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姜糖特产 正宗手工特产花生姜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6 22:13:43

一. 重庆市 綦江 东溪花生

东溪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溪花生:东溪花生远近闻名,因这里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种植出来的“东溪花生”吃了不上火、不烧心,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东溪花生

重庆市綦江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20336381

29

加工过的花生

二.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姜糖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原料配方 上等红糖28.5公斤 优质熟油4.5公斤 鲜姜1公斤 上等糯米11公斤 上等芝麻2公斤 桃仁2公斤 蜜玫瑰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姜汁:将鲜姜洗净,用搅肉机搅碎,加少量水拌匀,挤出姜汁待用。2.制糕粉:按配料将糯米用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次日早晨用河沙(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制,要大火炒制,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细粉(又称雄粉)。再摊在地上露2~3天后,以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即可。3.熬制红糖:将红糖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化,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放入锅内加姜汁和糕粉(要少量地逐渐加入,以免成团)继续熬制。温度掌握在80~90℃,火色不宜大。边熬边搅拌,使糖与糕粉、姜汁渐渐成浓糊状态时加入优质熟油,继续煮开,然后加芝麻和香料拌匀即可。4.成型:将熬好的姜糖糊舀到案台上摊开,冷却后用木棒擀薄,开条切成厚3厘米、宽8厘米的长条形,然后装盒,即为成品。规格:长方条形,大小均匀。色泽:深褐色。组织:绵软滋润,细腻化渣。口味:味甜,微带姜味,清香爽口。

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三河场便成了姜糖之乡。解放后,三河姜糖作坊合并入新都县城关糖果厂,正式命名为新都姜糖。现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制作方法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

三.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卤花生

卤花生

四.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官池花生

在莎苑地区官池一带大面积种植,沙地花生,花生果白籽实,交通便利,民风淳朴。

五.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小米花生

彭水小米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小米花生是重庆市彭水县的。彭水小米花生是具有“粒小、色艳、果香、肉脆”的特色花生品种。彭水小米花生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小米花生民间又称“植物肉”,原产美洲,湖广填四川传入彭水种植,经过当地苗民350余年的筛选,培育出了“粒小、色艳、果香、肉脆”的特色花生品种。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

彭水小米花生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小米花生协会

12422868

小米花生(花生)

六. 福建省 三明 清流 赖坊花生

赖坊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赖坊花生,始于明代,据清朝道光版《清流县志》(光绪版)物产篇记:“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之土中,故名”的,记述。地处清流县境域最高山峰,海拔为1705.7米的大丰山脚下的赖坊乡,因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又处南北气流的交汇带及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其富含矿物质锌、硒和维生素E。赖坊花生外形纹路清晰,壳薄易剥,细长个小,仁大皮红,嚼之有甜味,煲汤,香气浓郁,汤色鲜红,滋味鲜醇。因红衣红肉,细细长长(多为3-4仁),营养丰富,客家人视其为“圣果”。生产出的红衣花生品质优良,以其独特的加工方式,酥脆的产品口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和脾胃,补血养血、生发乌发等多种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2年被列入为福建省地方稀有品种保护。赖坊花生是清流县近年强势崛起的一个特色农业项目。清流县政府十分重视赖坊红衣花生产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2012年11月赖坊花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近年,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全县发展赖坊红衣花生种植5000多亩,平均年产值354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赖坊红衣花生产业目前将种殖、生产、加工与生态旅游观光、红色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丰富清流旅游产品、促进清流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大大提高赖坊红衣花生种殖业的影响力。

赖坊乡盛产花生,赖坊花生营养价值:花生果实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 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有促进人的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作用。

种植(油料)

地域范围

“赖坊花生”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清流县辖区内的赖坊乡、田源乡、沙芜乡、灵地镇、李家乡、长校镇、里田乡、嵩口镇、余朋乡一带的大丰山脉东麓的小盆地,辖区9个乡镇35村,东到沙芜乡灌尾村,西到里田乡廖坊村,南到李家乡南山下,北到嵩口镇高赖村。地理坐标: 东经116°26′27" -117°3′1" ,北纬25°26′27" -26°21′。总保护面积700平方千米,年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0.3万吨。

七.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红衣花生

港口区红衣花生产于北部湾光企半岛,即光坡镇、企沙镇,其营养、药用价值显著,果仁含有30.6%蛋白质、51.2%脂肪,还有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

信息来源:港口区政府网

八. 山东省 淄博 沂源县 沂源花生

沂源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沂源花生历史悠久,据《沂源县志》记载:清朝末年开始种植,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张庄、黄庄、张家坡等乡(镇)为主要产地,其他砂质地带都有种植。沂源花生是当地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历史以来农民就有喜欢种植的传统习惯。1949年播种3.2万亩。1956年播种面积7.7万亩。1958年以后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到1961年花生面积减压2万亩。1970年恢复到3.2万亩。1980年起,种植结构得到调整,花生面积再度扩大,产量逐步提高。1985年播种5.39万亩。1990年播种4.78万亩。到目前每年种植5万余亩。专业合作社成员,有4个花生产品认证为有机食品,国家级有机花生生产基地6000亩。

地域范围

沂源花生地域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7°48'~118°31',北纬35°55'~36°23'之间,沂源县地处山东省的中部,淄博市最南端,属沂蒙山区,东至大张庄镇向阳峪村;西至大张庄镇南慢村;南至大张庄镇闲场村;北至大张庄镇赤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7'~118°3',北纬35°59'~36°4',地域保护种植面积3500公顷,年总产量1312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沂源花生品质优良,以颗粒饱满、色泽鲜艳、清脆香甜,无黄曲霉素著称于世,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新鲜度:新鲜、清洁,荚果网纹清晰,籽粒色泽鲜艳。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荚果和花生仁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色泽:具有本品种所固有的色泽,所加工的花生油气味浓香,色泽明亮。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可加工成脱皮花生仁、油炸花生米、风味花生等系列产品。腐烂:荚果无腐果、烂果、虫食果,芽果。整齐度:果粒均匀、籽粒饱满。 2、内在品质指标:沂源花生主要的营养成分有脂肪,含量≥42.0%,蛋白质含量≥24.0%。花生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E为最多,含量≥80.0mg/kg,花生仁含有丰富的钙、磷、硒等营养成分,其中钙含量≥50.0mg/100g,磷含量≥2.60×102,硒含量2×10-2,花生仁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 3、安全要求“沂源花生”必须达到农业部“有机花生”GB/T19630.1/3/4的指标

九. 香港 花生猪脚汤

配料:生花生250g、猪脚1支、红枣12个、当归15g、丁香5g、葱段10g、姜片10g



制作方法:1、猪脚洗净从中间分开成两半,在沸水中略微烫一下,冲洗清理浮末。2、花生洗净,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煮到约7分熟,放入猪脚继续文火煮。3、待猪脚煮到1小时后约8成熟,放入红枣、当归、丁香、葱段、姜片。4、继续用小火煲煮,大约3小时,待猪脚熟烂,汤汁也变得粘稠即可。

十. 广西 崇左 江州区 红衣花生油

红衣花生油:红衣花生油采用上等红衣花生仁压榨,由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酸油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

信息来源: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

正宗沂蒙特产姜糖正宗手工特产花生姜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