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凤城特产梨膏糖 重庆特产梨膏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1 23:21:11

一.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大长陇南糖

大长陇南糖

大长陇南糖为大长陇陈广泰创制,该号现衍传5户,今大长陇各糖食铺所产也佳。制时精选花生仁,先用油炸,熟后加白猪肉丁铺于平盘上,后用麦芽糖、白糖加猪油熬“苷”,再把“苷”浇在花生仁上。产品胶软不粘牙,香甜嫩滑且松脆,油而不腻,为潮汕饼食名产之一。

二.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虾爬子

虾爬子,学名虾蛄。土名有很多,比如东北叫“爬虾”,北京叫“皮皮虾”,天津、大连和丹东都叫“虾爬子”。据说这种生物生活在海底,但是并不安分,常在晚上魂不守舍地往岸上乱爬,来“开月光舞会”、“吃自助餐”、“搞情人幽会”,还用扇尾在海滩上留下密密匝匝的“舞步”痕迹,故此被戏称为“虾爬子”。

虾爬子是一种营养丰富,汁鲜肉美的海味食品,其肉质含水分较多,肉味鲜甜嫩滑,淡而柔软,并且有一种特别诱人的鲜味。每年的春季是其产卵的季节,此时食用为最佳(秋天也有一拨,但不肥)。惟一的缺点是皮多肉少。也正因为如此,记得小时候,它并不值钱,还记得有10块钱3斤的时候。听老人说,当年,没有吃它的,都是用来沤粪用。眼下这个季节,正是虾爬子最肥的时候,也是最贵的时候,又肥又贵,不过,今年丹东的价格并不高,1公斤不过30元左右。瞧市场上那些活蹦乱跳的虾爬子,你就知道其有多新鲜了。

虾爬子的做法有清蒸、水煮、油炸、熬汤、炸酱、包饺子、下火锅等多种。我觉得吃得最过瘾的就是水煮了。先把爬虾洗净,放入锅中(对于活蹦乱跳的虾爬子来说,这是要一点技术的),加上一点水,撒上几把盐,开上几开就好了。新鲜的虾爬子味道极其鲜美,比之对虾、鹰爪虾等有过之而无不及。

吃虾爬子讲究也有很多,怎样能够从满是坚硬甲壳和倒刺的盔甲之下,吃到鲜美的肉,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具体吃法有三种:掀盖,去腹,侧挤。掀盖当然是最慢也是最容易伤手的吃法了,无用说新手,就说我这吃了N年的人不小心的时候也能被刺得手破血流。去腹的技术要求就稍高,你要会撕掉腹皮,同时尽量少弄掉肉。至于侧挤则是技术最高深的了。通过用牙齿挤压,将肉挤出来。当然没有高深的技术嘴是很容易被刺扎破的。有人也许要问,这么难弄,还有谁会包饺子呢?这个其实也简单,将生的虾爬子去掉头,用擀面杖一擀,肉就出来了,包饺子的味道那是相当鲜美啊!

最后提醒大家,你若不常吃海鲜或者肠胃不好,吃虾爬子时一定要喝白酒或吃大蒜,否则……

如何挑选肥美的虾爬子?

选虾爬子要注意一看二捏,首先要挑选母虾爬子,要注意它的黄特别多,背部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实线,尾部都是黄色的。 其次,要选择肉质厚实的虾爬子。用手轻轻捏一捏虾爬子,感觉肉质丰厚的好。

三.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 丹东板栗

丹东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板栗已有二三千年栽培历史,辽宁省栽培栗树始于明末清初。果称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还可制罐头,磨粉制糕,调羹烹菜。含有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 丹东)

丹东板栗分两种,一种是日本板栗,本世纪初从日本引进,并集中大面积栽培。该种栗子果实大,涩皮不易剥,口感差。一种栗为中国栗,或称油栗,个头小,涩皮易剥,品质优良。以往栽栗均用实生繁殖,无稳定的栽培品种。从70年代起,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嫁接,形成“金华”、“丹泽”、“岳王”、“长安10号”、“±60”、“±13”、“辽丹58号”、“9113”等主栽品种,其特点是早结实、丰产、抗逆性强、果实个大、适合加工。

板栗是丹东的优势经济林树种,自然条件有利于丹东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占辽宁省的90%以上。丹东板栗属日本栗系统,适合日本市场口味需求,板栗肉占日本市场30%的份额。丹东板栗栽培面积发展到115 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已成为全国板栗的重要产区和出口基地。

丹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丹东市《关于划定丹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丹政[2006]7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凤城市2个市,宽甸县,元宝区、振安区、振兴区等3个区现辖行政区域。

四. 北京市 密云 北京秋梨膏

北京秋梨膏

工艺:首先要选取当年生产的秋梨,把它们清洗干净后擦成丝条,再用纱布包紧挤出梨汁来。接着再把梨汁倒入特制的锅里熬煮。熬梨汁的锅是铜 质的,锅里镀了一层锡。在熬煮梨汁过程中一定要加入蜂蜜、白糖和生姜等配料。最后还要根据不同的配方,分别加入茯苓、贝母、燕窝等药料。等到把梨汁熬成粘稠状态后,秋梨膏便制成了。

特点:甜爽可口,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祛喘、安神、健脾胃等功效。

五. 辽宁省 丹东 振兴区 辽宁黑猪

辽宁黑猪是由东北-与巴克夏猪杂交后经40余年风土驯化而成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优良特征。辽宁黑猪分为丹东黑猪、复县黑猪、昌图黑猪和南台黑猪4个类群,其中丹东黑猪类群最多,约占整个辽宁黑猪一半以上。

辽宁黑猪四个类群的体型外貌相似,其特点是: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耳前倾稍下垂,嘴稍长,颜面直或略凹;身腰长,肩中等宽,背腰平直,尻部略倾斜,腹部微重;四肢高,肢蹄坚实,被毛纯黑,07对以上,排列整齐;成年公猪平均体长163.7厘米,胸围146.4厘米,体重210.8公斤;成年母猪平均体长155.8厘米,胸围146.4厘米,体重203.9公斤。

辽宁黑猪最大特点就是繁殖性能好。一般生后4-5个月,体重50-60公斤性成熟,7-8个月开始配种;发情周期平均为19.8天,发情持续期85-98小时,妊娠期115.14天;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8头,初生窝重12公斤,50天断奶窝重126公斤,窝成活10.94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4.98头,初生窝重12.6公斤,50天断奶窝重139公斤,窝成活11.46头。辽宁黑猪存在生长慢(580-680克)

六. 陕西省 铜川 耀州 耀州雪花糖

耀州雪花糖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耀州雪花糖,俗称“渣子糖”,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誉满关中,是关中四糖之首,香甜酥脆,风味独特,兼有健胃润肠、止咳化痰之食疗功效。

耀州雪花糖,俗称“渣子糖”,是耀州久负盛名的传统,驰名四海,自明清以来,为历年进贡宫廷贡品,具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

雪花糖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誉满关中,是关中四糖(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富平琼锅糖、耀州雪花糖)之首,香甜酥脆,风味独特,兼有健胃润肠、止咳化痰之食疗功效。民国时期,就有民谣传:“耀州城,四四方,雪花糖,味道香。能健胃,能润肠,止咳化痰功效强,有钱啥不买,先买雪花糖”。如今,上了年龄的耀州人,一提起雪花糖,不时还能朗朗上口的诵出来。

雪花糖是季节性时令食品,一入冬季,满街销售,是耀州人春节前后走亲访友、拜年馈赠亲戚、朋友的美味佳品。在外地工作的耀州人,每到春节,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乡的雪花糖,即使春节不能回家团聚,但只要能吃上一块亲朋好友寄来的雪花糖也能慰藉拳拳的思乡之情。

雪花糖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明代(1368年明朝开始)雪花糖就已经出了名。我们知道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这个习俗现在还在延续着。雪花糖最早就是灶糖,祭灶的习俗从史料上看,秦朝(公元前221年开始,距今大约2231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当然祭品很多,而灶糖是耀州人祭灶神不可或缺的主要祭品,灶糖的特点是即甜又黏,意思是用灶糖黏住灶神的嘴巴,以便“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当然这是历史形成的,不管怎么说这个灶糖便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寓意吉祥、幸福和美好,承载者人们的希望和憧憬。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人们对灶糖非常重视,倾力加工和改进,耀州的雪花糖就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产生的,大致经历了灶糖——麻糖——雪花糖三个阶段,有人在灶糖中加入芝麻制成“麻糖”、空桶状的“滚子”等变形品种,方便人们零食销售。在麻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改进,形成如今这样吃起来味道香甜、口感酥脆的雪花糖。

清代(1644年开始)耀州城内外有数十家作坊,由于原料和工艺的原因,都是与醋坊合为一体。解放前后先后有恒茂升、忠盛益、福盛和、鼎益宫等十多个糖坊,规模相当可观。 耀州雪花糖之所以有名,不在于原料,也不在于水土,而在于制作工艺,是勤劳聪明的耀州人粗粮细作的智慧结晶。

雪花糖的主要原料是:小米、芝麻和大麦芽。近年来,还增添了核桃仁、桂花、青红丝、果子露、香精等佐料,味道更加香甜可口,色泽更加绚丽美观。做雪花糖是个苦力活,炒糖、扯糖,要求快速而且费力,精壮小伙子干上一阵子即汗流浃背,糖色是否白亮,一在掌握熬制火候,二在扯盘功夫;是否酥脆,全在切糖刀工上分高下。还要起早摸黑、熬夜加工,灶火不断。雪花糖制作工序是先将小米用水泡透,上笼蒸熟,再拌上碾面的大麦芽使其发酵,再装进有隙孔的大瓮里,倒进开水把米汁淋出来,倒入锅里,用碳火去熬。等熬稠后取出扯成糖胚,再将糖胚放入锅里用木炭火熏,然后掺入炒熟去皮的芝麻搅拌均匀,擀成片,切成条。最后将糖条按一定的宽度切成若断若连、薄如纸页的糖条块,吃起来味道香甜、口感酥脆。它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无一丝一毫添加剂,天然原料,纯手工加工。

目前,耀州城内仍有十几家糖坊,基本上还延续着传统的作业方式,一家糖坊,八九个工人,天不明开始工作,到日落以后结束,“两头不见明”,尽管如此,每天仅能加工百十斤成品。十几家作坊忙活一冬天,仍然满足不了耀州市场的需要。

关于雪花糖的得名来历,见诸文字的说法不一,街头巷尾更是莫衷一是。有人说:雪花糖制作上市时逢隆冬雪花飘飞之际;有人说:因其糖块颜色白亮,吃雪花糖时用手掰开,或者用牙咬糖块时,糖渣纷纷落下,宛如雪花飞舞;还有人说,制作精到的雪花糖,洁白如雪因之得名。 要讲清这个命名的恰当、准确、精彩,还得回到炒糖这道工序之中。炒糖时不断加温,水分不断蒸发,糖饴越来越稠,为防止焦糊需要不断搅拌,到了糖快要成胚出锅之前的三五分钟,糖汁在锅内不断形成拳大,碗大,甚至更大的气泡,又不断被撞破,其碎片薄如蝉翼,形似雪花,在锅台上空不断充盈,逐渐扩散,纷纷扬扬飞舞飘落。大概由此得名更准确些。

冬日,户外瑞雪纷纷扬扬,室内家人围炉环坐,炉上一壶酽茶滋滋作响。这时候,满脸慈祥的白发老奶奶将块块雪花糖分给儿孙们,大家边吃边聊,融融亲情,祥和快乐氛围,开心愉悦极了。

雪花糖已经以它独特的风味、食疗功效及精湛的制作工艺享誉一方,融入了耀州的文化符号,成为耀州人的一种骄傲。不过,雪花糖在天气严寒的春节前后制作,天热发粘不便食用,这真是一大憾事。

2009年6月耀州雪花糖这一传统制作工艺被确定为铜川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期盼雪花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拯救和发掘后,能进一步改善、创新工艺,增添新的原料,以使其由时令食品变成长年生产销售的食品,长年上市,以满足人们不断的需求,更好的繁荣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

七. 北京市 朝阳区 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 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

要先将红糖加面粉搓散烤熟,加入麻酱、桂花、油,和成芝麻酱馅;用干面粉加发面,发酵后对硷。醒面后,将面按成500克一块搓成长条,然后甩成栅子,抹上糖酱,随荮随卷成筒形,揪成50克小剂,揉成圆形小桃,摁扁码入烤盘,放入烤炉烤熟,熟后晾凉,放入木箱中闷透闷软即可食。
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传入北京, 成为北京小吃。其特点是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制作方法二

盐加清水化开,和白面成面团;油加热后晾温,放小米面和均匀,成为酥油瓤;将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压扁按平,压成长条的大片,将油酥瓤均匀地涂在大片上,由外向里卷成卷,压成长条,揪成8厘米长、3厘米宽的剂子,压成横8厘米、竖18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三层;再 压成横8厘米,竖12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中间搭在一起,成为中间三层、两边两层的生坯,然后将芝麻均匀撒在生坯上,翻过来撒些水,在面板上磨出浆水,即可上炉烤。 上炉时生坯横放在手上,自右至左把缸口贴满,再自上而下贴满,之后盖上盖,稍后把火拨开一半,再过3-5分钟把火全部打开烘烤,烧饼成虎皮色时即可出炉。

制作方法三

原料:面粉500克、酵母粉5克、温水350ML、红糖500克、芝麻酱500克。(这里的馅料 糖火烧

是非常多的,一般的糖火烧也就用这一半的量。放多少麻酱放多少红糖,完全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吧)
做法:
1、面粉+酵母粉,倒入温水和成面团,饧30分钟。
2、擀细红糖中的硬块,与麻酱一起拌匀。
3、将面团擀成长方形,均匀涂上麻酱红糖,卷起。
4、卷好的卷略压扁,从两边向中间折叠。
5、擀成长方形薄片,一切两半。
6、取切好的一片,从两边4/1处向中间折叠两次,再擀成片,卷成卷。
7、揪成一个个小剂,两边收口向下捏紧成圆形。
8、稍压扁,烤箱预热180度烤约25分钟。

八.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丹东朝鲜族打糕

朝鲜族打糕是以糯米为原料,用糯米饭槌捶打而成。 丹东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的身影,黏黏糯糯、香甜可口、晶莹透亮的真得是难得的美食。

介绍:

制作时,(1)先要将糯米洗好,用清水浸泡十几个小时,直泡到用手指能把米粒捏碎为止,然后把米捞出滤干。(2)随即把米放入蒸笼用大火蒸半个多小时之后,(3)再把蒸好的糯米放在砧板上,用木槌边打边翻动,边翻动边用水擦砧板,否则,打糕就会和砧板粘在一起翻不动,打的时候越匀越好。一般要打到看不见饭粒为宜,(4)最后,撒上豆沙或熟豆面便可以食用。喜甜食的,可蘸上糖;喜咸的,可佐上盐。此打糕粘润可口,味道清香。

如今,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宝山朝鲜族村,来宾会客时,还可看到这一有趣的生活画面。

打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种是用黄米制作而成的黄打糕。打糕的制作方法是: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槌反复捶打。一般多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于是,一份香粘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朝鲜族人民喜食打糕的历史悠久,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因此,一旦见到哪家的妇女喜气洋洋地忙着做打糕,就知道这家肯定有大喜的事。打糕不仅用来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更是亲朋好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同时,打糕还有保健的作用,朝鲜族的一句俗语“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参”,就说明了这一点。

九. 辽宁省 丹东市 凤城市 凤城板栗

凤城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板栗是凤城市特有经济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凤城板栗以其个大,味醇,营养丰富享誉中外,是传统的出口商品。近三十年来,凤城市的板栗产业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实施国家、省、市等重点工程、项目和竞赛活动的推动下,通过采取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分户经营、样板引路的经营模式,规模逐年扩大,品种趋向合理,效益明显提高,板栗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凤城市因此被评为全国“板栗两高一优示范基地”和“中国板栗之乡”,也是全国板栗主要出口基地。申请“凤城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必将促进“凤城板栗”生产、经营,提高商品质量,维护和提高“凤城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十. 辽宁省 丹东市 东港 东港大黄蚬

东港大黄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港大黄蚬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丹东特色水产品大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营养价值颇高.由于丹东东港附近的海域养分充足,因此这里盛产的黄蚬子比其它地方的个头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

黄蚬子在烹饪中适宜于炝拌,白煮,清炒等多种方法.最好的吃法还是炭火烧烤为妙。将加工好的无沙黄蚬放于炭火之上。红彤彤的炭火,黄灿灿的蚬壳,热腾腾的水汽,让人垂涎欲滴,片刻,当黄蚬子被烤张了壳就要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筷子搛起热乎乎的蚬肉往嘴里一放,饱满的肉汁鲜得过瘾,比吃了燕窝鱼翅还满足。黄蚬子最鲜美的并非是肉,而是体内的汁水,古人认为这才是食之0。令人回味无穷,真是人间的美食。尤其是好友聚会,三五知己,品尝美酒,谈天说地,不能少得的世间美食。丹东东港一些人甚至干脆将活生生的黄蚬子掰开,将肥厚的肉身不由分说地放进嘴里。丹东大黄蚬子是烧烤中的首先美食,目前,在全国都有经营黄蚬子的烧烤店。

清代郭麟曾在《桂枝香·黄蚬》中以“俊味江乡堪数”来称道它的美味。东港人对黄蚬子的喜爱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家中食用黄蚬子的时候,最好提前一天将其泡在清水之中,可借助黄蚬子的自洁而吐出体内的泥沙等,避免食用时“牙碜”。

东港大黄蚬

地域范围

东港大黄蚬主要产自东港市境内近岸浅海水域。地域保护范围:东界自东经124°08′27.36″,北纬39°43′31.51″至东经124°07′39.54″,北纬39°36′40″;南界为10米等深线;西界自东经123°30′52.81″,北纬39°45′24.56″至东经123°31′06.00″,北纬39°38′30″;北界为0米等深线。面积7.066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东港大黄蚬是我国仅存的优质中国蛤蜊物种,集中生活在鸭绿江口渔场。鸭绿江口渔场海域所独有的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等海况条件和独特的海域环境,造就了东港大黄蚬特有的品质特色。(1)外在特征东港大黄蚬体型肥大,体态0呈较圆的三角形,浅水区体色黄褐色,深水区呈黑褐色,壳表平滑,具生长纹,越近腹缘越明显,前后缘亦明显,后缘长于前缘。壳顶为紫色,突出背缘,偏向前缘。 (2)内在品质东港大黄蚬内在品质为壳薄肉厚,肉质细嫩、肉体肥大、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口味极佳。东港大黄蚬的营养成分每百克含蛋白质11.47克、 钙344毫克、铁249毫克、磷41毫克、硒0.52毫克、核黄素0.08毫克。(3)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捕捞海域的管理,严格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97、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等国家标准。

山东梨膏糖 地方特产梨膏糖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