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闽南特产批发店 泉州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06:48:29

一.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石亭绿茶

石亭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安石亭绿,又名石亭茶,系炒青石亭绿茶,以具有“三绿三香”的品质风格而著称。它外形紧结,身骨重实,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是为集“三绿”之美;滋味醇爽,香气浓郁,似兰花香,又似绿豆及杏仁等香气,誉为“三香”。

石亭绿产于福建南安丰州乡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是唐代诗人韩偓咏九日山的诗句,确为这里自然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处闽南沿海,气候温和,罕见霜雪。同时受沿海季风的影响,阴晴相间,光照适当,土质肥沃疏松,给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泉州府志》所载,九日山,因“邑人以重九日登高于此”而得名。山高百米,东西北三峰环拱,山上存有摩崖石刻七十四方,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物。

莲花峰,古称莲花岩,因裂石八瓣、状似莲花而得名,“孤帆远影生云际,双刹高悬捧日来”。登莲花峰,前看,有金鸡断桥,锁尽东西溪水,碧波荡漾,水光映天;平视,清源、双阳两山列于东北,气象万千;远眺,东西双塔,阳光闪耀,威镇鲤城;近看,丛丛茶树郁郁葱葱,这里盛产着名茶石亭绿。

莲花峰上有一个石亭,又称不老亭,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净业、胜因两人在莲花峰岩石间发现茶树,便加以精心培育,细加采制,制成的茶为僧家供佛之珍品。至石亭建成后,香客日多,游人渐增,茶叶成为招待和馈赠之佳品。

历史溯源 石亭茶

由于茶叶质量优异,又出自佛门,求茗者日众。石亭因茶而增荣,茶也因石亭而出名,石亭绿名声更盛。

这里有一处记述茶事的摩崖石刻,上写道:“嘉泰辛酉(1201)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斗茶而归。”可见九日山、莲花峰产的石亭绿名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到了清道光年间,莲花峰已从少数僧人种茶,发展到众多农民普遍种茶,并以莲花峰为中心,乌石山、西坑、石马山、法华山、五华山等数十座山间均发展了石亭茶的生产。

新鲜石亭绿茶和 石亭绿茶

陈旧石亭绿茶:新鲜石亭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

陈旧石亭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外形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夏茶外形条索较粗松,色杂,叶芽木质分明;泡出的茶汤味涩,叶底质硬,叶脉显露,夹杂铜绿色叶子。

秋茶外形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色绿;泡出的茶汤色淡,汤味平和、微甜,香气淡,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高山石亭绿茶和平地石亭绿茶:高山石亭绿茶外形条索厚重,色绿、富光泽;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

平地石亭绿茶外形条索细瘦、露筋、轻薄,色黄绿;泡出的茶汤色清淡,香气平淡,滋味醇和,叶质较硬,叶脉显露

石亭绿茶

南安市石亭绿茶研究会

8757651

二.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淮山

德化淮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德化淮山,俗称寸金薯、薯仔,种植历史悠久,主产区位于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脉,海拔500-1200米,温差大,雨水充沛,长期的人工选留种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品种寸金薯。在当地享有“天下百薯,不如寸金薯”美誉。德化淮山块茎表皮淡褐色或淡黄色,长条圆型,龙头短,薯长50-80cm,须根多,切口乳白色,有浓稠黏液,蒸煮易熟烂,薯味清香,口感松嫩,粒状感明显,具有“色味极珍品”的独特品质。 德化淮山主栽品种“寸金薯”,早在清朝《德化县志》(清乾隆十二年)已有记载。“天下百薯,不如寸金薯”以“色味极珍品”(清.乾隆版县志语言)。相传道德仙在芹峰修练期间,在芹峰山下“道德仙水圳”附近种薯子(今称寸金薯淮山)为食。据传芹峰山下,有一位社人患隔食(今称食道癌)久治不愈,上山向道德仙求医,送薯子、红菇煮汤服后病愈,后人称“薯子”为“仙薯”。蓝田(今称洋田)、欧山(今称英山)历代民众筛选繁育种植,成为英山“寸金薯淮山”品种,其品质松香、口感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养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延年益寿之功效。 德化淮山现有栽培面积1万多亩,年产量1.3万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泉州、厦门、潮汕以及台湾、香港等市场,其产品疏松可口、“色味极珍品”(县志语言)的独特品质享誉闽南传统销区。

地域范围

德化淮山(又称寸金薯、山药等)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德化县龙浔镇、浔中镇、雷峰镇、盖德镇、三班镇、上涌镇等18个镇乡。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大樟溪上游,泉州市北面。介于东经117゜55ˊ~118゜32ˊ,北纬25゜23ˊ~25゜56ˊ之间。东与福州市永泰县、莆田市仙游县界连,南与永春县毗邻,西与三明市大田县接壤,北与三明市尤溪县相邻。全县总面积2219.72平方公里。淮山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德化淮山块茎表皮淡褐色或淡黄色,长条圆型,龙头短,薯长50-80cm,须根多,切口乳白色,有浓稠黏液,蒸煮易熟烂,薯味清香,口感松嫩,粒状感明显,具有“色味极珍品”的独特品质。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6.5-6.95%,粗纤维0.90-1.2%,脂肪0.15-0.23%,水分2.6-3.0%,淀粉63.0-66.0%,浸出物10.5-11.0%,氨基酸5.1-5.6%。 3、安全要求:德化淮山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三.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白粿

白粿

制作方法极其古老。选用粘性好的上等白香米,洗净浸透,放到蒸笼里蒸透,然后倒进石臼春,每臼要春数千下,直至饭粒全都匀化,取出捏成富有韧性而不粘手的大,再用雕花的圆形模印压成为一个个形如圆月的白粿,上呈现出牡丹或缠枝花等花样。喜欢吉利的乡亲还在白粿中心点上红色,便成了请客送礼的佳品了。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五.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惠安木雕

木雕是惠安县主要雕艺精品,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民间木雕在惠安城乡广为盛行。它最早运用于建筑装饰、神像、日用家具等。在闽南居民建筑中,房屋内外多饰以雕梁画栋,尤其是厅堂的梁枋、托架、门窗格扇、椽头柱等均雕满精巧细腻的花饰,而室外的屋宇一般都有高啄的檐身和长龙式凌空欲飞的雕甍,弯曲的屋宇和飞翘的屋角组成了各种优美的曲线。各种精致的花鸟图案和由青石雕刻而成的曲径亭台相互辉映,构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 木雕工艺中的神像、日用家具因其特有的民俗价值和精湛的技艺备受世人青睐。在惠安的木雕神像中,弥勒佛、十八罗汉、八仙、观音等较为常见,而日用家具类的作品主要是橱柜、花轿、座椅和床雕等。( 惠安县)

六.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七.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彩色肉丝

所属菜系闽菜所属类型地方特色基本特点刀工讲究,丝丝均匀,色呈彩色,味鲜滑嫩。基本材料猪里脊肉400克,青红椒50克,鸡蛋清2只,葱段10克,精盐3克,绍酒15克,味精2克,湿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实耗50克)【制作过程】里脊肉丝加盐、酒、鸡蛋清、及淀粉上浆,青红椒切丝。油锅烧至四成热,先下肉丝,后下椒丝滑熟沥出。原锅留油少许,下葱段炒香捞去,放进肉丝加调料勾芡炒匀出锅装盘即成。

八.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柳店韭菜

柳店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店韭菜

临淄齐陵有机蔬菜种植协会

11395812

新鲜韭菜

九.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姜母鸭

泉州人“补冬”买鸡鸭虾蟹,图方便则买现成的姜母鸭。泉州的姜母鸭分别从漳州和厦门传过来,是闽菜烹饪一绝。 姜母鸭有咸、淡、辣三种口味制作,做法是猛火开、温火炖、补 药下锅翻三翻,起锅油而不腻,口味独特,流香溢彩。

游泉州必尝的美食。

姜母鸭作为泉州一道传统的美食,已经彻底融入了泉州乃至闽台地区的饮食文化之中,作为一道备受喜爱的菜肴,姜母鸭成为了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姜母鸭这道美食发源于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乃至台湾地区,是泉州地区一道传统的名小吃,具有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香气扑鼻的特点,因而成为了闽台地区冬季进补首选的美味佳肴。进食姜母鸭后,通体温暖,寒意尽失,颇受闽台地区人民的欢迎与喜爱。

现如今,姜母鸭成了人们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也与其独特性相关:

1、食-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姜母片的滋味独特;

2、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姜母鸭姜母鸭

3、盐鸭,整只带头带爪,在福建闽南常常先做“拜拜”(供奉),后食用。

十.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蓝莓淮山

蓝莓淮山

山药与蓝莓果酱完美的结合,不仅创造出了美味,同时它们自身不同营养成分的配搭,可以说成就了一道超营养的美味养生菜。

泉州特产去哪里进货泉州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