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特产手抄报 山西长治家乡变化的手抄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5 06:01:35

一.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清明菜

清明菜

清明菜为菊科植物鼠麹草GnaphaliumaffineD.Den.的嫩苗,又名鼠耳草、田艾等。清明节前采摘。清明菜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5克,蛋白质3.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2.18毫克,磷66毫克,铁7.4毫克,胡萝卜素2.19毫克,维生素B20.24毫克,尼克酸1.4毫克,维生素C28毫克,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

清明菜含脂类物质、挥发油、大量胡萝卜素及少量B族维生素、鼠曲草素、-、氯化钾等。有止咳平喘、降低血压功效。能扩张局部血管,可利用以治非传染性溃疡及创伤,内服用于慢性气管炎、喘息咳嗽、溃疡病、风湿痛等,并可用于治高血压。

二.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长治核桃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长治境内种植经济林木历史悠久,早在东汉、三国时代,就从小亚细亚引进核桃,并开始成片种植。核桃仁是离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美味食品,又可榨油,核桃仁的含油量一般在70%左右,高的可达80%,被称为“油料之王”。长治核桃主要分布在平顺、黎城两县。平顺很早就有种植核桃的习惯,核桃树遍及全县,尤以东寺头、虹梯关、西沟、龙镇等乡镇和浊漳河两岸最多,其系列产品是该县重要的出口物资。黎城境内干果以核桃、花椒为主,其中核桃产量最大。

三.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松蘑

松蘑

松蘑又名松菇、松蕈、鸡丝菌、松口蘑等,日本国称其为松茸,是名贵的野生食用菌。松蘑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不亚于猴头、灵芝,欧美尤视之为珍品。为牛肝菌科真菌褐环乳牛肝菌、点柄乳牛肝菌的子实体。

四.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潞酒

潞酒,因产于潞州(今长治市)而得名。其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甚至更远的一些时期。《山西通志》列"古酒之美者",有"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的记载,所谓盛行就是一种商业状态,这应该是潞商崛起的信号和先声。早在中唐时期,潞酒就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唐景龙元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潞州一带连年丰稔,人民安居乐业,安定祥和的环境是最容易将人引入醉乡的,由此而兴起的酿酒作坊在潞州各县约有五十多家,李隆基即帝位后,曾三幸潞州,当地的官绅将潞酒献上筵席,唐玄宗与民同乐,直喝得"陌路相逢醉人多,"他两次免潞州租税八年,使潞州人民得以丰衣足食,于是纵酒之风炽盛,当地大小酒坊发展到近百座。

到了宋代,潞酒的工艺已基本定型,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北上过东阳关到冀(河北),南下经天井关到豫(河南),东过小南天到鲁(山东),西行出翼城经晋南达陕(陕西),这些交通要道都是太行山与外界接触的主要通道。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运送潞酒全靠商人肩挑,崎岖山路上,一担一担的挑酒商人将酒香洒溢在草丛枝叶中和蓝天白云的空气里,因此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的赞词。明清之际,潞商遍布全国各地,所到之处,都把潞酒作为一种对家乡的怀念而随身携带,每逢佳节,每逢望明月而思故乡的时候,品一杯家乡的酒,用以寄托那种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因此就出现了专营潞酒的商家。据四川《涪州志物产志》载:"道光六年(1826),山西人来涪州经营山西潞酒。"四川是产"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地方,潞酒能在此占有一席之地,一是说明潞酒的质地优良,一是说明潞商的分布广泛和经营品种的多样。

20世纪3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冯玉祥、阎锡山"倒蒋"小胜后,为"慰劳"士兵,强征大批山西好酒运抵前线。时值严冬,一路上汾酒和潞酒不结冰,划一根火柴即可点着,火灭后滴酒不剩,可见酒质之精良。故民谚曰:"上党潞酒,天下少有"。

五.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玉米糁

玉米糁

玉米糁是由屯留县绿色色品开发研究中心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经过精细加工而制成的。其营养丰富,每500克玉米糁中含蛋白质43克,脂肪22克,碳水化合物365克,尼克酸12克,且含有大量亚油酸、维生素E和酶等对延年益寿有效的成份。经常食用该玉米糁煮成的稀饭或粥,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从而能防止和解除血管硬化,且能够改善肠胃的机能,健全造血机能。国内外多数医学博士和学者认为,食用玉米制成的食品,可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该产品采用高级彩印真空塑袋包装。

六.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上党党参

上党党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产于长治,因该地古称上党,故名党参。党参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多种疾病。以党参为主药,可配制多种中药。

党参与人参同属于补气类中药。 党参与人参功效相似, 而药性平和, 不燥不湿, 不寒不热, 中老年人用之较人参更为有益。 党参虽然可以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使用, 但从植物学分类来讲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而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党参的干燥根, 中药材品种有明显的区别。

七.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县枣糕

【枣糕】枣糕,取软米面放入木盆,用温水搅拌成疙瘩碎粒状,将大红枣用清水洗干净,用温水泡软。将蒸锅置于旺火上,舀上净水,沸后套上专用蒸米的纱布,取软米粒撒上大约6厘米厚,待蒸汽腾起后,再撒一层软米面粒,如此大约18厘米厚,排放一层红枣,反复数次,直至满。蒸熟后倒在案板上,用湿布盖住,双手蘸冷水拍压面膜状,吃时,用刀切成薄片即可。大红枣“味甘、平,无毒”,有“润心肺、止咳、解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的作用。

八.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西陕韭菜

西陕韭菜是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的。西陕韭菜根微红,叶嫩绿,清香味浓,营养丰富,以其独有特性享誉上党地区。

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生长的韭菜,根微红,叶嫩绿,闻之香味扑鼻,食之味纯爽口,十里八乡对其情有独钟。它的种植过程极为讲究,冬天施肥蓄根,出芽后定期施肥、浇水,拔掉全部杂草。然后,施一遍肥,浇一遍水,拨一遍草。因其施肥用的是农家肥,浇灌有专用水井,所以长出的韭菜叶肥茎壮,没有一根杂草,味纯不含一点异味。此韭菜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提神生津,滋阴补血,是缺铁性贫血病人食疗的最好蔬菜。主要特点是:清香味浓,营养丰富,食用时只沾面食不沾碗。西陕韭菜以其独有特性享誉上党。

九.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潞绣

潞绣

山西省长治古称潞州,其地所产绣品常被人统称为潞绣。历史上主要靠民间个体手工制做,没有形成大的生产规模。二十世纪,长治市成立剌绣厂,主要生产被罩、枕巾、门帘等绣花产品。1980年建厂以来,企业曾经一度辉煌。1986年以来,市场风云突变,面对沿海城市同类产品低成本、短周期、多花色,低廉价格的竞争,企业束手无策,经营亏损-停产。1992年市二轻局党委调市文化用品修理厂厂长陈爱红担任厂长。她上任后,自筹资金先后生产被罩、童装等产品。但好景不长,几个月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是仓库里的积压,无情的市场给了企业一个启示:刺绣企业要生存,必须眼睛向外。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企业开始得到转机并充满了希望。当年9月市政府一位主要领导赴美访问,临行前让刺绣厂做一面锦旗。厂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小小锦旗蕴含着无限商机。当时参与制作的厂领导和技术工人表示“一定要做好这面具有国际意义的锦旗”。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制作,这面融友谊、智慧、艺术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锦旗作为政府的馈赠品带到了美国。精美的图案,自然的花色,细腻的针法赢得了美国客商的赞许。经过市外办的牵线搭桥,该厂首次承接了美国迪门逊公司加工500片绣品的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使企业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首批绣品在款式、花色、针法及交货时间等各个环节上都得到了美方的认可和信赖,于1993年3月正式组建了中美合资企业———山西长雷工艺绣品有限公司,经上级批准,陈爱红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长雷加工的工艺绣品主要有手绣工艺品、手工艺台布、抽纱刺绣、手工艺编织、机绣工艺品、垛绣、堆锦、贴绣等产品,工艺上融湘绣、苏绣、潞绣为一体,设计别致、图案精美、绣艺精湛,深受外商青睐。它与现代高科技产品在国际上同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国外它是人们(尤其是女性)的一种消遣品和室内装饰的艺术品,销售前景看好。主要市场在美国和德国。1985年以来,国际市场呈逐步上升趋势。随着我省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长雷公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外商的订单越来越多。从1996年到1999年订单分别为1.5万件、2.4万件、4万件和24万件。原在山东沿海等地加工绣品的德国客商,也慕名而来经过实地考察后,把机绣订单给了长雷。英国、加拿大等一些外国公司也要求与长雷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随着订单的增加,国际市场的开拓,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公司职工即使满负荷运转,也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公司在招收农村女青年进公司从业的同时,采取组织网点,扩散产品的办法,分别在沁水、壶关、屯留等县的农村搞了6个加工网点,当时效果确实不错。但由于网点少,路途远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面对这种情况,公司领导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吸纳下岗女职工,这样既能为“再就业工程”做贡献,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更能为众多的下岗姐妹排忧解难。从1997年起,长雷实施了三个转移,即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招收农村女青年转向吸纳下岗女职工、由单一的加工网点转向家庭式、企业式、社会式和钟点式。多种加工形式适应于广大女性。为了使再就业工作收到实效,长雷对下岗职工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对新成立的加工网点让利并免费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对愿留在公司工作的下岗女工享受公司在职职工同等待遇;凡在公司就餐的每人一日三餐只收2.2元伙食费。优惠的政策,实实在在的行动,吸引了众多的下岗女工。截止1998年底,长雷已建立比较固定的加工网点29个,分布在平顺、长子、屯留、长治、潞城、襄垣等6个县(区)和市属13个企业。其中,长丰公司、锻压厂、太行锯条厂、省建三公司、清华厂等几个企业的加工网点已成为长雷的支柱网点,几年来长雷已安置下岗女工2500名,支付加工费1000余万元。几年来,长雷公司的发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1997年4月,鉴于长雷没有下岗职工再就业技术培训场地的实际困难,市财政拔款130万元,企业又千方百计自筹30万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余名下岗女工技术培训的全市第一家“再就业培训基地”。实现了当年列项、当年投资、当年竣工使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中央电视台》、《山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专题介绍了长雷的经验和陈爱红的先进事迹。省市各级领导赞扬了长雷实施再就业工程主动为社会分忧的做法。

山西长雷工艺绣品有限公司凭借诚实可靠的信誉和一流的质量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步,先后开辟了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香港和中东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产品由1种手工绣品发展到拉毛、绢花、描绘、雕刻等16个种类上万个品种,同时公司又增设了6部电脑,开通了两个国际线路,购置了

182台万能绣花机,10台电脑绣花机,一条装饰木框流水作业线设施,开辟了机绣、相框两条生产作业线,生产潞绣工艺品22万件,8年累计出口绣品165

万件,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德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的95%以上,创汇900多万美元,成为山西最大的绣品出口企业之一。长雷产品终于漂洋过海,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十. 山西省 长治 平顺县 长治馅饼

"馅饼"也叫"菜合的"、"小鏊饼",高平、陵川民间称之为"里圪抓",是晋东南城乡百姓过节待客的佳品,也是家庭改善生活的美馔。究竟馅饼是何年何月落户长治地区,据民间传说,蒙古族侵占中原后,留守在潞州的蒙古士兵常吃荞麦面为皮、牛羊肉为馅、用干烙、水煎制成的馅饼,后发现潞州人用白面制作的葱花烙饼香脆好 吃,于是改用白面做皮、豆油煎制而成的馅饼,软嫩可口,鲜美异常。从时间推测,馅饼在长治落户已有700余年历史。700余年来"馅饼"在长治一带历经改革成为形如小铜锣,两面金黄色,透亮馅可见,面皮如纸薄,肉似珍珠丁,蔬菜翡翠亮,吃时蘸蒜汁,油润可口香, 久食不厌烦,食后永难忘。传说潞安府知府惠征的女儿玉兰(慈禧)少年在府衙住时,也喜欢吃潞安府街头小贩做的"馅饼"。后来进宫当了娘娘,尽管山珍海味吃不尽,但她晚年还让御膳房把"潞安馅饼"列入她的必食之品。可见馅饼不仅是老百姓的美 食,而且还是宫廷里的珍馐。馅饼是用一种生铁鏊烙制而成的。有趣的是这种小鏊,有三足鼎立支着鏊盘,鏊盘顶凸周渠股圈,上有盖,有把,操作方便。如置于独眼高火上,火离鏊凸部高约8厘米,离鏊股不足5厘米,烙制成形的馅饼中间薄, 周边厚,中间皮脆,馅少,周部馅多面软,而且鏊光不糊饼面,所以,烙出的馅饼两面金黄色,形如小铜锣。

新中国成立后,集市、地摊卖馅饼的不下数十家,惟受人青睐的是长治市英雄街杨老六、杨九明兄弟俩制作的好吃。改革开放后,华东小区的汪来香女士,在父辈的传授下,结合历史的做法,在配料上加以改进。优质面、四季水、煮粉条要剁碎,臀尖肉、韭菜配、撒香料、拌入味,皮儿薄、馅儿肥、色泽黄、软而脆,百姓食客们称之为"馅饼王"。壶关县北关闫建国烙制的"素馅饼"也备受群众欢迎。他们的馅饼都被长治市名吃研究会评为"上党名吃 "。汪来香的馅饼还荣获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金奖。

山西特产手抄报电子版山西家乡的特产手抄报图片大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