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品店云南特产鲜花饼 云南正宗鲜花饼100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7 11:33:25

一. 广西 来宾 象州 南瓜饼

南瓜饼制作方法:美食原料南瓜250克、糯米粉250克、奶粉25克、白砂糖40克、豆沙馅50g。



制作步骤:将南瓜去皮洗净切片,上笼蒸酥,乘热加糯米粉、奶粉、白砂糖、猪油、拌匀、揉和成南瓜饼皮坯。豆沙搓成圆的馅心。取南瓜饼坯搓包上馅,压成圆饼。锅内注入清油待油温升至120℃时,把南瓜饼放在漏勺内入油中用小火浸炸,至南瓜饼膨胀,捞出待油温再升至160℃时下饼炸至发脆时即好。

二.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云南鲜花饼

鲜花饼是一款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是以“花味、云南味”为特色的云南经典点心代表。鲜花饼在云南当地烘焙品牌大都均有销售,其中以嘉华饼屋最富盛名。每年4月,等待鲜花饼的上市早已成为当地人民的共同期待,排着长队等待购买新鲜上市的鲜花饼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景象。

据史料记载,鲜花饼早在300多年的清代由一位制饼师傅创造,由于鲜花饼具有花香沁心、甜而不腻、养颜美容的特点,而广为流传,从西南的昆明到北方的天津均有所见。晚清时的《燕京岁时录》记载:“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食用玫瑰花的花期有限,而这种饼只用食用玫瑰花的花瓣,这也是鲜花饼颇显珍贵的一个原因。随着鲜花饼名声的日益升华,经朝内1的进贡,使之一跃成为宫廷御点,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获得其钦点:“以后祭神点心用玫瑰花饼不必再奏请即可。”食材—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

食用玫瑰花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属云南种植的最为上乘。云南素有“植物王国”、“鲜花国度”的美誉,全国七成多的鲜花产自这里,正是因为云南拥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四季如春的气候,优质充沛的日照,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食用玫瑰花的生长提供了优异条件。

采摘:食用玫瑰花的采摘是一项十分考究的工作,必须在每天清晨伴着晨露开始采摘,采摘至上午九点前后便须结束。因为九点之后气温开始上升,鲜花的香气会随之挥发,进而影响花卉品质。

储存:采摘下的玫瑰花经过工人的初步筛选,便需进入冷库储存或通过冷藏车及时运输至用花工厂进行后期加工。

制饼:鲜花饼的大致做法是——用含苞欲放或者微微开放的玫瑰花的花瓣制作成玫瑰花馅,加之以面粉、香油、白糖、蜂蜜等配料焙烤而制成,新鲜出炉的鲜花饼酥软爽口、花香浓郁、沁人心脾。

功效—美容保健之佳品“活血理气、平肝解毒,对噤口痢、乳痈、肿毒初起、肝胃气痛”这是《本草纲目拾遗》对食用玫瑰花的疗理功效的记载。营养专家对食用玫瑰花进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食用玫瑰花比普通蔬菜含有更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食用玫瑰花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脾、胃经,芳香行散,具有舒肝解郁,和血调经的功效,是天然健康的滋补佳品。

三. 广东省 东莞 龙舟饼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四.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双林姑嫂饼

双林姑嫂饼

双林姑嫂饼是双林传统名点。相传,清道光年间,双林镇闵家巷有个马大娘,身体欠佳,儿媳知婆母爱甜食,遂动手做甜饼孝敬。做饼时,姑娘调皮,乘嫂不备,在甜饼中放一撮盐。马大娘一尝,咸甜可口,其味独特,食欲大增。从此,双林人就将这种制作方法广为引用。双林姑嫂饼已有百余年历史,风味独特,至今畅销不衰。

双林姑嫂饼,扁圆形,厚薄均匀,表面印模清晰,底面光洁,粉质细腻、油润,呈浅灰色,有麻油香味,酥松爽口,由于体积小面精,一口一块,口即酥溶。

双林姑嫂饼用料讲究,先用上白面粉用文火成嫩黄色,再将炒熟脱壳的黑芝麻磨成麻屑,加糖粉;然后放上熬好的猪板油、少量精食盐,放,进适量的水,拌和成酥性面团用印模压制而成。这一系列过程,称之为“冷粉酥性操作工艺”。近年来,双林食品厂在传统配料、技艺基础上又进行改进,如加进适量麻油,使之更增清香。

1987年,双林姑嫂饼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现在,已畅销湖州城乡和江、浙、沪一带。在包装上,双林食品厂也作了很大改进,除筒装外,还有精美盒装,以适应顾客需要。

五.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盂油酥饼

盂油酥饼是福安主要风味小吃之一。

(1)配方:以成品100斤计算,

皮:炊的糕粉16斤,猪油3.2斤,白糖3.2斤,生盂油4.5斤,纯碱0.3斤,苏打0.3斤;

馅:白糖30斤、面粉15斤,猪油8斤,花生仁4斤,芝麻4斤,肥肉8斤,生葱2斤、食盐0.2斤。

(2)工艺制作流程:

皮料调制--馅料制作、生制成形--成品--鲜蛋刷面-

-烘烤成品,外观色泽面呈蛋黄、底边淡黄,口感清甜、细润,不腻。

六. 香港 中式饼食

香港有售各式令人垂涎的传统中式饼食和应节美点,包括嫁娶礼饼、中秋月饼等,适合婚嫁和不同的节日场合,选择极多元化。「老婆饼」、棋子饼、蛋卷、杏仁饼等特制美点,可口味美;时兴的精美独立包装,保证卫生,作为送礼贺品更显体面。旺角、尖沙咀、湾仔、铜锣湾、北角各区均设有不少专门店和连锁饼店,部分饼家并於主要百货公司设有分销柜位。

七.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文山椒盐饼

文山椒盐饼是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的特色小吃。椒盐饼饼黄发香,分丝分层,酥而不脆,吃时咸麻适中,香酥可口,满口喷香,极富地方风味。

椒盐饼是文山独特的名优食品之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特色小吃。它以上好面粉、熟猪油、盐和花椒粉揉拢成酥,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做饼时,取发酵过的面扯成坨擀薄。以酥为馅包圆,再擀薄叠起,再擀再叠,反复多次,而后切成两半,背合背扭成螺旋形状,再擀薄入鏊。鏊须底火微、盖火旺,方能使饼黄发香,分丝分层,酥而不脆,吃时咸麻适中,香酥可口,满口喷香,极富地方风味。

八.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大福饼

大福饼是梧州市历史悠久的传统名点之一,相传大福饼最早见于清代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0年),原为从广东移居梧州城郊的一位老太太创制。故取名为“婆婆饼”。后来梧州城一位落第穷秀才为了生计,拜老太太为师学艺。老太太见穷秀才为人忠厚,又聪明勤学,便把“婆婆饼”的技艺传授给他。老太太谢世后,穷秀才觉得“婆婆饼”名不雅致,便易名为“大福饼”。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到了民国时期,“大福饼”的制作技艺流传开来,当时梧州城已有四五家饼铺生产,影响也随之扩大,成为梧州人有口皆碑的著名糕点。到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有的老师傅去世,有的退休或改业,“大福饼”的制作技艺濒临失传。1956年梧州市饼食社(现百乐食品厂的前身)为了抢救这一传统技艺,广泛收集了解放前各家饼铺“大福饼”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加以综合研究,取其精华,恢复了这一著名糕点的生产。目前,梧州市百乐食品厂生产的“大福饼”,由于配方合理,工艺精湛,产品松软细腻,营养丰富,老幼皆宜,1983年荣获广西优质食品奖,1985年荣获全国儿童生活用品金鹿奖。大福饼的制作工艺如下:
(原料)精面粉50公斤,优质白糖25公斤,鲜鸡蛋5公斤,发酵剂适量。
(工艺)先把面粉筛一两遍,使其松散并充分混入空气;把白糖加适量水熬煮成稀稠适度的嫩糖浆待用;将面粉、糖浆、蛋液等混合拌匀,调成软面团,再经推、揉、拉、磨等工艺处理,制作熟面团,然后分块提出,做成饼坯,成型后送入烤炉烘烤。炉温掌握在摄氏180~200度之间,成熟后取出,经冷却、包装即成。
(特色)饼形端圆,品质细腻,松软,富有弹性,香甜可口,无硬、干、实现象。

九.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昆明太师饼

太师饼,是云南昆明风味小吃名点之一,配以一杯热茶食用,大有太师风度。太师饼皮酥,味香,咸甜皆备,而为文人会友的必置佳品。

京式糕点中有一种太师饼,据老糕点师傅说,这种饼是商朝纣王的太师闻仲发明的。武王伐纣,纣王派太师闻仲率兵抵御,闻仲制作了一种甜味糕饼,作为行军干粮。后来这种饼传到民间,就被叫做太师饼。闻仲也因此被糕点业供奉为祖师。北京解放前,各行各业都有一位祖师,像神佛一样受到本行业的供奉与尊敬,如中药行业供奉孙思邈,称为药王;建筑行业供奉鲁班;屠宰行业供奉樊哙等等。当然,闻仲制作太师饼只是传说而已,无可稽考。不过太师饼却一直为人喜爱,京式糕点八大件中就有太师饼。其馅有枣泥、豆沙或白糖等等。现在有的糕点店把太师饼写成太史饼,“太史”当为“太师”之误。

云南特产鲜花饼旗舰店鲜花饼云南正宗特产店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