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东区哪里买特产 五四广场附近特产推荐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4 06:29:42

一.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彩陶

青海彩陶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到西部柴达木盆地有新石器时代及较晚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址500余处。其中属新石器时代的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属铜石并用时代的有齐家文化类型;较晚时期的有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在这些文化遗址的发展掘中,各类陶器,特别是彩陶是主要出土文物。 这些彩陶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古代青海地区文化发展历史概况和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历史渊源。为满足群众需要,青海省工艺美术厂从这些彩陶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6件,缩小尺寸,复制出一套精美的仿石彩陶工艺美术品,批量生产,供应市场。其中有民和县大庄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双-瓶、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瓶、民和县核桃庄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圆圈波纹壶、乐都县柳湾出土的马厂类型四大圈纹单耳长颈壶、西宁兴海路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双钮盆等。这些工艺品,忠实原物,制作精细、古色古香,不仅有艺术观赏价值,更有考古参考价值。( 海西)

二. 江西省 南昌 青云谱 生米荞头

生米甜酸荞头均选专属有机荞头种植基地的原料,以严格的卫生标准,通过精心配制生产而成,产品具有健胃,杀菌,解酒,助消化,降脂,清痰,散瘀等功效,并对呕吐,厌食,除腻有很好的改善功能,还含有丰富的VC,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营养,素有菜中灵芝之美称。

三. 天津市 河东区 油炸蚂蚱

油炸蚂蚱是天津独有的一道风味小吃
油炸蚂蚱的具体制作方法:将活蚂蚱(学名蟥虫)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锅烧至滚开时,把蚂蚱炸到发黄褐色捞出去油。预先备好放有酱油、醋、香油的瓦盆,里面放些切成丝的葱、蒜作料。炸好的蚂蚱泡在瓦盆里,捞两下即拿出来,空干。卖时,表面再加一点葱、蒜丝。油炸蚂蚱,肥而不腻,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夹在刚刚烙熟的热饼里,那真是满口异香,味道好极了。把活蚂蚱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晒干或晾干,存放到冬季炸着吃,其味道也甚为鲜美
( 天津)

四.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竹蛋

竹蛋

竹蛋富含24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口感清脆、鲜嫩、滑爽的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五.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塘栖米塑

米塑,又称“粉塑”,是用米磨成粉,蒸熟后用手工捏成。塘栖米塑,从工艺和特色讲,有点类似于北方的“面塑”,都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

“米塑”是塘栖乡间特有的民俗工艺,流传较广,各乡各村中年岁较点的妇女几乎都会制作,这些米塑品五颜六色,种类繁多,其中以“上梁元宝”、“定亲饭圆”和“立夏狗”最为出名。

六.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福寿米

福寿稻米粒细长,光泽透明;做饭松散香滑,味道可口。米中含有丰富的水深性蛋白质及十多种游离氨基酸和铁、钙、锌、磷等矿物质,还有维生素B1和B2D、维生素C等多种成份、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养肝,明目活血之功效,是难得的保健佳品

福寿稻始产于监利县周沟乡福寿垸,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清同治年间,监利县令将福寿稻米作为南品进献朝迁,深得慈禧喜爱,赐名“福寿米”。“福寿稻”、“福寿垸”均因此而得名。随着岁月的流失及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福寿米曾随福寿稻的失传而消失。时隔一百多年后的1983年,周沟乡曾王村农民平作湖奇迹般地在一块中稻矮梗镀金田里发现了一株株型中等并有两个分孽的大穗子,便细心采回,次年某插9个平方,收谷11公斤,亩产812.5公斤。1985年,平作湖又栽插了3亩大田,收谷2100公斤,单产700公斤。消息传开,远近农民争相换种。因其用种量少,大田栽秧要求稀、匀,故取名“稀插”,又称“瑚选”。稀插的问世,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极大举与关注,经查阅史料和专家鉴定;稀插乃是失传多年的福寿稻!福寿稻问世,实为监利人民一大幸事。1986年福寿稻初涉市场,被不少粮食商贩误作当时物稀价昂的糯谷而备受青睐。之后,周沟粮管所领导慧眼独具,将其精加工并冠之以“小泰国”打入南北方市场而一鸣惊人。监利粮食局更是匠心独运,将福寿稻改装与广东福建人崇尚的“丝苗米”和“猫牙米”相抗衡。福寿稻以其产量高、米质优、销路好、价格高等优势,给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福寿稻的发源地周沟乡年种稀插4万亩,约占整个中稻面积的90%,亩产平均比同类灿稻高75公斤以上,年增产300万公斤。按每公斤价格高于同类灿稻0.20元计算,农民每年可增收440万元左右,户平均收近千元

福寿稻早已成为监利县中稻的当家品种。据县委农村工作部统计;1993年全面种植福寿稻面积33.7%万亩,占中稻面积的67%;1994年达50万亩以上,并已推广到江陵、洪湖、潜江及湖南的桃源等县、市,且呈继续扩大之趋势

福寿稻的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监利县委书记张琼江、县长夏钧勤要求把福寿稻作为发展市场农业的优势产品迅速在全县推广。1993年9月8日,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科委、省农科院、化中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沙现代农业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周沟乡大面积种植的福寿稻进行了现场考究和品种鉴定,认为:福寿稻株型适中,结实率高,在湖区种植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强,适合稀植,省工省种省投资。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检测,福寿稻营养品质、蒸煮品质等项目的综合评定达二级优质米标准,其中加工品质达一级优质米标准,现场品尝,食味优于汕优“63”。1993年9月28日,《湖北经济报》以“稀插俏了监利”为题,对周沟福寿稻作了报道,接着《农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农民报》、《农民之友》对福寿稻的变迁、特点及鉴定结果等相继作了详细的报道。一时间,福寿稻身价倍增,前来购货者络绎不绝。今年3月,海南省某粮贸公司找到周沟乡粮管所一次性丢下定金100万元,要大米300万公斤;公安县粮食学校则干脆派人携资到周沟办起了福寿稻精米厂

昔日慈禧偏爱福寿米,如今俏了监利,兴了周沟!(监利)

七. 重庆市 璧山区 米包子

米包子,米食,特点:色白如玉,松泡软绵,香甜适口。烹制法:蒸。

大米1.75千克、糯米750克分别淘净,各泡24小时(夏季12小时),将大米磨成极细的吊浆米粉,糯米煮熟与大米粉混合,加草碱25克揉匀做包皮。QQj

用冰糖、熟芝麻(舂细)、瓜片、花仁、核桃仁(均切细粒)与桂花或玫瑰、白糖合制成馅。用米粉包糖馅,做成50克一个的包子坯,入笼蒸熟即成。QQj

操作要领:糖馅应酌加熟面粉;蒸制时注意火候,防止破裂。此品亦可改用咸馅制作。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遮放米

遮放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德宏潞西县的“遮放米”,色泽白润如玉,煮饭香软适口,煮粥粘而不腻,营养价值极高,堪称色香味俱佳的米中珍品,远在清代就曾被列为向清朝廷进贡的“贡米”。

遮放米产于潞西市遮放镇遮放盆地,色泽白润如玉,米饭清香可口,软滑适中,粘而不稠,泠不回生,营养丰富。自元朝始,被历代王朝指定为潞西土司进贡之物,年有定量。一九五九年被国务院定为接待外宾宴会用米。本品采用传统稻种传统方式耕作,经最新加工设备和工艺精制而成,清洁卫生,是家居自用和馈赠亲友之佳品。遮放米是积传统稻谷的精华,取天地之灵气在特殊的气候生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珍贵软香型食用米。遮放米的名称都以“毫”字开头,有毫安公、毫安秀等,均为晚熟高杆低产稻种,“毫”傣语为0流传下来的米饭。产区傣族以种传统水稻,吃传统米饭为荣,连耕作也保持了牛犁人薅的传统方式,即使在“大锅饭”追求高产量的年代,也从不间断种植。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物质短缺年代的结束,人们的生活追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吃“遮放米”成为时尚,随着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潞西市的传统品牌商品。具有遮放米品质特性的,仅为遮放盆地东南三台山峡谷、龙江峡谷、莫里峡谷“三峡”交汇的海拔840米处10万亩水田区域,最高年产量3000万公斤。这里,土层肥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流动快,有多处温泉、暗河出露,多股林泉流入,不施化肥农药,少有瘟、虫、病害,形成遮放米特性的气候生态环境。若干年来,有不少农业专家实地考察后引种作异地试验种植,均不成功。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西盟米荞

西盟米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米荞,一种长得像米又似荞、可以食用的作物。它曾经分布在我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部分地区,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它几乎陷入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到上世纪末期,它仅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有少量分布,由于其特殊属性,它被一些专家命名为西盟米荞。

凡是到过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人,都知晓西盟米荞是当地一大,而且是被用来款待嘉宾的上乘礼品。不过,这个十多年在“夹缝”中生长的作物,现在也面临着一些生存危机。

“西盟米荞具有耐寒、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主要栽种在山区、半山区,也很好吃。”对西盟米荞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刘桂铭介绍说。记者注意到,当地人喜欢把西盟米荞与大米一起煮了吃,吃着非常可口。据悉,西盟米荞与甜荞、苦荞相比,还有一大特点,脱粒后不用磨成粉末就可以煮了食用。


十. 江西省 抚州 南城县 麻姑米

麻姑米又名“冷水白”,古时称之“银珠米”。据说,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所撰《麻姑山志》记载:“银珠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时取之作贡,今山多系他种,银珠米者,亦鲜矣!”。麻姑米色白如银,粒似珍珠,煮饭易熟,香气扑鼻,营养丰富。此米有一独特之处:用其做饭,松软而韧;用其煮粥,香甜稠粘,回味无穷;用其制粉,爽滑可口;用其酿酒,香气浓郁,口味甘醇。具有抗病、抗寒的特性。

产于南城县麻姑山风景区余家源村的麻姑米又名“银珠米”,是当地农产品的一张“名片”,具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清朝同治五年所撰《麻姑山志》记载:“银珠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时取之作贡,今山多系他种,银珠米者,亦鲜矣!”麻姑米其色白如银,粒似珍珠,煮饭易熟,香气扑鼻,营养丰富,具有抗病、抗寒的特性。

据悉,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就欲扩大该品种的种植规模,使之成为当地真正的一项富民产业,但因受特定环境条件以及品种种性的遗传所限,麻姑米在全县仅麻姑山一带有不到1000亩的栽种面积,亩产最高不超过300公斤,全县麻姑米总产量一直徘徊在25万公斤左右,投入市场的更是少之又少。

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专门组建了三个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7个麻姑稻种植基地,并形成了大米、米粉、糖浆三大系列产品,公司2002年就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被授予全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绿色食品”、“江西省名牌农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第八届中国优质米博览会“金奖大米”等荣誉,产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超市、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和欢迎。

米东区什么地方卖新疆特产乌鲁木齐米东区特产市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