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老余土特产店 恩施土特产专卖店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02 21:26:07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黑猪肉

恩施黑猪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黑猪是恩施山区黑猪的总称,属肉脂兼用猪种,与其他猪种相比,恩施黑猪肉色泽鲜红、细嫩多汁,富含钾、钠、镁、铁、锌、硒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是食中珍品。

恩施黑猪肉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8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湖川山地猪。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饲养地位于产品产地范围内的武陵山山区地形,海拔300米至2000米,分布有成片的巴东红三叶、白三叶、山豆根、野豌豆、杂灌木等组成的天然植被。以清江水系的山涧溪流为饮水。

2.饲料条件:以本土生产的玉米、杂豆、马铃薯、红苕等为补饲原料,允许在仔猪阶段补饲适量的蛋白质、矿物质饲料。

3.饲养方式:放牧加舍饲。

4.圈舍条件:猪舍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换气和卫生条件。

5.饲养管理:

(1)去势:公猪60日龄前,母猪90日龄前。

(2)育肥前期(50kg前),平均每天放牧时间不低于4小时,回圈后再补喂精料。

(3)育肥后期转入圈养催肥,育肥阶段用地产的天然饲料,不用任何饲料添加剂。

6.出栏:8至10月龄,体重90kg至100kg。

7.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加工

宰后1小时内用水冲洗胴体后,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在后续分割、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至4℃范围内。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肌肉有光泽,呈樱桃红色,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呈乳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香味浓郁。

2.理化指标:瘦肉中蛋白质含量≥21%,肌间脂肪≥5%,硒含量≥0.08 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宣恩县 土家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是:

(1)将猪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块,便于入味和加工储藏;

(2)把盐炒黄,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锅;

(3)把肉用温盐抹匀,放入盆中,将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层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齐,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沥干水分挂到熏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月余后待肉变棕红时即可。

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名曰“腊肉”,也称“土家腊肉”、“恩施熏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食用时,取肉在火上将肉皮烧焦黄,放在温水中将皮泡软,刮洗干净备用。

腊肉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猪蹄一般用来炖,制作火锅;其它部位一般用来与鲊广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

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紫油厚朴

恩施紫油厚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紫油厚朴是湖北省恩施州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因主产区位于双河乡双河桥, 图1 恩施紫油厚朴

.又名“双河厚朴”。恩施州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优、色紫、油润,故称“紫油厚朴”。恩施市双河桥的紫油厚朴最为著名,数量多,树龄长,被誉为上品。2005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

恩施是紫油厚朴原产地,也是中国厚朴的集中产区。恩施市双河乡(200 图2 恩施紫油厚朴基地

.1年乡镇机构合并,双河乡合并到新塘乡.)厚朴种植历史悠久,该乡水杉坝农民16世纪就开始栽种厚朴,并世代相传。《施南府志》载“凡生儿育女,须栽厚朴一坡(一般100余株),待儿女长大成人,砍伐剥皮,经加工后出售,以备婚嫁用物”,如此代代相传至今。因此恩施双河产的厚朴树龄长、皮厚、香气浓、油性重、质量好。通过在恩施多处发现的公元1841年(清道光21年)刻有府县颁布的种桑、植桐、栽漆、育厚朴、播乌桕劝令的石碑,可以看出,清代当地0已经对厚朴的种植进行指导。20世纪70年代,国家在厚朴主产区建立了湖北恩施(双河)、四川都江堰、广西资源、浙江景宁四个万亩厚朴基地,恩施双河为其它产区提供了大量厚朴种子、种苗。厚朴的种植、加工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20世纪初,双河厚朴已远近闻名,引来了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客商,他们长年驻地加工、收购和外销,并且将周边相邻县市的厚朴集中在水杉坝加工,产品由各地药商运到沙市、长沙、武汉后,再整装出口香港、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形成了厚朴收购、加工、销售集散地。当时的商品加工质 图3 紫油厚朴基地

.量、规格要求相当规范,操作技术要求严格,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独特的采收、加工技术。
20世纪70年代国家投资在建设了四大厚朴药材基地,恩施万亩紫油厚朴基地是其中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厚朴市场行情飙升,当地农民无节制的砍伐,导致厚朴面积锐减,至20世纪90年代初,恩施成年厚朴林留存面积不足万亩。而厚朴采收年限在15年以上,造成接下来10多年内,紫油厚朴有名无货的尴尬局面。
2001年厚朴同时列入国家和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厚朴又被列入“十一五”重大项目“湖北省地道药材生产和质量规范体系的建立”,2010年厚朴又被列入“十二五”湖北省六个重点地道药材品种。建成了以恩施新塘乡双河管理区长岭岗为中心的厚朴规范化种植基地5000亩,同时建成了相应的恩施紫油厚朴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建立了母本园500亩,育苗基地250亩,指导公司和农民办育苗基地500亩。年提供优质厚朴种子10000公斤,苗木400万株,为从源头上控制种子、苗木质量,提高厚朴规范化种植水平创造了条件。同时辐射周边厚朴种植面积近30万亩,种植规模在中国国内首屈一指。
2010年恩施市种植面积31.2万亩,最高年收购量是1988年的2120.8吨,占当年中国厚朴(包括温朴)收购量的60%,2010年前几年的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仍占中国厚朴(包括温朴)产量的30%。优良的地方品种和长期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初加工技术,赋予了恩施紫油厚朴更多的文化底蕴,并于200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8月25日起对恩施紫油厚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12号)。.

保护范围

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0《关于界定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恩市政[2004]6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辖行政区域的崔坝镇、沙地乡、太阳河乡、红土乡、新塘乡、白果乡、板桥镇、盛家坝乡等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团堡山药

团堡山药以其独特品质被日、韩专家誉为“中国野山药”.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干锅兔

干锅兔 配料:

原料:兔肉;

辅料:笋子、藕、胡豆;

佐料:盐、鸡精、白糖、料酒、生抽、干海椒、干花椒、海椒面、花椒面、孜然粉、姜、葱、蒜;

干锅兔 制作方法:

1、兔肉洗净、切块、焯水

2、起油锅、调糖色、糖色起泡时将兔肉下锅上色,加料酒、姜、蒜爆炒去腥味,加干海椒、干花椒炒香,后加辅料,葱段一并炒熟(可依据个人口味加海椒面、花椒面、孜然粉),加鸡精、生抽起锅。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红

利川市毛坝镇兰田村地处星斗山腹地,常年云遮雾绕,深山里,一片片茶园青翠。这里的各种茶成了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渠道,也就是这里的茶,经过采摘,加工,装箱,漂洋过海,来到德国汉堡,最终走进欧洲的家庭。

毛坝镇从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利川红茶业集团组建,完善其标准体系建设,申报“利川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武汉、北京、广州等地建立“利川红”茶叶旗舰店和连锁店,主推毛坝茶产品,抢占国内市场,打造中国“宜红”第一乡。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桐油

桐油,用来制造油漆、油墨、油布等。婴儿拉肚子、感染风寒之后,母亲在手心点一滴桐油,用火烤热,把温暖的手掌放在婴儿的背心和肚脐上揉搓或抚摸,其疗效有时候比吃西药更好。迷信鬼神的人,还用桐油炼妖、炼鬼。所谓炼妖、炼鬼,就是把桐油淋在石头上、树桩上、牛粪上,火烧之而已。

榨桐油的作坊,叫油坊。油坊里有巨大的石碾磨。用马或牛拉动石磨,碾碎桐子树的种子。

把碾碎了的种子,放进木榨。木榨的前方,油坊的梁上,悬挂着一根巨大的圆木,叫杵。几个男人,抱着杵,使出吃奶的劲,向前撞击木榨。

嘴里发出“嗨”一声喊,杵与榨撞击时发出“啪”一声响,桐油便一丝一丝地流了出来。这就是俗称的打油。

除了榨桐油之外,油坊还榨菜油和茶油。

油榨出来之后,渣滓被压成饼状,叫枯。菜枯可以做肥料。茶枯,除了做肥料之外,还用来闹鱼(闹:方言,即毒杀的意思)。茶枯很香,在河里撒几饼,鱼群就游过来吃。吃了茶枯的鱼,便一条一条地肚皮朝上,浮出水面,任人捕捉。桐枯也是很好的肥料。栽红薯苗的时候,在根部裹一点桐枯,就不用施别的肥料。红薯藤上不长虫,挖红薯的时候,连土里也见不到蚂蚁。

来凤桐油甲天下,卯洞(漫水乡、百福司镇)桐油甲来凤。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林麝

林麝属国家濒危、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雄麝所产麝香是最珍贵的中药材,具有“通诸窍、开经路、通肌骨”功效,也是一种昂贵的香料。目前国内货源奇缺,市场价格是黄金的3—5倍,国际价格为60—80美元/克。

凤县林麝驯养业起步早,业务技术全面。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展了人工驯养林麝技术研究,现已掌握了林麝的饲养、管理、繁殖、防疫治病及活体取香的整套成功技术,并得到国家林业局和华东师大的肯定。

凤县林麝驯养业发展迅速,每年以45%的速度递增,全县目前共有养殖场42个,林麝存栏439只,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

凤县林麝产品质量高、 产量大、管理严。凤县林麝所产麝香,俗称“秦香”,由于其有效成份高于其它麝科动物所产麝香,早于两千年前就闻名华夏,历为皇家贡品。仅人工活体取香年产2000余克,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秦香必须在县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由林麝养殖协会专人活体取香,当场封库管理,统一包装销售,为纯天然产品。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玉米爽

该饮料具有浓郁的玉米香味,口感细腻滑爽,风味独特;同时该产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有机硒等矿物质,且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调整肠道功需的有机硒,具有极高的调节视力和防癌抗癌作用,更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佳品,故被称为“中国一绝”、“黄金食品”。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莼菜口口脆

莼菜口口脆

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风味独特,鲜脆、滑嫩如鱼髓、琼脂。

恩施土特产体验店地址恩施的土特产店在哪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