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特产豆腐乳 安徽特产豆腐乳不辣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9 21:03:56

一.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进京豆腐乳

济美是临清城里一家酱园的名号,那酱园历史甚是悠久了,名气也大,深得本地人的信任。那个时候,我们那儿没有人知道北京城有个“六必居”,也决不相信王致和的臭豆腐会比得上济美,更别说保定府的“槐茂”和济宁的“玉堂”了。后来,济宁的玉堂酱菜不用说了,王致和的豆腐乳和臭豆腐,好像也吃到过,味道怎样呢,就不说了吧,可是以我个人私见,总还不济美的对口味。

如今想来,豆腐乳和臭豆腐,不过是底层百姓的罕物,属于寒俭一类食物。八十年代初,史铁生小说《午餐半小时》里,街道工厂的师傅们,在午餐的半小时里,吃的就是白馒头夹臭豆腐。那时铁生先生还年轻,言下似不无嘲讽之意。其实吃点豆腐乳臭豆腐,看不出有什么不好,贫寒人家,就不能有自己的快乐么。以我的经验,对食物的选择,似乎与人们体力的付出有关。日子过得悠闲自在时,则不喜质地干硬、味道浓烈食物;若体力付出的多,则就看不上稀软淡雅的东西。村里人半日的重活儿干下来,汗出过几个通身,已是腹中空空,回到家里,洗手净面,到得饭桌之前,新出笼的白面馒头,从中间轻轻裂开,将豆腐乳或者臭豆腐放进去,抹匀,然后用手捏实,这中国特色的三明治,吃起来确实让人过瘾。当然,此乃粗人的感觉,不足与绅士淑女言也。

二. 浙江省 丽水 云和 豆腐泥

豆腐泥

豆腐泥是云和、景宁一带山区独有的。山区人民好客,但因交通不便,生活艰苦,每当来客,除山蔬野菜外,就磨豆腐泥请客。

豆腐泥味道清纯鲜美、营养丰富,然而加工简便,经济实惠。原料是自己种的黄豆,石磨则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工具。先将黄豆用水浸涨、洗净,连水带豆用石磨磨成豆浆,不用过滤,放入大锅中煮熟后,加入大蒜、生姜,再将豆腐泥倒入,并按口味添加辣椒、香菜、葱花、食盐、浆油之类调味品。贫苦人家掺入南瓜丝、萝卜丝之类,既增加数量,味道也不错。而富裕人家放入明甫丝、虾皮、香菇等,更是锦上添花。要是用新拔的嫩豆磨成的豆腐泥,口味自然更胜一筹。嫩而不滑,细而不流,软而不粘,糊而不腻,爽然适口,碧绿诱人,香气扑鼻,使人馋涎欲滴。农村人还有不成文的规矩,不管是谁家磨豆腐泥,左邻右舍都要送上一碗。

豆腐泥在农村还有特殊的用途。凡养有母猪的人家,都要种许多黄豆备用。当小猪长到十多斤,即将“散窝”时,就要磨豆腐泥给小猪吃,使小猪快速生长,皮毛油光锃亮。农村人视豆腐泥为高级营养品,同时还是小猪的快速催长剂。

据有关资料介绍,大豆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天然微量元素,极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以大豆为原料磨制的豆腐泥,连渣带浆,保持了大豆原有的营养成份,原汁原味,粗中有细,容易消化,无积食之虑,是物美价廉、充满田园风味的天然营养品。

七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单位里也有许多人家备有小石磨,经常磨豆腐泥;没有石磨的就向邻居借或送到亲朋好友家去磨。我们家也买了小石磨,星期天、节假日或家里有事请人帮忙需吃饭时,就常常磨豆腐泥,一次就磨好几罇,吃上三、五天。市场经济,豆腐泥也成了商品,菜场上有许多摊位卖豆腐泥,一元一斤,物美价廉。城里城外,豆腐泥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在家门口也能买到豆腐泥,大多人家也就不再自己磨豆腐泥了。外地人到云和,无论是宾馆里还是大小食坊,都可以吃到云和特有的豆腐泥。

三.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贵池区的特色小吃,每年腊八节,家家户户差不多都要晒制腊八豆腐来庆祝节日。腊八豆腐,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带甜,又香又鲜。豆腐配海鲜味道更鲜美,假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道鲜美无比。黟县人平时习惯将腊八豆腐用草绳挂在通风处,吃时摘取。有些人还爱把腊八豆腐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成为极品的下酒小菜。

四.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豆腐帘子

豆腐帘子独产于怀远镇,已有500多年历史。制作工艺特殊,先用优质大豆制作可食之豆浆后,投入适量卤水,使之浓凝,再用刷把搅匀,然后将纱布浸湿,铺入木匣,一层细布,一层豆花,滤干成型。因其状若帘,故名“豆腐帘子”,豆腐帘子有“干帘”和“水帘”两种。干帘是将拆匣取出的帘状豆腐卷为圆筒,摊晾木匣中,让其自然生霉,4天左右即可上案,经煎炸后烹成鱼香帘子、五香帘子皆宜;水帘是将拆匣取出的帘状豆腐直接烹煮,可做成清炖帘子、鲜帘丝等,煎煮荤素皆宜,质地细腻,风味独具,有鸡汤之鲜味。近年来,怀远豆腐帘子厂将帘子用食油炸酥,拌以芝麻、甜酱等香料,密封保存,半年后食用,色、香、味仍如鲜品。

五.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豆腐乳

峨眉山豆腐乳是四川省的名土口之一,距今已有五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峨眉山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在一百多年前,峨眉山的豆腐乳已很出名。峨眉山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之一。峨眉山豆腐乳制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十分讲究的工艺,全手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无污染的水源,确保成品的品质。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芳香浓郁、咸淡适中、味道鲜美奇特、营养丰富,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烹饪特殊的佐料。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如果在粉蒸或红烧猪、牛、羊肉的时候,适量加入一些豆腐乳汁,那更是别具一番风味,是佐食的佳品。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其味隽永。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

六. 广西 百色 田林 定安豆腐乳

定安豆腐乳是田林县定安镇民间传统工节和地方特色相隔为一体的副食品加工产品。其产品以鲜美爽口、风味别具一格、能增进食欲的特点而成为有名的佐料。目前还是农户加工自食为主,缺乏龙头加工企业,产品没有精包装,市场销量少,竟争力不强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七.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无为兰花萝卜

兰花萝卜,安徽省无为县酱品厂腌制萝卜的传统产品,以当地品种小长白萝卜为原料,经过加工的成品,具有鲜、咸、脆、嫩等特点,色、香、味、形俱佳。

制作方法:

1.腌制:采用一次重量盐的腌制法,即每100千克鲜萝卜头,腌渍时加食盐15千克,方法是利用水泥池或大缸,将洗净泥土的萝卜倒进一层,并撒一层盐,第一次用盐量按每100千克鲜萝卜用10千克。以后每隔2~3天翻缸一次,共翻缸5~6次,每次翻缸均加撒一些食盐,共加撒食盐5千克。每次翻缸剩下的卤水澄清后仍倒入池(缸)内。最上面用大石头压紧,池(缸)内保持浸没盐水10~15厘米深。经过10~15天的腌渍,萝卜头的外观有明显的变化,有弹性,呈玉白色。

2.切花:经过腌渍的萝卜头,随时可取出加工。先用清水洗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目的是退卤减少盐分,然后用锋利菜刀将萝卜头直切一刀,成几乎相等的两瓣木梳背形,再在这两瓣木梳背形上交叉斜刀切划,形成交叉的菱形花纹,用手拉长后即成兰花状,故名“兰花萝卜”。

3.酱制:切划好的兰花萝卜瓣,可投入甜酱缸内进行酱制。酱内可加入糖、八角、五香等配料少许。一般在酱缸内浸泡3~5天即为成品。每100千克鲜萝卜可加工出兰花萝卜65~70千克。

产品特点:具有鲜、咸、脆、嫩等特点,色、香、味、形俱佳。

八.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四塘腐乳

1、产品名称:临桂四塘“榕门祠”牌腐乳系列

2、地域范围

临桂县四塘腐乳地理标志或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5′—110°20′,北纬24°—25°41′。四塘盛产大豆,在过年前后用大豆加工腐乳是自清朝乾隆年间以来的民间传统习俗。近几年来,以横山为中心,形成了以榕门祠、四方井、下边村、横山、横清等多个四塘腐乳品牌的生产厂家。

3、品质特色

四塘腐乳以传统工艺、手工操作酿制而成,以色鲜、质细、味香、营养丰富、味道奇特而暑称。可用于蒸煮主菜的调料,以及浆点的佐料,具有食用范围广、保存保质期长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莱。

4、人文历史

四塘腐乳的生产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在乾隆年间当时宰相为当地陈宏谋,把具有民间的独特风味的横山腐乳作为家乡贡品。原始的包装为古(坛瓷)罐装,现在发展成为具有品牌化的精品包装。以口味独特而畅销各地。

5、发展潜力与品牌提升方向

临桂四塘腐乳口味十分独特,在广西乃至全国品味独一无二,近几年来,已销往华中、华南10多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年销量达1000多万瓶,年产值8000多万元。并且年生产和销量以20%以上递增,形成了精品包装和品牌,建立了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实施了“农超对接”,建立了许多销售平台和较大规模的销售网络。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引进和扶持,将更大地推动具有地方特色一乡一品的大力发展。

提升方向:

1、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规模生产;

2、改良精品包装,提高产品档次;

3、利用各媒体做好广告宣传,提高知名度;

4、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做好相关开发;

5、拓宽销路,提高产品销量。

九.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豆腐仔

豆腐花,古田本地话叫“豆腐仔”,路边摊或者沿街经常有叫卖。

古田“豆腐仔”,叫卖的通常挑着一担木桶,一个桶装着装“豆腐仔”,另一个桶装碗和清水。“豆腐仔”装在一个木桶里,温温的.通常是有客来的时候,就用一个扁圆形的勺子刮几层装在碗里,要吃甜的就加点糖水,薄荷水,吃咸的通常加点酱油稍微搅拌一下,很清爽,是消暑的上佳食品。

安徽特产豆腐乳不辣的安徽无为特产豆腐乳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