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呀 昆明哪里有北方特产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16 05:15:56

一. 云南省 昆明 嵩明县 滇八件

昆明风味糕点,系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采用传统“两面火”烘烤工艺精心配置而成。每盒装八件,有八个品种、八种口味,故称“滇八件”。有硬壳火腿饼、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鸡棕酥、火腿大头菜酥。风味独特,包装精美,为馈赠佳品。

二.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金洋芋

说起洋芋,以往俗称“东川洋芋”。近年来,由于在东川境内的播卡地区发现有大量的金矿,致使东川成为国际“找金热”的地方,世界找金业的晴雨表,东川大洋芋由此沾光,一不小心你就可能吃到金子,为此俗称“金洋芋”,做法多种多样,炸洋芋和火烧洋芋是最常规的吃法。在这里就不用费过多的笔墨了,不妨自己来试试。吃洋芋长子弟,地球人都知道。

三.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骨头参

骨头参它是云南石林撒尼人一年四季天天食用的传统咸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滋味鲜美,香、酸、甜、辣辣、咸俱备,是含钙质、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丰富的佳品。



每逢春节,撒尼山寨喜气洋洋,家家户户杀猪过春节。一头猪除板油炼成油,猪肉腌成腊肉以外,剩余的骨头、肚杂、油渣,用扎骨刀剁细成粉白色。适量加入姜、葱、蒜、辣椒粉、包谷酒、精盐等配料搅拌揉匀,装入陶瓷罐腌制。



骨头参蒸、煮、炒、炖、凉等食用皆宜,鲜香爽口,美味无穷。它含有钙和多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经常食用,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治疗软骨病等作用。

四.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凉拌米线

凉拌米线是云南昆明的地道美食。其配料有爆香花生末,炒过的芝麻粒,烫熟的韭菜、木耳和豆芽菜,新鲜青笋切丝,切块土鸡;作料有甜酱油、咸酱油、蒜水、麻油、芝麻酱、花生油、酸醋、姜汁,辣椒油等,和当天生产的米线拌在一起,新鲜又美味。

五.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宜良板鸭

1950 年以前自产自食,零星售卖,少量销往昆明等地,后经过技术加工,选用壮鸭,成品色泽油黄,肉质鲜美、 细嫩,清香可口、咸淡适宜,是佐餐和馈赠佳品,内销全省各地,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国家地区。( 宜良县)

六. 云南省 昆明 禄劝县 玫瑰茄

玫瑰茄

洛神花又名玫瑰茄,具有清热解喝、帮助消化、利尿消水肿、养血活血、养颜美容、消除宿醉,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清凉解渴,振奋精神,食而有味、抑制喉咙发炎的效果,感冒或嗓子疼时喝了可以减轻症状。此外还能消除疲倦,改善便秘,对皮肤粗糙,肥胖都有帮助。

据了解,经常饮用洛神花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值和甘油三脂值,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科研人员还发现,饮用洛神花还可起到减肥作用,95%的病人体重下降了1到3公斤。

洛神花中含有的维生素C、接骨木三糖苷、柠檬酸等营养成份,有益于调节和平衡血脂,增进钙质吸收,有益于调节和平衡血脂,增进钙质吸收,促进儿童发育,促进消化等。具有清凉解毒利水,降血压等等功效,无毒性。

七.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麦粑粑

都说到官渡古镇游玩不能不看金刚塔,不能不吃官渡小吃。

镇上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官渡古镇的粑粑好卖,全镇每天要用掉3吨面粉做粑粑。麦粑粑有两家做得最好,一家是土主庙旁的李家麦粑粑,一家是土主庙正对面的眼镜麦粑粑。因为每天都有卖断货的现象发生,所以去晚了就得抱憾而归。

城里的曹女士和老公、孩子3人驱车10多千米,就是冲着官渡麦粑粑而来的。曹女士一进院门就熟络地和老板寒暄起来,按照“老规矩”,曹女士用塑料袋拎走了20个胡麻麦粑粑。她告诉记者:0亲最喜欢吃这种麦粑粑,自己小时候在昆明街头也经常能吃到官渡大妈背着箩筐在街头卖的麦粑粑,现在城里很见不着了。自从上次来官渡吃着这种粑粑上“瘾”后,现在每个星期要来买一次。曹女士还透露了“李家麦粑粑”和“眼镜麦粑粑”的区别:前者松软,放一个星期都不会变硬;后者脆香脆香的,但要乘热吃,否则就嚼不动了。

李家粑粑店的老板说,刚开始做粑粑卖,是官渡古镇恢复重建后,当时尝试着每天做几锅出去卖,没想到越来越受欢迎,上点年纪的找着来吃,年轻的觉得稀奇。于是又添了5口大锅,加上原有的两口,现在平均每天做5000个麦粑粑,要用300多千克面粉。在赶庙会或者是初一、十五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眼镜粑粑店的主人居然是“外地人”,原来这位杨姓老板是在古镇上生活了10多年的大理人。看到镇上许多人都靠卖小吃赚了钱后,斯文的杨老板也撸撸袖子学做麦粑粑。由于位置显眼,再加上他创新了玫瑰馅、豆沙馅等粑粑,“眼镜粑粑”在镇上也叫响了。不过精明的杨老板并没有因为好卖就增添大锅,反正每次就是慢悠悠地烤上两锅共100个饼,在等待的5分钟里,与捏着钱、等着饼的食客们聊聊古镇、侃侃生意。据杨老板透露:平均每天卖出5000个粑粑,一天净赚500元。说到这里,他兴致勃勃地大谈新计划:下一步打算在昆明城中心开连锁店!

八.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昆明饵块

    饵块将米洗净入甑蒸熟,入大石臼中捣细后搓揉成约二三斤重的枕形块状或直径约二三十公分的圆形薄片,切丝后煮食与米线同。用糖水煮食称“糖煮饵块”,与火腿或腌肉、韭菜、豆尖、酸菜……等混合炒食称“炒饵块”以及“小锅卤饵块”……等。最具特色的还有烧饵块:将圆形薄片的饵块,置栗炭火上烘烤至两面皮黄时,在一面上涂辣椒糊,再烘烤至辣椒呈黄色香气四溢时,再涂上甜酱油、甜面酱、芝麻酱、花生酱等,食之皮脆内软,浓香而味咸甜鲜辣,学生尤为喜吃。(昆明)

九.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鸡菌

   鸡菌非鸡,而是一种美味的伞菌。云南气候温和湿润,每当春夏多雨时节,山野草地,各种菌类竞相破土而出。其中,可供食用的菌类多达四十种,如以形命名的“牛肝”、“虎掌”、“刷把”,以色取名的“铜绿”、“青头”、“紫沙包”,还有形容其变化之快的“见手青”,等等。
    鸡纵菌是云南诸菌之冠。它那表面黑褐色或微黄色的伞盖边缘,呈辐射状裂开,于是,古人说它“纷披如鸡羽”,故而得名。鸡血肉质肥厚,质细丝白,脆嫩爽口,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用它烹制的菜肴,不论煎炒、油炸,还是清蒸、做汤,皆清香鲜美。于是,到云南旅行的人,无不以品尝这一美味山珍为乐事。
    有人从《庄子》的“鸡菌不知晦朔”里,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开始食用鸡纵菌了。明朝的高宗皇帝朱由校,最嗜鸡纵了。只因鸡纵娇嫩易变质,采后过夜便香味大减。为此,正像唐明皇为使杨贵妃能吃到新鲜的南国佳果荔枝,而令沿途驿站快马急递那样,他也每年由驿站用快马急送鸡纵菌到京城。不知是鸡纵菌稀罕难得,还是高宗皇帝太偏爱此物,以至于连正宫娘娘张皇后也没有分享这一佳肴的福分。
    在昆明市北郊的富民县,老百姓采得鸡纵菌后,恐其变质.常常用盐胶制,或熬液为油。吃过桥米线时,倘若拌上些许辅鸡纵或油鸡纵,别有一番风味。

十.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蛋挞

蛋挞(EggTart),挞为英文“tart”之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之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

昆明最大特产批发市场云南土特产在哪儿批发便宜又好吃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