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县特产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县最有名气的小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30 17:00:47

一.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甜烧麦

沙县美食烧麦皮薄个小,而且在面粉中掺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后晶莹剔透、小巧玲珑,一眼望去便令人食欲大动,且使用时佐以天然调味品豆豉油,咸淡酸辣可由食用者自行掌握。高档的烧麦对馅极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是少不了的,旧时沙县着名的"烧卖锦"所做的烧麦只卖给西门至南门之间的富户,以至旧时民间有句讥笑人身份低下的的话"你不是吃烧麦的人"。2000年9月5号,由中国烹饪协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华名小吃第二届认定会"上,由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制作的"沙县烧卖"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烧麦不妨说是沙县小吃中一大特色点心,因其形如一颗大麦而刚出锅的烧麦能烫嘴暖心而得名。烧麦分成咸和甜两种:咸烧麦,透明如雪的面皮,包进上等龙口粉丝、瘦肉等馅,吃过来爽口润滑,食多不腻,健胃易消化。而沙县夏茂的甜烧麦更是独具风味,且身价高贵。甜烧麦自然比咸烧麦制作的工艺要复杂些。沙县美食甜烧麦的外皮和咸的是一样的,但馅是甜的,除了白糖,还有饼丁、紫菜、桔饼丁和研碎的花生等,饼丁要地产的“三元饼”才好。

二. 新疆 喀什 英吉沙县 民族花帽

佩带花帽是新疆少数民族几百年来的传统习惯。新疆花帽有适用于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等各民族的多种式样,均采用民族传统的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成各种图案绣织而成。各种花帽均具有质地鲜艳、光泽四溢、绚丽多彩的特色,使人看后爱不释手
维吾尔族绣花帽:是一种四楞的小花帽,它可按缝折叠而便于携带和保存。一般用黑白两色或彩色的丝线绣出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按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可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扎绒刺绣等。图案纹样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实等自然形象为素材,加以艺术的提炼而成,有单独适合纹样(曼甫花帽),满地散花纹样(奇依曼花帽),巴旦木花纹样(巴旦木花帽)等等。天山南北各地花帽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哈萨克族花帽:是一种圆形帽,头饰上都插有猫头鹰的羽毛,猫头鹰羽毛被哈萨克人看作吉祥之物,同时也象征勇敢和坚定。哈萨克族姑娘主要戴吾克缕塔合亚帽和表而克帽,吾克缕塔合亚帽是用红、绿、黑色绒布做成的圆斗形的帽子,顶端用金丝绒线绣花,还用珠子镶成美丽的图案,并插上一撮猫头鹰的羽毛;表而克帽也是一种用布、绸和水獭皮制作的圆帽子,装饰较为华丽,除了帽子插有猫头鹰羽毛外,还用珠子、玛瑙装饰,看上去耀眼夺目( 喀什)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谷山石砚

谷山石砚

谷山古砚为传统名砚。产自湖南长沙市。谷山石“色淡青,有纹如乱丝,理漫,叩之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

四.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金沙回沙酒

金沙回沙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沙回沙酒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味。

金沙回沙酒是贵州老牌名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蒸馏取酒的茅台酒生产工艺酿造,是贵州除茅台酒外的第一个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味。“金沙回沙酒”秉承传统的茅台酒酿造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特“香醇味浓、馥郁堪夸”的特点而享誉省内外。早在60年代就被誉为贵州“二茅台”,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酒文化节金奖、历届贵州省名牌产品及贵州群众最喜爱的产品杜鹃杯等奖。

多年来,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经省、地、县质检总部抽检,市场合格率年年都达100%,多次被省、地、县工商部门授予“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2010年10月8日,公司注册商标“金沙”及图形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贵州省毕节地区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作为区域性强势品牌的“金沙回沙酒”,在原有毕节核心市场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以毕节、贵阳、遵义、水城、安顺为核心市场,黔南、黔东南、黔西南、铜仁为成长市场的省内市场布局,同时开始着手布局湖北、广西、云南、广东、江苏、河南等省外市场。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子龙脱袍

子龙脱袍是一道以鳝鱼为主料的传统湘菜。因其鳝鱼在制作过程中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故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解放前,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时,曾在曲园南京分店大宴宾客,席间对子龙脱袍赞不绝口,因此,曲园曾名震金陵古都。子龙脱袍不仅制法独特,且菜名别致新奇,耐人寻味,一直吸引着不少名士。如齐白石、吴晗、田汉等曾光顾曲园,品尝此菜。解放后,曲园的老厨师还曾召往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献艺。现今只有又一村饭店芙蓉厅预约生产供应。

六.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沙木沙克小刀

沙木沙克小刀

沙木沙克小刀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被列为新疆四大名刀之一,是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需产品。

七.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阳柑桔

沙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果树生长,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沙阳”芦柑品优味美,曾荣获96年福建省第二届优质水果评选会优质奖,无核雪柑获福建省首届水果评优展示会金奖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

果实扁圆或长圆,果皮橙黄色,有光泽,易剥离,油胞小而密,汁胞大,汁多味浓,脆嫩爽口,品质极优,全县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5万吨。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香心菜

1986年春节前夕,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全省名、优、特、新食品“芙蓉奖”大赛,洪江市酱醋厂参加评比的香心菜崭露头角,受到评委会和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荣获优秀新食品奖。

制作方法:香心菜是采用新鲜莴笋作原料。首先将莴笋茎秆去皮,进行一段时间的腌渍,根据腌渍程度不断翻缸,使莴笋心腌渍均匀。再用一定度数的食盐水封缸保存。然后取出,切成0.7厘米宽、4厘米长的丝,压榨出盐分和部分水分,进行酱制,最后,加入辣椒末、香油等佐料,经灌瓶灌袋包装而成。

产品特点:香心菜营养丰富,颜色翠绿,香气浓郁,吃起来又脆又鲜,开胃爽口,色、香、味俱佳,老少皆宜,是制作筵席拼盘和家庭用餐的一道好菜。

九.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烧麦

烧麦的做法很简单:用不发酵的面粉擀成薄皮,包上馅,顶上捏成折儿,然后蒸熟。很多地方都有烧卖,但沙县的烧麦最有特色,味道也最好。

沙县烧麦皮薄个小,而且在面粉中掺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后晶莹似玉,小巧玲珑,一眼望去便令人食欲大动。高档的烧麦对馅极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是少不了的。

沙县烧麦的味美,还得益于豆豉油。外地的烧麦,调味品大都是拌在馅里。俗话说:“众口难调。”咸淡酸辣很难把握。沙县烧麦的馅以料的自然风味为主,食用时佐以天然调味品豆豉油。咸淡酸辣可由食用者自行掌握,可谓“众口难调自己调”,不失为取巧的好办法。

烧麦一般是咸的,夏茂却有一种甜烧卖,风味尤为独特。夏茂甜烧麦制作并不复杂:将夏茂地产的“三元饼”切成一厘米见方的饼丁,拌入猪油、紫菜、白糖做馅,讲究的还加上桔饼丁和研碎的花生,用精面粉擀成皮,将上述馅和皮包成高4厘米左右,顶端开口的圆柱状,蒸熟后稍凉即可装盘。

十.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扁肉

沙县琳琅满目的小吃中,扁肉是最有人气的小吃之一。扁肉成品皮薄如纸,馅心脆嫩,汤清味醇,口味鲜香。据说,南北宋民族英雄李纲曾写诗称赞沙县扁肉:“浑沌乾坤一包中,常存正气唱大风。七峰叠翠足娱晚,十里平流任西东。”至今传为佳话。

沙县扁肉赞誉甚多。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2006年10月被中国烹饪协会选为“北京奥运会”推荐食谱“金奖”。2007年,沙县小吃制作工艺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县扁肉制作工艺包含其中。

英吉沙县特产排行榜前十英吉沙小刀喀什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