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产美食推荐测评 拉萨美食推荐西藏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2 06:03:56

一. 西藏 林芝 朗县 朗县核桃

朗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朗县,神奇美丽,人杰地灵。是十三世0喇嘛土登嘉措和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出生地。“核桃”藏语“达嘎”,据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随陪嫁被带入西藏,后逐步在西藏广为栽种,民间有把核桃作为婚庆和爱情象征的习俗,被喻为“百年好合”。因核桃一次栽培,百年受益,故西-民又称其为“百年庄稼”。其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鸡蛋核桃等优秀品种,是历代0和达官显贵的贡品。朗县核桃,虽其貌不扬,但品质极佳,核桃仁松脆味甘,肉质香醇甜润,香气逼人,无与伦比。在2008年全国首届核桃大会上,一举夺冠,赢得“酥油核桃”的美誉。

地域范围

朗县位于朗县位于林芝地区西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北临林芝县、工布江达县,南抵印度,西与山南地区加查县相邻,东邻米林县。地理位置处于位于东经92.28°,北纬28.40°~29.29°之间。总面积为4200平方公里。朗县核桃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正是朗县辖区内,包括洞嘎镇、朗镇、仲达镇、拉多乡、金东乡、登木乡6个乡镇辖28个行政村,平均海拔3200米,干湿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日较差大,年较差小,无工业、环境无污染,特别适合朗县核桃生长。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坚果整齐端正,果面光或较麻;缝合线平或低。形状为圆形和卵圆形,平均单果重不小于9克。种仁为黄白色。 (2)内在品质:易取仁,口感好,含蛋白质17-19%,含油量66-70%,含钙750-850mg/kg、铁18-22mg/kg,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3)安全要求:核桃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坚果》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须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二. 西藏 山南 扎囊县 扎囊氆氇

扎囊氆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扎囊氆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氆氇,是藏民族用手工编织的羊毛织物,千百年来为藏民族所喜爱。扎囊县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冈底斯山南麓,在藏语里“扎囊”意为“刺树沟内、山桃林中”,历史上由于人多地狭,资源匮乏,扎囊人多从事手工制造和经商,悠久的手工历史使扎囊县获得了“氆氇之乡的”美誉。

作为“氆氇之乡”,山南地区扎囊县目前有4000多人从事氆氇编织和销售工作,他们生产白氆氇、花氆氇等近20个品种。扎囊县县委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县吉汝乡有1700多户农牧民,家家户户都会织氆氇。“

扎囊氆氇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扎囊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原料

1.经线:棉线,也称棉纱。分白、黑、蓝三种。

2.纬线:绵羊羊毛,产自山南地区,多用绒毛和两型毛。

二、工艺过程

羊毛洗、捻→棉线制作经线、羊毛制作纬线→手工编织氆氇→后整理→成品。

三、工艺要求

1.洗毛:原毛→分等分级→洗毛→开松→浸泡→晾干→清除黄土。

2.制作氆氇经线:

(1)制作经线的材料为棉线,张力大,韧度强。

(2)将经线穿在篦子状上下有梁儿的工具(藏语称为“囊日”),并将其固定;

(3)按照氆氇的长短将经线来回穿在篦子状上下有梁的工具(藏语称为“仁织”)。根据氆氇的宽度及“达”上的竹条数量进行穿绕,一般氆氇宽为28厘米。

(4)根据氆氇的长短穿绕的经线在“仁织”上进行缠绕。最后,将“囊日”和“仁织”固定在氆氇机两端,套好四个脚踏板。

3.制作氆氇纬线:

(1)先将做纬线的羊毛用手扯松,再次清除羊毛中的杂质。

(2)用铁刷进行梳理,经梳理后毛质更加松软,类似棉花,做成卷状。

(3)捻线,用“旁”(即:是一根两头削尖的圆锥形木头)将卷状羊毛捻成纬线。纺纬线时旋转方向必须是顺时针,制作纬线时按照氆氇的等次可以进行选择捻成细线还是粗线,细线等级优于粗线。

4.编织氆氇:

(1)纬线绕在比较粗略的竹竿上,藏语称为“索姆”。然后将“索姆”固定在梭子内部两端的铁丝上。机梭子(竹布)为质船形状,两端尖形,长约30厘米的梭中间有一根铁丝,铁丝一端可取出。

(2)编织氆氇时,手部操作,将梭子往返穿过交叉的经线,梭子每穿过经线一次,需用“达”击纬线三次,织机下边有踏板四根,纺织者按照顺序用脚踏动踏板,手脚配合操作,使纬线上下变动,用手将经线即“梭子”来回穿梭,与纬线交织,用板脚拍紧,反复上述动作,即可织出氆氇。

5.后整理(氆氇半成品的要求):

(1)氆氇规格要求:0.28m×20m,厚度根据氆氇等级或者订单决定。材料优良、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多彩、藏民族风格浓烈。

(2)氆氇形要求:要横平竖直,无荷叶边、无垂底子、无凹心,无露经、露纬。

(3)氆氇身要求:厚度均匀,不能超厚超薄。

(4)氆氇正面要求:平整、无疵点、四角必须周正,不允许有长毛、白纬线。

(5)氆氇颜色及花纹要求:颜色纹样符合大稿和打小样的封样颜色,无串色、渗色等,无错花、错叶及不对称几何图形。

(6)氆氇背面要求:无脏污、疵牙、色纱、草刺,手感不发挺、发硬。

(7)氆氇缠边要求:均匀、整齐、无露经,不准出现空环凸泡。

(8)氆氇四边要求:均匀,整齐、略厚于氆氇身、无疵牙、毛刺。

四、储存

1.仓库干燥通风;

2.存放需防尘、防鼠、防虫。

五、质量特色

1.外观品质特色: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图案,如花氆氇、十字氆氇等。

2.技术指标:门幅28厘米、经线≥260根,纬线密度≥100根/厘米;氆氇尺寸偏差≤2.0%,纱纤维含量偏差≤4%,耐燃性(损毁长度)≤75mm,耐光色牢度≥3至4级,耐于摩擦染色牢度≥3至4级,耐湿摩擦染色牢度≥3级。

三. 西藏 阿里 普兰县 西藏面具

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跳神面具的图案有鬼怪、护法神、仙人、动物图腾等,主要在寺庙逢重大节日举行的跳神仪式上使用。



悬挂面具则主要是各种神的具象,如护法神、吉祥天女、马头明王等。藏戏面具在民间较多,分蓝面具和白面具,根据藏戏剧情有各种人物脸谱,如国王、公主、仙人和妖怪等。


四. 西藏 昌都 昌都县 西藏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一种动植物兼名的名贵药物。它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与虫体,冬天为虫,夏天为草,下部是虫,上部是草。多产于青海、西藏、云南及四川的甘孜、阿坝。虫草味甘酸,性平,气香,是良好的强壮补药。



含有粗蛋白、脂肪、虫草酸、维生素B12等成分,有滋肺、补肾等作用,对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虚喘、盗汗、阳萎、遗精、腰膝酸痛、痛后虚弱等均有良好疗效。

五. 西藏 山南 错那县 生牛肉酱

生牛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拉萨招待贵宾必有的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六. 西藏 昌都 贡觉县 雪莲

昌都名土品主要有膀香、虫草、贝母、知母、雪莲、核桃、藏刀花鱼、编鱼及高原畜产品等.( 昌都)
雪莲在我国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寒山地。是一种高疗效药用植物。由于过度采挖,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将有灭绝的危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25(-35)厘米;根状茎粗,黑褐色,基部残存多数棕褐色枯叶柄纤维;茎单生,直立,中空,直径2-4厘米,无毛。叶密集,近革质,绿色,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14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下延,边缘有稀疏小锯齿,具乳头状腺毛,最上部苞叶13一17,膜质透明,淡黄色,边缘具整齐的疏齿,稍被腺毛,先端钝尖,基部收缩,常超出花序2倍。头状花序10-30,聚集于茎端呈球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近膜质,披针形,急尖,边缘黑色,彼毛;小花紫色,长约14毫米。瘦果长圆形,具纵肋;冠毛2层,外层短,糙毛状,内层长,羽毛状。

特性

雪莲通常生长在高山雪线以下。气候多变,冷热无常,雨雪交替,最高月平均温3--5℃,最低月平均温-l9---21℃,年降水量约800毫米,无霜期仅有50天左右。土壤以高山草甸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为8.5--11%,含氮量4.5--10%。由于环境条件恶劣,一般植物难以生长,只有少数耐寒、耐低温的苔草属 Carex spp.,嵩草属 Kobresia spp.和各种高山多年生草本植物与之伴生。雪莲在这种高山严酷条件下,生长缓慢,至少4--5年后才能开花结果。但是,由于生长期短,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花期7月,果期8月。

保护价值

雪莲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因此保护雪莲种质资源,无论在科学上或医药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七. 西藏 拉萨 达孜区 藏族茶

茶叶深受藏族人民的热爱,有“酷爱饮茶的民族”一说。鱼儿离不开水,藏胞离不开茶,就是藏民族与茶不可分离的渊源的真实写照,更表明了饮茶在藏胞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茶在西藏被加工成许多不同的品种,最常见的有酥油茶、甜茶和清茶。在世界屋脊上,无论您是饥肠辘辘、还是精疲力竭,只要您喝上一碗酥油茶,就会浑身增添力量,顷刻间变得精力充沛、干劲备增,尤其在那狂风怒吼,滴水成冰的大冬天,喝上几杯酥油茶,便觉得全身温暖无比,再冷的日子也能熬过。有人甚至说,当您身体欠佳,卧床不起时,喝上一碗浓茶,便能解毒疗疾,消病去邪。从海拔低的地方登上高原后,常常被那利刃般的寒风刮得肌肤绽开,脸皮皲裂,或许还会被严重的缺氧折磨得头晕、气急、心慌和呕吐,每逢此景,藏族同胞会劝您喝上几杯酥油茶,一切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由此可见,酥油茶的奇妙之处。

藏族一般用大茶和砖茶,安多藏区多饮大茶,对产自湖南益阳的砖茶也受欢迎。砖茶为长方体,重量不等,有的达两公斤左右,其最大特点是宜长途运输,便于携带。验其优劣时,看其表面的粗细和薄厚坚硬程度,细而硬则为优质;其次看中间闪烁金色蕾花之多少。煮茶时,先在壶中加入冷水,投入适量茶叶加盖烧开,然后小火慢熬。茶水呈深褐色、入口涩而不苦为最佳。“茶无盐,水一般”,所以绝大部分藏区喝茶时要加入适量盐。此为清茶,是最普通的一种。另有几种别致的煮法,第一种,煮茶时还加入草果、姜片、花椒等一起熬煮。此茶治伤风头痛,味道鲜美可口。第二种是将一种带有药味、细嫩的草叶(形似柳叶),炒成黄色,加入茶汁中久煮,俗称“荩芥茶”,有治伤风头痛之功效。第三种是奶茶,将鲜奶加入已煮好的茶汁中加热即可,其茶味鲜中带甜,可补充人体之营养。第四种是在茶汁中加入红糖,该茶对产妇有很好的治疗保养作用。还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酥油茶了。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的粗制奶油。本来油水很难结合,但藏民族创造性地用反复搅制方法令其二者水乳交融,从而使高原地区有了最佳饮品。它那诱人的香味,入口滑润的感觉,不但藏族喜爱,也使许多喝过的人赞不绝口。

八. 西藏 山南 曲松县 藏鸡

藏鸡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4100米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高原地方鸡种。

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区西南部;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玉树、囊谦、称多三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稻城、乡城、得荣、甘孜、德格、九龙等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理县、若尔盖、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阿坝等县和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

据西藏1981年统计,约有50万余只,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约有1.5万只,四川1980年统计近15万只,云南1981年调查约2.5万只,总计约70万只。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分布于西藏的山南、拉萨、昌都、日喀则、那曲、阿里地区,云、贵、川接壤地区。

1主要特性特征藏鸡是适宜于高寒、低压、缺氧,高海拔地区的优良地方品种,素以觅食能力强,极耐粗放,体小肉多、肉质细嫩鲜美而著称,是高海拔地区养禽业中的当家品种。体型小,较长而低矮,匀称紧凑,头高尾低、呈船形。胸部发达,向前突出,性情活泼,富于神经质,好斗性强。翼羽和尾羽发达,有飞翔能力,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厘米。冠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公鸡单冠大而直立;母鸡冠小,稍有扭曲。肉垂红色。喙多呈黑色,少数呈白色或黄色。虹彩多呈橘红色,黄栗色次之。耳叶多呈白色,少数红白相间,个别红色。胫白色者居多,其次黑色,少数有胫羽。公鸡羽毛颜色鲜艳,色泽较一致,主、副翼羽、主尾羽和大镰羽呈黑色带金属光泽,颈羽、鞍羽呈红色或金黄色镶黑边羽,身体其他部位黑色羽多者称黑红公鸡,红色羽多者称大红公鸡。此外,还有少数白色公鸡和其他杂羽公鸡。母鸡羽色较复杂,主要有黑麻、黄麻、褐麻等色,少数白色,纯黑较少。

2保种方式原产地农户利用自繁自养进行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2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为1145克,母鸡平均为860克。18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6.4%,母鸡为74.6%;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1.4%,母鸡为69.6%。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为240天,年产蛋数40~80个,平均蛋重34克。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74.63%。

【开发利用情况】

八十年代中后期,加强了对藏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的研究,充分利用其体型轻小、快羽等性状,与纯种白来航鸡杂交、选育,已经形成了生产性能比较稳定的蛋用型品种群——拉萨白鸡,初步改良了藏鸡低产、晚熟、就巢性强等不良性状,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藏鸡具有肉味鲜美、香气浓郁、肉质细嫩等优良特性,再加上它们特有的适应性、喜人的羽色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藏鸡作为雪域高原上开发名、特、优、新绿色食品的潜在素材和优势资源。中国农业大学在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饲养藏鸡、肉用矮小隐性白鸡以及二者杂交F2代3组鸡,在体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均表现了较明显的0优势,尤其在高海拔环境中,0鸡在体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表现出较高的0优势。从生长、产肉等方面看,0鸡不仅是高海拔地区,同时也是低海拔地区藏鸡肉用发展的良好杂交组合。该研究为在低海拔地区发展具有藏鸡独特风味的优质肉鸡和在高海拔地区发展养鸡业提供了参考。

九. 西藏 山南 加查县 加查木碗

加查木碗

加查木碗是在西藏久员盛名的民族工艺品,取木材独特,做工精致,美观大方,品种齐全,是富具藏族特色的饮食炊具中的上等佳品及旅游工艺品中的精品。

加查木碗分大中小三种规格,颜色主要有红、黄、白白之种,花级主要有自然木纹、藏画雕刻等几种,小号碗开口大而向外撒开,简易盖,主要用于唱青稞洒和酥油茶,中号碗开口大向外撒开,一般用于吃来饭,土地(语言意思为面条、面疙瘩),大号碗及上下两半,上半为半琼形稍扁,亦可盛菜,下半亦为半球形稍扁配有碗底,主要用于盛菜,有时也用吃饭。木碗做工独到之处在于选材,主要选用木疙瘩、疙瘩、桦树疙瘩和小杜鹃根疙瘩,原因是这种料做成的产品经久耐用不裂缝,质地坚硬,外表光漏、华丽,质量上乘,卖价高,效益好。

经过长期改进、发展,木碗不仅品种花样繁多,同时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种先进文化,兼具民族特色,世界特色、现代特色,但是制优仍处于做坊时代由乡间农户量散经营,质量参差不一价格200元个,50元个,20元个不等。不成规模,整体效益差。因此“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将其列入四大特色经济之一高度重视,大力开发,采取多种渠道集资办、厂、力、企,多种形式经营,力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营选加查支柱产业、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

十. 西藏 林芝 朗县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顾名思义就是用奶渣做馅,奶渣是什么呢?那要从牛奶的提炼说起了,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就是奶渣了,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的惯,不过奶渣包子到是藏汉、老少皆宜。

西藏特产美食一览表拉萨美食推荐西藏特产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