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友情土特产商行 宁化县美才土特产官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9 08:21:32

一.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辣椒干

宁化辣椒干

二.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孔坑茶

孔坑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孔坑茶

延祥茶是客家祖地福建省宁化县的,又称孔坑茶,明代曾为进贡皇帝 的极品,故又称“贡茶”。延祥村西部的孔坑,又称西园,自古以来就是当地优质的茶园,自古以来培育着数十亩碧绿食茶。据《延祥村史志》载:拔贡杨德安,于1506-1521年间(明正德年间)任浙江金华府经略时,因经常赴京,便把家乡孔坑茶带上,供奉皇帝和大臣们品尝,大受赞誉,因此,当地又称它为“贡茶”。

据档案记载,1947年(民国36年)9月间,台湾省为庆祝台湾光复二周年举行名产品展览活动,特设福建馆,并指定宁化延祥孔坑西园茶供展。1955年、1956年曾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获得很高评价,也曾赠送给毛泽东主席,作为表达宁化泉上人民心意的礼物。

孔坑茶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乌龙茶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

“孔坑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宁化县辖区内的翠江镇、城郊乡、湖村镇、泉上镇、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镇等8个乡镇,100个村,东到泉上镇延祥村,西到城郊乡社下村,南到城郊乡李七村,北到安远镇井坑村,地理坐标:,总保护面积1300.18平方公里,年生产面积1333.33公顷,年产量1600吨。

三.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丹霞竹荪

丹霞竹荪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气灯纱罩。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

粉红色的蛋形菌托,

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

色彩鲜艳、稀有珍贵,

被人们称之为“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品,人们比喻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

竹荪长期依赖天然野生,且一年仅限于秋季上午9-12时发现于竹林中,采集人难以相遇,因而成为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食用菌,价值重金。

在仁化县丹霞山上人们常可发现野生的竹荪

据传,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出亲信遍访天下,好不容易觅得“僧竺蕈”若干。所谓“僧竺蕈”,即长裙竹荪。慈禧太后动用官兵三千人,费时九个月才得长裙竹荪1.5公斤,平均每人才找到0.55克,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长裙竹荪并非只是“物以稀为贵”。它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含的蛋白质、脂肪极高,还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不仅能滋补健身。且对多种肿瘤、高血压、肥胖症均有较好食疗效果。长裙竹荪,其味鲜美异常,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声誉极高,曾有“竹荪黄金价”之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日本前首相因中角荣来我国访问时,都曾品尝了“竹荪芙蓉汤”并给以高度评价。

四.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生鱼脍

宁化生鱼脍

福建省宁化的客家人的鱼脍:以约两三斤重的鲜活草鱼为食材,清水漂浸半日,制作时以右手用毛巾裹住鱼头,令鱼不再蹦跳,左手持刀快速除鳞、开膛去内脏,冲洗乾净后不再下水。然后去头尾劈成两片,再去鱼皮、剔骨。擦乾鱼肉的血污后切成透明的薄片。切时师傅要站成弓步,左手指尖轻轻压住鱼肉,右手刀口前倾,走刀飞速而用力均匀,切好后立即拦上麻油上桌。这种鱼脍制作讲究,不但注重卫生,制作时还不能靠近高温、不能使用电扇,保持鱼片洁白无染。佐料有上等酱油、芥末酱和姜汁。

五.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丹霞沙田柚

丹霞山沙田柚是柚中之上品,属芸香科,为常绿乔木,叶片厚大,叶翼舒展,花大簇生。果实为阔倒卵形,秋末成熟,呈淡橙色,耐贮藏。果肉甘甜不酸,清香朴鼻。因这里的气候与土质与广西的沙田无异,所以果形、果肉、甜味、香型与广西沙田柚均可比美。

现在丹霞山及周围乡镇村庄已大量引种,尤以夏富村最多。随着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果农的精心培育,已逐渐形成市场商品能力,能满足游客及人们的需要。

六.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薏米

宁化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化薏米具有煮后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等特点。

宁化地处武夷山脉的丘陵山区地理区域,山林植被的自然环境给农作物种植和农土品栽培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

宁化薏米是属于糯米型的杂粮品种。米仁,又称薏苡、薏米等,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在宁化种植历史悠久,明崇祯版《宁化县志》中便有薏苡的记载。古时宁化人称其为“弥陀粟”。宁化米仁具有煮后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等特点。该县年种植薏米300-600公顷,年总产量700-1400吨,年产值1000-2000万元。

为做好米仁的推广种植,宁化县还从台湾和本省引进薏米新品种6个,并在该县中沙、曹坊、淮土等三个乡镇建立薏米品种认定和丰产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千余亩。

宁化薏米(宁化糯薏米)

福建省宁化县现辖行政区域

《宁化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宁化薏米(宁化糯薏米)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请示》,宁政文〔2013〕127号

宁化县农业规范:SNH/T003~4-2012《宁化薏米》

七. 吉林省 通化 通化县 松花御砚

松花御砚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吉林通化长白山区砥石山的江沿,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这里也是松花江的中段部分,树木丛生,林海茂密。六月时节,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给初春的长白山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生机,而这种石头的颜色和松花色泽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以松花石雕制的砚台就叫松花御砚

用松花石加工成松花砚,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到了满清朝时期,松花砚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得以青睐,但由于清朝皇帝的专宠而没有能够发展起来成为民间普及的文房用具。 长白山是满清的发祥地,被皇家封为禁区,禁止开采渔猎。松花石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山区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做为国宝御用,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康乾时期制砚八十余方,以后几代陆续研制了八十余方,目前现世的皇宫御砚有八十方,都存于故宫两院,以台北居多。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省是东北地区最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朝、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它的江边有古船厂,是东北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水道,春放排,夏秋行船,冬走爬犁,一年四季不间断,把东北的物资和资源输送转运,繁忙异常。满清发源于长白山区,而吉林市区域是他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军事重镇,早年大量屯兵。后清朝几代先帝拜祭先祖,都要到此屯住。

康熙皇帝来长白山祭奠先祖的时候就作过《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流花叠锦锈縠明。

彩帆画鷁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精锐,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八.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蛋菰

蛋菰

将鸡蛋加少入许食盐和适量温水,用筷子反复打散,然后把猪肠一头用线扎紧,将蛋从另一头灌入,满后用线扎牢。之后握蛋肠一头的线,放在锅中约50度的水内来加摆动,待至水沸时,立即将蛋肠取出,切成半寸长的小段,备用。烧汤时,将肠段投入,佐以香菰、红菰等配料,加少许味精、食盐、葱花等,煮至蛋肠两头呈磨菰形时,起锅即成,清淡爽口,为宴客佳肴。

九.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石塘咕噜肉

炸咕噜肉,是一款带有浓厚地方风味的食品,年代久远,历史悠长,口味独特,属于石塘传统美食。只需将肥猪肉放置调匀的面糊,盛入板瓢,入油锅去“泡”(平声,土话,意味炸),待面团泡成金黄,掏出即成。因其表皮爆裂而约定俗成,被冠名为“炸咕噜肉”。炸至金黄色,即用漏瓢掏出,其炸肉表皮爆开,松脆可口,掰开来其色呈蛋黄色,麦香浓烈,面粉油光可鉴,且呈蜂窝状,望之口舌生津,垂涎欲滴。

十.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石塘扣肉

石塘扣肉属香芋扣肉的一种,其中香辣扣肉属地地道道的石塘特色菜。用五花肉切成约0.5公分厚,煮成八成烂后油炸。香芋头也切同肉一样厚度油炸成金黄色,与五花肉一块块相隔、相扣,放入秘制香辣调料,吃起来味香辣、不腻、爽口。肉皮金黄,香芋绵柔,黄白相间,形成龟背,外观好看,而肉食不腻,芋嚼鲜美,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宁化特产哪里买正宗宁化县美才土特产官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