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特产糍粑配音 广西特产糍粑糯米馅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2 15:58:18

一. 广西 百色 平果 平果珍珠豆

平果珍珠豆

二.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黑粽子

“隆林黑粽子”是广西隆林县独有的风味,千百年来,一直以味香、细嫩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驰名区内外。相传在古夜郎国时期,该国的国君患了“厌食症”而头昏目眩、四肢乏力。一位神医前来为国君治病,用云贵高原盛产的草果、板栗、绿豆、胡椒、黑糯米、芝麻秆灰、猪肉等药物相拌,并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粽粑叶包成粽子,煮熟后献给国王。国王食用后胃口大开,不久,即肌骨强壮,百病俱消。于是,此药用黑粽子便世代流传下来,成为家家户户节庆时制作的传统小吃。

如今,“隆林黑粽子”已名扬区内外,2000年,在广西国际民歌旅游食品节评比中荣获“广西名小吃”金奖;在每年的百色美食文化节上,隆林的“黑粽子”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热点,备受区内外食客的青睐。2006年隆林民族宾馆的“隆林黑粽子”被列为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接待指定点心,供与会国内外嘉宾食用。

黑粽子又称黑粽粑,是隆林各民族历代节庆的美食,也是当代的绿色食品。每逢春节,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起,家家户户都忙于包制粽子,而以包黑粽子为最,多的包几十斤,少则20至30斤,总之,以满足节日食用和送礼为数。

隆林黑粽子制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隆林黑粽子这一美食珍品一直以味香、细嫩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驰名中外。

隆林黑粽子来历的传说,古夜郎国君患了“厌食症”而头昏目眩、四肢乏力、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不振。一次,一位神医来为其治病,并将云贵高原盛产的草果、板栗、绿豆、胡椒、黑糯、芝麻杆炭、猪肉等药物相拌,并以“通经活络”叶——粽粑叶包成粽子,煮熟后献给国王。夜郎国君一拆开粽子,顿觉方香扑鼻,十分诱人,食用后更是胃口大开,不久,即肌骨强壮,百病俱消。于是,此药用黑粽子即世代流传下来。倍受人们的青睐。2000年11月在广西国际民歌旅游食品节上被评获金奖。

三.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粽粑

春节快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刷粽叶、泡糯米,割猪肉,调佐料,准备包“逢”。“逢”是靖西壮话,即是粽子,或叫粽粑,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但靖西壮族人民制作的粽粑与外地的不一样,大糯芳香,个体巨大,匀称美观,用料讲究。因为靖西香糯米质洁白,饭软芳香,做成粽粑煮熟后放上半月乃至一个月,还是鲜香如初。

关于粽粑的来源,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依逢的少年,勤学好问,聪明伶俐,凡事都要想一想。他编织的笥、筛、筌,比别人精致美观、实用。有一年除夕,晚饭没煮好,依逢想去玩耍,天很黑。他想,要是月亮能出来,让小伙伴们一起游玩该多好。要是没有真月亮,有个假月亮也好啊。他想到每逢节日,人们都用糯米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七月十五做“米带”,八月十五做月饼,霜降节做糍粑,能不能也用糯米来做一个“月亮”呢?

依逢把这个想法告诉阿爸阿妈,他爸爸说:“你试试看吧,节日嘛,玩一玩也好。”

依逢用糯米饭捏了个椭圆的,象个黄瓜,不像月亮,他又捏了个圆圆的,象小南瓜,把它放在阿妈铺开的叶子上,可没等手全放开“月亮”就瘫软下来,变成一小堆糯米饭。依逢不灰心,他改进方法,干脆用糯米泡水后,再用宽大的叶子包裹起来,用细绳子包扎好,再煮熟。开出来一吃,味道特别香甜可口,那是粽叶糯饭香合起来的味道。阿爸阿妈都称赞道,十分好吃。

第二年除夕,依逢总结经验,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做馅,吃起来味道更好。亲戚朋友来到依逢家,吃了这种风味独特的食品,都纷纷效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依逢,给这种食品起了个名字叫“逢”。把那叶子叫“东逢”(粽叶)。并且定为春节不可缺少的食品,赠送亲朋好友的珍贵礼物。

靖西的粽粑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风味更加独特,无论色、味、型、配料、制作上等都与外地不一样,品种也多,风味各异。

“逢咩”(母粽)。平常靖西壮族人民做的粽粑,每个粽粑一两斤,这种大粽跟端午节的三角粽不同,形状如同鼓鼓囊囊的枕头,用绿豆或竹豆猪肉作馅。除了平常一两斤重的粽粑外,在春节,靖西每家都要包一两个特大的“逢咩”,每个“逢咩”用米量小的三、四斤,大的八、九斤,里面以猪脚或猪肉为馅,那可是绝对的“巨无霸”。这种特大“逢咩”的制作,需要两人协作才能完成。“逢咩”裹扎好后,还得两人抬着慢慢放入大锅头里。煮熟后也需要两三人抬上来。除夕开始就把“逢咩”摆在神台上敬祭祖先,直到十五日。正月十六,把“逢咩”重煮,并杀鸡设筵,再次祭祀祖先后,方可剥开“逢咩”。当天,各家各户都把已经出嫁的女儿和外孙一起请回娘家,有新婿的还特地把新婿请来一起吃“逢咩”。破开“逢咩”后,按辈份老至幼辈分发,然后共享。民间认为,行此俗即可保新年安泰。

竹篾笼粽粑。靖西龙邦、安宁、南坡等边境地区的群众都喜欢特制竹篾笼粽粑,等到正月初十这一天,用来招待族中亲戚,赠送亲朋好友。它具有体形特别,表油里透,气味芳香,不软不硬,保存时间长等特点。其制作的方法是:(一)选用箬竹篾片编成长二十多寸,高宽六寸,两端陡斜,下端开着洞口的竹笼,洞边留着六寸的篾片,以备封口。(二)将20斤糯米用冷水洗3-4次,除掉杂物及泥沙,浸泡让米粒膨胀后倒去清水,放入适量硼砂溶液和少量食盐拌匀。(三)取三斤肥猪肉切成肉片,放入盆中,撒上适量的胡椒粉、五香粉、沙姜粉和味精,以及经过烤磨过的花生仁粉。倒入二两烧酒和少许食盐,用手搓压拌匀,腌闷半个小时左右。(四)将笼子口部朝天,用手把粽叶布入笼子底部和四周围,倒入糯米一层,然后放入几块肉片,如此反复十几次,至米满笼口后,用粽叶包住两层,再用篾片编封口部,放入大号沙煲(生铁锅也可),煮一昼夜即可。吃时用一把利刀把篾叶割开成“一”字形,拉出篾片,拨开粽叶,就能品尝到竹篾笼粽粑的美味。

稻草灰粽粑。龙邦、安宁一带的群众爱制作稻草灰粽粑。这种粽粑煮熟后呈灰蓝色。他们之所以要染成这种彩色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新年里忌“白”的缘故;一是这种经稻草灰染过的粽粑吃了不易坏肚子,吃时不易腻,并且具有防腐作用,比一般粽粑可久留一倍时间。这种粽粑的制法除配料与一般粽相同外,就是将稻草(糯米稻草更好)的穗部烧成灰后,拌入糯米中搅匀,再加适量的酒(以润透为宜)拌搓,然后簸去稻灰末,糯米就变成灰黑色,煮熟后就变成灰蓝色。这样制作的粽粑,烂而不糊,色泽油光,软而不粘,爽食可口不腻。

壮家人包粽粑,主要是为了过年,粽粑象征团结和睦、甜蜜、吉祥等意义。而除年粽外,在靖西还有特殊意义的各类粽粑。

旧时,小孩到了读书的年龄,上学的头一天,父母就会给小孩包上一盘粽粑,这盘粽粑很特别,有的包成四四方方的,名为“印粽”,叠成一个宝塔形状,以此寓小孩将来“高中掌印”;有的包成长形笔状,称为“笔粽”,谐音“必中”,以此表示小孩必定考中。

靖西年粽每个家庭煮有几十个,自家吃的并不多,除了祭祖所用,其余的粽粑都一对一对地挂在房门边,屋梁上、灶台旁,从初二到十五,这些粽粑就被当成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送出,而自家梁上也会多了一些亲朋好友送来的粽粑。

于是,这过年的包粽、煮粽、送粽,便成了一种带着浓浓亲情和友情的习俗。

四. 广西 百色 田阳 脆皮狗

原料:带皮狗肉1500克,香干250克。

调料:青、红辣椒块共150克,干辣椒、大蒜、八角、小米椒、郫县豆瓣各50克,洋葱80克,芝麻、酱油、料酒、金宫牌味精、鸡精各10克,蚝油、盐、白糖各20克,大葱段、花椒、香葱段、香菜、姜片各30克,色拉油250克。

制作:1、狗肉切2.5厘米见方的块,入盆内加料酒、大葱段、盐、白糖、姜片20克腌30小时。2、锅下凉水,入狗肉小火烧开,水开后将肉捞起,冲凉待用。3、锅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熟,下八角、花椒10克、姜片10克、郫县豆瓣、干辣椒10克小火炒香,放狗肉小火煸炒5分钟,出锅倒入沙锅中,加水2500克用小火炖30分钟,取出狗肉,拣去八角、花椒、干辣椒、葱、姜。4、锅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入大蒜、花椒20克、干辣椒40克、小米椒爆出香味,入香干、狗肉、原汤200克小火烧5分钟,用蚝油、味精、鸡精、酱油、青红椒块调味后颠翻两下即可盛入放有洋葱丝的火锅内,撒上炒香的芝麻、香葱段、香菜,锅底点上酒精灯即可。

五.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大麻鸭

靖西大麻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靖西1鸭,是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为广西地方优良家禽品种,是当地最大型的地方优良鸭种。

主要特性

靖西1鸭体型硕大,躯干呈长方形,羽色为深麻型。头部羽色分别为乌绿色、细点黑白花,亮绿色,胫、蹼分别为橘红色或褐色、橘黄色、黑褐色。初生重48克,成年体重公鸭为2.7千克,母鸭为2.5千克。屠宰测定:90日龄公鸭半净膛为84.08%,全净膛为72.77%,母鸭半净膛为80.21%,全净膛为72.16%。130~140天开产,平均年产蛋140~150枚,平均蛋重为86.7克。壳色青、白均有,蛋形指数1.4。公母配种比例1:10~20,种蛋受精率约95%。

靖西马鸭

主要价值

靖西马鸭具有肉质上佳的特点,用来制作烤鸭是靖西宴请宾朋时首选的美味佳肴;经师傅用秘方配料腌制,之后挂炉用碳火慢慢的烤,再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出炉的时候全是一个特点:金黄色的外皮,可以听见鸭皮上噼啪作响的声音,香气四溢。

靖西烤鸭

靖西马鸭还是制作闻名遐迩的靖西腊鸭的上好材料。用靖西马鸭加工制成的腊鸭,解放前就以其独具的特色闻名于世,近销百色、南宁、广州、云南、贵州,远销香港、越南、泰国、新加坡。解放后曾一度组织生产、加工、销售。腊鸭制作师傅根据靖西的气候特点,吸取了外地经验,用独特的方法,把靖西马鸭制作加工成剔骨腊鸭和带骨腊鸭两大类产品。剔骨腊鸭的品种有鸭饼、葫芦鸭、封鸭等,带骨腊鸭有马鞍鸭、半边鸭、葵扇鸭等。在这些品种中,封鸭最具特色,其外观仍是一只完整的鸭,内则填有猪肉、猪肝,并配有蛤蚧、白花蛇等各种名贵药材和佐料,不仅形成香气馥郁的美味佳肴,而且是滋补健身的佳品。

六.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淀粉

我县淀粉原料主要是木薯,目前全县有木薯3万多亩,由田林县红枫淀粉厂负责收购加工生产食用淀粉。该厂主要以鲜木薯为原料,加工生产木薯淀粉,经过多年来生产扩建,已经建成年可加工24万吨鲜木薯,生产木薯淀粉6万吨的规模,2004年该厂评为广西扶贫龙头企业,2009年评为百色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红枫牌”淀粉畅销全国各地。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七.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田七

田七又名“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采用, 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 子,故通称“三七”。据清代《归顺州志》说,“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 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

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村,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贵》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本草纲目》中还说,田七“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料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并说,“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咬虫伤”痢”,“大肠下血,妇女血崩,产后出血,产后血多,男妇赤眼,无名痈肿,虎咬虫伤”等。据药物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古药书说田七“功同人参”确非虚妄之词。谷甾醇和胡萝卜甙能降血脂,而黄酮类化合物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有效成分,因而常食田七,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而且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预防功能。无病的人服用后可起预防冠心病和滋补强壮作用。

田七要根据使用目的来决定用法。服法不同,功效迥异。

一般说,生田七能使血管收缩,是治跌打刀伤的特效药,确可达到药到血止的效果。把田七粉,用酒调成糊状,敷于疮疽上,可起到散血消肿作用。内服田七要根据病情作不同的服法:散血、止血、止痛应服生田七;补血、补身则服熟田七。熟田七的制法是把生田七切成片,用盐水浸透,晒干后研成细粉即成。也有将生田七置小碗中,碗内置清水,水量以田七能吸干为度,再蒸软、切片,用油炸成黄色,酥而不焦, 然后研成粉末,便成熟田七。两种方法均可。熟田七有补气、活血、补血、去瘀、生新作用,用熟田七炖鸡,是妇女产后服食的上佳补品。

在广西的名菜谱上,有一叫“田七炖鸡”的。用熟田七配以北芪、党参、杞子、杜仲等药材浸酒,就是“田七大补酒”,早晚适量饮用能补血补气,舒筋活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健康,是药酒中之上品。近年,用田七配制成的“田七牙膏”对防治牙疾有良好作用。

田七的去瘀作用是非常强的,传说有一屠工杀猪得一大盆猪血,因手被割伤,急取田七粉敷伤口,匆忙中把一些田七粉撒落于正在凝结的猪血里。不久,猪血尽化为血水。因此,届间鉴别田七真伪的方法,常用凝血块用试验,能化为血水的是真田七,否则是假田七。

购买田七,以颗大、坚实、滑身、无枝爪者为优。田七是多年生植物,要种三年以上才能收。种植年代越长,个头越大,质量越好。因此,田七的大小等级以每市斤有多少头(个)为准。如四十头,指每市斤有三十一至四十个,六十头指每市斤有四十一至六十个,百二头指每市斤有八十一至一百二十个;民间分级则没有这么严,百二头,一般指每市斤不超过一百三十个,八十头指每市斤不超过八十五个。总之,头数越多,表明田七越小,头数越少,则田七越大。二十头、 四十头的田七一般要种七年以上,那是田七中的佼佼者了。

田七的加工也要得法,挖取回来后,洗净剪下须根(须根晒干也可入药),置阳光下曝晒,边晒边搓,直至根块全部干透,用牙咬也不留痕迹为止。如加工到最后阶段,换用小木板揉搓,它的表面就更加光滑圆整。如遇阴雨天气,则用炭火烤干,火力以摄氏三十至三十五度为宜,也要经常翻动,边烤边搓,中间不能停火,以免温度降低,出现“回汗”现象。大量的田七贮存要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霉变或虫蛀;少量的放密封瓶中即可长期存用。

田七是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现在全世界仅有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广西的田七分布在田东、田阳、靖西、德保等地,特别是靖西因田七产量高,质量好,被称为“田七之乡”

八.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大肉姜

靖西大肉姜具有姜球肥大、色泽鲜亮、肉质细嫩、辛辣而弥香、纤维少、肉脆可口的特点。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湖南、陕西、山东等国内南北市场,出口转销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项目,成为靖西市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2011年种植面积6000多亩,年均产量6万吨,产值达1.29亿元。

九.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广西百色地区的田林、隆林、那坡西林、凌云、乐业和百色等县。分布于广西河池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等县,以及云南省文山的广南、富宁、马关等县。

【形成历史】

百色养马的历史,在文献和出土文物、房屋装饰和壁画中均有反映。据《田林县志》记载:“迎娶时用轿马、鼓锣、灯笼火。”民间有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的习惯。《凌云县志》记载:“行之一事,殊感两难,有余之家,常用轿马,畜马一匹。”1972年,百色地区西林县普合村出土的西汉文物鎏金铜骑俑,清康熙时修建的粤东会馆,屋脊上的雕塑壁画绘制有许多马俑和骑士。以上史实和文物艺术均说明百色地区养马历史悠久。百色山区牧地广阔,牧草丰富,全年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马匹在无棚舍条件下,放牧于高山峡谷之中,任其自由采食和繁殖,需要役用时,将马牵回圈养。使役时补饲玉米2-3kg,或糠麸4-5kg以及青草5-10kg。产区交通不便,历史上百色地至南宁和贵州兴义的往返货物均靠马匹运输。人民世世代代养马用马,对马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百色马是在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劳动人民精心培育而形成的。

十. 广西 百色 平果 生菜包饭

生菜包饭

民间节日传统食品。将鸡蛋、蒜、葱、姜、盐等与大米一起放入锅中用油炒香,盛于一张洗净的生菜叶中,再夹一些酸菜、酸笋与佳肴包好,送入口中,味道甚美。

广西特产糍粑糯米馅视频广西特产糍粑钟山话配音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