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特产香油有哪些品种 河北燕赵老字号香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5 06:51:54

一.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肃宁韭菜

肃宁韭菜是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的。肃宁属海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棉花、蔬菜、果品生产区。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其中无公害韭菜4万亩。

近年来,河北省肃宁县通过创建无公害蔬菜基地、成立韭菜专业合作社、引进科学生物除虫技术等措施,保证韭菜四季供应,俏销京津市场。目前该县小拱棚韭菜种植规模达4万余亩,年产无公害韭菜30万吨。

二.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烤山芋

烤山芋

烤山芋:又称烤红薯,也是任丘传统的风味食品。其原料是当地盛产的红薯,以春种者为主。优种红薯大洋红(俗称心里美)皮黄、红穰、块匀,表皮洁净,是烤制红薯的上等佳品。烤制时将选好的红薯用铁丝挂在特制的专用烤炉内烘烤,不停地翻动,烤到皮焦穰烂即可。新出炉的烤红薯,表皮焦黄,掰开后里穰呈杏红色。拿一块在手,热腾腾烫手,吃一口热气嘘嘴,不敢合口,甘甜清香之气诱人食欲。所以沿街流动叫卖的烤红薯车旁,常常围拢一群群选购者。

三. 山西省 晋中 祁县 祁县小磨香油

祁县小磨香油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祁县小磨香油含有防止衰老的维生素E,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极佳的效果。亚油酸具有调节胆固醇的功能。该产品性平,味甘,常食用可治疗多种疾病。该产品曾获山西省名优、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

“香油香油油油香,油香油香香香油”,这是赞美祁县小磨香油的话语,祁县小磨香油历史悠久,从宋代芝麻引进当地种植后,便生产出了由芝麻为原料的小磨香油。小磨香油至今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保持了“一滴香”的香油风格。

祁县小磨香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油方法,方法为:将90度水加入到磨碎的芝麻酱中,使其非油物质吸收膨胀,其中油脂被挤出。这种方法在我国有千余年历史,但从炒、打磨、磨碎到兑水等环节都凭经验操作,要有一定的手工技术,其技术含量决定出油量和香味大小,而且一般工人每天只能制油100斤左右。因为设备简单,不能完全符合工艺上的要求,因此设备效率也低。

芝麻油中含不皂化物比较多,一般达0.9%至1.7%,其中最重要的物质是芝麻酚素。芝麻酚素在高温下能水解为芝麻酚。芝麻酚有特殊的香味,而压榨萃取的芝麻油由于芝麻酚没有高温水解而被破坏,不能形成芝麻酚,故基本没有香味。因此,同样以芝麻为原料压榨油称为芝麻油,而水代油制作的称为小磨香油,小磨香油的香味能促进人们的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祁县小磨香油传统制作工艺为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申报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于2006年申请过文化遗产。

四.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小磨香油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文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艺考究,色泽澄亮,纯净浓香。它既是烹饪的上等用油,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周边各市县乃至京、津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称这种植物,又称这种植物的种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称“脂麻”;芝麻原产自非洲,相传汉代张骞在西域得其种,故称“胡麻”。晋石勒时讳“胡”字,改为芝麻。芝麻榨油技术是芝麻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当然也和芝麻的种植有直接关系。不过,文安种植芝麻的历史,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至明末创修《文安县志》才有记载。文安人对芝麻情有独钟,“要发家,芝麻瓜”的民谣流传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城内辟有芝麻交易场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记载文安造油业作坊的户数:民国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这些户数中,估计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据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传的回忆,文安最早的(是回忆中最早的,实际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县城东关外姓马的大户人家开的。清光绪年间,吉村农民张树春在这家当长工,经常到香油坊打杂、帮忙,慢慢学会了小磨香油的技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张树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一家香油坊。后来,他儿子张恩荣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张学增,社会1,香油坊时开时关。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办副业,张学增又为生产队开香油坊。第四代张法明、张法信、张法光也各自在生产队开办香油坊。直到张永强、张永良、张同喜,共计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开放时期,香油坊又重新由个人开办,张永强、张永良两家迁移到县城蔬菜市场西侧,张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从开办的。第二代王树德经历了自家开办和生产队办两个阶段。第三代王鸿起仍在生产队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开办。第四代王国祥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迁至黄甫农场食品工业园内,改作坊为工厂,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王家务村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据张树芝老人回忆,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张万香开办的。其子张洪皂继承父业,到人民公社化后,张洪皂又为生产队开香油房。在生产队里,他带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术人员。至今,该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东关、冯郭、郭辛庄、留郡、大叩皂、阜安、边王赵、马庄等村庄的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纵观文安小磨香油的发展历史,清代及其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约有20余家,人民公社化期间,生产队共办香油坊100余家,这些香油房规模都很小,一般每家每天仅磨芝麻50斤,甚至有的两天磨50斤芝麻。香油坊由个人开办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香油坊时增时减。进入21世纪,香油坊基本上趋于稳定,大约80余家,其中城内(防洪堤内)8家,城外70余家,分布在县域各地。这些香油坊的数量比生产队时虽然减少了,但每家的规模都扩大了。至2005年,每家香油坊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最快,已成为拥有一整套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工业。

五.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沧州冬枣

冬枣是一种晚熟鲜食果品,单果重25克左右,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品质极佳,可食率达93.81%,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冬枣含有天然冬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总含量0.985mg/100mg,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此外,冬枣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维生素A、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是沧州名贵,国外无栽培记载,现已销往北京、天津、深圳、香港等地,并打入欧美市场,成为当地的畅销货。

六. 河北省 沧州 泊头 十里香酒

三井十里香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十里香酒是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的。三井十里香酒工艺独特,生产过程中以中高温大曲配合泥窖发酵。用此工艺酿造出来的十里香酒,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绵长尾净,丰满协调。再经过百年木质酒海和特质宜兴陶坛的长期恒温储藏。饮前香气优雅怡人,饮中畅快甘润,饮后余香不绝,成为柔香白酒的典范。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国营泊头市酿酒厂,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河北三井酿酒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增资扩股创建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月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正式进军资本市场。公司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亿元,职工900余人,年白酒生产能力2万吨,销售额近6亿元,利税5000万元。

公司位于河北省泊头市工业区,紧邻渤海湾,距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距黄骅港80公里,境内京沪铁路,京沪、石黄两条高速公路和104、106两条国道贯穿其中,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三井传承古法酿造,现有持续使用与发酵三十年以上陈年窖池2000余个,5000平米的地下恒温酒窖,五年以上优质原酒常年窖藏10000余吨。公司主要产品为“三井牌”“十里香”和“小刀”两大系列近百余个品种,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京、津、冀、鲁、豫、晋、辽、蒙、苏、皖等十余省、市、自治区。2007年12月,“三井”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三井十里香”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评定为“中国创新典范白酒产品”;“三井小刀”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12年,“十里香”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被河北省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井十里香”酒已成为河北省白酒的主流品牌和沧州白酒的代表。

河北省泊头市现辖行政区域

《泊头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十里香”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泊政函〔2012〕5号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LX0001s-2009《十里香酒生产技术规范》

十里香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

1.糯红高粱:产地范围内所产的糯红高粱,粗蛋白含量≥13.0%、总淀粉≥65.0%、单宁含量1.48%至2.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2.大米:淀粉含量≥7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糯米:淀粉含量≥7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4.小麦:淀粉含量≥6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5.玉米:淀粉含量≥6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6.水:取自产地范围内300米以下的古潜山脉的纯天然无污染之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

1.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破碎→入房培养→出房→出曲→入库贮存→领料→润粮

→蒸酒蒸粮→加浆水→摊凉→加曲→入窖发酵→出酵→配料→上甑→半成品酒→等级鉴定→分型贮存→勾兑→灌装→包装。

2.工艺要求:

(1)制曲:

小麦经破碎加水,水分控制在34%至36%,制成曲胚培养48h,曲房温度40℃至45℃。揭晾霉24h。之后第一次翻曲:由2层翻为3层。5天至6天后,三层曲温度在60℃以下,翻第二次,由3层翻至5层进入高温培养期,控制品温在58℃至62℃之间,保持8天至12天。第三次翻曲:在18天左右,等品温开始下降时,由5层翻至6层培养。第四次翻曲:等品温下降到40℃以下时,由6层翻至8层。成熟出房,总天数约30天至35天,品温降到与室温相近,曲心干燥时出房。大曲贮存高于6个月后,才可投入制酒生产。

(2)制酒:

①投料阶段:将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碎至4至6瓣,玉米要求单独粉碎,粉碎至8至12瓣,不得有整粒粮食,20目过筛,细粉≤25%,然后按照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比例配比混合投料,与母糟混蒸混烧、蒸酒蒸粮后,出甑摊晾,之后加曲,入池水分控制在54%至58%,温度冬季在18至22℃,夏季和地温持平,然后入窖发酵75天后,开窖取醅。

②馏酒阶段:馏酒采用低温馏酒,分层、分级、分质摘酒。所制的原酒共分成优级酒、一级酒、二级酒。

(3)贮存:

原酒按优级、一级、二级分成五粮浓香优质酒、浓香优质酒、翻沙调味酒、压排调味酒、双轮调味酒,在恒温恒湿环境的地下酒窖储藏,贮存于陶坛中至少三年以上。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40%vol以上

色泽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窖香浓郁,复合香好,陈香突出

口味

绵甜柔和,醇厚协调,略有回甜,回味悠长

风格

绵柔、醇甜、窖香浓郁、醇厚、协调

七.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老豆腐

在任丘小吃中老豆腐是最有名的。白布蓬下,摆着两只用棉布包裹的大罐,托盘上放有碗勺子及各种调料。只要朝旁边的木凳上一坐,很快,一碗香气四溢的老豆腐便端到顾客面前。 老豆腐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驰名四方。老豆腐选料较为严格。杂豆,酶豆,瘪豆全部筛选掉,剩下的纯正黄豆用水洗净,经石磨粉碎后,去掉豆皮,开始磨浆。其他的工艺和制豆腐相似。 盛豆腐的大罐用棉布包裹,即使在冬天,老豆腐也是热乎乎的。其次,碗里的佐料也相当丰富,如小磨香油,芝麻酱,蒜泥,辣椒油,盐水,酱油,醋等,吃起来清香可口,很有滋味。( 任丘)

八.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三原小磨香油

三原小磨香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原小磨香油,始自清代,距今约三百年历史。三原小磨香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但能促进人们的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矿物质等,可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对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均有较好的效果。小磨香油还有润肤、祛斑、疏经活血、预防脱发和过早出现白发的功效,因此最有益于中老年人延缓衰老。1984年成立三原香油公司,生产“龙桥春牌一滴香”小磨香油,1987年获陕西省优质产品称号。该产品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多次化验,质量指标均优于“陕Q/B180-79”小磨芝麻香油省级标准。陕西兴邦油品有限公司作为三原小磨香油产业的龙头企业,自主研发的小磨香油生产设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2010-2011年度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荣获了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

三原小磨香油久负盛名,以其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产品畅销国内外,经久不衰。近年来,三原小磨香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已有香油获证企业46家,在全国香油市场占据较大份额。三原小磨香油具有浓郁、显著的香味,能促进人们的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芝麻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三原小磨香油采用当地生产的优质芝麻,以手工生产为主,经筛选、漂洗、炒籽、扬烟、磨浆、兑浆搅油、振荡摇油、毛油处理等多道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纯正优质的小磨香油。用石磨磨制香油比普通香油具有更浓郁的醇香,其风味来自独有的石磨工艺,是普通香油所不具备的。其保持了1600多年的绿色物理加工制作工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芝麻营养的最大化,而且口味醇香,更易在烹饪中保持食物的色、香、味。近年来,三原小磨香油产业继续扩大,已占据全国26个省、市香油市场,知名度高,质量可靠。

三原小磨香油

陕西省三原县城关镇、西阳镇共2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原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界定三原小磨香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函》,三政函字〔2014〕10号

三原县地方标准:DB610422/T02-2014《三原小磨香油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九.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茴香油

茴香油既是高级调料,又是制作香水、香皂、牙膏、名酒、糖果等的原料。茴香油还是良药,有健胃、消滞振食、驱风、兴奋、催乳等功效。 壮族人民种八角和制造茴香油有悠久的历史,明、清至民国时期,八角的种植大有发展,本世纪30年代,广西八角产量为15000担。1987年,广西年采收八角干果16016吨,产茴香油273吨,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 桂林)

十. 河北省 沧州 黄骅 黄骅毛蚶

产地:中国河北黄骅。     特点:早春或晚秋时毛蚶肉肥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熟制清香可口易消化吸收,亦可晒干备用和制作罐头。( 黄骅)

黄骅毛蚶的食用方法:

毛蚶拌菠菜

口味:味道鲜美,清爽可口

主要材料:毛蚶250克、菠菜250克、生姜1小块、大蒜4瓣

调味料:香油2小匙、香醋1小匙、精盐1小匙、味精1/2小匙

1、将毛蚶煮熟取肉,姜、蒜洗净后切末;

2、菠菜挑洗干净,焯水过凉,沥干水后切成段;

3、将毛蚶、菠菜、盐、醋、味精、香油、姜末、蒜末拌匀,装盘即可。

酱爆毛蚶

1、买回来的毛蚶入到盐水中泡两个小时,吐净泥沙,冲洗干净后捞出备用;

2、豆豉酱加适量清水调匀,姜切片、青红椒切片备用;

3、锅中油七成热时,放入姜片炒香,再放入稀释好的豆豉酱稍炒,放入青红椒片和毛蚶,再倒入少许料酒,炒至完全开口即可。一定要熟。

沧州金起香油是特产吗沧州特产香油有哪些品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