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各县特产介绍大全 黔南州特产介绍简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19 23:06:44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一锅香

一锅香

特制的卤水,在炉子上煮上一锅,肉类和蔬菜经过卤水煮过,再配上鱼腥草和辣酱的配料,找上几个朋友围坐在炉子旁,点上几个小菜一起分享,可谓是冬天小吃首选。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瓮安县 瓮安黄粑

瓮安黄粑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瓮安黄粑是贵州的民间传统食品,有1000多年的制作历史。因此,瓮安也享有“中国黄粑之乡”的美誉。

瓮安黄粑在制作上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配制而成,以本地富含天然锌、硒的糯米为主要原料,科学调配优质黄豆、红枣、绿茶、黑糯米、冰糖等原料,用野生竹叶包制,经过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加工直至黄粑由白变黄而成。黄粑中糯米透亮、糯米香、黄豆香、红枣香、绿茶香、竹叶香、木香混合,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目前,这一极富乡土味道、蕴涵着浓郁乡情的特色食品,日渐成为旅游、居家、馈赠亲友的主要选择。

过去瓮安黄粑只局限在小作坊生产,并未实现产业化。近年来,瓮安县黄粑产业出现了柴姨妈、阿乡、任九妹等数家规模黄粑加工企业。据统计,瓮安县目前已有成规模的黄粑企业3家,作坊式黄粑生产企业200余家。2010年瓮安黄粑产业的生产加工规模超过8000吨,产值超过4000万元。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贵定糟辣椒

糟辣椒

贵定的美食有很多,一时半会儿要你数还真数不完。但是在很多的美食中,都有佐料的功劳,你比如说糟辣鱼、糟辣子炒肉片等等,都要用到糟辣椒。吃的人说好,可知道做的人的辛苦吗,这就是美食的代价。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龙里县 三元酥李

三元酥李是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三元镇的。三元镇酥李向来以酥脆、香甜,果大、色泽佳、口感好而名扬四方。

三元镇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土质对脆李的生长极为有利,三元镇酥李向来以酥脆、香甜,果大、色泽佳、口感好而名扬四方。

三元镇近几年来共种植了4000多亩的酥李,挂果面积达到3000多亩,酥李产量达到7500吨左右。三元镇高坪村注册了“农三元”商标,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水果”证书。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福泉市 砂锅粉

砂锅粉

砂锅粉(砂锅米粉)是贵州各地到处都有的一种砂锅美食,有较多种口味供选择,常见的有:辣子鸡粉、大排粉、脆臊粉、三鲜粉、榨菜肉丝粉、酸汤肉沫粉、红烧肉粉等臊子品种,人们尤其在冬季最喜欢食用,原因是砂锅粉在食用时是连砂锅当作碗一起端上桌,上桌后锅里鸡汤还在上下翻滚,滋滋作响,热气腾腾,宛如坐在火边食用火锅一般,人们吃完砂锅粉,砂锅还是烫手。越是天冷吃得越是舒服,具有驱寒暖胃之功效。特别是感冒的人吃了,吃完大汗淋漓,周身痛快无比。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平塘县 大塘黑糯米

大塘黑糯米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沙质田中,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因充分吸引了土壤中的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颜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腻。民间作为补品,有“药谷”之称。

大塘镇位于平塘县境西北部,北与掌布乡及惠水县的祥摆乡,东与牙舟镇,南与通州镇、新塘乡,西与惠水县下摆乡等接壤。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全年雾天达26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1350毫米,土层深厚,土壤富含铁和磷酸盐。

大塘黑糯米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沙质田中,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因充分吸引了土壤中的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颜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腻。民间作为补品,有“药谷”之称。中医理论上,“有黑入肾,肾强则青春焕发,精力充沛”之说。

大塘黑糯米营养价值很高,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根据贵州农学院对大塘黑糯米和白糯米品种进行分析化验对比的结果,黑糯米比白糯米的蛋白质、赖氨酸和核黄素含量都高。黑糯米粗蛋白含量平均为百分之十一点四八,而白糯米平均为百分之九点五二;黑糯米赖氨酸含量平均为百分之零点四一,而白糯米平均为百分之零点三二;黑糯米每百克含核黄素平均为零点一九毫克,而白糯米平均为零点一毫克。

大塘黑糯米长吃可健身,有补血养气功效。用黑糯米煮的粥,色泽呈咖啡色,吃起来浓香可口。食用黑糯米,对慢性病患者、恢复期病人、孕妇、幼儿、身体虚弱者都有滋补作用。因此,多少年来,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逢年过节和待客送礼的珍品。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豆花粉

豆花粉迄今已近百年之久。豆花粉味道的好坏,关键在肉梢。清朝末年,豆花粉是一种素食,后来经过改进,加上了肉梢。肉梢是用猪腿筋肉和猪肉切成肉丁,然后用榨菜丁,拌上适量甜酱、胡豆瓣酱等,再用猪肉和菜油各半的混合油炒熟,加上几颗香酥的花生米,放入小碗内,再佐以辣椒、酱油、味精、葱、姜、香菜等的香料。煮粉也是有讲究的,要用豆浆煮,味道比较鲜美。还要备有一锅干净的豆浆,做汤用。吃时,可以选择干吃蘸着蘸水,美味无比,还配有一碗豆浆;也可以选择有有糖的吃法,就是将豆花粉和豆浆混合,在倒入做好的蘸水,也很美味,不过建议干吃。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龙里县 龙里刺梨干

龙里刺梨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里刺梨干是贵州黔南州龙里县的。

龙里刺梨干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醒狮镇和洗马镇共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龙里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龙里刺梨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龙府呈〔2015〕64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龙里刺梨干》(草案)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福泉市 侗族饮食

主食 过去,县境侗族以糯米为主食,今改为籼谷为主食,辅以大、小麦、小米、红苕、包谷、洋芋、荞子、糁子及各种豆类。

副食 分蔬菜、肉食两类。蔬菜以青菜、白菜、广菜、南瓜、萝卜、黄瓜、冬瓜、豇豆、四季豆、蕨菜、竹笋为主。肉食以猪、鸡、鸭、鹅、鱼、螺蛳、螃蟹、蚌为主。

县境侗族嗜好自家烧的米酒、红苕酒、甜酒、油茶、尤喜食辣味、酸味,如腌鱼、腌菜、酸汤、特别喜食鱼酱辣子。

十. 贵州省 黔南州 龙里县 龙里刺梨

龙里刺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麻芝乡、草原乡、摆省乡、湾寨乡、羊场镇、谷脚镇、哪嗙乡、醒狮镇、洗马镇、谷龙乡、三元镇、水场乡、巴江乡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个金罐罐,装些硬饭饭,不吃硬饭饭,要吃金罐罐。”这是流传在贵州龙里县的一个谜语,谜底就是刺梨。

九月,是刺梨收获的季节,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的157户村民乘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在刺梨园里采摘着金灿灿的果实。受到灾害天气的影响,今年茶乡村的刺梨产量相对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但刺梨在市场上3元多一斤的价格,却是去年的三倍。这让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致富的喜悦。

“维C之王”扎根龙里县

刺梨又名茨梨、木梨子,是贵州高原的野生,因果皮上密生小肉刺,固俗称“刺梨”。成熟的刺梨肉质肥厚,味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花、叶、果、籽皆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刺梨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百克刺梨鲜果含维C2000毫克,是猕猴桃的10倍、甜橙的50倍、苹果的500倍,因此被称为“维C之王”。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和营养的饮食。龙里正是看中了刺梨所蕴藏的广阔前景,从2000年开始发展刺梨种植业,10年间建立起1.5万亩的刺梨基地,把刺梨这一特色产品打造成了金灿灿的生态产业。

靠刺梨致富的茶香村

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的3000多亩刺梨基地长达10余里,是目前贵州省连片最长的人工培植刺梨基地。

据龙里县林业部门统计,2009年茶香村3000多亩刺梨基地,产鲜果300多万斤,按照市场均价每斤1.1元计算,全村157户总收入达300多万元,户均1.91万元,其经济收入是普通农作物的4到6倍。茶香村村主任晏启华说,农民退耕还林种刺梨政府有补助,出售刺梨果、刺梨苗又有收入,农闲的时候农民还腾出时间发展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改变了。目前茶香村90%的村民拥有摩托车,80%的村民自己改造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没有人愿意出去打工了,都留在村里种刺梨。

供不应求的龙里刺梨

龙里县在着手规划刺梨种植和产品提升的同时,还与贵州华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刺梨深加工企业合作,深入进行刺梨系列产品的研发。

现在,贵州华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刺梨粉制备方法上不断创新,使之具备了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并已经申请注册与刺梨产业相关的专利。贵州同济堂下属老来福药业公司目前也已经生产出金赐丽果汁饮品、金刺参九正合剂等多种含刺梨提取物的药品和保健品,在市场上普遍受到消费者青睐。

刺梨制品的畅销使得龙里县的刺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据悉,今年龙里县产出的1500万斤刺梨鲜果,已经全部销售给省内和广州等沿海省份的客商,一部分鲜果在市场上出售,一部分送往工厂进行深加工。

龙里刺梨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麻芝乡、草原乡、摆省乡、湾寨乡、羊场镇、谷脚镇、哪嗙乡、醒狮镇、洗马镇、谷龙乡、三元镇、水场乡、巴江乡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黔南12个县市有什么土特产黔南州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