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可以邮寄的土特产 温州特产适合送人的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3 11:05:06

一.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二.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温州豆沙汤团

由豆沙、白糖、熟猪油、肥肉丁、饴糖、桂花等原料作馅。汤团纯白细韧,汤清味香,甜美可口。以郑德大汤团店产品最著名,已有百余年制作历史。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四.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婆饼

婆饼是泰顺最具山城特色的风味小吃,是当地百姓酒宴上一道老少皆宜且又必备的菜肴。家家户户摆酒席、招待客人或是做点心时都会买些婆饼回去。婆饼皮脆、馅鲜,让人百吃不厌。做法是先以米糊制成薄饼,加入馅子,卷成桶状,再压扁,上平锅微煎一下即成。罗阳镇城关环城路上的徐世跃夫妇的婆饼店比较有名。

五.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瑞安马蹄笋

绿竹,正式名称为光箨绿竹,因它的笋形稍弯象马蹄,而俗称马蹄笋。马蹄笋是主要食用笋之一,瑞安马蹄笋产量居全市之首。马蹄笋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夏秋季节的上好菜肴,且加工性能良好,适宜制作罐头,是出口创汇的畅销产品。绿竹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8度以上,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能耐-5度的低温。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福建、台湾等地。( 瑞安)

六. 浙江省 温州 鹿城区 温州牛肉焙片

创始于1936年,城区五马街福禄寿糖果店广东师傅所制。温州市食品公司职工经过多次革新生产工艺和配料,制成了有温州特色的牛肉焙片,畅销国外内外。1982年被评为浙江省最佳产品
( 温州)

七.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荸荠杨梅


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枝梢较稀疏,树形较矮。果中等偏小,重约9.5克,扁圆,形似荸荠故名。完熟时果面紫黑色,肉柱棍棒形,柱端圆钝,离核,肉质细软,汁多,味甜微酸,略有香气,含可溶性固性物高达13%,含酸量0.8%,可食率高达96%,品质特优,核小。瑞安高楼产地6月中旬至7月初成熟,采收期长达20天左右。 丰产稳产,定植后3—5年开始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旺果期可维持30年左右,经济结果寿命约50年。盛果期平均株产50千克以上,最高可达450千克。成熟时抗风强,不易脱果,甚抗癌肿病与褐斑病,适应范围广,凡有杨梅生长之地均可引栽。耐贮运,加工性能特佳,为目前最佳鲜食兼罐藏品种之一。

产品历史: 杨梅,又名日精(唐朝冯贽《方仙杂记·日精》)。它形似戏曲中花旦身上的丝绒帽球,故又名花旦果。宋代,越州杨梅最佳,时人称之楞梅。其别名还有圣生梅、朱红、树梅等。它盛产于浙江、江苏,福建等亦有栽植。杨梅不是梅,其果实似球形,外表呈凹凸的肉桂,红、紫、白色均有,紫色叫紫杨梅,青白色叫水晶杨梅,淡红色叫红杨梅。味甘如蜜,甜中沁酸,含于口中,余味绵绵,紫色最佳。果实含有葡萄糖、果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和蜡质等,又含花色素的单葡萄糖甙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

八.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盘菜

盘菜属十字花科芸苔属芜菁种的一个类型,系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肉质根形扁贺如盘而得名。瑞安市梓岙在清代咸丰年间就种植盘菜,五十年代后期以梓岙为中心,北至丽岙、白门,南至凤山、南山一带,盛产盘菜,总面积数百亩,总产量百万公斤,销往永嘉、温州、瑞安一带,深得消费者嘉爱,且久负盛名。盘菜是秋冬季节和春节前后蔬菜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肉质根色白、扁,组织细密,味甜稍带辣,不仅可炒食,而且可生食、腌制、酱制等,各具风味。盘菜的肉质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及多种糖类、氨基酸、钙、铁、磷等矿物质,因此,是一种理想的营养食品。目前梓岙盘菜主要分布在莘民、汀田、大典下、上望、董田、阁巷等乡,平阳、苍南、乐清、瓯海等县也有种植。

九.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十. 浙江省 温州 洞头县 泥糍

泥螺,古称吐铁。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吐铁一名泥螺,俗名泥蛳,岁时衔以沙,沙黑似铁至桃花时铁始吐尽”当今在温州称泥糍,系其生长在泥涂中。闽南称“麦螺蛤”因其盛产于麦熟季节。在江、浙、沪一带称黄泥螺因其贝壳为黄色。加工腌渍的卤液亦呈黄色或淡黄色而得名。

泥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外壳呈卵圆形,壳薄脆,其壳不能包被全部身体,腹足两侧的边缘露在壳的外面,并且反折过来遮盖了壳的一部份。体长方形,拖鞋状头盘大,无触角。壳无螺塔。

泥螺在我国沿海都有出产,是典型的潮间带底栖匍匐动物,多栖息在中底潮带,泥沙或沙泥的滩涂上,在风浪小、潮流缓慢的海湾中尤其密集,以东海和黄海产量最多。

泥螺行动缓慢,它用头盘掘起泥沙与身体分泌的粘液混合,包被在身体表面,酷似一塔凸起的泥沙,起着拟态保护作用。生活中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适应力强,易生长。 泥螺雌雄异体,但异体受精。性成熟时,常可见到雌雄螺在滩涂上交尾,产下一圆形胶质膜包被的透明卵群,每群有一胶质柄固着在海滩上。密密麻麻的卵群,随潮涨落在水中波动,煞是壮观。受精卵在水温25—28℃时,4 天即可完成胚胎发育,温度低发育速度相应减慢。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段浮游生活期,后变态成幼螺营底栖生活。

泥螺是可供食用的主要软体动物之一。虽然个体小,名声却很大。自古我国民间就有吃泥螺的习惯,尤其是江浙沪闽沿海一带的民众,把它作为海味珍品,而且加工、食法讲究。经腌渍加工的糟醉泥螺味道鲜美,清香脆嫩,丰腴可口。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的口味也在不断地变化,泥螺已跻身宾馆宴席,成为“八珍冷盘”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看,走俏海内外市场。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量和销量直线上升。就以上海为例,年销量已突破100 吨,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泥螺正规产品要求三曝腌制,这样既卫生又易贮存,即使36不会变质,食之安心。但三曝制的泥螺,一来费工费料,成本较高,二来肉质略老,色泽较深,口味偏咸,不如二曝的汤清肉嫩适口,但二曝及一曝腌制的泥螺,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是不可以上市的,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合规定的产品,往往细菌也超标。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胃口,市场上泥螺产品花色品种很多,不仅有适合宁波人偏咸口味的泥螺,还有口味清淡略带甜昧的“苏式”和带辣昧的“川味”泥螺等。所以,泥螺产品越来越受到四方食客的普遍称赞。

温州特产送人一览表温州有什么可以邮寄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