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小姨土特产 湖北娟姐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5 15:28:25

一.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梅菜客家鸡

梅菜客家鸡

将嫩鸡去内脏洗净、用盐、玫瑰酒、八角、桂皮、葱姜入鸡肚内,装盘上笼约蒸15分钟,取出拆骨,再切成长1寸半、宽六分的条块,另将火腿去皮去肥膘,切成同鸡块一样大小的薄片,再用一片鸡一片火腿相互合起来,分两排整齐地摆成腰子型的盘内。再将梅菜芯倒入油锅,加适量盐、味精,炒熟转边,然后用淀粉、麻油加些鸡汤下锅勾薄欠(要烧成金黄色),浇在鸡上即可食用。

爽口入喉,令人胃口大开。

二.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横沥汤粉

横沥汤粉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与别的猪脚粉不同是因为它的汤,据说是用虾与左口鱼、骨头熬出来的,同时配菜除猪脚外还一定有卤蛋和牛腩。如今,横沥汤粉荣获“惠州十大名小吃”称号,年销上千万元。

唯心

一碗汤粉的哲学

用竹笊篱从翻滚的开水里将洁白的汤粉烫熟、捞出,根据客人的要求,加上牛腩、猪脚、肉丸、肉饼等主料,配上葱花少许,捞到碗内,再将煲了一夜的浓汤浇上去,立刻就是一碗香气四溢的横沥汤粉。

看横沥汤粉的制作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或许很难去相信,看似小小的汤粉,一年可以行销上千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失望,……”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激励了多少代人,如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裕阶级把持着绝大多数的资源,令底层人员不免感觉生活欺骗了自己。或许,从一碗的汤粉,却可以造就一个安逸的生活,只是愿不愿意去付出。

惠阳区平潭镇有个做生意的小伙子专程来找师傅学艺,学成后到惠阳开了家店,生意很好,几年后小伙子买了别墅和汽车。

学做横沥汤粉,师傅第一句话就问,“你吃得了苦吗?”每天凌晨3点起床,从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熬汤,还要磨粉、剁肉、整猪皮,等待食客早上6点多开始光顾,一直忙碌到晚上6点多才歇息。“好多人都受不了,即使学成了,也没继续走下去”。

眼前突然出现一幅很久之前看见过的漫画,一个人在挖井,在离水源仅有10厘米处他放弃了,他怨天尤人,觉得自己被生活抛弃了,最后渴死。

在困境面前,更宁愿相信,“上帝关上了门,必定会为你留一扇窗”。小小的汤粉,利润稀薄,却可以起死回生,甚至光宗耀祖。面对困境,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积极面对。

三.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东江豆腐煲

菜系:闽菜

口味:鲜香

价格:10-40元

原料:

豆腐500克,去皮猪肉150克,水发虾米25克,鲜鱼肉75克,葱末3茶匙,酱油、干淀粉、湿淀粉各0.5汤匙,精盐3茶匙,味精1.5茶匙,胡椒粉1茶匙,高汤1杯,花生油500克。

制作方法:

1.将豆腐切成块,在中间挖一圆洞。

2.将猪肉、鱼肉、虾米剁碎,同放碗内,加入精盐2茶匙,味精1茶匙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至胶状,加入清水0.5汤匙、干淀粉、葱末2茶匙,搅拌均匀成馅。

3.将肉馅填人豆腐上的小孔中。

4.将豆腐煎至两面金黄色。

5.将填入馅的豆腐块放人炒锅,加高汤、精盐l茶匙、味精0.5茶匙焖烧2分钟,加酱油调色,再用湿淀粉勾芡,撒上胡椒粉及成。

四.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平安大桔

平安大桔是广东惠州博罗县的。

平安大桔是平安镇重点发展的“一乡一品”产品,该镇土壤、气候适宜于年桔生产,所产年桔酸甜适中,果形均匀,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前,该镇年桔种植面积达2500亩,年产1500吨,销售额600万元,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展中。

五.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狗肉煲

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都喜欢吃狗肉,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烹制方法,而惠州人最喜欢狗肉煲。狗肉用香料、味料爆透,加入汤味以及广东老陈皮、老姜,再用瓦煲慢火久煲。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煲狗肉时阵阵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铁冲蚝

吉隆镇:南坑菜脯、招贤蚶、东各蚝。

吉隆镇招贤村:蚝、蚶。

七.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凤山石榴

凤山石榴

八.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客家娘酒

客家酿酒又称“滗酒”或“扒酒”,客家人习惯叫扒酒。是把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红菊、黄精、首乌、红枣、米酒发泡一个多月的时间酿出来的酒。

按照以前客家人的风俗,客家酿酒只有在妇女生小孩、产后在家坐月子的时侯或春节期间才能尝得到。特别是妇女产后在家坐月子时必然会有酿好的酒,而且把酿酒后的酒渣(又称酒糟或糟麻)留下来分派给邻居亲友共享。客家人习惯把酿好的酒蒸鸡,这道特色美食通常给产妇坐月子时食用,因其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

客家人的酿酒和饮酒方式据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秉承了许多古中原地区的酒文化基因。起初酿酒时,客家人采用山楂树的根叶及自已种的高梁和狗尾粟(小米)来酿酒,酿出来的酒有舒筋活络、驱寒保暖之效。后来,客家人又采用制糖后的甘蔗渣来酿酒,这种酒被称之为“滗酒”。此外,客家人还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因此客家人又称它为“客家黄酒”。

选取体质糯米、黑糯米为主要原料,秉承传统工艺精心酿造,窖藏多年,香甜柔绵,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行气活血、养颜润泽、滋补健身之功效。梅州市的“广东客家酿酒总公司”出产的金牌及银牌客家娘酒,早在1993年就被评为广东名牌和黄酒第一名;1994年荣获全国精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

客家娘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它以糯米为原料,首先将糯米去壳留皮(俗称糙米)煮熟成糯米饭后用簸箕散热放凉,用特制酒母(俗称酒饼)均匀地洒在米饭上混合,装入瓦埕中20天左右进行糖化发酵。再将糖化发酵的酒娘过滤出来装入瓦埕中,这时将瓦埕四周围上稻草、谷壳,点燃稻草、谷壳进行炙酒(也称火焙),再用布包装入红曲放进瓦埕,待瓦埕里的酒滚开一段时间后,约2个小时后可熄火,放凉,再用草纸将口封回即可。

客家娘酒呈红褐色,具有蜜甜醇厚,气味芬芳的独特风味。客家人对客家娘酒情有独钟,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必用客家娘酒。客家娘酒的酒精含量低,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属于低度饮料酒。客家娘酒性柔和,四季皆宜饮用,既可直接饮,男女老少皆宜。

客家娘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以民间流传的方式传承着。娘酒指的是用糯米特制的黄酒,在梅州地区也经常称之为“老酒”,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民心的民间饮品。关于“娘酒”的起源,在梅州地区有许多民间传说。

传说一:神仙赐酒

在“五胡乱华”年代,中原大地民不聊生,民众大举南迁。一群妇女结伴南逃,越过千山万水进入广东、福建两省,累得再也走不动了,昏睡在荒山野岭。此时,一位满头银发、红光满面的长老拿着一只竹制的盛器,从盛器里倒出一杯红褐透明的液体递给妇女中的最年长的老妇:“喝下去吧。”老妇轻轻呷了一口,醇香浓郁的气味沁人心脾,随即疲累全消,不饥不渴了。长老告诉她们:“这是用糯米酿造出来的娘酒。”接着,长老又教给她们娘酒的酿造方法。说完,长老突然不见了。妇女们又惊又喜,急忙跪拜:“神仙保佑,神仙保佑。

从此,南迁者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客家娘酒也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传说二:娘酒祭神

很久以前,客家的缺牙山一带发生旱灾时,有一位过路缺牙老叟来此乡村讨茶喝,一农妇叙说闹旱荒情况,解释没有茶,便将媳妇坐月子的酒斟了满满一碗给老叟。老叟一口饮毕,化为一道白光飘向缺牙山。次日,一场倾盆大雨下来,山民欢呼不已。从此,山民们每遇旱年,便用坐月酒,即娘酒登上缺牙山焚香求雨。

传说三:廖化发明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曾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话说廖化归属了吴国,想离开吴国回蜀国,却没有机会,更何况还要带上0亲。

廖化在思念蜀国时,百无聊赖,于是将一些糯米用水浸透,接着,用甑锅蒸糯米,将蒸好的糯米放入陶器中,并将畲族人采集的一二十种药材投入糯米中,用稻草包裹住陶器,美其名曰:“服药、净身、草埋。”

陶器闲置久了,竟飘来一阵醉人的酒香,“黄酒”由此诞生了。廖化将这种美酒和美酒的“处方”献给孙权,酒醉的孙权放廖化回家。于是,廖化连夜带着母亲往西行走,恰巧在路上碰到东征的刘备,随刘备回了蜀国。

又有一说,这种黄酒不是廖化自己的发明,而是他母亲教他做出来的。于是,客家人称黄酒为“客家娘酒”,以示纪念,后来此称呼随着客家人南迁,沿用至今。

用客家娘酒炒鸡又名娘酒炒鸡、娘酒鸡、酒鸡、姜酒鸡,是客家地区用鸡肉(最好公鸡)、生姜、娘酒制作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味香甜嫩滑,美味可口,具有健脾开胃、行气活血之功效,是客家人滋补身体的美味佳品,也是客家妇女生孩子后的主要滋补食品之一。客家女人坐月子的时候,家人将鸡肉和姜片生炒之后,加点糯米酒煮,给产妇服用。现在早已不再只是做月子的专用膳食了,平时想吃随时就可以做,每到过年时节,客家地区的梅州,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制作几坛客家娘酒来接待亲朋好友。

九.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梅菜扣肉

梅菜是惠州传统,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据说它与盐焗鸡、酿豆腐同时被称为“惠州三件宝”。“梅菜扣肉”据传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北宋年间,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杭州西湖学厨世,两位厨师学成返惠后,苏东坡又叫他们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广大惠州市民的欢迎,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梅菜扣肉”精选横沥土桥梅菜芯,在清水中浸泡至爽口、淡口,把梅菜切成若干段备用,选五花肉,将五花肉皮刮干净,上汤锅煮透捞出,趁热在皮上上一层老抽,皮向下,入烧热的花生油锅里炸,炸上色捞出,放净水盆内泡软,然后切成三至四毫米厚的大肉片,洗干净锅注入花生油,下葱、姜、蒜、八角未炒出味后,放了五花肉炒片刻,然后再下汤、白酒、盐、生抽、白糖,待汤开后,挪到小火上去,一直焖烂为止。然后把烧好的五花肉拿出来,遂件将内(有皮的在底)平整地放了碗里,上面铺上一层梅菜段,再倒入原汤,上笼蒸透。走菜时滗出原汤,把肉反转扣在盘中,原汤尝好味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浇在肉上即可。这道菜的特点是: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惠州)

十.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鸡肉花

南昆山有一种俗称“鸡肉花树”的灌木,干躯丛生,形似桑树。鸡肉花树的叶,花均为美食。春吃叶,夏吃花。

春暖时节,光秃枝头嫩叶萌生。采摘芽叶用以煮汤,饮起来鲜甜清滑,还带点鸡汤味道。夏令花开,色状奇异。紫红花如喇叭,白花象茶花,制作一盘“鸡肉花”素食,天然食谱,美的享受。

惠州农家土特产惠州市四眼妹土特产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