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土家特产需要准备什么 土家族吃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3 07:45:51

一.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酸芋荷

又名红皮翠菜,将芋荷茎腌泡后,加入蒜片、姜丝、新辣椒沫拌匀而成,色泽鲜美、酸爽开胃,是农家庭院、大小宾馆(酒店)的看家凉拌菜。

还有印江蕨粑、小泽沟鸭蛋、印江腊肉、榨肉、梅干、唐家粉蒸牛肉等众多品种。

此外印江土家族的宴席非常讲究菜的浑素搭配,八菜两汤,鸡、鱼、梅干、榨肉、酥肉等地方菜都得上桌,才显主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

二.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富硒土酒-麻糖水酒

富硒土酒-麻糖水酒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沟壑纵横,山高坡陡,雨量充沛,盛产苞谷、红苕。世居在崇山竣岭中的土家人性格骠悍,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主人便会端上一碗黄澄澄的当地饮料酒——麻糖水酒,一饮而尽,顿觉饥渴全无,浑身惬意。这一古老的土饮料代代相传,老少爱喝,亦是宴请嘉宾时集酒、饮料为一体的席上珍品。

麻糖水酒,又名宴酒。顾名思义,就是苞谷加麻糖酿造宴请客人的酒,一般在18—25度左右。其加工方法是:先将当年收获的新苞谷挑选颗粒饱满人甑蒸熟后,冷却,拌甜酒曲发酵有酒味时装入土陶大坛内。鲜红苕煮熟加麦芽发酵掏烂,滤去苕渣,将苕水熬成较稀的饴糖倒坛内,用桐子叶将坛口盖上,麻线扎紧,稀黄泥密封,月余后开坛。一坛麻糖酒苞谷约150斤,麻糖水200斤,可贮成三年以上。食时将苞谷渣滤去,麻糖水酒颜色金黄透明,绵甜幽香,回味无穷,提神解乏。农忙时带上一壶上山,喝上一碗解渴提神,消除疲劳,提高工效。故有一醉、二饱、三解渴之谚。收工回家晚饭时喝上一碗,舒筋活血,消除劳累。

麻糖水酒其貌不扬,食法粗犷,营养却十分丰富。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水样分析结果报告》麻糖水酒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的10多种锌、铁、磷、镁等微量元素,尤其含富硒;贵州大学农学院营养研究所分析结果,该产品富含21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贵阳医学院药效实验,该产品有抗缺氧,除疲劳、抵饥饿、耐低温、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强壮身体,增智益寿等营养功能。

目前,麻糖水酒已进行开发,其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宾馆酒楼,深得食客们赞誉。

三. 重庆市 黔江区 土家绿豆粉

绿豆粉是土家少数民族的美食,自古以来被当地人称为“养生美食粉”。土家绿豆粉主要是由绿豆经精细加工制成。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它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又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由于它营养丰富,用途较多,李时珍称其为“菜中佳品”。。濯水绿豆粉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濯水镇制作绿豆粉的有20多家,开绿豆粉馆的有10多家,每年为这些绿豆粉经营户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黔江绿豆粉:到黔江不可错过的早餐

黔江,这个汇聚了土家、苗、汉等民族的神秘地域,美食饱含着它独具的少数民族特色,食味幽香飘远。黔江美食,融入神秘的土家族、苗族元素,以它独具魅力的风味,引得一拨拨食客流连忘返,难分难舍。

绿豆粉是黔江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千百年间,黔江人和绿豆粉“难舍难分”。绿豆粉在黔江的大街小巷、菜市场、市民家中都不鲜见。

黔江绿豆粉最为有名的当属黔江区濯水古镇的濯水绿豆粉。

濯水绿豆粉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年间便有记载,宋人陈达叟将其列为鲜美的、无人间烟火气的素食二十品之一。“游古镇老街,看后河古戏,品土家美食,听阿蓬水音”是黔江濯水古镇旅游的四大亮点。游客在游览古镇的同时,吃一碗独具特色、传统手工制作的绿豆粉,大饱眼福之余也可以大饱口福。

绿豆粉是大米和绿豆打磨成粉浆后,用漏斗挤出,在平底锅内形成蚊香般一圈一圈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即可食用。

传统绿豆粉全是手工制作,特别是用石磨磨出的粉浆比机器打磨的粉浆更有劲道。“一碗汤粉淋上用牛肉、杂酱、牛肚或肥肠熬制的臊子,闻一闻,浓香四溢;吃进嘴里,口感爽滑,一碗下来,尽是满足。”一位食客说。

目前,濯水古镇的绿豆粉制作技艺已被纳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土家锦

土家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和实用品,又叫"西兰卡普"。土家语,西兰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织锦能手。它是沿袭古代针织加工法,用多种彩色丝线编织图案,多为菱形结构,产品有床罩、窗帘、坐垫、各种壁挂等120多种2900多个图案产品畅销中外。

五. 重庆市 石柱 土家咂酒

石柱土家咂酒,源于隋末唐初,历史悠久,是土家族人庆祝喜庆节日、欢迎贵宾的"喜庆酒"。以糯米或高梁、玉米、小麦为原料发酵酿成,贮藏于瓦坛子,浓度低、味甘甜,用竹、麦、芦管吸吮,酒液洁莹透明,可加开水复咂,直到无酒味而止,石达开曾赋诗赞之quot;万颗明珠供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现已开发成旅游商品,倍受游客青昧。

六.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羊肉焖豆腐

羊肉焖豆腐

沿河白山羊是中国山羊的品牌,肉质细腻,皮张柔软适中而著称,其产品远销东南亚、沿海等地,供不应求,是出口免检产品,土家居民食羊肉也很独特。一到仲秋,羊儿个个长得膘肥体壮。你若进入土家山寨,满怀丰收喜悦、热情好客的土家人就会杀羊子、推豆腐、用土家苞谷酒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些礼节中最好的菜就叫羊肉焖豆腐。

羊肉焖豆腐的做法是:首选挑选肥壮山羊宰杀,开水汤去羊毛,用烧红的铁块将皮烙成焦黄,剖腹去掉内脏,温水洗净切成4公分左右小块。羊油切块放锅人加火炼出油后,趁热将油倒人事先准备好的辣椒面、食盐、花椒粉在钵内拌搅后待用。按水5:1的比例将水烧开放入羊肉,汤开后反复多次打净浮沫,投入苞谷酒、大蒜、生姜、三奈、陈皮、八角、花椒、木姜籽适量,再用干净的砖块或瓦片在灶心烧红,放入汤锅内。肉汤遇此剧热,霎时肉汤翻滚,轰轰有声,热气冲锅而起。待砖或瓦片逐渐冷却,锅内恢复平静,将砖块或瓦片捡出扔掉,此举办,除膻气。用文火煮二小时至八成熟,把用泉水磨浆、酸汤制卤、未揭过豆腐皮的豆腐切成5公分长、3公分宽、0.5公分厚和制好的羊油辣椒,适量放人肉锅中,武火煮开,改用文火焖半小时,用大汤盆盛上桌,加食盐、葱花、姜末,佐以花椒粉、大蒜、酱油、糊辣椒、边吃边添,大碗大碗苞谷酒,就羊肉焖豆腐,宾主边吃边聊,美味酒醇,其乐融融。

此道菜风味独特,红、白、青相间,色、香、味俱全,羊肉细嫩化渣,豆腐色自如玉,肉汤滑爽清香,兼有补中益气、滋阴养肺,强益脾气等功效,历受土城乡居民欢迎。若时间允许,将洗净的羊头、肝、肺、肠等用开水煮开透水,与羊肉一同混煮,成了别具一格的全羊汤席,味道更是其妙无比了。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宣恩县 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吃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喝油茶汤便成了土家人的习惯。

土家油茶汤制作方法,是先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油茶汤的制作关键是茶叶质量和炸茶叶的火候,佐料和“泡货”的选用可随客人口味。

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咸丰、来凤等地盛行。1992年,“来凤县土家族油茶汤茶艺团”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节,博得“来凤名茶传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誉。后来有关部门将土家族油茶汤提炼、整理成“四道茶”(即白鹤茶、泡儿茶、油茶汤、鸡蛋茶)、油茶道表演等形式,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程式茶道。在2005年中国茶叶协会主办的中国富硒茶文化节上,幽雅卓绝的“四道茶”茶道茶艺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得油茶汤这一土家茶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

土家茶俗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土家油茶汤是土家传统四道茶(白鹤茶、泡米茶、油茶汤、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用该汤待客是千百年来土家人沿袭下来的最高待客礼遇。

土家族人好客,每当客人来到寨子,主人就客客气气地迎出来,把客人请进吊脚楼堂屋里坐下。当主人陪来客聊天时,主妇便函走进火炉屋,在青条石嵌边的四方形火炕上架起锅,用茶油或猪油炸出一碗碗核桃仁、炒米、芝麻、花生米、黄豆、苞米花等。食物炸好后,端出来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接着主妇又在锅里倒进适量的茶油,待油冒青烟时,放一小把茶叶及花椒、胡椒、生姜丝、食盐等佐料,爆炒几下,接着倒入锅内一小瓢冷水,再用锅铲挤压、搅动,再加水稍煮几分钟,撒点葱花、大蒜。汤烧开后,冲进盛有油炸食品的碗中,这样滚热喷香的油茶汤就做好了。 喝油茶汤不用筷子或汤匙,而要连渣带汤一起喝下去。喝油茶汤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汤喝完了,而残渣留在碗底,只好以手代筷,就未免尴尬了。会喝油茶汤的人,在喝汤的同时,连同油炸茶叶、苞米花、桃仁等均匀喝进口里。其奥妙是边喝边不停地使汤“浪”动,随着汤的浪动,食物漂浮起来就可趁机喝掉。

土家人过年的时候,油茶汤里少不了备血豆腐。血豆腐是新鲜豆腐和新鲜猪血加上猪肉粒,花椒,辣椒粉拌匀用烟熏干而成,吃时用油炸熟。

土家油茶汤,不仅土家人爱喝,居住在土家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也非常喜爱。油茶汤不仅饱腹,而且是重要的绿色食品和饮料,营养价值高,能防病治病,常喝能壮身延寿。

历史渊源

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对于油茶汤流传下来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的。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入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越吃越有味。尝到了这种自制的美味,放牛娃们就常在山中做这种最原始的“油茶汤”;后来,此事传到大人中,大人们试着用铁锅、茶油、茶叶等对这种做法加以改进,久而久之就做成了土家族地区常喝的油茶汤,从此油茶汤便在土家族地区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是,大约在明代,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侵扰,1建统治阶级围攻。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们家中只剩下了一些粗茶叶、茶油、玉米、蒜苗了,于是只好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油茶汤起源于汉代。因为相传汉将军马援伏波当年驻扎酉阳,因当地多瘴气,使士兵的健康受到威胁,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盐制成汤,供士兵饮用以防瘴气。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早在清嘉庆二十三间(1819)纂修的《龙山县志》上也有清楚的记载:“有所谓油茶者,取黄豆、苞谷、芝麻、米花、腐干、干松茹、腊肉饤,以脂油炮炒之,撩起;下水,油锅内加茶叶,煎数沸,酌碗中,泡诸物饷客以示敬。”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油茶汤”味道鲜美,既能作为食品充饥,又能作为饮料提神。土家族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土家儿女爱唱歌,只因烧了油茶汤喝……”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五峰自治县 土家妹情丝饼

土家妹情丝饼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的。土家妹情丝饼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外酥内软,口感特别。

五峰一带盛产土豆,故当地人便以土豆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小吃。他们把土豆丝与土豆粉混合在一起,煎成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的土豆饼,叫“土家妹情丝饼”。在传统的土家山乡部落里,土家妹子很少抛头露面。当遇到意中人时,土家妹子会花尽心思做出土豆饼来招待情郎,借此表达爱慕之情。该饼外酥内软,口感特别。慢慢咀嚼,果然能吃出一番情意绵绵的滋味来。

九. 重庆市 武隆 土家老腊肉

武隆老腊肉作为武隆当的土!乡亲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十.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土家族麻饼

德江土家族麻饼

香脆酥甜的土家族麻饼是贵州德江县土家庭的传统食品。每当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麻饼款待客人;姑娘出嫁或儿子娶亲也少不了它。它还可作为农忙时节的加饭餐。

制法:(1)把炒米、麻糖融合在一起搅匀,然后舀进长宽各70厘米、高5厘米左右的木箱里,用木块和擀面杖压实,冷却,再切成薄片就成了。

(2)想保存长久时间,只需在麻饼上覆盖一层炒米,用塑料袋装好即成。

特点:麻饼的品种很多,有元香米麻饼、芝麻麻饼、花生麻饼、核桃麻饼等。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圆形,长方形等等。不管放多长时间,麻饼仍然脆香、酥甜、可口。

土家族的十大特产土家族吃的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