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特产礼盒 易县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20 19:38:11

一. 四川省 攀枝花 米易县 米易鸡

【种质原产地】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市) 四川 县(区) 米易县 乡(镇)

【主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为米易县和盐边县。主要分布于米易县和盐边县境内的二半山区和高山区,二半山以下、安宁河谷地区及雅砻江流域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皮肤颜色】 灰白色,黑色

【鸡冠颜色】 冠型以单冠居多,冠齿6~9个,少数为豆冠。冠红色或紫色

【体型特征】 体型较大,背平而长,似砖块形,分正常型(当地称高脚鸡)和矮脚型(当地称草凳鸡)两种,以正常型居多

【其它特征】 喙呈黑色。肉髯、耳叶呈红色或紫色。虹彩呈栗色。胫呈黑色,多数有胫羽。趾羽发达。具鹰踝

【品种优缺点】 米易鸡体型较大,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较好、性情温顺、便于饲养管理、肉质风味佳等优点。但米易鸡就巢性强、产蛋少

二.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鹿尾儿

鹿尾儿

吃文化在春节的年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西陵,每逢过大年,满族群众几乎家家都要做酱肉、香肠、米粉肉、白肉等各种菜品用来招待贵客。在这些菜品中,“鹿尾(yi)儿”是一道满族独有的美味。左图盘中左半部分红色的为香肠,右半部分白色的就是鹿尾儿。

满族人的先祖原来居住在东北地区,常年以狩猎为生,多以肉类食物为主。由于经常猎捕到野猪,他们就不断摸索以野猪为主要食物原料的各种美味技术,“鹿尾儿”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美味需要把一挂猪肝剁烂,过箩,配以香油和20余种作料,灌进猪肠子,而且必须是猪的直肠,放在锅中煮熟,即成为像鹿的尾巴一样的食品。切时刀口向上,以免挤出瓤儿。根据来客数量按片上,比如6位客人,就上7片,人均一片,剩一片压碟。

由于西陵满族吃皇俸,所以在吃上非常讲究。原来做“鹿尾儿”,需要将猪肝用菜刀反反复复剁7-8遍,直到将猪肝剁成碎末,仅这个工序就需要6-7个小时,而现在人们大多使用绞肉机碎肝。,“鹿尾儿”不能整片吞嚼,只能用筷子蘸着吮,才能品味到它的醇香。

忠义村刘茂财家就有香肠、鹿尾儿的手工作坊。

三.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炸珍珠虾

炸珍珠虾

主料:

大虾370克,生菜叶70克,鸡蛋2个,面粉25克,面包50克。

调料:

植物油500克(实耗约50克),净葱8克,姜5克,盐3克,胡椒粉1克,料酒13克,味精4克

做法:

1、把葱、姜切片。面包切成似绿豆大小的叮生菜叶消毒洗净。将大虾洗净后去头,皮壳、去脊缝屎线,由脊背缝下刀切开成为一扇,并在一面浅剞十字花刀,用调料把切好的虾拌匀腌半小时入味。

2、将大虾两面贴上面粉再滚上打散的鸡蛋浆,之后贴好面包丁于虾的两面,并用手按实不使脱落。

3、炒勺将植物油烧到6成热后,将上述处理好的虾放入,炸成金黄色,至表面黄脆、内熟时捞出。然后,将每只虾改刀切成三块盛盘,围上青菜叶即成。

四. 四川省 攀枝花 米易县 米易何首乌

米易何首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易何首乌,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著名,该品所含的卵磷脂含量高于大豆、深海鱼油,是其它地区的何首乌卵磷脂含量的三倍以上,其中还含有高量的硒元素,铁元素。

米易何首乌,以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而得名。米易县地处攀西地区,这里地质结构非常特殊,所以矿藏异常丰富,生长的何首乌所含的卵磷脂含量高于大豆、深海鱼油,是其它地区的何首乌卵磷脂含量的三倍以上。其中还含有高量的硒元素,铁元素。

米易县作为攀西地区最大的何首乌种植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种植何首乌。米易何首乌通常为两年到三年采挖,种植基地内实行轮流种植,轮流采挖,循环供应的方式。当地最大的生物制品公司四川平大生物与种植村社签定种植回收协议,种植户按公司提供的何首乌GAP种植技术规程要求种植何首乌,公司按保底价统一回收。在种植过程中平大公司向种植户提供何首乌种苗或种子、生物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每300亩面积种植设置1名专业的技术骨干,及时解决何首乌种植技术性问题,确保每亩每亩单产在1500公斤以上。公司在种植过程中,培养种植技术骨干,受训农户5000户以上,生产加工环节中吸纳就业人员200人左右。

平大生物在县内发展何首乌种植,2010年底何首乌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何首乌为两年生植物,实施轮种,公司计划在3年内全县种植何首乌2万亩,平均亩产3000斤,预计年平均何首乌产量能达到15000吨。

米易何首乌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米易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 florum Thunb)。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300至2200米,土壤类型为山地红壤(黄红壤)和山地黄壤,质地为中壤至重壤土为主,pH值为6.0至7.5,有机质>1.0%。

三、栽培管理

1.种苗培育:

(1)种苗繁殖:每年1月至9月份,选优良、健壮的米易何首乌植株作采集母株。

(2)扦插育苗:露地育苗,应盖小拱膜。棚内苗床的湿度和温度(适温为20℃至25℃)。

(3)起苗:出圃苗要求,苗高15cm至25cm,有1至2条粗>1mm、长3cm以上的根或3条以上长3cm以上的须根,叶色新鲜、绿色,无病虫危害。

(4)大田移栽:春秋两季进行移栽,每667m2用种苗4200株,每窝定植1株。

2.田间管理操作规程:米易何首乌种植采用搭架、少藤或者短藤方式栽培管理。每年2至3月发芽长叶前和8至9月开花前用50至100Kg/667m2两次追施有机复合肥。

3.采收:大田种植2年后于10至11月,挖出的米易何首乌按大小分别装筐。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流程

清洗→干燥→切片→检测→包装。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眼观:米易何首乌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至15cm,直径4 cm至12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至11个类圆形异形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无木心。

(2)鼻嗅:浓郁的参香味。

(3)品尝:味微苦而甘涩。

(4)手摸:片型规整,坚实,不易折断。

2.理化指标:含2,3,5,4′-四羟基二1-2-Ο-β-D-葡萄糖苷≥2.2%。

五.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米易苦瓜

米易苦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米易苦瓜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米易苦瓜具有干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特色。米易苦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米易苦瓜是米易县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长期以来在米易县境内安宁河谷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种植,距今有近70年的历史。《米易县志》(农业篇)记载:“米易建县至1959年,种植蔬菜有14类、105个品种,主要有...苦瓜...等”。由于当地气温较高,夏天吃凉拌苦瓜菜、饮苦瓜茶成为米易人民的习惯,并保持至今。米易苦瓜也成为当地家庭饮食、-宴请的必备佳肴:苦瓜炒蛋,苦瓜炒肉,苦瓜汤,苦瓜盅等。米易苦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周年供应,每年早春二、三月是米易苦瓜销售旺季,有效补给了全国其他地区苦瓜生产的淡季。 米易县是我国一个独具特色的内陆山区农业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是天然的大温室和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1984年米易县被列为全省立体农业试点县以来,全县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经过20余年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形成了以茄果类、瓜类为主的早春蔬菜产业格局。1993年被列为“南菜北调基地县”,2003年被授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称号,2009年米易县先后被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列为“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县”,2010年成为首批“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蔬菜)基地强县”和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主导产业蔬菜),2012年米易县被列入全国蔬菜规划重点县。 建国后,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米易苦瓜栽培面积曾一度萎缩,品种主要以当地老品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米易县通过立体农业开发,以米易苦瓜为代表的早春蔬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苦瓜产业得到大力发展。2007年,米易苦瓜荣获“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特色农业展览最畅销产品奖”。米易苦瓜生产方式独特,采用“苦瓜—水稻—苦瓜”的种植模式,体现了生态循环的经济价值。通过长期栽培、优选,米易培育出了当地主推苦瓜新品种─米易大白苦瓜,该品种具有“果长、色白、肉厚、瘤突”外形和甘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的特点。近年来,米易县委、县政府将苦瓜作为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精心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全县苦瓜种植户亩产值3万元以上有6000余亩,苦瓜收入在5万元以上种植大户1400余户,有效带动安宁河谷及周边地区农户致富。预计“十二五”末,米易苦瓜栽培面积达到3万亩,苦瓜产值突破10亿元。米易苦瓜将成为发展本地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米易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是天然的“大地温室”和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所产蔬菜有“上市时间早、单产高、品质优、效益好”的特点。

米易苦瓜因其具有干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维生素C含量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2012年,全县苦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平均亩产3万元以上,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蔬菜产品。

2013年,米易县农牧局经作站申报的“米易苦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米易苦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米易县攀莲镇、丙谷镇、撒莲镇、垭口镇、白马镇、湾丘乡、草场乡等7个乡(镇),3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02°11’,北纬26°57’-27°08′。米易县位于攀枝花市东北部,西南资源“金三角”腹心地段,南与盐边县接壤,西与盐源县向望,东与会理县相连,北靠德昌县。保护面积10661.96公顷,年产量12万吨。

六. 四川省 攀枝花 米易县 米易中华绿

“米易中华绿”花岗石产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它是花岗石“大家族”中的佼佼者。1987年它参加意大利克拉拉世界石材展览会,受到与会各国专家、厂商青睐,赞美其朴实中寓华贵,晶莹中见高雅,从此闻名于世。
“中华绿”(GM01——05),在岩石里呈深灰至灰黑色,磨成镜面,是墨绿色。其色翠绿欲滴,顿起清凉、幽雅、静 谧的氛围。“中华绿”光彩照人,用其翡翠般的气质,为北京亚运村、广交大厦、上海大楼、沈阳酒家、锦江宾馆等干万广厦装点,显示自身价值。

“中华绿”在同族中是“皇帝的女儿”,质地优良,硬度适中,锯、切摩加工性能好,成材率、光洁度高,尤其色泽更胜“同族”一筹。在欧美市场,红色、灰色、玫瑰色400美元/m3,黄色 600美元/ m3,而绿色、蓝色高达 2500美元/m3。据勘:地球上绿岩盛量极微,故“中华绿”在国内外市场走俏。欧、美各国及日本、沙特等国和港、澳、台都急待进口,每年秋季广交会上,“中华绿”均成为外商和国内厂家的热门洽商话题。 清代米易何东铭《邓西野录》有发现“砮石”的记载。但因清庭“奇技淫巧”弊政的压抑,致使“中华绿”长期沉睡。七十年代末,国家下达了“攀西裂谷”课题,中科院同志和四川省106地质队工程师王明坤等在实践课题的野外作业中,发现了草场新火山的特异岩体。他们不以“额外负担”为苦,跟踪勘察,在黄草等地相继发现了同样质地岩体,由当时知名个体户胡乾易投资,采磨70X40mm石材光样送检,被省建材局负责同志和西南中外合资企业华信公司总工、石材专家张光义等认定其很有开发价值。于是,当时一些不识宝的农民竞相拿起铁镐、千锤上山开采荒料。县里外300元起“家”,勘定有:黄草的老熊沟、牛马厂和草场的新火山以及白马、挂榜、沙坝等乡的唐家湾、仙山嘴等矿点,矿区北起尖子山,南至红石崖,西起草场,东至青杠坪。仅目前已开采的矿点地质点储量就有417万立方米。其矿体为角闪辉石正常岩,有深墨绿、墨绿、浅墨绿等品种。“中华绿”已开始起步,现80%产品销往欧、美、亚、非、澳州部份国家、仅1992年产值即达1500万余元。“中华绿”已在我国南腹地攀西裂谷的青史上,写下绚丽的新页。( 攀枝花)

七.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易水古砚

产于河北易县。

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 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 唐李后主的常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微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

易水古砚的造型分鱼、龟、龙、蚕、蝉、琴、棋七大类,共有一百二十多种雕图。 其雕花图案古雅大方,多以吉祥幸福、神话传说为题材,如龙凤祥云、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天女散花、二龙戏珠等。雕刻出的人物、花卉、鱼虫、山水、禽兽无不 栩栩如生,维肖维妙,耐人寻味。

易水古砚的石料取材于太行山区的西峪山上。这种石料是蓝灰色或带有紫、碧、黑、 灰等颜色的水成岩,有的石料上还生着天然的碧绿色、淡黄色或白色的斑纹或“石 眼”。石质细腻如脂,光润如玉,坚柔适中,易于发墨,是制砚的上乘石料。制砚的工匠根据石料的不同形状和奇纹异理因材

八. 四川省 攀枝花 米易县 鸡蛋糕

“米易名小吃”鸡蛋糕是传统工艺食品,用新鲜鸡蛋和精制面粉手工制作的美食鸡蛋糕,具有口感好、味道纯、细腻滑润的特点,营养价值高,购买物美价廉的,是你明智的选择。

九.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酸枣汁

酸枣汁易县之一,它不仅是物美价廉的饮品,又是酸甜可口的保健品。

“夏日良友,酸枣汁兑啤酒”,这是人们喝出的经验。夏日炎炎,酸枣汁与啤酒勾兑饮用,既消暑开胃,又降低血压,软化血管。

易县以野生酸枣为原料,生产出易水河牌野生酸枣汁,属纯绿色食品,酸枣汁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夏日良友,是当地居民馈赠亲友,招待客人的必备佳品,更是来易县观光客人们的首选饮料。

易县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易县买特产去哪里买好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