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喉咙痛的广东特产的糖 广西枇杷糖清咽润喉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4 15:13:43

一. 广东省 东莞 龙舟饼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二.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毛笔

三清山盛产箭竹,为制笔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清咸丰九年(1859年)三清山下的毛笔制造业开始兴办,至今已能生产30多个品种。现有玉山县毛笔工艺厂、玉山县良种场毛笔工艺厂等厂家,产品除低档的银毫外,还有紫毫(又称铁骨冰肌)、狼毫(又称极品纯净紫狼毫)等中、高档毛笔,年产量30万支左右,除少数内销外,大部分远销东南亚各国,尤其是日本市场上很是畅销。( 玉山县)

三. 广东省 中山 神湾菠萝

神湾菠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菠萝又叫凤梨,原产于美洲热带的巴西,16世纪中期由葡萄牙的传教士带到澳门,然后引进到广东各地,后在广西、福建、台湾等省栽种,经过长期的选育,陆续生产了许多品种。菠萝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的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现在神湾菠萝,一般每个重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的是肉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齿颊留香,经久不散。

通常神湾菠萝的吃法有四种:一是去皮鲜吃,可免其他地方所产菠萝要蘸盐水的麻烦,吃起来满口芳香;二是榨汁鲜饮,消暑解渴,香味浓郁;三是烹制成菠萝鸡,成为一道筵席名菜;四是制成罐头,成为旅游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湾菠萝,原有两个品种,一种果大,食后感觉麻口,称为旧种,现已无存;另一种是新品种,又称“金山种”即现闻名的神湾菠萝,果黄色,果眼浅,果心可食。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神湾镇的人们就开始种植菠萝,在1937至1939年期间,神湾菠萝的种植最盛,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神湾菠萝不仅国内闻名,在国外也享有美誉,它载着中山人民的深情厚意,远涉重洋,闻名于世。这就是中山的名——神湾菠萝。

神湾菠萝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现瞎行政区域。

四. 广东省 中山 大魁黄沙蚬

黄圃大魁水道是有名的“黄沙蚬”产地,蚬肉鲜美可口,人们用蚬肉、腊肉粒、韭菜炒作馅料,用生菜包着吃,也是黄圃的一道特色菜。

五.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米糍

民俗小食。流行于澄海市隆都及莲阳等地。以糯米磨粉,加水搅拌成软块状,煮熟后再反复揉拌,作为皮,以加油的甜豆沙作馅,再用扁圆体木模印制而成。

这样制成的米糍,历来以隆都的最为闻名。

还有一种莲阳等地出产的米糍,不加馅,只用上述糯米粉软体捏成圆粒状或圆扁状的一口大小的团块,外楷撒芝麻油和芝麻花生糖粉。两种米糍皆香、甜、柔、滑。

六.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砸棕

如果你明白客家话中,砸是压的意思,你可能已经明白这是压制的棕子,这就对了!把糯米饭放在木格子里压实,放在油锅里去炸,让我再一次相信你的智慧,你从图片上看明白,必须不停地翻转,使砸棕变得金黄。软和香是砸的特点,如果你担心小豆豆,我要说你也是对的,只是可惜了。。。。。( 兴宁)

七.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姜薯

姜薯的吃法很多,有速食法、混制法、磨制法等。速食法是刨片放在开水中滚两滚后加糖浆,俗叫泡姜薯汤汤中薯片,清香爽口。混制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块作为配料烧肉吃,可甜可咸,薯块香松。磨制法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钵磨成薯泥,姜薯松脆,磨后还存有粒状,做成姜薯丸,香脆滑润。

八. 广东省 东莞 长安盆菜

长安盆菜始于长安乌沙陈屋。1278年4月,南宋朝廷败退到广东,杨太后与弟弟杨亮节携宋帝昰、昺到东莞、香港一带,6月再迁新会崖山,沿路居民纷纷前往勤王,盛情款待。乌沙李佳之母陈氏,为使儿子一心抗敌,而无后顾之忧,毅然投海自尽。乌沙杨侯古庙至今祭祀杨亮节。由于元朝时纪念陈氏的活动被禁,于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村民们假借天后诞之名来纪念陈氏,一直保存吃盆菜的村俗。

盆菜,各种美味汇于一盆,香、油、味、佐料渗透每一个菜,特别入味。盆菜虽然历史悠久,但烹制方法迄今仍无太大的变动。最早的盆菜分五层,由下而上是:“萝卜、菜头、浮皮、鱿鱼、鹅(或肉、白切鸡)”。盆菜通常由九层十层菜组成,寓意“长长久久”、“十全十美”,有白切鸡、烧鸭、南乳猪肉、鱿鱼、鳝鱼、冬菇、腐竹、萝卜、猪皮等。好的菜总是放在最上层,先是鸡鸭,中层是猪肉和鱼,下层是冬菇、腐竹、萝卜、猪皮等,蔬菜一般用作垫底。上层肉菜的汁渗到下层,使得下面的菜味道极佳。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极大好转,用料讲究,有白鳝、蚝豉、发菜、瑶柱、海参、白切鸡,林林总总,今非昔比。

过去吃盆菜不用台、凳,全是蹲在地上吃。而今有台有凳,但多数人仍舍台凳而在空地上蹲着、围着吃,这种风俗,长安镇村民叫做“围堑”,是纪念当年在战壕里吃饭的历史。

吃盆菜最大的乐趣不在吃而在“围”。人们围在一起,饮食说笑,全村人围在一处(过去多在祠堂、庙宇内),自由结合,热闹非凡。吃盆菜其实吃的是一种气氛,吃盆菜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全村同吃一盆菜,表示团圆和睦,象征团结、团圆。体现了人与人和谐共处、关爱体贴的亲情。盆子里的菜分层叠放,又有上下和睦、团结一心、不分彼此,上下同心协力的寓意。

经过多年改变,盆菜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配料及味道更是讲究,吃盆菜亦演变为庆祝喜庆日子必不可少的宴请方式。盆菜象征一团和气、富贵团圆、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每逢元宵、开灯、天后诞、观音诞和男婚女嫁,盆菜依然大为盛行。

九.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草粿

广州人称凉粉。是用仙人草(凉粉草)煎取药液,滤汁去渣加入薯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后,盛于容器(一般为木桶或大铝锅)冷凝成膏,称为草粿。色粽晶莹,风味清香。

吃时用手持着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碗里,边装边蘸入白砂糖,入口顿感甜润嫩滑,清凉爽口,风味诱人,价钱便宜,吃用方便,可药可粿,适合时令,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之效,是潮汕夏日解暑风行的惬意传统小吃。

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每当立夏之后,潮汕地区的大路旁、小巷口,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推着小车,或摆着小摊档,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金属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那声音十分清脆动听。

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且价钱低廉,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

十.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东珠绣

广东珠绣:产于广州市、潮汕地区、番禺区、中山市等地。系运用复杂的针法与多种不同珠子配色以及珠光的折射,绣成晶莹悦目、色彩缤纷、精美华丽、效果奇特的工艺品。品种有:手抓包、拉链吊袋、腰带、异型袋、烟盒、万能花、领口花、珠绣挂画等。近年更发展而制成珠绣晚礼服,供妇女在交际场所穿著,雍容华贵,富丽端庄。
润喉枇杷糖特产安徽淮南特产牛肉汤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