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全椒县特产介绍 安徽全椒田里乡间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31 21:12:48

一.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烟陈小花生

烟陈小花生

烟陈小花生俗名“二窝子”,现名“烟花一号”,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特征为:果实、壳薄、粒饱满,出仁率68%以上,具有形小、色泽红、味香甜,食而不腻等优点。

烟陈小花生出油率较高,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壳可作为造纸原料,浑身是宝,曾多次作为来安县名特优产品参加国际农展会和国内农展会,是人们桌上之佳肴。

二.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水口鹅煲

水口鹅煲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的特色美食。水口鹅煲是以农家散养的2—3年年龄土鹅为主料而制成的,有益气壮阳、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等作用。

水口,一座千年小镇。鹅煲,一种菜肴制作。合在在一起,便是来安四大特色菜肴之一。

鹅煲,顾名思义,主要以原生态老鹅为制作主材,加以佐料,或清炖、或红烧,再以火锅形式上桌,配以蔬菜、豆制品之类涮用,价格便宜,内容实惠。其实,也是一种普通的吃法,鹅香醇厚,味道鲜美。

水口鹅煲是近些年才有的产物,真正有店形成应该是在90年代末。在此之前,当地一位李姓卤菜经营户,在交通便利的路旁,有一卤菜经营摊档。由于需要在乡镇边上工作的同志,如公路查车、下村干部等,中午就地吃点工作餐之类的,便在李姓家里,卖点卤鹅,吃点便饭,常吃生厌。一日,有人偶然提出,让李姓人家为他们红烧一只老鹅,由于所用食材,全部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食品,传统的农家菜做法,使吃惯了用味精、调料勾兑菜肴的城里人,惊叹味道之鲜美、之纯正。一时间,朋友间相互转告、相互邀请,逐渐流行。

蓬莱鹅煲位于来安县水口镇来水路与104国道交界处附近(往来安方向100米),营业面积300平方米,特色包间8个。水口蓬莱鹅煲在来安县城、滁州有连锁店。菜肴鹅煲2012年被评为安徽名菜、来安县十大名菜。

三.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御膳麻油

御膳麻油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蟑亲笔御封。它选用上等芝麻,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产品各项理化、卫生、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国家二级制麻油标准。其色泽琥珀,香气扑鼻,口味纯正,富含多种维生素、芝麻粉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性凉、味甘,具有润肺清热、抗血管老化等功效,是理想的佐餐调味食品和保健食品,多次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是旅游购物佳品。

四.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来安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出自于来安县汊河镇,其前身为龙袍蟹黄汤包,由江苏省-区引进而来。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汊河蟹黄汤包因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而盛誉于来安境内,并成为来安人民在汊河用餐过后必点的一道主食。汊河蟹黄汤包现已成为汊河镇各大饭店招待过往食客的一种地方特色名小吃。

五.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雷官麻鸭

雷官麻鸭

六.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池河雪片糕

定远县池河雪片糕历史久远,相传最早是由古太平桥头张姓人家最早制作,到清朝乾隆帝下江南,此品作为贡品迎驾而名声日隆。因糕片透明,又名“云片”,又因入口即化而称“雪片”。此糕彩传统手工做法,选用上等糕糯米,优质庶粮,小磨麻油精制而成。

七.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复兴乡桔梗

复兴乡桔梗

八.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管坝牛肉

管坝牛肉

管坝牛肉,全椒传统清真菜肴。名闻江淮。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在管坝街道上从事专业牛肉经营主要为三位王姓回民。据介绍管坝牛肉选用六个牙以上的老口子健康牛;由阿訇宰杀出血;牛肉放入锅中,以丁香、桂皮、八角、冰糖等十几味香料药材合理配伍;在卤制过程中不停翻捣,整个过程不能离人。卤制好的牛肉,刀切开,香气扑鼻,咸鲜可口,回味醇厚,一尝难忘。有和脾益胃,滋养精血之妙。制作者一般均家藏秘制老卤,王家龙家已经是十一代祖传。为其专门选购六牙牛的个体牛贩就有十多个。目前管坝牛肉已成为当地一项支柱产业,形成皖东第一大牛市,牛肉飘香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九.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明绿御酒

明绿御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明绿御酒是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的。明绿御酒的主要原料为驰名中外的明光绿豆,沿用南宋以来独有的酿造工艺和全手工酿造技术酿制而成,其酿制工艺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明绿御酒”荣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明绿御酒是中国白酒界的一朵奇葩,其前身是明绿液酒,早在1980年安徽明光酒厂开始研制,以明光绿豆作为主要酿酒原料,在科研人员无数次探索下,酿制工艺逐渐成熟,于1982进行批量生产,“明绿液”酒1986年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全国旅游商品研讨会银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评为安徽省质量信得过产品,1997年,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原料和酒严格检测,被确定为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2000年8月正式申报国家专利,2003年10月一种用绿豆酿制的白酒荣获国家发明专利。2006年元月“明绿液”荣获布鲁塞尔第七届国际葡萄酒、烈酒评酒会“银奖”。经大量科学认知的基础上,2009年开发了全新的明绿御酒,生产工艺经过科学调整,创立新的明绿香型白酒,并通过安徽卫生厅的产品标准备案。其酒质“甘美醇厚、澄碧清冽、豆香幽雅、风味独特”。

明绿御酒的生产特点:

选料精良: 明系1号绿豆为安徽省明光市的地方名产,具有粒大皮薄、晶莹透明、蒸煮即烂的特点,内含蛋白质、淀粉和多种微量元素,为指定出口产品而享誉海内外。明系1号产地四季分明,大气、水源环境良好,1997年1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A级绿色食品GB-01—9701120301。原料之一的东北高粱产地位于辽宁省北部,北靠内蒙科尔沁黑土地,主导产业是农业。这里地广人稀,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污染,水资源丰富,生产高粱籽粒饱满、无壳、淀粉含量高,适宜酿制大曲酒。

明绿御酒的生产工艺: 原料粉碎→配料→润料→入池发酵→出窖→分楂→蒸馏→分段摘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检验→包装 以明系1号绿豆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减少平温用曲量总量,增加特殊工艺曲用量;减少稻壳用量;增加闷浆水;降低入池酸度;提高入池淀粉;实施低温双轮发酵;延长发酵周期。 5.3明绿御酒特征: 明绿御酒色特、香特、味特、功效特是一种无污染的优质饮料酒,适饮有解毒、舒筋活络之功效。

明绿御酒工艺独特,是明光酒业公司主打品牌“老明光”的补充,是白酒行业的一朵奇葩,其年产量,年销售额逐年增高。我们将利用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为契机,充分利用好自有知识产权,大力开发明绿御酒产品,生产出消费者认可、接受的特色白酒,发展成为明光酒业公司主导产品之一。预计该产品年产量达800吨,年销售额15000万元,并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

明绿御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1.酿造用水:采用产地范围池河水系的水,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相关规定。

2.绿豆: 采用产地范围内的绿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高粱、小麦、大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制曲:小麦、大麦、绿豆→粉碎→加水拌合→装模踩曲→入房培菌→翻曲打拢→出曲→入库贮存。

2.酿酒:绿豆、高粱→粉碎→配料拌合→混蒸→摊凉撒曲→入窖发酵→出窖摘酒→储藏→勾兑→检验→灌装。

三、生产工艺控制环节

1. 制曲工艺参数:

(1) 投料量:每房7500kg至8000kg。

(2)原料配比:小麦、绿豆、大麦按7:2:1均匀配料。

(3)破碎度:40目筛筛分,筛下物占25%至30%。

(4)拌料水份:冬春季36%至38%(热水),夏秋季38%至39%。

(5)曲房培养:每块曲块入房重3.3kg至3.5kg,出房重1.9kg至2.1kg。

(6) 翻曲次数:6次至8次。

(7)曲房曲块:入房曲块数3000块至3200块。

2.酿酒工艺参数:

(1)原料粉碎:高粱破碎成4瓣至6瓣, 绿豆破碎成2瓣至4瓣。

(2)稻壳:清蒸30分钟至35分钟。

(3)润料时间:45分钟至50分钟。

(4)配料:高粱、绿豆配料比为2:1。

(5)装甄时间:35分钟至40分钟。

(6)蒸馏接机:吊酒气压500 kg/㎡至800kg/㎡,吊尾气压1000 kg/㎡至1500 kg/㎡。酒精度58 %vol至66 %vol。

(7)加浆蒸熟:闷浆水温为50℃至60℃,蒸煮时间为65分钟至70分钟。

(8)出甄凉渣:堆积厚度15cm至20cm。夏季50min至60分钟,翻3遍至4遍;冬季30分钟至40分钟,翻2遍至3遍。

(9)入池水份:53%至55%,冬减热加。

(10)入池温度:冬季15℃至17℃,夏季酒醅温度低于室温1℃至2℃。

(11)入池酸度:酸度(以乙酸计)1.6 g/L 至2.0g/L,冬低夏高。

(12)入池淀粉:淀粉含量16%至18%,冬高夏低。

(13)选用窖池:选用1990年以前的老窖池。

(14)发酵周期:55天至60天。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清亮,略呈淡绿色;豆香,芳香幽雅;甘美醇厚,绵甜柔顺,回味悠长;具有明绿御酒豆香独特的典型风格。

2.理化指标:酒精度41 %vol至68 %vol;总酸(以乙酸计)≥0.40 g/L;总酯(以1计)≥1.50 g/L;固形物含量≤0.80g/L。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明绿御酒

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办事处、涧溪镇、石坝镇、管店镇、三界镇、张八岭镇共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明光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明绿御酒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函》,明政秘〔2013〕95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791-2012《明绿御酒 明绿香型白酒》

十.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秦栏卤鹅

秦栏卤鹅秦栏 一 带 ,传有百年历史。其肉酥嫩喷香,老少咸宜,别具风味。制作时最讲究的是卤。制卤比较复杂,先 将元茴(八角)、丁香、小茴川椒、三奈、桂皮、肉桂、肉果、芝麻(炒熟)等碾碎装入布袋,随酱油、味精和水一并下锅煮沸。鹅去毛后,从背一掏去内脏洗净。再入卤内煮熟,煮得不宜过烂。卤以越老越好。( 天长)

秦栏卤鹅为清末民间烹调能手刘金忠独创,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表面呈金黄色,光洁发亮,香气清新醇厚,油而不腻,烂而不散,美味爽口。因其色香味型俱佳而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秦栏卤鹅肉酥嫩喷香,老少咸宜,别具风味。制作时最讲究的是卤。制卤比较复杂,先 将元茴(八角)、丁香、小茴川椒、三奈、桂皮、肉桂、肉果、芝麻(炒熟)等碾碎装入布袋,随酱油、味精和水一并下锅煮沸。 鹅去毛后,从背上掏去内脏洗净。再入卤内煮熟,煮得不宜过烂。卤以越老越好。

如今,用特种配料和工艺制作出的卤鹅以其色、香、味俱美的特色香飘千里。随着秦栏卤鹅的名声鹊起,以“金洋卤鹅”为代表,已做成鹅类产品中的知名品牌,与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南京板鸭、盐水鸭、桂花鸭一样而名扬四方。

滁州全椒十大特产滁州全椒县主要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