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县特产小菜 安徽南陵县有什么特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1-26 00:00:44

一.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县 鄢陵草帽

鄢陵传统草帽。相传始由南唐董侍卫的女儿董月英掐制,后经群众不断改进,使这一工艺制品在民间流传下来。据《清明上河图》知北宋时草帽已很普遍。清光绪《鹿邑县志圹物产”里也有详细记载。草帽辫又叫“麦秸辫”,是农民掐制的手工编制晶;草帽由草帽辫缉制而成,产品有黄白两种。群众总结草帽的优点与功能是:草质柔软,造型美观;人称“活草”,不折不断;坚固耐用,携带方便;遮阳挡雨,‘又当扇扇;坐在地上,可代坐垫。因此深受国内外客商和用户欢迎。清朝中叶以前,掐辫缉草帽只是农民自用或馈赠亲友。女孩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季,要从娘家给男方拿几顶草帽,叫做“回奉帽”。此风俗一宣保持至今。

二.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同心绿豆

保山同心绿豆系采用保山传统名优——保山透心绿豆为原料,传统工艺经精选、浸酥、护色、定酥等工艺精制而成,属各全天然绿色食品。同心绿豆系列产品分酥香型:脱壳绿豆、玉带绿豆、兰花绿豆三个品种,每品种最小的商品单元依各人品味可调成三种口感即素香味、五香味、麻辣味。焙考型:分全天然清香,入口回甜二个品种,吃起来疏松、香脆,可谓豆中佳品,小小同心绿豆成为人们乐章品尝的名特食品。同心绿豆上市多年来,凭借其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销售服务,诚实谦虚的敬业精神,产品畅销云南省内各主要城市;并在广东省、成都市、浙江瓯海有固定的经销商;邮寄销售或礼品赠送已遍及全国各地及欧美部分国家,目前同心绿豆已形成年生产2100吨、销售产值580余万元的规模。公司在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建有原料基地500亩,并拨专款扶持农户推广种植经提纯扶壮的绿豆良种,走出了一条适合同心绿豆产业化发展的科研+基地+公司的良性发展之路。( 保山)

三. 陕西省 延安 黄陵县 羊腥汤

延安美食很多,羊腥汤是延安汉族特色小吃之一,洋芋擦擦甘泉豆腐子长煎饼,最应该尝一尝的是羊腥汤。羊肉,羊杂加上作料熬的汤,原料做法简单的很。围着羊肚手巾的老乡蹲在一起,手里捧着冒着热气的羊汤,惬意非凡。

主料:羊肚200克,羊肥肠(大肠)200克,羊肉(肥瘦)200克

辅料:羊心100克

调料:大葱15克,姜10克,花椒5克,八角10克,香菜20克,盐3克,虾油50克,芝麻酱100克,味精2克

做法:

1.将鲜羊肚洗净,揩掉油,放至即将开的水锅里烫一下,捞出,放案板上刮去肚毛,洗净备用;羊肥肠反复洗净,用筷子穿翻地来,盘起用绳子拴住;将羊心洗净备用。

2.将以上处理好的羊肚、肠、心一同放入开水锅里煮一下,焯出血沫,捞出,涮净。

3.锅里换清水烧开,放入羊肚、肠、心及葱段、姜片、花椒、大料、盐,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二小时以上,直至软烂,捞出,原汤备用。

4.将羊肚切成3厘米长的细条,羊肥肠切寸段,羊腰窝肉切成骨牌块,羊心切厚片,香菜切末备用。

5.汤锅上火,放入原汤500克,再将切好的主料放入,烧开,撇去浮沫,加味精,即可盛碗,随香菜末、麻酱、卤虾油一同上桌。

延安美食之羊腥汤的做法小贴士:

做出来的羊腥汤色白、汤鲜,虽味道浓厚,但又清爽不腻。就算是成功了。

四. 河南省 许昌 鄢陵县 鄢陵腊梅

鄢陵腊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鄢陵腊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态之美——鄢陵蜡梅

“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蜡梅冠天下”是清代诗人王士祯赞美鄢陵蜡梅的诗句,明清之际诗人韩程愈也曾在《叙花》一文中写道:“蜡梅一种,唯鄢陵著名。”古时,鄢陵蜡梅因名贵而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贵族,成为“天下第一花”。今日,有着悠久蜡梅栽培历史的许昌市鄢陵县凭借“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美誉扬名大江南北。

“街街有蜡梅,家家飘花香”是“花都”鄢陵的真实写照。每当在白雪皑皑的冬季畅游千亩蜡梅园时,人们便会产生“冬寒料峭枝头笑,黄白相间一径天,香沁神醉不知处,鄢陵蜡梅天下传”的感觉,诗意盎然。

鄢陵蜡梅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而且造型各异、价值不菲。据说,名贵的蜡梅盆艺从嫁接到成活要历经5年时间,并且要精选型材,通过嫁接、控型、动刀等多个流程来加工造型。经过一代代花艺工匠的不懈努力,如今的鄢陵蜡梅已经备受世人瞩目。

1990年,作为“中美友好的使者”,23株精选的鄢陵蜡梅在林肯纪念馆展出;1995年,中国花协批准鄢陵建立“中国蜡梅基因库”,为蜡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1998年,38株盆景蜡梅摆放在国务院紫光阁前,成为中外友谊的象征。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传统的栽培技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极大地促进了鄢陵蜡梅产业的发展。2014年8月,鄢陵蜡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更是拓宽了这一特色产业的前进之路。

目前,鄢陵蜡梅在鄢陵县的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量达2000余万株(盆),年产值达1.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以蜡梅为代表的花木产业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品牌产业。

又名香梅、黄梅。产于河南鄢陵。因其花瓣色黄如蜡,手触有蜡质感,香味浓郁芳香而得名,又因其花开腊月,先开花后长叶,故称腊梅或干枝梅。每年春季芽苞萌发之际,根据枝干的自然特征,将枝干曲捏成各种姿态:屏扇形,棱角分明,小巧玲珑,外观典雅;疙瘩形,质朴端庄,古香古色;悬枝形,横躯悬空,单枝独撑,其它有的象鸟、有的象兽,形态逼真,巧夺天工。鄢陵腊梅雅致、美观、大方,深为人们所喜受,是装饰的上品。

蜡梅 河南省鄢陵县安陵镇、柏梁镇、陈化店镇、大马乡、张桥乡、马坊乡、彭店乡、只乐乡、望田镇、马栏镇、陶城乡、南坞乡、金汇区13个乡镇区现辖行政区域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议划定鄢陵蜡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鄢政文〔2011〕29号 河南省鄢陵县地方标准:DB41/T068-2012《鄢陵蜡梅》

五.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县 切馅烧麦

做法:蒸法



特色:状如牡丹,鲜美利口。



材料:熟肉250克,瘦猪肉100克,精面粉500克,笋丁125克,虾子3O克,蛋清5个,酱油50克,湿淀粉10克,芝麻油100克,料酒10克,味精、精盐各少许,熟猪油75克。

六.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广善酥

“广善酥”是在佛教经典的有关素食记载及中医食疗理论的基础,按照现代营养学要求研制的纯天然食品。



该产品通过省专家技术委员会的鉴定,并荣获国家经贸委,中国贸促会“94首届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成果展览会”部优“成果奖”。95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99东方食品国际会议精品奖。2000年-2005年二次被省工商局确认为“安徽省著名商标”。03第十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04-2007年二次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05被省烹饪协会确认为“安徽名点”。



“广善酥”具有风味独特,酥香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


七.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界山老鸭汤

与奎湖漂鱼一样,周边地区也到处都有老鸭汤的招牌,但唯有界山丁记老鸭汤才是正宗的。丁氏父辈创造了丁记老鸭汤这块牌子,现被丁氏兄弟两人共同享有,一幢楼房中间由招牌隔开,一边丁大一边丁二,同根同祖同配方并无区别,只此两家别无分号。

传说,鸭属凉性,老鸭汤能健胃解暑、清热生津、利尿,对体内有热、上火的人,特别对低烧、虚热、少食、便秘和水肿患者特别有食疗作用。夏天或秋燥时分,普通人食之对身体也特别有益。平时约上几个好友或一家人把它当作美味品尝也不赖。

界山老鸭汤精选家乡“瓦灰麻”老鸭,一般要两斤半左右两岁不肥不瘦0鸭。收拾干净后先在沸水中滚过,捞净浮沫,加入各种佐料,用豆腐皮包好装入瓦罐用炭火慢炖。炖好的老鸭汤端上桌,汤汁清如水上浮一层黄亮薄油花,再撒上一点碧绿的葱花,闻之香气逼人,观之垂涎欲滴,尝之回味无穷。鸭肉酥而不烂,入口即化,用筷子轻轻一拨骨肉就能分离,滋味纯正鲜美。

首先盛上一碗汤,喝一口,夹上一片豆腐皮,送入口中,权当开胃。接下去将鸭肉分分,连皮带肉吞下,剩下一罐清汤,才是主题。家乡盛产大米,尤以小占闻名。精选优质小占,用大柴锅炕出锅巴,锅巴焦黄松脆,芳香扑鼻。用老鸭汤一泡,尽吸老鸭汤的鲜味,又脆又软香鲜异常,真是人间美味。

八.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弋江羊肉

南陵弋江羊肉是芜湖地区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它风味鲜美,物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的美名也誉满省内外,可谓家喻户晓。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胃、心、肾,功能温经补血,益肾壮阳,强精壮骨,该种羊肉的做法就是保留了羊肉的全部精华。

时值深秋,古镇大街上到处飘荡着一股诱人的香味,循着香味找到源头,最香处正是家乡美味三绝中最绝的“三老太”羊肉。

“三老太”羊肉顾名思义,是由三位老太太创出的独家烹制秘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声名远播。周边打着弋江羊肉招牌的羊肉馆比比皆是,风味虽各有特色,但都无法“三老太”羊肉馆分庭抗礼。“三老太”羊肉秘方保护工作做得极好,据传三老太约定,秘方只各自秘传一媳妇,而且只分传一部分,三家合一才能烹制出正宗的“三老太”羊肉。

九.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鲖鱼

鲖鱼:古之贡品,盛产于鲖城护城河而得名,鳞片金黄,鳍尾鲜红,状如鲤鱼,体形美观。其肉成蒜瓣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鲖鱼有养胎、健胃、消肿、止泻之功效,为鱼类之佳品。古往今来,远近客人都以品尝鲖鱼为快。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吃了鲖鱼煮鲖蒜,治愈了多年的胃病。关于鲖鱼,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鲖城一带久旱无雨,沟干河枯,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艰难,在城河河底搭台唱戏,叩头求雨。一日,来一黄袍道人,口中念道:“地河通天,只要心坚。”百姓齐跪在地,求其祈雨。黄袍道人来到河底,掘土见水,掬水入口,朝空中一喷,顿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很快沟满河平。人们欢声雷动,在雨中狂欢劲舞。须臾,云开雾散,雨过天晴。寻找那道人,只见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从城河腾云而去。百姓都认为老道是巨龙所化,遂对空叩拜,那金龙回首俯视,巨身一抖,几片金鳞落入河中。从此,古鲖阳城河便有了全身金黄的鲖鱼。现在临泉县鲖城镇的鲖鱼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绝种。其神奇传说在乡里流传很多,唯有鲖蒜种植至今。

信息来源:临泉县人民政府网

十.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龙陵黄山羊

龙陵黄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陵黄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陵黄山羊产地龙陵县,98%是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7.85%,雨量充沛,灌木丛生,植物种类十分丰富。1984年龙陵县草场资源调查收集整理的植物名录有135科636种,适宜于龙陵黄山羊的养殖。民间素有“洋(羊)小姐住洋(羊)楼,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的说法。形成龙陵黄山羊肉质细嫩、膻味小、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亲睐。龙陵县养殖黄山羊历史悠久,据《龙陵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就在木城、象达、天宁、龙新、平达等地饲养。当地群众素有养羊的习惯,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羊粪可作为山区发展种植业的优质肥料,养羊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龙陵黄山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龙陵黄山羊这个优良地方山羊遗传资源。在1980年云南省畜牧局组织开展的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该品种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优良的生产性能,引起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注视,因被毛呈黄褐色或褐色,故定名为“龙陵黄山羊”。龙陵黄山羊于1985年载入《中国家畜品种及其生态特征》,1987年载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8年载入《中国山羊》。其品种2008年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09年确定为《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云南省农业厅公告2009年第15号)。 龙陵黄山羊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肉质细嫩,膻味小的特点。为保护好这一良种资源,龙陵县畜牧部门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对该品种进行了保种选育,1987年开始进行系统的本品种选育工作。在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1—1994年实施了云南省种羊基地建设项目;1994—1998年实施了云南“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进行品种选育;1996—1999年实施了黄山羊供种基地续建项目,建立了龙陵县黄山羊核心种羊场;2001—2002年实施了种草养羊开发项目,建立了勐蚌、乌木山种羊扩繁基地;2003—2005年参与实施“云南肉山羊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005—2007年参与实施“云南肉羊肉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龙陵县黄山羊高效繁育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2005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龙陵黄山羊养殖综合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42.1~142.6–2005),标准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通过长期努力,经过几代畜牧兽医科技人不间断的对龙陵黄山羊进行提纯复壮、选育提高,形成了外貌特征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地方肉用优良品种,并在龙陵县建立了以龙陵县黄山羊核心种羊场为龙头,扩繁基地为核心,养羊专业户为基础的良种繁育体系,具备了批量提供优质种羊的能力。2004年良种肉用山羊胚胎工程及产业化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005年龙陵县人工种草养羊开发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2011年龙陵黄山羊被云南省农业厅评定为云南六大名羊之一。

龙陵黄山羊是在龙陵特殊自然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皮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躯体红褐红,后枕窝至尾根的背线为黑色。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管理。体格大,生长快,易育肥,屠宰率高。成年公羊体重达50余公斤,周岁公羊可达40公斤。肉质细嫩,膻味少;板皮面积大,质地细实坚密。在《云南畜群品种志》和《中国山羊》等书中均被载录,在农牧渔业部《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畜群刊》向全国推荐的9个肉用型山羊品种中名列第四。龙陵黄山羊品种繁育基地已基本建成,有核种群42群,种羊1460多只,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中的86个村126社的1610户农民之中。在品种提纯复壮方面取得了较好收效。现有繁殖群247群,山羊5400多只。全县山羊存栏35000多只,其中黄山羊占76%。

【种质资源优缺点】 体格大,生长快,易肥。屠宰率高,耐热耐湿力强,板皮面积大,质地坚实,致密。 繁殖率低。

地域范围

龙陵黄山羊养殖区域为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的龙山镇、镇安镇、龙江乡、龙新乡、象达乡、平达乡、腊勐乡、碧寨乡、勐糯镇和木城乡1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99°11′,北纬24°07′—24°50′,东西横距64km,南北纵距78km,养殖区域范围2884平方千米,存栏8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毛色:龙陵黄山羊毛色呈黄褐色或褐色。公羊额上有黑色长毛,颌下有髯,从枕部至尾部有一黑色背线,肩胛至胸前有一圈黑色项带与背线相交呈“十”字型(俗称“领褂”),母羊无“领褂”。 体型:龙陵黄山羊结构匀称,紧凑,体质结实,体躯较长,后躯发育良好,整个体型呈圆桶状,有雄性悍威。 头:大小适中,额短宽,鼻直,眼大而有神。有角或无角,角向上向后生长呈倒八字型。 颈:公羊较粗,母羊中等,与肩部结合较好,公羊颈项有黑色长毛。 体躯:背腰平直,胸宽深,尻丰满倾斜适度,母羊腹大充实而不下垂, 乳房大而柔软,0大小、长短适中,左右对称,公羊-大而对称,垂系长短适中。 四肢:四肢结实有力,肢势端正,蹄质坚实。 2、内在品质指标: 龙陵黄山羊羊肉香味浓郁,其肉质细嫩多汁,膻味小,食用时味香而不腻口,汤色乳白色,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17﹪,粗脂肪含量≤20﹪,水分含量≤77﹪,氨基酸总量≥15﹪。 3、质量安全要求: 产品生产、销售必须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产品质量严格按GB/T9961-2008《鲜、冻胴体羊肉》执行。

安徽皖江特产小菜子安徽芜湖市南陵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