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特产地址 九江特产在哪里买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4 16:46:14

一.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郎菜

郎菜:郎菜自然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叶细`茎小`味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糖类`粗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B1`B2等。常食能降压平喘,利尿除脂。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不可多得的高级绿色食品。

二.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木瓜干

木瓜干 七月间将木瓜削皮切片,用香苏叶、甘草、精盐拌匀塞入坛内腌好,然后晒干。特点:味酸甜可口,既是待客之干果,又有治呕吐和腹泻之药用价值。

三. 江西省 九江 柴桑区 九江特产

九江

四.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白切蒸腊肉

修水怀远人喜腌腊肉,每年冬令时节为腊肉腌制期。其制法是:将鲜猪肉切成长条,五、六斤一块,洗净后凉干,烧红锅将粗盐炒烫,将猪肉置锅内翻滚,摩擦至肉皮呈淡黄色,猪肉出油并散有微香,取出装大木盆内,并在骨头处撒上热盐,腌一星期左右,候盐水渗入肉后,拿出来扫去盐粒,再用绳穿着挂于太阳下暴晒,使肉呈微黄。另安烘炉,撒上谷壳、花生壳、茶子壳等。燃烧不见明火,只冒烟不熄灭。将肉摊于炉架上,以纸遮盖、熏至肉呈橙红色为佳。熏制好的腊肉挂干燥处,供过年和来年清明节吃。到第二年雨季来临前,将剩下的腊肉埋入谷缸或薯丝缸中保存。

熏制成的腊肉烹调不任蒸、煮、炒、焖、炸均可,这里介绍的是两种简单的做法:一、取新鲜腊猪肉洗去污秽,切成很薄的小片,剥几个蒜头拍松,将腊肉铺盖其上,放蒸笼蒸熟。其香扑鼻,特别开胃。如果是白切腊猪头肉、猪顺风等,其味更加清爽。义宁陈氏“五杰”是客家人,清维新四公子之一、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陈三立最喜这道菜。据其孙女陈小从回忆,在庐山松门别墅居住期间,每年的团圆饭桌上必有一大碗蒜头蒸腊肉。二、将切成很薄小片的腊肉,待米饭快干水时铺在饭上蒸,至饭熟时夹起至盘中食用。这种白切蒸腊肉象一只耳朵形状,晶莹透明、香味扑鼻,食之爽口不腻。听说-那年来修水,修水特制的白切蒸腊肉受到他们的一行的赞美。陈三立长子、著名画家陈衡恪在《吃熏肉》一诗中写道:“……雕盘出熏肉,云是吾母寄。郑重饷邻友,食饕宴昆弟。沾唇饫亲慈,举著夸国粹”。熏肉就是腊肉,当时大师在北京把腊肉称之为“国粹”,可见此物之美味。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清水岩煎饺

清水岩煎饺

离修水县城东行20多公里就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都镇。四都镇既有风景秀丽,美丽动人的抱子石、东岭石林,还有深不可测的清水岩溶洞。清水岩溶洞又名“神清洞”,过去洞口有一处观音寺,寺内香火鼎盛时有僧客几十人。这寺内流传下来的一种煎制素饺很有名气。随着旅游的开发,到四都抱子石、东岭和清水岩观光的游客增多,许多人都爱吃清水岩煎饺,不少外地人也慕名而来,有的甚至把煎制好的熟饺子打包带回去给家人品尝。

清水岩煎饺做工讲究。一是饺子皮选用小石磨磨的麦粉,用这种粉做饺子皮有韧性,口感好,皮薄可照见光,但煎后又不烂。二是馅料用炒熟的家鸡蛋、山韭菜、猴头花和野生香茹烘干研成的末拌做而成,这种素料特别香,多食不腻。现在除素料煎饺外,还有猪肉煎饺和牛肉煎饺;三是煎法不同,油锅8分热时将做好的饺子铺在锅里,置中火上筛动锅里饺子几分钟,再加汤焖熟。起锅时将饺子倒扣于盘中,饺子一个个金黄色,但黄而不硬、香而不焦,看了就让人顿感食欲倍增,用牙一咬又香又软又爽口。

六.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着悠久历史的九江双蒸酒,在南海内外都是知名品牌。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知名产品,如何保护和促进发展,既推动南海区域品牌产品规范化和文化传承,又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话题。九江酒厂采取措施,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赞赏和支持的。

九江双蒸酒——广告唱到街知巷闻,是酒类中的万宝路。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两个世纪以来,承集数代九江先辈的辛劳与智慧,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它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采用续添蒸饭、再度发酵、冷却馏酒、斋酒贮存、陈肉酝浸、精心勾兑、过滤包装的方法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爽”的独特风格。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在南海九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借助西江河畔适宜的局部气候、清冽的水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九江人民酿造出适合岭南气候条件下饮用的优质米酒。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明清以来南海九江酒业的专业发展史,又是一部南海手工业、商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更见证了华人海外图存的艰难历程。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与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独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九江双蒸酒从未间断的内销与出口,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影响力,这奠定了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人文、民俗、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1952年,九江镇12个酒坊组成联营社,成为九江酒厂的前身,并成为九江双蒸酿造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4万多吨,畅销于省港澳、广西、海南甚至欧美唐人街。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江双蒸酒企业生产标准:Q/JJ0011S-2013《九江双蒸酒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七.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谷烧酒

谷烧酒:山背谷烧酒,以其质纯、口感好、味香醇而饮誉赣西北。谷烧选用优质稻谷、高粱、玉米等纯粮,以传统酿造技术,精制而成。山背谷烧,每百斤粮食酿酒40斤左右,浓度为45-53度。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斋味豆猪肝

斋味豆猪肝

这是一道流传在修水县渣津、大桥及白岭一带的一道风味独特的下酒菜。现在县城许多餐馆都有这道菜,作为修水的地方传统佳肴招待来宾。

这道菜做法简单,选用石磨磨过的较粗糙的豆渣,滤去豆汁后置锅内炒熟,装入箱盒内压紧,待豆渣发霉收毛后,取出切片晒干,再用熏腊肉的方法进行熏制即成。这道菜炒食时须加大蒜、豆豉、白辣椒,并应加适量水焖熟,使豆渣干软化。白辣淑是用滚水汆熟后晒成半干的辣椒,口感十分脆爽,又因豆渣干色形如熏过的腊猪肝,吃起来亦别有风味,成为城市人下乡点食的一道名菜,并有“豆制猪肝”的美称。

“斋味豆猪肝”的名字据说是宋朝宰相张商英所取。宋时张商英曾为洪都转运使,见修水渣津兜率寺从悦禅师法席盛开,曾从兜率座下,一言有悟,得法于此,在兜率寺建有“问法亭”。宋绍圣四年(1097)江南大饥,朝廷遣张商英任洪州太守。此间,他多次来到兜率寺,吃过兜率寺的烟熏霉豆渣,觉得别有风味,并取名为“斋味豆猪肝”。后张商英施奉买田祝圣,重建修水黄龙寺佛殿、石桥、水亭等,并撰写“黄龙崇恩禅院记”,斋味豆猪肝这道菜不仅传遍仁乡、西乡,还传遍了全县。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板栗烧肉

板栗烧肉 板栗烧肉是一道四川名菜。修水县盛产板栗、花椒,用本县物产做出的板栗烧肉人见人爱,因而,成为修水人宴席上一道不可缺的名菜。

这道菜做法简单:取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板栗用沸水烫5分钟后剥去皮,在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炒锅置中火烧热油,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炒过,加料酒、精盐、肉汤、糖色炒至转红,将拍松后的生姜和葱、花椒加入,移至小火上煨至快熟时,再放入板栗同烧,待板栗熟透汤浓稠时,去掉姜、葱即成。特点是色泽红亮,甜咸适宜,板栗酥香爽口。

九江特产哪里买最好九江特产介绍简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