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陆良特产有哪些 曲靖陆良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31 01:37:57

一.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人人喜欢它。”沾益小粑粑名声四起,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一产品备受群众欢迎,每逢订婚行礼,男方少不了要买上百个小粑粑,请人家挑或背,很自豪的去女方家定亲。八月十五送花节,春节期间拜年等都少不了必备这一礼物送到女方家。沾益的民间风俗,在结婚时要“端糖”认识亲友,一对新人拖着一个盘子,装上2个小粑粑加几颗水果糖抬到亲友面前,表达的是真情实意、老百姓进城赶街,总忘不了买上几个回家孝敬父母或与子女共同分享,沾益小粑粑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沾益小粑粑已被贴上现代元素的商标,如县副食品厂生产的“云腿月饼”,沾益三圆食品厂生产的“滇溢圆”系列月饼等等,都是在传统工艺、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推向市场的品牌。尽管如此,当地群众仍情有独钟地称它——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永历帝入滇避难,心情忧郁,不思茶饭,随行一位御厨别出心裁地选用著名的宣威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烘烤成点心。不料此点心香气扑鼻,十分诱人,食之味道香甜醇厚,永历帝异常喜爱,品之有味,龙颜顿开。因其用火腿做馅,形状浑圆如砣,厨师便起名“火腿砣”,随后,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其工艺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装帧精美,货真价实的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俗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的表面呈棕红色,光泽油润,外层是脆壳,里面是千层酥皮裹着的馅心,不会自然破裂,故取名“硬壳”。沾益小粑粑的色、香、味、型俱佳,入口酥、松、脆、软、甜、咸适宜,有香喷喷的火腿美味,又含糖汁诱人的蜜甜,食之,油而不腻,风味独特,是上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云南省 曲靖 宣威市 五花米饭

五花米饭

多依河的两岸有不少当地人用背箩背着五花米饭在叫卖,它是用糯米泡在枫叶汁、紫蓝草汁(壮语叫“棵斩”)、红草汁(壮语叫“棵些”)、黄花汁(壮语叫“花迈”)里,分别染成黑色、紫色、红色、黄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五花米饭,色香味俱全。

五.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烧云腿

【所属菜系】 云南菜

【特点】 色泽淡黄,皮酥肉嫩,肥而不腻,人口即化,鲜香浓郁。

【原料】 云腿尖1500克,鸡蛋6个,富强粉75克,蚕豆水粉250克,食碱少许。

【制作过程】

1、云腿刮洗干净,用温碱水洗去污物和哈喇味,再用清水洗两遍,放入汤锅中加水煮1小时,至熟而不烊,捞起撕去皮子。

2、鸡蛋磕入碗内打散,先放入富强粉调匀,再放入蚕豆水粉搅成稠蛋清糊。

3、火盆内燃粟炭火。云腿穿在铁叉上,肥肉面向火,烤热时用毛刷蘸蛋情糊刷在云腿上面,待火苗将蛋清糊烤黄后,再刷第二遍蛋清糊烤黄,接着再刷第三遍蛋清糊,待烤黄后,即用刀将云腿连同蛋糊片为2.5厘米厚的片。然后再将云腿如前述方法刷三遍蛋清糊,每遍都要在刷后烤黄,然后片下,如此反复,至云腿和蛋糊用尽为止。将片下的云腿片改刀为4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条,码在盘中即成。

六.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师宗生姜

师宗生姜肉质饱满,质细纤少,色鲜味美,含油量高,内含铁、钙和多种维生素,含硫低(含硫量在20PPM以下),具有祛风、发汗、健胃等药用功效。经加工而成的干姜块,质地鲜嫩,色泽鲜黄,个大味美,是烹饪美味佳肴的上好调味品。

七.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密香梨

密香梨:质优味美,肉白脆嫩,皮薄腻香,甘醇沁心令人爽,甜汁染指似粮粘,远近驰名人称赞。

八. 云南省 曲靖 宣威市 曲靖菜豆花

豆花,即北方人称的“豆腐脑儿”。菜豆花,顾名思义,就是混有蔬菜的豆腐脑儿。菜豆花的做法并不复杂,从字面上加以理解,可能就认为是在点豆花时加些菜而已。其实不然。地道的宣威菜豆花,是先将上好的黄豆加水磨成浆,滤去豆渣,剩下浓浓的豆浆放在大火上煮开了,投入相当数量拦腰切成细条的白菜,改用小火缓缓地煮,豆浆就慢慢地潽起来,逐渐与菜一起凝固。

这样做出来的菜豆花,可谓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菜是自家园子里种的,不但清甜可口,而且营养好,无污染。豆浆更是货真价实,如果像城里人那样大量地兑水,浆便不会凝固。吃时打一碗糊辣椒蘸水,口味重一些的,蘸着蘸水吃,喜清淡的,更喜欢那原流汁原味的素净。

几年前,曲靖城里曾有一家名为“豆花庄”的宣威馆子,生意十分火爆,直从鸡毛小店开到了独家小楼。随后又有多家餐馆仿效其思路经营以“菜豆花、老火腿、荞饭”为代表的宣威特色吃食,这是物美价廉、极具平民色彩的一种饮食风格。

世事真是难料,像菜豆花、荞麦饭、包谷饭这些东西,在过去不过是农家粗糙的吃食,是上不了台面的。现今却正迎合了人们腻味了大鱼大肉之后的口味,反倒成了稀罕物,被冠以“健康、营养、保健”等诸多头衔,在大都市里“火”起来

九.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龙庆鸡棕

鸡棕属于菌类植物,是菌中之王。不论单抄、炸、做羹汤,或是配以肉类烹调,均香味独特,食后令人难以忘怀。鸡棕因何得名,众说不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鸡棕,又名鸡菌,南人谓鸡棕,皆言其味似之也。”也有古人说鸡棕成熟后“披纷纷如鸡羽,故曰鸡,以其出土中,故曰棕”。

云南的鸡棕,历朝都被列为山珍进贡朝廷。清嘉年间,广东人谢文革在云南写过一首专咏鸡棕的诗:“菌香烟雨外,异味瘴乡闻;雪肋应难弃,桑鹅与并芬。根多蟠蚁穴,名不出鸡群;芽茁殊蔬笋,芋茸覆绿色云。”既描述了鸡棕的色香味,又写出了鸡棕生长的自然环境及出土后的形状。

鸡棕每年出在农历五、六、七月间,师宗出名的是龙庆鸡棕。有句谚语:“五月端五,鸡棕拱土”。六、七月,雨量充沛,土壤湿润,加上龙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适宜鸡棕生长。鸡棕主要产于红沙土质的山地和松林中,龙庆的鸡棕肉质肥嫩,清乡腹郁,故鲜、香味都很有特色。每年龙庆约产鸡棕4000公斤左右。

十.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葵山面条

葵山面条是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乡的。葵山面条精选葵山本地优质小麦,经精选、掏洗、晾晒、去壳、精碾、反复压制精心制作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质地细腻、脆香、纯正、美味可口。

葵山面条产地在葵山镇瓦葵村委会小寨村,口碑很好,品质优良,煮熟后色泽洁白,适口,韧性和光滑性都很强,麦香味明显,深受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已成功进入广州、昆明、曲靖和周边县市等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

葵山面条在吃法上,一般用鸡汤、排骨汤、腊肉汤,煮沸后倒入碗里面,再放入煮熟的面条,加上葱末、姜末等即可,也有的仅用精盐、味精、葱末、熟猪油,以沸水冲制,再把煮熟的面条放入,拌匀后便入食。现流传在民间的“四字经”是对葵山面条最好的描绘: 金黄油亮,一根在手,激荡不断,点火烧之,呼呼而终,煮在锅中,长时不浓,食余回锅,互不粘连,嚼于口中,筋骨毕现,一碗在桌,清香盈室。

多年来,葵山面条一直坚持精选本地优质小麦作原料,坚持用鸡蛋、香油等作辅制品,从不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现已注册了名为葵山“玉带香”的商标,同时,瓦葵村委会小寨村的5户村民组织了葵山面条生产合作社,并在县工商局登记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得到了免税扶持政策。

陆良县十大特产云南陆良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