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豆豉怎么制作 云南干豆豉怎么腌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14 07:13:38

一.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云南千张肉

原料:

带皮五花肉、姜葱、料酒、盐、酸菜。

做法:

1、做云南千张肉要选择大块的带皮五花肉,至少要有七八厘米的宽度,把五花肉放沸水里,加姜葱、料酒、盐少许煮至七八层熟捞出稍放凉,在肉的表层均匀的抹上一层蜂蜜。

2、锅上火放油适量,油五层热时把抹过蜂蜜的五花肉下锅走红,走红是个技术活,关键是火力的控制,因为蜂蜜比较抢火,稍不注意油温过高就会使肉面漆黑,影响成菜的效果,尤其是肉皮部份要多加注意。

3、待整块肉均匀的上好色后,捞出放凉切成大薄片整齐的铺在碗底。咸烧白是抹酱油或糖色上色的,但我觉得上色效果不如抹蜂蜜红亮,麦芽糖上色效果应该也不错,还没试过,以后试试麦芽糖上色效果如何。

4、千张肉打底料是用的干制酸菜,我们叫做干腌菜。干腌菜以腾冲出产的最为出名,但现在市场上不多见卖。取干腌菜适量用水浸泡清洗干净,挤干多余的水份,锅上火油热后,下干腌菜小炒一会,加白糖、酱油、盐调色调味,定好味后加小量水煮。待水收干,把炒好的干腌菜铺在肉上,上笼大火蒸40分钟左右,千张肉就做好了。

云南千张肉

备注:

干腌菜是酸甜味的,特别能吸五花肉的油脂,而且酸能克肉腥,千张肉看上去大片大片的肥肉有点吓人,其实入口化渣,并不腻人。我最喜欢吃千张肉里的干腌菜,特别是千张肉底的汁水特别的下饭。学会了千张肉,咸烧白、梅菜扣肉换换打底料,就可以一股脑儿全做出来。

喜欢吃酸菜,更喜欢用干腌菜做的千张肉。

千张肉初一听菜名难免会被吓到,莫非有一千张肉不成?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类似的菜名还有千层糕、千层饼,小小一个菜名也充满了数字的情趣。

千张肉起源于何时不可得知,上网查了下荆楚风味的湖北菜也有千张肉这道菜,做法也基本类似,以“咸鲜”味为本,讲究嫩、柔、滑、爽,弄不好云南千张肉是由入滇的湖北人传入的可能性也极大。

云南千张肉,四川咸烧白,沿海一带的扣肉,做法大同小异。咸烧白是用芽菜打底,加豆豉、泡椒蒸至而成;沿海的扣肉以梅菜扣肉为代表是用梅菜打底蒸至而成;云南千张肉是用干制的酸菜蒸至而成;它们的区别仅仅只是打底的材料有所差异,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所以说学会其中一道就可以举一反三,做出三道菜来。

二. 重庆市 永川 永川豆豉

永川豆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庆的永川市以生产豆豉而闻名,素有豆豉之乡的美称。永川豆豉生产工艺起源于永川家庭作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永川豆豉属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氨基酸,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即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营养价值高,又有开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畅销全国各大省、市,远销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好评。

永川豆豉富含蛋白质和十八种人体所需氨基酸。人体从其摄入蛋白质量高于黄豆。其味独特,具有开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至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永川豆豉已发展到二十余家作坊的制作规模,产品远销到上海。解放后,十三家酱园厂,以崔婆婆的后人为首,成立了永川县酱园厂(复合酱园厂),厂址定在永川美丽灵秀的北山脚下。.

制作方法

将筛选出颗粒均匀的黄豆去杂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待泡至黄豆发胀无皱皮、略有硬心时,装入竹箩内晒干,然后将黄豆煮7至8小时,并焖捂两小时后,再倒出熟料散热,要掌握好室温,把熟料送入曲室内自然发酵,使其发酵结饼。待毛霉生长出来后。还要上下翻动发酵胚一次,促使发酵均匀。发酵期一般都在半个月左右。长短随气温而增减,成熟后的发酵胚,分解成颗粒状,再与食盐、高粱白酒、醪糟等混合拌匀,装入坛内密封保存,半年即为成品。

相关传说

据民间传说,永川豆豉的发明者是一位姓崔的女子。崔氏原是永川一富裕人家的小姐,饱读诗书,容貌出众,聪明能干,贤良淑德。后因父亲病逝家道破落,不得已跟丈夫在城东跳石河边开起了小饭店。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17年)的一天,崔氏带着几个孩子在小饭店里蒸黄豆。黄豆刚刚起锅,张献忠的部队打此路过,崔氏害怕官兵抢人抢豆,慌乱中将满满一筲箕黄豆倒于后院的柴草下,化妆成丑陋的老婆婆带着孩子们从后门逃了出去。
半个月后,崔氏回到小饭店,突然闻到后院奇香扑鼻,打开后院门搬开柴草,黄灿灿的豆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黑糊糊生霉发酵的“毛霉豆”。崔氏伤心地哭了起来,本想一气之下扔掉“毛霉豆”,又觉得那么多豆子白白扔了可惜,当时年年争战民不聊生,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于是,崔氏擦干脸上的泪水,捡出“毛霉豆”洗净加盐装在坛子里,以留着荒月家人佐菜下饭用。
第二年开春的二三月间,崔氏试着将“毛霉豆”端到四方桌上。色泽晶莹、光滑油黑,清香散粒,化渣回甜的“毛霉豆”,惹得家人争相食之。一位路过跳石河的外地木材商人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追问这道鲜美可口唇齿留香的菜叫什么名字。崔氏不好意思说出“毛霉豆”这三个土得掉渣的字来,刚恰门外一个邻居小男孩的牙齿掉了,又想到木材商人说吃了“毛霉豆”唇齿留香,崔氏急中生智冲口说出了“豆齿”这个崭新的名字。
木材商人酒足豉饱,乐不可支,将豆齿记成了豆豉,一路走一路宣传跳石河的豆豉。永川豆豉的美名,就此在神州大地上传开了。从那以后,凡是到永川的各地客商,都以到跳石河吃崔氏店里的豆豉为荣。大有到了永川,不吃跳石河崔氏豆豉,就等于没进永川城之意。.

相关荣誉

永川豆豉屡获部省优质奖及各种大型展览会优秀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荣获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并获重庆市名牌产品称号。

三.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施甸水豆豉

施甸水豆豉是施甸城乡人家尤其是山乡人家的“当家腌辣”,以大豆(黄豆或黑豆)蒸煮发酵后加入姜丝、辣椒面等香辣料腌渍而成。保山各县市农家亦多腌渍此物,加工方法及配料均大同小异,但其色其味却以施甸者为佳:那鲜淋淋、红彤彤的色相,那酸香回甜、滋味隽水的口感,的确惹人食欲。故当地有句熟语:“一颗水豆果儿下三嘴饭。”也许是由于这佐餐佳品太过美妙之故,在保山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水豆果儿”(即水豆豉)常常还成了施甸人的代称--就保人们称腾冲人为“棕包”一样。水豆豉讲究个“鲜”字,不耐久贮,故也有人家将煮熟并充分发酵的半成品晾干封存,分期加料腌渍,则常年可得。

四. 四川省 广安市 岳池县 板桥五香豆豉

岳池名优。1890年,由陈庆如雇技师在镇裕乡合伙开始生产;1895年,作坊迁往西板乡经营。以黄豆为原料,拌以米糟、白酒、食盐、花椒、三奈、八角等物。成品色泽棕黄,软硬适度,味美化渣,浓香扑鼻。( 广安)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芙蓉区 香豆豉

淮川牌正宗老一品香豆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年间曾被列为宫庭贡品,相传皇帝将此物赐与一品官员食用,故名为"一品香" 目前,我厂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规格齐全,都系选用上等原料,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酿制而成,它具有色美,味甜、清香四溢的特点。 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质、氨基酸,淮川牌一品香豆豉是中国调味品之冠,也是馈送亲友的珍品。本产品一九八六年荣获省名、优、特、新食品"芙蓉奖",一九九0年获十一届亚运会"天马奖"。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颁发了"畅销产品"荣誉证书,一九九一个被评为省优产品,九二年获国家银奖,九六年被认定为"消费者推荐产品",年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历代远销日本、加 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豆豉可防癌、抗癌、补脾益肾,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本草纲目》中称:豆豉可驱寒解表,健脾养心。《家庭医生》称豆豉是延生之宝。( 长沙)

六.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云南当归

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

七.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吹豆豉

南郑县新集镇一带的农村里,不少人家的墙壁上,屋沿下的阴凉通风处,挂着一串串用稻草裹着熟食辣豆豉,它是主人招待亲朋好友时的一道名菜。

每年入冬后,家家户户都把煮好的豆子装在密封的器具里闷起来,半月后,豆子便形成整块,长出白毛,再启开器具拌入适量的辣子面、草果、大香,花椒油和包谷面及少许白酒,再密封十天即成。待到打春后,把辣豆豉捏成圆蛋蛋,选柔软细长的稻草,包裹起来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可持续一年之久不变味道,当地人叫它“吹豆豉”。

待客时,吹豆豉配上腊肉,用菜油爆炒,只翻上几下即可出锅,味道浓香纯正,六味俱全,豆身是金红色,腊肉闪闪发光,十分吊人胃口。(整理自百度百科)

八.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香菇豆豉

“阿邑寨牌香菇豆豉”是大理永平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在百余年来民间传统制作加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配料和生产工艺研制开发的品牌食品,以大豆、香菇为主要原料,佐以菜子油、辣椒、花椒、食盐等。具有色味俱佳、香气浓郁、价格适中等特点,是居家、旅行佐餐、调味的最佳选择,是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产品在省内各大超市、商场均有销售,并远销到广州、成都、重庆等省外城市,年生产量约300吨左右。1998年“香菇豆豉”获大理州金花奖;1999年获“99”世博会云南省首届旅游产品优秀奖。

九. 海南省 五指山 豆豉鲮鱼

原料:鲮鱼500克,豆豉100克,油500克(耗150克) 腌制料:盐适量 调料:生抽、淡汤、糖、油适量。

做法:

1、将鲮鱼洗净,砍件,放入腌料,腌10分钟;

2、油烧八成热,将鲮鱼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

3、把鲮鱼放入高压锅,下豆豉、生抽、淡汤、糖、油,烧至高压锅喷气,加压5分钟即可。

十. 云南省 昭通 绥江县 云南半细毛羊

云南半细毛羊是国内培育的第一个粗档半细毛羊新品种。

一、产地及分布

云南半细毛羊是在云南省的昭通地区,自60年代后期,用长毛种半细毛羊(罗姆尼、林肯等)为父系, 云南半细毛羊图片

当地粗毛羊为母系,级进杂交再横交固定而育成。1996年5月正式通过国家新品种委员会鉴定验收,2000年7月被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云南半细毛羊”。主要分布在云南昭通的永善、巧家等地。

二、外貌特征

云南半细毛羊身体中等大小,羊毛覆盖至两眼连线,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四肢短,羊毛覆盖至飞节以上。

三、品种性能

云南半细毛羊是国内培育的第一个粗档半细毛羊新品种,羊毛细度48~50支。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5 kg,剪毛量6.55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47 kg,剪毛量4.84 kg。毛丛长度14~16cm。母羊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发情,产羔率106~118%。10月龄羯羊屠宰率55.76%,净肉率41.2%。

四、引种繁育

目前,云南半细毛羊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的青睐,随着电子商贸的发展,更多的用户通过中国畜牧街这类畜牧商贸市场来实现云南半细毛羊的引种繁育、种羊销售、信息交流,云南半细毛羊已经成为专业化养羊和家庭养羊的品种之一。

云南特产豆豉干的做法酸豆豉云南特产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