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土特产怎么样啊 婺源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0 11:53:29

一.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茶饼

生产的九江—三石酥、茶饼、桂花酥糖等九江特色产品,以其风味醇香,口感独特佳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二.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李坑撰肉

李坑撰肉是江西上饶的特色菜。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调料,放在刚燃烧过的糠灰上面烤,烤出来的油滴到灰里又会增加灰的热量。外脆内松特别香。

三.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江湾雪梨

据《婺源县志》载:“明代,婺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并以杮油渍纸套袋,成熟时果实雪白,故谓之雪梨”,历史上曾一度作为贡品,颇负盛名,民间还常作为中秋佳节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

江湾梨以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松脆化渣而著名,一般是果重300-400克,最大800克,果实阔瓢形,果皮绿色套袋后呈白色,富含多种氨在酸、维生素及矿物质,色香味形俱佳,并具有明显的生津、止咳、滋阴润肺,退热消喘等医疗保健功效。

传统物产--江湾雪梨

江湾雪梨------以个大、皮薄、肉嫩、汁多著称,大者每个一斤以上,梨皮莹白,松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是梨中之珍贵品种。产地为婺源江湾。

《婺源县志》载:明代婺源江湾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果大如荔枝时,于树上以油渍纸袋逐一包封,成熟时果实雪白。品种有"六月雪"、"西降坞"、"白梨"等多种,尤以"西降坞"为佳。

四.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荷包红鱼

相传明万历年间,婺源沱川人余懋学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时,因巡守有功,神宗皇帝赐御花池内的红鱼作为奖赏。余懋学告老还乡,带回红鱼繁殖成现在的婺源荷包红鱼。婺源荷包红鱼蛋白质含量为21.0%,脂肪含量为2.67%,烹饪多为蒸、炖、焖为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1985年钓鱼台国宾馆已将荷包红鱼列入国宴,受到外国元首赞赏。荷包红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此鱼有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滋阴养阳之功能,已被中家水产总局列为国家淡水优良养殖品种。

五.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糖醋鹅颈

糖醋鹅颈产于江西上饶姿源,把精肉剁成蓉状,与豆粉一起搅匀,用豆腐皮包裹成条状,入油锅炸,出锅后切成小段装盘,蒸熟。另一个锅中烧少许汤,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盘中即可。此菜菜色金黄,酸甜可口,常被用来做婚礼宴席上的传统菜肴。

六.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大鄣山茶

大鄣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西婺源绿茶历史上就远销欧美,建国后,又一直作为中国绿茶的“面子茶”出口海外。上世纪90年代初,绿茶外销萎缩,婺绿-退出国际市场。但近年“大鄣山茶”却迅速崛起,这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及时了解和迎合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消费潮流。同样是婺源的茶业,其兴衰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嬗变和生产方式的改革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其启示是深刻的。

江西婺源县是中国绿茶产地金三角上的明珠,而“大鄣山茶”则是婺源绿茶中的一颗明珠。

大鄣山坐落在婺源县北部,海拔1630米,纵横2100平方公里。这里,峰峦叠嶂,终年云遮雾罩,生态环境天然纯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优秀的“婺绿”———大鄣山茶。1996年,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三年环境跟踪检测,“大鄣山茶”获得了A-绿色食品证书。之后,它直奔欧盟市场。短短几年的发展,在全国有机食品生产中,大鄣山茶的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都占到了50%以上,奇迹般地坐上了龙头老大的位置。大鄣山茶先后荣获江西名牌、国家级新产品、中国食品业名牌、上海市十佳茶叶品牌、1999世界博览会金奖、江西省著名商标等称号。

大鄣山茶原产地认证范围为婺源大鄣山山脉及其周边近2100平方公里的高山茶区,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越,为茶乡婺源产茶的金三角区。

大鄣山坐落在婺源县北部,海拔1630米。这里,峰峦叠嶂,终年云遮雾罩,生态环境天然纯净。古诗云:“蟠踞徽绕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群峰跌宕起伏,山势纵横巍峨,四季云遮雾罩,阳光温煦漫射,植被丰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纯净天然,自古就是出名茶的灵秀之地,《山海经》称之为“三天子都”。如此优越的生态条件,使该地出产的茶叶,形成了“香高、汤碧、味厚、汁浓”的品质风格。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最优秀品质的“婺绿”_大鄣山茶。在全国有机食品生产中,大鄣山茶的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都占到了50%以上,奇迹般地坐上了龙头老大的位置。

1997年金秋十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绿色食品宣介会上,大鄣山茶展台吸引了众多外商惊喜的目光。不久,威伯公司相邀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BCS的专家专程来到婺源,实地考察大鄣山茶的生长环境和加工管理。在洋专家一致的“OK!”声中,大鄣山茶顺利获得了BCS认证证书。这是一个得到140多个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有了这份证书,大鄣山茶就有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七.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糊豆腐

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糊豆腐是江西九江婺源一带宴席上的第一道下酒菜,其味香鲜可口。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八.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木雕

婺源建县于唐代,史属徽州辖区。婺源古民居、官邸、古祠堂中的门楼、梁坊、斗拱、驼峰、雀替、窗棂、隔扇、柱础、漏窗等雕刻十分精美,其中犹以木雕为贵。雕琢采用浮雕、圆雕、透雕和线刻等多种手法,其风格明代拙朴大方,清代雅致细腻。古建筑中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是新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婺源木雕传承徽州文化体系。明清时期,婺源民间艺人的雕刻技法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一大流派。据史书记载,明代嘉靖(1522-1567)年间,“时人有刻,必求婺工”。万历年以后,发展更为迅猛,艺人们不但在本地雕刻,而且“足迹广、技艺精”,很多人子守父业,累世以此维生。



婺源木雕的辉煌已成历史,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在,所以有了“婺源木雕工艺厂”。



婺源木雕工艺厂占在6000平方米,生产已初具规模。现有设计、雕刻技术人员20余人,并有设计大师加盟。承接古木雕作品修复、现代木雕工艺的装饰、大型木雕壁画和各类木雕工艺品及高档根雕艺术品的制作。

九.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龙尾砚

龙尾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石产于婺源龙尾山而得名,婺源古隶歙州,物以州名,故又称歙砚。《婺源砚谱》载,唐开元中,猎人叶氏偶于山中得之,用以制砚、湿润质宜,研磨生辉,后数世,叶氏子孙献于地方-,遂为天下所知,成其南唐后主李煜称“龙尾砚为天下冠”从此友尾砚声名日著,被历朝定为贡品。 龙尾砚的名贵除了巧夺天工的雕琢艺术外,主要是它那稀世的石质(它的石 品有:眉纹、罗纹、金星、银星、金晕、金花、鱼子、玉带、青绿、紫红等),此外,本苑现开发生产根雕、竹雕、展览奇石、制作盆景。

十.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荷包红鲤

婺源荷包红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荷包红鲤鱼 产于婺源民间,色泽金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腹厚肥大,状似荷包,故称荷包红鲤鱼,是中国著名优良鱼种。据《徽州府志》载已有三百多年的养殖历史。传说明万历年间,婺源籍户部尚书余樊学告老还乡,将皇帝御赐的红鲤鱼带回放养,后逐步繁殖,流传民间。荷包红鲤鱼不仅肉质肥美,营养丰富,且具药用价值。清《医林篡要探源》称其“安妊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具有和脾、滋肝、补心的功能。婺源县于1958年成立了荷包红鲤鱼研究所,搜集种鱼17条,经20多年的系统选育、7代提纯复壮,培养出“荷源鲤”、“芙蓉鲤”等优良品种。1980年通过鉴定,成为中国第一个人工选育淡水养殖的优良鱼种,并按照无公害模式进行养殖。现每年能育出鱼苗20多万尾,已推广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同时远销香港等地,深受欢迎。

婺源特产必买排行榜前十名婺源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