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有哪些美食特产 应城特色美食照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3 07:45:12

一.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陈岭荸荠

荸荠的种植,始于陈家岭一带(今属陈河镇),故称“陈岭荸荠”。陈岭荸荠的种植和产出时间,相传在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里紧靠龙赛湖,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所产荸荠,个大、皮薄、多汁、清脆甜润,含糖量高,营养丰富。产出时间多在冬腊正月新年前后。这时,人们因在年节之中,多有鱼肉腻食,吃上几个荸荠,不仅心底甜津凉爽,且能消积化食,因而成为人们喜吃的消积化食佳品,使之年年产出,经久不衰。荸荠不仅仅可以生食,还可以煮熟食用;或荸荠炒肉进入餐席,或制成罐头(马蹄罐头)外销,广受欢迎。

后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陈河镇人民政府在引导农民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陈岭荸荠产量高的特色产品优势,不断扩大荸荠的种植面积,陈河镇的人和一带也广为种植(人和产的荸荠称为“人和荸荠”)。镇人民政府还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组织了荸荠种植研究协会。在开展技术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荸荠有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关方面遂研荸荠的原料的天然保健食品——普力奇固体饮料(颗粒剂),经临床试用,获得良好效果,确能改善肠道功能(润肠通便)。后经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评审,于1999年12月22日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国产保健食品,并颁发了“卫生部国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二.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应城松花皮蛋

应城松花皮蛋是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的。应城无铅松花皮蛋个大质优,蛋白部分为半透明体,呈现茶褐色,光滑晶亮,有明显的松花纹理,蛋黄部分稀酥软嫩,凝而不固。

早在公元1660年,应城就开始生产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代,应城松花皮蛋被列为朝廷贡品,民间誉其为“蒲阳佳品”。松花皮蛋因其外表呈现松针花纹,风味奇特而得名。1985年应城松花皮蛋被评为湖北省优良产品,在 1992年第二届全国农1动会上被指定为专供食品。

三.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黄滩酱油

1958年11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在-总理、贺龙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下访问应城红旗人民公社时,-总理把黄滩酱油作为礼物馈赠给金日成首相。

黄滩酱油的名贵,首先在于水。大富水在黄滩镇有一段回流处,取名义马河。这里河床土质优良,河水清澈如镜,底层有岩盐散发,河水富含各种矿物质,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用这种水再选上等黄豆和优质面粉为原料,经4年以上纯天然发酵,5年的日晒夜露,晒至酱缸里的油面结出一层薄冰样的物体,置在碗内摇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时,驰名中外的黄滩酱油就酿制而成。因酱油表面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晶,故又名“冰油”。具有汁浓、香醇、味鲜、耐储、有光泽、无沉淀、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炒、凉拌或卤制菜肴的上等调料,是湖北著名之一。据记载,黄滩酱油在清乾隆年间,就被钦定为朝廷贡品。

黄滩酱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清·乾隆年间,应城黄滩镇有个赶脚的庄稼汉杨盛,养有一匹枣红马。杨盛靠马吃饭,周全照料该马。天长日久,马通人性。有一年发大水,黄滩河堤溃口。枣红马驮主人穿过激流脱险后,精疲力尽,被漩涡卷走。义马救主的事传开后,乡亲们就把黄滩这段河取名“义马河”。杨盛自马死后,改做酱园生意。恰遇乾隆皇帝游江南过湖广,应城知县命杨盛酿制上等酱油进贡,吓得杨盛寝食不安。一日夜里,恍惚间只见枣红马进来,开口道:“主人莫愁,紫微星出来的时候,你去挑义马河的水做酱油,皇上一定满意。”杨盛睁眼,却是个梦。他按义马的嘱咐,在紫微星出来时,取义马河水酿制酱油,果然味道清甜奇鲜。用它做菜,色香味美,咸中带甜。乾隆尝毕大悦,称赞不已,即御点为贡品。从此,黄滩酱油名扬天下。

义马河黄滩酱油成为钦定贡品,记载于《光绪应城志》之中,是有史可据的应城著名。1981年,应城酱品酿造厂将其生产的黄滩酱油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义马河”牌。1985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1991年被载入《中国当代名特优产品大辞典》,1995年荣获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在香港等地,供不应求。

四.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干拨才鱼筒

长江埠临近东西汊湖,每天上市的才鱼很多,但当时人们既不知道才鱼富有营养价值,又嫌弃熟后不好吃,因此,很长时间很少有人买才鱼,长江埠四房馆厨师陈文庭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一有闲空就琢磨如何利用本地这一资源。经过不继探索,反复改进烹饪方法,终于创制成“干拨才鱼筒”。

才鱼,俗称黑鱼,学名乌鳢,肉质纯净,营养丰富,可肝肾,是极好的滋补品。用才鱼可作多样菜肴。而“干拨才鱼筒”风味独特,以其刀工之精细,配料适中,讲究火候,味道鲜美而久享盛名。

制法是:选购一斤左右的才鱼,放在盛满清水的大木盆内,喂养两三天,让其吐尽污秽,然后作菜。具体烹饪是将鲜活才鱼洗净剖开后,去细鳞,腮背翘鳍和头、尾、内脏,用干净抹布将血污抹净(切不能用水洗),切成0.3厘米左右的薄片,洒上湿淀粉,拌匀后待用。将油入锅烧至八成熟,将鱼片散开入锅跑油,待鱼片舒展卷筒,回锅,加入花椒、生姜、醋、酱油快速爆炒,盛起撒上胡椒粉、葱花即成。此菜鲜嫩适中,味道可口,成为应城的传统名菜。

长江埠临近东西汊湖,每天上市的才鱼很多,但当时人们既不知道才鱼富有营养价值,又嫌弃熟后不好吃,因此,很长时间很少有人买才鱼,长江埠四房馆厨师陈文庭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一有闲空就琢磨如何利用本地这一资源。经过不继探索,反复改进烹饪方法,终于创制成“干拨才鱼筒”。

才鱼,俗称黑鱼,学名乌鳢,肉质纯净,营养丰富,可肝肾,是极好的滋补品。用才鱼可作多样菜肴。而“干拨才鱼筒”风味独特,以其刀工之精细,配料适中,讲究火候,味道鲜美而久享盛名。

制法是:选购一斤左右的才鱼,放在盛满清水的大木盆内,喂养两三天,让其吐尽污秽,然后作菜。具体烹饪是将鲜活才鱼洗净剖开后,去细鳞,腮背翘鳍和头、尾、内脏,用干净抹布将血污抹净(切不能用水洗),切成0.3厘米左右的薄片,洒上湿淀粉,拌匀后待用。将油入锅烧至八成熟,将鱼片散开入锅跑油,待鱼片舒展卷筒,回锅,加入花椒、生姜、醋、酱油快速爆炒,盛起撒上胡椒粉、葱花即成。此菜鲜嫩适中,味道可口,成为应城的传统名菜。

五.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汤池中华鳖

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地处应城市西部丘陵,人口16864人,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应城市汤池镇甲鱼(中华鳖)养殖面积达到3800亩,全镇有500多农户从事甲鱼养殖。全镇年产甲鱼600多万斤,产值过亿元,成为湖北省最大的甲鱼养殖基地。

汤池镇甲鱼养殖已有近20年的历史。过去,这个镇利用天然的温泉资源养殖甲鱼,积累了丰富的甲鱼养殖经验和成熟的技术。近年来,汤池镇不断扩大甲鱼的养殖规模,加快品种的换代升级,同时,转变甲鱼的养殖方式,由温泉养甲逐步改变为锅炉温室养殖和常规养殖相结合,使甲鱼的口味更加符合大众需求。

甲鱼是一种珍贵的、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动物。我国普遍把甲鱼作为食用上选的珍品,且用作食疗的滋补食品。食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甚至更远。甲鱼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尤以裙边更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据测定,100克鳖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6.5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

六.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七.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龙王玉米

应城,以盛产稻谷闻名。据考古发现,在今汤池的四龙河陶家湖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尚有稻壳遗存,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水稻种植。而在距今700多年前,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杨岭地区,还献出了谷物的奇珍——龙王玉米。

据传在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应城一带天大旱,禾苗枯黄,粮食绝收,民不聊生。东海龙王得知后,急令其四子前来拯救。昼夜之间,四龙子开出一条河,即后来被当地人称之的“四龙河”。当地农夫用四龙河水浇灌稻田,不仅获得了丰收,且产出的稻谷颗粒饱满,品质精良,营养丰富。既解除了当地干旱之苦,又因祸得福,产出了这精美的稻米,极为世人喜爱。当地农夫为感谢龙王开河的功劳,就将这种稻谷制成的米称为“龙王玉米”。奇珍献世,引来四方客商争购,买者卖者集于一地,很快形成了一个农村小集市,时人们将这集市称为“龙王集”。龙王集一带产出的龙王玉米,经过几百年的选种育秧,品质优、产量高,成为应城特有的优质稻而传承至今。应城市还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对传统的“玉女粘”、“龙王玉米”等地方优质稻种进行改良,在应城四龙河,龙王集一带的1333公顷的特定地域,应用现代技术栽培,经加工后,开发出“龙王玉米”系列优质米,年产量2万余吨。米粒晶莹剔透,食味醇厚香甜,富于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曾在北京参加优质农产品展览,受到好评。

八.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干浆粑和汽水粑

干浆粑和汽水粑也是生受人们赞许的早点。做干浆粑较有名气的要属刘金宝,他的蒸锅比别人大,用手在浆盆里一把把抓起米浆往锅里搭,一锅搭四层,米浆不跌不流,呈滴水型,搭完后盖上锅盖,凭听锅里的水响,指挥作火人如何烧柴。上大汽后,停火焖一下,然后用锅铲铲起,粑子底黄肉白,焦香甘甜。

九.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应城土特产及特色食品有哪些湖北应城美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