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本地人才知道的特产 梧州最好带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1 04:15:55

一.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艇仔粥

说到艇仔粥,它是梧州著名的传统小食之一。梧州素有“水上街市”之称,很多居民以船为居室,因此以船民为对象的服务业便应运而生,这种粥的命名也源于此。原来主要在江河中由船民摇着小船早晚叫卖,后来在江岸、陆上也普遍经营,并已传入北海、南宁等地。 现在做工很到位的艇仔粥已经少见了,就别说还有在江河中叫卖的啦,只有在茶楼酒店中能吃到了。

艇仔粥主要是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配入熬烂的稀粥中,后来增加了海蛰、花生、浮皮、葱花,还配入鸡鸭肉、瘦猪肉、动物内脏等,鲜香可口。传统艇仔粥是梧州的著名美食,曾经中央电视台、珠江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等,都有梧州艇仔粥镜头的记录。传统的艇仔粥是用白粥配以叉烧、鱼片、鱿鱼须、浮皮、海蜇、鸡蛋丝、炸花生、薄脆等,再加之适量葱花、香菜、姜丝制作而成,味道十分鲜美、香滑可口,吃后让人唇舌生津,口齿留香!

艇仔粥的做法

材料:

叉烧50克,鱼片50克,鱿鱼须50克,浮皮50克,海蜇50克,鸡蛋丝50克,炸花生和薄脆各20克,葱花、香菜、姜丝适量,白粥一锅。

做法:

1、取一小锅白粥加热,然后在每份材料中适量取一些。

2、待粥滚后,调味:加入适量的盐、糖和鸡精,先放入姜丝、叉烧、浮皮、鱿鱼须和鱼片,滚5分钟。

3、再加入海蜇和蛋丝,稍滚片刻,熄火。

4、在碗底放入葱花和香菜。

二.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和平粉葛

和平粉葛,以其皮薄质嫩、味甜而闻名区内外,秋冬食之有清心润肺之功效,同时因其淀粉含量高、纤维少,更是加工葛粉的好原料。和平粉葛产于藤县和平镇,产地属已获广西区无公害产地认定的藤县无公害蔬菜(西瓜)生产基地范围,面积3万亩左右,年总产约6万吨。全县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年总产约10万吨。11月至次年3月上市。

三.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纸包鸡

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它因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而蜚声海内外,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纸包鸡”顾名思义,菜肴是以纸包裹主料炸制而成,这是隔纸炸的烹饪法,制作独特,菜肴可以保持鸡肉的鲜嫩,调料味浓,特有异香。梧州纸包鸡色泽金黄,香味诱人。吃起来,入口甘、滑、甜、软,食后齿颊留香。 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气四溢,鲜美适口。 采用纯正三黄鸡,切件调味后,以纸包裹,用花生油浸炸而成。因此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名扬海内外。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始创于民国初期的梧州官办酒楼环翠楼厨师官良之手。起初,纸包鸡仅限于款待达官贵人,后来名酒家粤西楼老板重金聘请了该厨师官良。府台宴请宾客的宴席上常用此菜,嫩滑脆口,赢得了宾客们的一片赞赏,从此,纸包鸡同它奇特的制法名闻暇迩。自此,纸包鸡佳肴遂为民间百姓所品尝,日渐扬名于桂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百年来,经过厨师们在选料、配料、烹制方法上不断发挥和改进,风味更美了。 据说粤军将领陈济棠为能吃上梧州纸包鸡,曾特派专机由穗来梧空运此佳肴回去品味。名菜纸包鸡经过代代师传,现已成为梧州市传统名菜。国内外游客、商人,凡到梧州,都以能品尝到纸包鸡为一大快事。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

四.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神仙钵

是梧州市饮食市场上的一朵奇葩,又叫打边炉。将白醋、红糖、砂姜倒入瓦钵中,放在炭炉上熬成汤。水开后。即将调好的肉料逐一放在钵内烫熟食用,形成了甜酸爽脆的风味,吃起来飘飘欲仙,故名“神仙钵”
( 梧州)

五.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六.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砂糖桔

岑溪市位于梧州市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清水秀,沃土成片,气候优良,所生产的砂糖桔鲜果果色鲜红,肉质细嫩,皮薄化渣,味甜汁多,少核或无核,营养丰富,果靓质佳,老少咸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目前全市砂糖桔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2013年砂糖桔鲜果产量10万多吨(占水果总产量的77.1%,产值5亿元)。2005年自治区把岑溪市列为砂糖桔优势发展区域,将砂糖桔确立为广西优势农产品。截止2013年,全市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的砂糖桔果园达5.5万多亩。到2014年5月,全市注册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和水果销售协会共109多个,建成砂糖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40多条。

2009年4月岑鲜牌砂糖桔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1月,筋竹镇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命名为“广西砂糖桔之乡”。2013年6月,岑溪市被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绿色生态砂糖桔之乡”。2006年开始,岑溪市成功举办7届“砂糖桔节”,不断扩大岑溪砂糖桔的市场影响,提高岑溪砂糖桔的知名度,促进了砂糖桔的销售和流通,进一步加快了砂糖桔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畅销华东、华中、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区市场,还大量出口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和地区。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七.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紫玉淮山

紫玉淮山又称“紫山药”、“紫人参”,属薯蓣科山药属草本蔓生性植物,因其肉质红中带紫而得名。紫玉淮山块茎肥大,粗约5-6cm,长约100cm,单个块茎重3000克左右,最大达到5000多克,肉质柔滑,风味独特,色泽亮丽,营养丰富,有“蔬菜之王”之美誉。紫玉淮山含有皂苷、粘液质、花青素、胆碱、皂甙、淀粉酶、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钙、铁、锌等,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是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被历代医家所推崇,被称为长寿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经常食用紫山药,可以降低血压、血糖、抗衰益寿、健脑补智、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改善性功能,是益于脾、肺、肾功能的珍贵药食兼用资源。

广西悦绿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从广东省农科院引种紫玉淮山,现在岑溪市建立紫玉淮山生产基地3000亩,并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进行栽培管理,其生产的紫玉淮山优质安全,市场畅销,2013年9月4日获绿色食品认证。

八.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山茶油

山茶油 山茶,俗称苦茶、建茶、白花茶,学名Camellia-Oilfera Abel、英文名-OilteaCamellia,,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全国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极其珍贵。
山茶籽其营养成份完全来自天然无污染的空气和肥沃土壤。常年在连绵叠嶂的群山之中天然孕育,成年树树高3米左右,树龄百年以上,有的可达400-500年。它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仅分布于我国南方少数省县的部分高山地区。专家称之为“天赐中国” 、“油中之王”。

山茶树的花苞在每年4-5月份开始形成,10-11月份开花,与此同时,上年的茶果也将近成熟,花果同枝,民间因此对山茶树有“抱子怀胎”的美誉。山茶果成熟周期长,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历经春、夏、秋、冬将近七季的云雾滋养,吸尽天然精华,确属人间奇珍。山茶果俗称油茶籽,呈球形、桃形,可提炼重要的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山茶油。

九. 广西 梧州 长洲区 梧州龟苓膏

梧州龟苓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 具有清热去湿, 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们喜爱,并畅销中外。

龟苓膏呈黑色,微带透明。龟苓膏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主要原料。鹰嘴龟是名贵的中药,可清热解毒;土茯苓则可去湿。除这两种主药外,再配以生地、蒲公英、银花等中药材,使药效加强。用这些材料生产的龟龄膏,具有清热解毒、拔毒生肌、滋阴补肾、保健养颜等功效。人得了嗓子痛、痔疮、痱子和便秘等病,服用龟苓膏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另据营养学研究发现,龟龄膏中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能够调节血脂和血糖。龟苓膏的口味有10多种,人们吃得最多的是原味和奶茶味的。原味的龟苓膏略苦,配点蜂蜜汁、椰汁、炼乳,或加点水果,就会好吃得多。龟苓粉的吃法是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冲入沸水,冷却后加入蜂蜜、糖或炼乳即可食用。天气热的季节可以多做些,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比较好吃,但怀孕的人最好别多吃。

龟龄膏最早产于广西梧州,是百年草本调养专家——致中和(始创于1763年)研发的。在梧州有许多生产龟苓膏的企业,其中广西梧州制药集团是制作龟苓膏历史最久、生产规模最大的一家。由于乌龟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因此该企业生产的双钱牌龟苓膏所用的龟都是自己开发、实验、饲养的龟。到2005年,双钱牌龟苓膏已经占到台湾市场的50%,香港市场的70%,东南亚市场的30%,美国、加拿大市场的30%~50%。鉴于该的重要价值,2007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经过严格审查,批准对梧州龟苓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广西梧州古称苍梧郡。公元3世纪时(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新丧,南方诸郡的土著趁机起兵叛变。蜀国丞相诸葛亮亲自出马平乱。诸葛亮南征时驻军于苍梧郡,当时蜀军将士多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数将士上吐下泻,严重影响战斗力。诸葛亮很着急,急忙找来当地人问个究竟。当地人说,梧州气候湿热、多雾(古称瘴气),于是便献上妙方,以当地乌龟、土茯苓熬汤饮用。诸葛亮令军士一试,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将士痊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属地区:广西:梧州,文化遗产名称:梧州龟苓膏,遗产编号:Ⅸ-10,遗产类别:传统医药,申报日期:2006,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遗产级别:省。

梧州龟苓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关于梧州龟苓膏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梧政函〔2005〕23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西 梧州 岑溪 竹芒编

我市有丰富的竹子资源,竹产品已成为全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有利用竹子加工土纸的加工厂达850家,竹芒编厂40多家,年出口土纸2万吨。( 岑溪)
梧州有啥好吃的特产可以带走梧州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