河源 龙川 打炒米

打炒米  



打炒米又名摘炒米。这是每户必备年料,它的制作过程是:

将粘米或糯米煮熟晒成饭干,然后用沙拌着饭干在铁锅中加热炒爆,有的用茶油炸爆,叫油炸米。接着将川糖煎成糖浆,将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进糖浆中搅拌捞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内压实铺平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炒米吃起来香甜、清脆,是大人、小孩都喜爱吃的年料。打炒米十分讲究技术,不但配料要合比例,而且煎糖浆时要讲究“火候”。弄不好就不能成块,而变成散米不中吃。一般来说,一斗炒米要配2.5司马斤川糖,只能多,不能少,特别要注意“火候”,有经验的人在灶头上放一碗清水,川糖煎到一定时候就开始结浆,用竹筷滴一点糖浆清水中,如已成“松仁点”即可,马上熄灭锅底火苗,把炒米放进锅中不断搅拌,用手试一试炒米,如果十分粘手就可起锅将炒米倒进木框架内铺平压实,直到凝结后再用刀切成小块。



七.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沈丘槐店咸牛肉

槐店牛肉香又烂,清代相传三百年,色泽朱红味不膻,咸淡适宜吃不厌。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三叶咸秧草

秧草,又名金花菜、南苜蓿、草头等,是扬中市(全国生态示范区)长期大量栽种的一种蔬菜,秋冬季生长,天然无虫害,整个生长过程无须施农药化肥,无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据明《本草纲目》载秧草可“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毒……可久食,利五脏”,经现代营养分析证明其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是医药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奇高的稀有蔬菜。



扬中人对秧草怀着特殊的感情,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秧草是“救命草”。由于季节性强,田里的秧草又总是吃不了,母亲们自发腌制的咸秧草,就成为扬中独具风格的特色小菜,一年到吃到头,或拌黄豆、或放花生米,或是蚕豆瓣,每家的口味都会不一样,关于秧草的记忆是伴随着母亲的白头发一天天地根植在扬中人的感情里的。



其制作技法特别讲究:秧草不能晒得太干,可保持一定水分,按一定比例加盐,施以泡菜做法.这种腌制在陶罐里结结实实的咸秧草,由于隔绝空气,发酵后能产生多种氨基酸,故味道特别鲜美。经腌制而成的咸秧草是一直在扬中民间广泛流传的美味小菜,是扬中传统的土,三叶“咸秧草”其味鲜香脆嫩,清香味美、方便易食,是居家佐餐、馈赠亲友的上好选择。

九.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油柑

油柑

油柑,以河口田墩、西湖油柑为最。其以果大、味清,酥脆、无渣著称。尝一粒,满口生津,甘甜无比。再配以清泉水或冷开水,那一缕缕甘甜味令人为之神情振奋,口渴即解。

十. 广东省 河源 源城区 咸香鸭

选用河源本地土鸭精心制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一味独特的下酒好菜。  

特点:

鸭香味浓主味突出咸甜可口。

用料:

靓鸭1只、冬瓜1斤、陈皮、大姜、沙姜、芹菜梗、葱、蒜等调料适量。

制作:

先将鸭宰净,加入调料酱料等;腌制约1小时,捞起晾干水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然后放入秘制卤水煲30分钟捞起,切块上碟即可。


陆河特产炒米手工精制特产炒米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