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特产邮寄价格 云南土特产肉类邮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02 23:33:45

一.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卤腐

路南卤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林卤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石林豆腐为原料腌制的。而石林豆腐因为使用巴江水而品质极佳。石林卤腐主要分为两个品种:其中在豆腐中掺入菜油、盐等配料的称为油卤腐;在豆腐中掺入酒、辣椒粉、盐等配料的称为酒卤腐。而两种卤腐都具有色美、味的特点。但由于配料的不同,两种卤腐又各具特色,味道不凡,人尝人爱。石林卤腐在石林县内各大小商场,土杂店均可购到。

云南人习惯把腐乳称为卤腐,卤腐是以豆腐腌制而成的一种佐餐酱菜。路南腐乳,色呈红黄色,香辣可口,和口化渣,是云南省著名的酱菜品种之一。

路南腐乳产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旧称石林县为路南县,故所产卤腐称为“路南腐乳”。

石林县境内有着举世闻名的喀斯物地貌,山清水秀,相传制作卤腐的历史已有百余了。用发源于本县黑龙潭的巴江水制作豆腐,其品质上佳。用此上佳的豆腐和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卤腐,色泽红黄,富有弹性,细腻润滑,入口即化,是色、香、味俱全的佐餐品。

二.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蜗牛大餐

“在昆明,蜗牛上了饭桌还是个新鲜事,听说昆明第一家专业蜗牛餐厅已开张大半年了,可就是只听其声,不见其影。”近日,记者采访中,有食客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的确,蜗牛大餐没有出现在美食集中地北大门、美食一条街的滇池路边,没有出现在人们很容易找到的地方。更主要的是,在人们吃得“百花齐放”期待“新花怒放”的今天,昆明的蜗牛大餐作为一种特色餐饮却悄无声息。

5月14日,记者在朋友带领下来到这家名为“太一蜗牛庄园“的蜗牛餐馆。从滇池路南亚风情园门口向东延伸进去数百米是市中心进入餐馆的必经之道,穿过500多米出租房挤成窄道的小街,一路上,记者的汽车不断被来来往往的人流逼停让路。道路上也没有明显的标志牌或广告之类。的确,要一下子找上门还真不容易。餐馆隐身的村子名叫杨家地村。很难想像,世界闻名的法式大菜就栖身于此。自然,蜗牛庄园为何蜗居村中成了记者最关心的话题。

进到庄园,餐馆厨房和餐厅看得出是由原来的办公用房随意改建而成,只有墙上有关蜗牛的介绍看得出大菜的不凡。据说,法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吃12只蜗牛,1999年数字是4万吨,而每只蜗牛的价格是45欧元。目前在昆明,仅有一些高星级宾馆或个别西餐馆供应蜗牛,价格不菲。而在太一蜗牛庄园,包括正宗的特制法式□蜗牛在内,可供应近300道蜗牛菜肴,做法中外合璧,花样繁多。然而,庄园眼下的面貌似乎与大菜的名气并不“般配”。对蜗牛养殖技术颇有研究的庄主罗博也坦言:“开办这个蜗牛餐馆只用了10万元。”

昆明人能否接受蜗牛大餐

对罗博来说,目前蜗牛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养殖、供货已不成问题。经过上千次实验,罗博在一位北大教授帮助下,将最令人头痛的蜗牛宰杀、脱毒、去粘的清洗工艺、技术、产品已开发成功并获得了专利。一些餐馆、宾馆、超市已纷纷提出供货要求,“太一蜗牛“为什么还不把餐馆开到城里去,开到热闹的地方去露露脸呢?

罗博将蜗居杨家地村视为打基础,摸索市场。罗博怀疑昆明人能否接受蜗牛大餐。一个市场的形成受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消费观念、人文素养等因素制约,在昆明,蜗牛消费离这些因素还有相当的距离。

罗博认为“蜗牛在昆明很难做大,要做大只有立足昆明,不断完善养殖等相关技术,然后不断扩大养殖能力,目前我们的优势和能够做到的就是技术支持和货源保障”。至于说做大做强,罗博的目光似乎更高更远,她说“不做则矣,要做就做连锁经营,第一家连锁店就开到北京,然后再逐步辐射,我们已经在上海开辟了一个比昆明规模更大的养殖基地,本来北京的连锁店也准备在今年开起来,现在则要视情况而定”。她相信最终“蜗牛本身就是品牌,蜗牛大餐就是一面旗帜,蜗牛上餐桌不需要密集的广告投入”。

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罗博,还希望把昆明的蜗牛出口到国外,爬上法国餐桌。

三.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菠萝饭

菠萝饭

菠萝不象芒果,末成熟的菠萝我们坚决不敢吃,因其麻、涩,难以入口,嘴馋的我们总是耐心等它变成金黄色。菠萝的吃法就多了。可以把皮剥了,直接吃;也可以蘸盐和辣椒吃,又甜又咸又辣,味道怪怪的。不想把菠萝当水果吃也行,那就当菜吃吧。将菠萝去皮,切成薄片,倒进油锅里炒肉丝,起锅时洒上芜荽、葱叶,美其名曰“菠萝炒肉”。肉丝只能用猪肉,否则会破坏这道菜甜而鲜的味道。菠萝还可以当饭吃。把带皮的菠萝中间挖空了,放入紫米和水,蒸熟了就是甜又香的菠萝饭了。菠萝饭取了八宝饭的甜味,却没有油腻味,吃起来非常爽口。外地人最喜吃这种独具特色的饭了。

四. 云南省 昆明 嵩明县 滇八件

昆明风味糕点,系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采用传统“两面火”烘烤工艺精心配置而成。每盒装八件,有八个品种、八种口味,故称“滇八件”。有硬壳火腿饼、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鸡棕酥、火腿大头菜酥。风味独特,包装精美,为馈赠佳品。

五.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洋芋粑粑

洋芋的学名叫马铃薯,俗称土豆。中医认为土豆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 将洋芋洗净、煮熟、剥皮、捣呈泥状,加入适量面粉制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锅里炸至焦黄、定型,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上面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这就是昆明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摊上的洋芋粑粑。( 昆明)

六.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宜良烤鸭

以宜良本地滇麻鸭为原料,烤制精细,风味独特

宜良烤鸭,也就是滇宜牌烧鸭,它肥瘦相宜,皮酥脆,内香嫩,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有名的传统菜肴。说起来这宜良烤鸭并不算云南本土风味菜,它是由南方传过来的。

相传,在明人洪武年间,朱元璋封颖川候傅友德为征南首领,率领千军万马奔赴云南,同时带上了自己的御厨,南京著名的烧鸭在师傅“李烧鸭”李海山。后来等云南统一,回南应变受封的颖国公只被朱元璋赐白绫而自缢身亡。

“李烧鸭”闻讯不敢回南京,便隐姓埋名先后在宜良狗街、宜良蓬莱乡的李毛营,经营起烧鸭生意,开了家“滇宜烧鸭店”,并娶了位毛姓姑娘为妻,如今的“李烧鸭”已是第28代传人。现在的宜良烧鸭除了现烤现卖外,还建立了软包装食品厂,原料一律选用40天以内的嫩壮仔鸭,以祖传秘方调制生产出味香肉美的“滇宜”牌软包装宜良烧鸭。软包装烧鸭不仅肥而不烂,香味纯正,而且当天携带,又不含防腐剂,即可即食,并且品种已创出烧鸭,烧鸭脚、烧鸭翅等十多个“滇宜”牌系列产品,昆明各大商场有售。

七.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太极豆腐

主料:豆腐。辅料:胡桃仁,芝麻,鸡蛋清。调料:橄榄油,盐,胡椒粉,鸡精。

做法

第一步:豆腐一块,用勺子碾碎;三个核桃的仁用小火炒香,不要放油。熟芝麻2小勺,与核桃仁一起放入搅拌器打碎。第二步:豆腐、核桃仁、芝麻一同放入容器中,放入适量橄榄油、食盐、胡椒粉、鸡精,与一只鸡蛋的蛋青搅拌;上锅白湘莲、桂圆肉蒸10分钟。蒸的过程中,可把菠菜这样的绿叶菜用水煮熟,把菜叶切碎碎的,最好能入搅拌器打成菜汁;第三步:豆腐出锅,进行装饰。用刀精心在豆腐表面切出太极图的分割曲线,然后在一边均匀散放上绿色叶碎。用小刀在豆腐白色的一边轻轻旋出一块圆形的薄片,铺在绿色一侧的表面,然后再把菜叶添进旋出的空洞里。


八.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鸡菌

   鸡菌非鸡,而是一种美味的伞菌。云南气候温和湿润,每当春夏多雨时节,山野草地,各种菌类竞相破土而出。其中,可供食用的菌类多达四十种,如以形命名的“牛肝”、“虎掌”、“刷把”,以色取名的“铜绿”、“青头”、“紫沙包”,还有形容其变化之快的“见手青”,等等。
    鸡纵菌是云南诸菌之冠。它那表面黑褐色或微黄色的伞盖边缘,呈辐射状裂开,于是,古人说它“纷披如鸡羽”,故而得名。鸡血肉质肥厚,质细丝白,脆嫩爽口,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用它烹制的菜肴,不论煎炒、油炸,还是清蒸、做汤,皆清香鲜美。于是,到云南旅行的人,无不以品尝这一美味山珍为乐事。
    有人从《庄子》的“鸡菌不知晦朔”里,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开始食用鸡纵菌了。明朝的高宗皇帝朱由校,最嗜鸡纵了。只因鸡纵娇嫩易变质,采后过夜便香味大减。为此,正像唐明皇为使杨贵妃能吃到新鲜的南国佳果荔枝,而令沿途驿站快马急递那样,他也每年由驿站用快马急送鸡纵菌到京城。不知是鸡纵菌稀罕难得,还是高宗皇帝太偏爱此物,以至于连正宫娘娘张皇后也没有分享这一佳肴的福分。
    在昆明市北郊的富民县,老百姓采得鸡纵菌后,恐其变质.常常用盐胶制,或熬液为油。吃过桥米线时,倘若拌上些许辅鸡纵或油鸡纵,别有一番风味。

九.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黄瓜

 黄瓜在东川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区域主要为小江河谷,本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黄瓜生长。由于采取了搭架栽培,所产黄瓜瓜条顺直、刺瘤明显,有光泽、瓜肉淡绿色、皮脆、味甜。含水量适中,耐贮运。

    品种:近年来种植的品种多为津杂1号、津杂2号、津优10号、津研5号等津研系列品种,具有果皮深绿,瓜肉细嫩甜脆等特点。

    产品上市量及上市时间:我区黄瓜年种植面积1000亩,上市量5000吨,上市时间在3月20日—11月30日。

十.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大蒜

大蒜是东川区的主要外销型蔬菜品种,除部分青蒜苗在区内市场销售外,多以蒜头销往国内外市场。年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6000吨,90%的产品主要销往广西、四川及“三北地区”,并部分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品种及特点:东川大蒜,主要是自四川温江引进的红七星红皮蒜种,具有个大、独蒜率高、皮色光亮、含水量低、香辣味浓、耐贮运的特点。

大蒜是我区的主要外销型蔬菜品种,除部分青蒜苗在区内市场销售外,多以蒜头销往国内外市场。年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6000吨,90%的产品主要销往广西、四川及“三北地区”,并部分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品种及特点:东川大蒜,主要是自四川温江引进的红七星红皮蒜种,具有个大、独蒜率高、皮色光亮、含水量低、香辣味浓、耐贮运的特点。

上市时间:由于采取了低温贮藏种子处理,打破了休眠,使大蒜能早抽苔、早成熟上市,一般1月上旬上市至3月中旬结束,是我省上市较早的地区之一。

上市时间:由于采取了低温贮藏种子处理,打破了休眠,使大蒜能早抽苔、早成熟上市,一般1月上旬上市至3月中旬结束,是云南省上市较早的地区之一。

云南方便邮寄的特产昆明可以邮寄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