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土溪镇特产小吃有哪些呢 四川达州小吃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3 06:01:56

一.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高台蜜柚

世界珍稀特大果--高台蜜柚 高台蜜柚又称"平和抛",原产我国福建的西圃洲地带,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传统的名贵佳果。在柚美中堪称"柚中之王"。古住今来,主知有多少名人忘土对它"一见钟情"。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被列为朝廷贡果。1982年在全国名果专家鉴定会上被定为珍稀水果。1988年全国著名查树权威吴耕民(已故)教授等一次品尝该蜜柚后大为诧异,称赞为"柚美之冠"。1989年该柚参加全国优质水果评选,名列19个参评样品榜首,被农业部定为优质水果,1999年11月参加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荣获国家金奖。高台蜜柚树冠自然园头形,较开张,枝叶稠密,长势特别壮旺,叶片阔披针形,叶状极美,外皮淡黄色,果实特别大,普遍单果重3-5斤。稍大者6-7斤,最大者可达10斤以上,是面光滑而油脆细小,果皮薄,约一厘米左右,并松软,易剥皮,襄瓣12-17瓣,长半月形,汁胞方外锤形,蜡黄色成淡粉红色,晶莹透亮,襄瓣中有三分之一二汁胞排列横益杂嵌。可食率60-70%,出汁率56-68%,果汁可溶性固形物9-12%。营养丰富,100毫升含总酸0.6-1克,维生素C31-33毫克与多种元素,果肉柔嫩多汁,化渣,入口溶化,甜酸适口,具清香味,无核,品质极佳,富有"吃一次,想十年"之感,素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美称。该蜜柚每年在九月下旬开始成熟,无裂果现象,耐贮耐运。该蜜柚在我地于一九九六年开始种植,由于其极佳的产性和商品性,在短短几年内我地已发展为3000亩的规模,年产量可达200余吨,我地计划在5年内再发展5000亩,年产量可达1万吨。

二.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万源萼贝

萼贝,因产于万源境内的花萼山而得名。早在清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民谣“川贝甲全国,萼贝冠全川”。将萼贝研成粉末,挑少许于痰中,即化为水,萼贝以此名闻天下。宣汉山羊板皮宣汉山羊板皮,系闻名国际市场的“四川路”羊皮。它质地细致柔韧,张幅适度,光泽度好,拉力强,尤以黑羊板皮的质量特优而名扬中外,是制作高级皮革制品的优质皮料。

三.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甘棠馓子

甘棠馓子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开江的油炸馓子,以甘棠镇的最引人注目。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

馓子,本来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开始吃油炸馓子了,之后,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历来就有吃馓子的习俗。今天的中国各1,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很快就能在全国盛行。不是吗,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重庆火锅。馓子在全国流行,自然是因为人人爱吃。然而,一种名小吃被接纳,因其各地口味各异,如果不加以调济,也很难落地生根。开江甘棠的馓子就是因其在用料和调味上,更加适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才在开江及下川东一带名声大震。

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团,轻轻抻长,套在筷子上下锅。也有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馔。

甘棠的馓子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然而对于馓子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四.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川区 安仁甜柚

安仁甜柚,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安仁乡的著名,该品丰产稳产、果形美观、香气浓郁、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种籽少、耐贮运,单果重100-1500克,成熟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

安仁甜柚是四川省地方名特水果,产于达县安仁乡地区,源于梁平柚,优于梁平柚。是达州市境内唯一一个具有较大集中种植规模的地方柚类良种,栽培历史长达130余年,其品质优良,驰名省内外。Av9

安仁甜柚具有丰产稳产、果形美观、香气浓郁、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种籽少、耐贮运等特点,单果重100-1500克,成熟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全县种植面积600亩,年产量600万公斤,产值1000多万元,是安仁、葫芦、檀木、万家、麻柳等乡镇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Av9

五. 四川省 达州市 开江县 开江麻鸭

开江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江麻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开江麻鸭,羽毛呈灰褐色,善潜水、耐粗饲、肉质鲜、嫩、细、红、油、沙。

开江县倾力打造“中国麻鸭之乡”

一是着力抓好产业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模式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百、千、万”水禽工程。到2016年,培育年出栏麻鸭5000只以上的大户100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大户2000户、年出栏5万只的养殖小区10个,建成麻鸭标准化养殖小区93个、基地乡镇10个,出栏麻鸭2000万只,麻鸭收入占农民牧业收入31.2%以上。二是着力抓好品种选育。对开江产区的四川麻鸭进行选优去劣、提纯复壮,育成经国家育种委员会认可的开江麻鸭品种,优质品种在县域内覆盖率100%。三是着力抓好科技推广。加强对开江麻鸭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县畜禽品种改良站对麻鸭产业发展实行定点帮扶、跟踪服务,麻鸭产业龙头企业落实“五包”责任制。四是着力抓好品牌创建。扶持企业申报有机、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和地理标识,加大对开江麻鸭的宣传和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产业美誉度,力争到2016年成功建成“中国开江麻鸭之乡”。

开江县畜禽改良站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开江麻鸭主要产于四川省开江县,产区位于东经107°42'06''—108°05'07'',北纬30°47'40''一31°15'28''之间,分布于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永兴镇、新太乡、灵岩乡、回龙镇、天师镇、骑龙乡、长田乡、沙坝场乡、梅家乡、讲治镇、宝石乡、甘棠镇、靖安乡、任市镇、新街乡、广福镇、长岭镇、拔妙乡等20个乡镇,产区面积1033.8平方公里,年出栏麻鸭1350.26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及肉质特征:开江麻鸭产蛋性能好、屠宰率高。开江麻鸭500日龄平均产蛋130.9枚。6月龄公鸭全净膛屠宰率70.56%,胸腿肌重291.7±3.18克,占胴体重的31.8%;母鸭全净膛屠宰率为70.6%,胸腿肌重288.4±3.14克,占胴体重的29.1%。宰杀后,肌肉丰满紧密、有坚实感、光泽润滑,用手触摸湿润不粘手、肌纤维韧性强、弹性好。因鸭肉的脂肪含量少、氨基酸种类多,营养丰富,咀嚼道鲜美。肉汤清淡,风味独特、鲜美无比、营养丰富、可口怡人。 2、开江麻鸭肉品质理化指标:开江麻鸭粗脂肪含量控制指标为1.5%≤, 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1%;开江麻鸭胆固醇(mg/100g)控制指标为65mg≤,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60.3mg;开江麻鸭粗蛋白含量控制指标为≥20%,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21.6%;开江麻鸭氨基酸控制指标为≥16%,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19.34%。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3、NY5028-2001和GB18596要求;种鸭场建设符合种畜禽场建设布局规范DB51/T652—2007种鸭场养殖档案符合NY10-1985规定;饲养管理符合肉用家禽饲养HACCP管理技术规范NY/T1337-2007、无公害食品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NY/T5038-2006管理规定;饲养投入品使用符合NY5023、NY5030;防疫符合NY5263要求。鸭肉符合NY5034-2005、GB16869-2005规定;鸭蛋符合NY5039-2005G规定;板鸭符合NY5356-2007规定;鸭绒符合GB/T17685-2003规定。

六. 四川省 达州市 开江县 开江板鸭

开江板鸭:开江县腌腊制品历史悠久,品种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选用该县出产的开江麻鸭为原料生产的板鸭,身圆板平,带头附骨、无 脚、无肢]、无内脏、皮张伸展,洁净无毛,腊香浓郁,熏味纯正,色泽金黄,清香味爽,肉质细嫩化渣,肥而不腻,独具特色。

七.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蜀宣花牛

蜀宣花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蜀宣花牛”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宣汉县畜牧食品局等单位,从1978年开始在四川宣汉县共同培育,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33年不懈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建国以来中国第六个、黄河以南首次培育出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填补了中国南方、四川无培育牛品种的空白,是中国畜牧业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这将对四川乃至全国奶牛业、肉牛业的发展壮大,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蜀宣花牛”是以四川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原产于瑞士的西门塔尔牛和荷兰的荷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进行杂交创新,经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培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该牛性情温顺,具有生长发育快、产奶和产肉性能较优、抗逆性强、耐湿热气候、耐粗饲,广范适应中国南方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及农区较粗放饲养管理条件等特点,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蜀宣花牛”现总存栏3万余头,主要分布在宣汉县近30个乡镇,在选育区有基础母牛群8000多头,公牛400多头,其中核心群母牛1300多头。目前已推广到贵州、云南、西藏、重庆、河南、福建、上海等省市和省内近20个市(州),累计向育种区外出售肉牛560167头、奶牛8399头、种公牛897头。

八.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县的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究。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县,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 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刘姓商人生意兴隆,并因此而发家致 富。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灯影牛肉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成都)

“灯影牛肉”是一道制作方法与众不同,风味独特的四川名菜。

相传在清代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人刘仲贵,在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的达县开了一家小酒店。刘仲贵精于烹调,为了闯出名气,他精心研制了一种下酒佳肴。此菜用薄如纸片的牛肉制作,呈半透明状,在灯前照看,可以透出灯影,所以名之为“灯影牛肉”。不久,成都、重庆等城市相继仿制。重庆的老四川馆,将精心烹制的“灯影牛肉”放在一个小玻璃柜内,里面点一盏灯,入夜时望去如民间牛皮灯影,观之者如堵,尝之者如云。从此“灯影牛肉”之名益彰。

“灯影牛肉”色泽红亮,麻辣干香,片薄透明,口味甘美。如今各著名川菜馆都经营此菜。四川的达县还大量生产“灯影牛肉”的罐头食品,远销各地,受到食客好评。

轶闻趣事: 灯影牛肉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黄牛肉500克,白糖25克,花椒粉10克,辣椒粉15克,盐15克,料酒100克,五香粉25克,味精1克,姜片15克,麻油10克,生油500克(约耗150克)。

【制法】

(一)选用牛后腿上的腱子肉,去除膜皮保持洁净(不用清水洗 ),切去边角,批成大薄片,放在案板上铺平理直,均匀地撒上炒干水分的盐,裹成圆筒形,晾至牛肉成鲜红色(夏天约14小时,冬天约3~4天)。

(二)将晾干的牛肉片放在烘炉内,平铺在钢丝架上,用木炭火烘约15分钟,至牛肉片干结。然后上笼蒸约30分钟取出,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的小片,再上笼蒸约1.5小时取出。

(三)锅内放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姜片炸出香味,捞出,待油温降至三成热时,改用小火,放入牛肉片慢慢炸透,然后滗去约三分之二的油,烹入料酒拌匀,再加辣椒和花椒粉、白糖、味精、五香粉、颠翻均匀,出锅晾凉,淋上麻油即可。

九.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麻辣鸡块

麻辣鸡块选用宣汉本地土鸡为原料,辅以花椒、辣椒等十来种佐料精制而成,麻辣可口,回味无穷。

十. 四川省 达州 渠县 三鲜塔丝饼

三鲜塔丝饼,面食,特点:鲜香适口,松软,形似塔状。烹制法:蒸。

火腿、金钩、冬笋等切成粒,猪网油剁茸剁细,放花椒粉制成三鲜馅;特粉和成子面,擀薄成长方形。

馅抹于面皮上,切成根条卷成筒,把筒拉成70厘米长的条状,又切成十个节子,扯成细条、压扁,挽成时钟发条状,把收头的一端按在中心,翻转压扁成饼,入笼旺火蒸熟,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馅要咸鲜适度,微带椒麻;扯面拉丝要丝条均匀,互不粘连。

达州渠县特产可以带走的小吃四川达州土特产有哪些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