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特产米炮 常德土特产专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6 13:32:02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临澧杂柑

临澧杂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临澧杂柑,是湖南省临澧县名优特柑橘新品种,是临澧县农技人员在中国农科院、中国柑桔研究所、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科院柑橘专家的指导下,从引进的杂柑品种中精心筛选培育而成。临澧杂柑12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兼有蜜桔和甜橙的特点,具有橙、桔、柚的营养风味,是二十一世纪备受消费者亲睐的高品质绿色水果。

品种特点

临澧杂柑单性结实强,果实扁球形,外观色泽红亮,果皮易剥,食用方便,单果重200克左右,大小整齐,耐储存。临澧杂柑果肉柔嫩多汁化渣、香甜爽口、营养丰富、糖酸比适中,富含水溶性纤维、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硒。经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全糖含量≥12%,可食率≥78%,维生素C含量≥55mg/100ml。

产地环境

临澧简介 临澧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是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开国元勋林伯渠、文学巨匠丁玲的故乡,是国家商品粮、棉、油基地县,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国家绿色食品(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湖南省绿色食品基地示范县,湖南省柑橘生产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辖有18个乡镇(区),339个村(社区),总人口45.6万。

自然气候 临澧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湿多变,夏秋少雨,冬寒雪少。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06大卡/cm2,年均日照1629.1小时,年平均气温16.4℃,年均无霜期267天,年降水量为1253.1mm,相对湿度81%。4~6月份,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适合杂柑枝梢和果实的生长; 9~11月份,雨水少,阳光充足,空气湿度小,日昼夜温差大,月平均日昼夜温差达10℃以上,有利于果体内糖分、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和着色。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临澧杂柑优质高产栽培。

水文资源 临澧县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河溪纵横,水质优良,富含硒、钙、铁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适宜栽培临澧杂柑等水果。县内有大小河流119条,呈树枝状分布,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894亿立方米,澧、道两水由西向东横贯县境,流经县境分别是20.5公里和44.6公里,共接纳大小支流110条。全县库、塘遍布,建有中小型水库151座,库容达2.65亿立方米,澧水干流修建有亚洲最大的水轮泵站—青山水轮泵站,年平均提水量1.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临澧县土地资源丰腴,土壤以第四纪红色粘土为主,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土质肥沃,土壤pH值5.5-6.5。土壤中富含硒、铁、钾、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是硒元素的富聚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间有山岳,丘岗丘陵集中连片,地势平缓,为临澧杂柑栽种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

环境质量 临澧县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42.1%,常年空气优良,水土无污染,为临澧杂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临澧杂柑产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质量各项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灌溉水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均符合《农用灌溉水质量标准》。

生产销售

临澧盛产橘和橙。据古籍《禹贡》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湖南北部等地就栽培柑橘;到了宋代,柑橘得以大力推广;清朝同治年间编纂的《安福县志》记载,临澧柑橘有“牛竹、狮头、龙爪”等品种,作为极品水果上贡;上世纪八十年代,临澧县园艺示范场亩产过万斤,创湖南柑橘单产第一丘,柑橘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水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澧县开始优化柑橘品种结构,经多次引种改良,成功培育出柑橘新品种¬¬—临澧杂柑,并在全县广泛推广种植; 到2013年底止,临澧杂柑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产鲜果2.5万吨,产值9000多万元。临澧杂柑以其红亮的色泽、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产品远销上海、广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家。2007年,临澧杂柑荣获常德市“杂柑示范与推广”三等奖;2008年,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2010年,荣获常德市第一届柑橘品鉴会橙类一等奖;2012年,荣获常德市第五届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最畅销产品奖。

栽培技术

合理施肥 成年树一年中应重点施用二次肥料。第一次在阳历6月下旬施用壮果促梢肥,占全年施肥量的60%左右,以有机肥、磷肥或柑橘专用配方肥为主,尽量少施化学氮肥;第二次应在采果后及时施入,占全年施肥量的40%左右。两次地面施肥均应沿树冠滴水线挖30cm宽、20cm深的环状沟埋施。除两次地面施肥外,可根据需要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树体养分。

水份管理 要及时抗旱排水,果实膨大期对水分供应非常敏感,当叶片午后出现萎蔫现象,第二天早晨能恢复正常时,应立即浇、灌水抗旱。浇、灌水应在上午12点钟之前进行,灌水只能灌“跑马水”,待园土湿透后立即排水。梅雨季节要及时疏通围沟、腰沟、厢沟,加强清沟沥水。

树体修剪 成年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树冠高度、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树体无益消耗、降低病虫基数等。春季芽前修剪应在春季春梢萌动前(3月10日前)进行,合理疏除过密枝、轮生枝、交叉枝。秋前促梢修剪主要是为了促发整齐的秋梢,应在7月中旬至大暑前后进行,修剪时主要短截树冠外围的健壮春、夏梢以及落花落果枝,一般剪去1/2—1/3,留5—7片叶。

合理疏果 临澧杂柑着果率高,除应加强培管以确保树体健壮外,不需要采取药剂保花保果措施。由于其自然着果率高,应特别注意合理疏果,否则,就会导致果小味差,内外品质变劣,还会严重削弱树体的生长势和抗逆能力。重视疏果是临澧杂柑生产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培管措施。一般情况下,临澧杂柑叶果比以50~80:1为宜,成年树(亩栽111株)每株只需挂果200个左右,多余的应该疏除。疏果时间为5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对明显偏小或偏大果、外围“朝天果”、畸形果、病虫危害果、过密果进行及时疏除。

病虫防治 加强培管,搞好冬季清园,增强树势与抗病虫的能力。大力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做好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烟煤病、红蜘蛛、黑刺粉虱、矢尖蚧、锈壁虱、潜叶蛾等病虫害的防治。

果实采收 一般在12月上旬,选择晴天或阴天露水干后进行采收。实行一果两剪,第一剪带3叶从树上剪下,第二剪将果蒂剂果肩剪平,以果蒂不擦脸为度。坚持轻拿轻放,严禁抛丢和倾倒,严禁用不符合规定的果篮、果筐装果,严禁运输途中过度振动和挤压,严禁日晒、夜露、雨淋,严禁病果、畸形果、伤果、落地果混合存放。

临澧杂柑

湖南省临澧县九里乡、官亭乡、新安镇、望城乡、杨板乡、文家乡、烽火乡、修梅镇、杉板乡、太浮镇、陈二乡、柏枝乡、四新岗镇、佘市桥镇、停弦渡镇共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临澧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临澧杂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临政〔2014〕129号

临澧县梅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标准:Q/KWDG018-2012《临澧杂柑》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大种鸡

常德桃源县:大叶茶 大种鸡 桂花糖 新桃源黑桔 珍珠米( 常德)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澧县葡萄

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澧县葡萄,又名澧州葡萄,湖南省澧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澧县率先引种优质欧亚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先进的种植科技和严格的标准生产管理,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品质优良,倍受消费者青睐。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县历史悠久。澧县以其独特的 图1 澧县葡萄种植基地

[1]中华古老的灵气造就了社会对澧县葡萄的青睐,其优质葡萄在中国南方被人们当素有“北有吐鲁番、南有澧县葡萄”,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澧县葡萄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品种以巨峰葡萄为主,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产面积达到5000亩。[2]20世纪90年代末,在湖南农大的支持下,常德澧县率先引种优质欧亚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形成了澧县一大新兴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澧县因此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截止2009年,澧县已拥有涔源、农康、黄河三家葡萄专业合作社,社员3100多名,涵盖了全县所有葡萄种植户和经营户;优质葡萄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欧亚种葡萄1.2万亩、酿酒(刺)葡萄5000亩;拥有年生产50万株优质种苗的繁育基地1个、年加工3000吨的葡萄酒厂一座、库容200立方米的预冷库2座,面积500亩的葡萄休闲庄园2个;同时,有11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3]主要分布在澧阳、张公庙、大堰当、小渡口等15个乡镇,2003年,湖南农业大学、澧县人民政府、澧县农康公司共同研究“葡萄引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澧县建立了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示范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08年7月,澧县神州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完成了“刺葡萄酒系列产品研发”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

澧县葡萄主要有红地球、美人指、红宝石无核、维多利亚、粉红亚都蜜等品种,并以果形优美、果色鲜艳、果味香甜、无公害和无激素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销到广东、广西、福建、湖北等10多个省市。[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专家对澧县葡萄(澧州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自2011年2月21日起批准松花石、松花砚(松花石砚)、仓桥水晶梨、汉寿甲鱼、澧县葡萄(澧州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各地质检机构实施保护(总局2011年第22号公告)。

产地范围

澧县葡萄(澧州葡萄)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澧县澧阳镇、张公庙镇、澧澹乡、澧南镇、澧东乡、涔南乡、大坪乡、道河乡、小渡口镇、九垸乡、官垸乡、永丰乡、如东乡、梦溪镇、雷公塔镇、大堰当镇、车溪乡、中武乡、金罗镇、王家厂镇20个乡镇。

专用标志使用

澧县葡萄(澧州葡萄)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澧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澧县葡萄(澧州葡萄)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羊蹄火锅

临澧产山羊,且历史悠久。羊全身是宝,《汉元嘉刀铭》:“宜侯王,大吉羊”,故在民间“吉祥”多作“吉羊”。羊脂为油酸、棕桐  酸和硬脂的主要原料,还可食用。羊乳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也比牛乳多。羊毛羊皮则是上好的御寒衣服原料。对于羊肉,其鲜美的味道则令人更忘不了。
羊蹄火锅是临澧的一道时尚火锅,大小餐馆,随堂可点。其做法精制,味道鲜美,麻辣兼备,营养丰富,价格优惠,可谓是羊蹄美酒,快乐似仙,广受食客们的青睐。
羊肉火锅采用鲜羊蹄用旺火烧毛刮洗干净,将羊蹄剖成二  半,用温火加水清煮熟透后捞出,再加油升温放以八角、桂皮、花椒、姜、蒜等佐料,闻香后即把羊蹄回入锅中,加上原汁羊汤焖煮即成。其色:橙黄碧透;其味:爽口宜人;其香:惹人欲醉。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野茶王

桃源野茶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桃源野茶王,湖南省桃源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茶为濒危的山地野生大叶茶品种。具有“叶片肥大、叶质柔软、叶色深绿、芽头硕壮、茸毛较多、汤色翡翠、气味芳香、余味悠长”等特点。经当地研发保护,实现了该品种的人工繁育,产量逐步上升。

1997年“桃源野茶王”荣获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200年被中、日、韩国际名优茶评选组委会授予“中、日、韩国际名优茶金奖”;2005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桃源野茶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桃源野茶王荣获首届中国(北京)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展览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奖。.

地标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桃源野茶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5年12月31日起对桃源野茶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桃源野茶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南省桃源县人民0《关于界定桃源野茶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桃政函[2004]6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镇、沙坪镇、芦花潭乡、牯牛山乡、乡溪桥乡、茶庵铺乡、太平铺乡、西安铺乡、封坪乡、凌津滩乡等10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津市包子

津市包子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特色小吃。津市包子最出名的是国立汤包和望江楼煎包。

国立汤包是用面粉包猪肉,但这里的面会像包饺子一样先滚成很薄的皮,然后再包成包子,而普通的包子只是把和好的面用手压,再包的。这里的汤包,风味独特,吃的时候会感觉有汤在里面,咬一口就会流出来鲜滑爽口。望江楼煎包是在包子里放入肉丝粉条,用煤火加热后即可食用,一口咬下去,既有粉条的嫩滑又有肉丝的香辣,实为美味。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安乡 鸭霸王

鸭霸王

鸭霸王根据现代人口味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天然、绿色、环保;讲求保健、营养、强身、养生,既香嘴又滋补强身符合现代人的饮食理念,制作时满街飘香、引人食欲、味道极佳,尝后赞不绝口。久食不厌、回味无穷、南北老少、高官百姓、人人爱吃,所到之处普通卤味坊将面临生存危机。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安乡 淡水鲜鱼

安乡县是全国商品鱼基地县之一,曾荣获“全国渔业先进县”称号。现有养殖水面17万亩,精养水面10万亩。地址:安乡县畜牧水产局电话:0736-4312057( 安乡)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鼎城区 常德清真菜肴

常德风味清真菜久享盛誉。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路经常德,微服私访时,被一回民店飘来的菜香缠住脚步,品尝了厨师烹制的清真菜肴后,龙心大悦,赞不绝口,当即挥毫御赐该店为“清真第一春”。

常德清真菜肴的烹饪技艺在形、香、色、味上独具一格。首先是选料严格。主料精细考究,全部采用阿訇亲手宰杀的鲜牛肉、牛舌、牛百页、牛蹄筋;其次是辅料齐全。主要有玉兰片、香菇、木耳、鸡蛋等;佐料讲究南方风味,有姜、葱、蒜、辣椒、胡椒、酱菜、八角茴等。其烹制方法亦多种多样——蒸、焖、煎、炒、煨、烩、酥、溜、炸、拌、炝、熬、煮、烤、烧、卤等。

清真菜肴虽然均以牛肉和牛副产品为原料,但刀工配料各擅一绝,烹调饪制各具千秋。如“银丝百页”以刀工精细、火工恰到好处而著称,亦是回民馆里的名菜之一,它既嫩,又脆,又香。

做这款菜时,烹调师将煮得半生半熟的牛百页去掉底板切成细丝,将辅料玉兰片或冬笋或香菌切成细丝,再将佐料新鲜的红辣椒去籽切成细丝,生姜亦切成细丝,香葱切成段。烹调百叶时,将锅烧红,待清油烧到八、九成熟以后,辅料、佐料随百页一起入锅,旺火爆烩,炒熟,放入味精、食盐等拌和而成的味汁,起锅装盘后,淋上麻油,只见百页丝条匀齐,色泽洁白,配以红辣椒、绿葱段、黄姜丝、纷呈五彩,香气四溢,味美可口。

此外,还有红烧牛蹄筋、烩牛脑髓、扣牛肉、麻辣牛肚丝、盐炸牛肉、绿豆粉炒牛肉丝、炒牛肚、粉蒸牛肉、五香牛舌、红烧牛肉丸子、凉拌腱子牛肉等传统菜肴,经烹调师精心饪制,其形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其色艳丽多彩,赏心悦目,其香浓醇厚美,风味隽永;其味异常鲜美,回味悠长。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钵子菜

常德钵子菜产生的历史,到目前虽然我们还无法考证,但一种饮食文化及其风味特色,却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和文化传承的产物。

常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湿、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在古代,这里属于蛮荒之地。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早在8000年前,原始人群就在常德的山川之间生聚,这些原始部落属三苗部落,至夏商、西周为濮人的活动区域。

常德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中原地区三次大的移民,第一次在春秋时期,约在楚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楚国势力最先由枝江、江陵一带越长江经松滋、公安进入洞庭湖西部的澧水、沅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春秋末期(公元前447年),楚灭蔡以后把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大量移民迁徙到高蔡(今武陵区一带);第二次移民在东晋永嘉之乱之后,中原民众又-南迁,河南义阳郡(今河南信阳地区)大批民众迁至今安乡、澧县之地、侨立南义阳郡;第三次移民热潮是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中原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本地的开发,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饮食文化。

由于古代常德地区相对闭塞,以及常德的气候环境,人们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被一些著名的学者认为已经消失的古代百菜之王“葵菜”(即冬苋菜),还在常德种植;在中原地区已经消亡的古代普遍流行的“鲊”这种烹调方法,常德还在使用。这就不难理解,常德钵子菜这种古老鼎食文化的遗风,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发展形成的饮食方式,还能得以长期地流传下来。

常德民谣曰:“不愿朝中为附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常德人为何对钵子菜如此痴迷呢?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常德地处湘北,北方是辽阔的江汉平原,对于北方南下的寒流毫无屏障,可长驱直入,冬春寒冷潮湿,滴水成冰;而又地处洞庭湖区,地势低洼,夏秋湿热,炎热时达38摄氏度以上。钵子菜正好能驱寒去湿,增进食欲。其二,这种古老的烹食方式,是一种多汤菜肴,主料酥烂、鲜嫩,能够较好地保持菜肴的色、香、味,汁浓味鲜。而且常德人素来喜爱热食,有“一滚当三鲜”之说,从味觉的最佳温度是70摄氏度左右这点来看,钵子菜满足了人们的品味要求。其三,制作的原料都取材于本地所产的水鲜、畜禽、时蔬等,原料广泛且易获得。

常德的特产米湖南道县特产麻仁炮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