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百官购买特产 上虞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8 01:11:27

一.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盖北五香榨菜

非物质文化遗产盖北五香榨菜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盖北五香榨菜是上虞的著名,制作历史较为久远。七十多年前,处于盖北西侧的隆昌丘(兴昌村)村民就开始手工制作五香榨菜。

盖北五香榨菜其妙处在于香脆可口,美味至极,常食而不厌,它不但是布衣百姓的必备之菜,亦是各种酒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改革开放以后,盖北成了特色农业名乡,以种植“一果两菜”(葡萄、榨菜、芥菜)闻名长三角地区。全镇村民普遍种植榨菜,2015年全镇种植13200亩,亩产7500斤。特别是盖北的兴昌村,不但本村近1000亩土地种植榨菜,还外包土地两千余亩种植榨菜,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榨菜大户就有36户,远销浙江周边各省,被誉为上虞榨菜第一村。一九九二年,兴昌村被评为“绍兴市优高农业龙头企业”,二00三年被评为“绍兴市科普村”。

五香榨菜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技艺十分精湛,要真正掌握也很不容易。它要经过精心取材,腌制,压榨,再腌制,再压榨,剥根,拌佐料,装袋,封口等十来道工序。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馆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馆

二.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崧厦伞具

崧厦镇,位于宁绍平原北部,杭州湾金南岸,是九县通衢上虞的城市副中心,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建筑名镇,全国闻名的“中国伞城”。全镇区域面积84.8平方公里,下辖38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常住人口10.8万,2010年,全镇预计实现国地税收入4.3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4.8亿元,工业总产值135亿元。

崧厦镇产业特色明显,已形成伞业、建筑、冶炼、电器、服装等支柱产业。伞业是崧厦镇最重要的特色产业,自上世纪60年代起步,历经近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崧厦镇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伞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曾成功举办过首届、第二届中国伞节及中国崧厦伞品博览会。全镇现有制伞企业1260余家,从业人员4.5万余人,年产各类成品伞近5亿把,全国市场占有率在25%左右,年产值超过70亿元,年外贸交货值逾38亿元,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三.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二都杨梅

二都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二都杨梅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

产品成分:糖类和维生素产品季节:3月初萌芽,3月中、下旬盛花,4月上旬展叶,6月20日前后成熟。

产品功能:止咳生律、助消化、益肾利尿、祛暑解闷。

产品历史:据记载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产品简介:杨梅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我市各县均产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其中上虞县横塘乡杨家溪至陈家一带出产的杨梅,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据清朝光绪25年,《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清代时作过慈僖的贡品。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曾对浙东杨梅作过一次较详细的调查,认为二都杨梅果大、核小、可食率高,水分多,甜酸适度,为杨梅中之精品。同年浙江省出版的《建设月刊》第十二期上汪呈因曾撰文:上虞杨梅五圣乡(即今日横塘乡)为最好,其次为岙口、黄白坞等地,当时五圣乡杨梅产量已达65万斤,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典故: “五月杨梅己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这是唐朝诗人赞美杨梅的诗句。故事说古代梁国杨氏有子叫杨修,聪颖过人,九岁那年,其父之友孔君来访,正巧他父亲外出,杨修拿出几盘水果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盘杨梅,孔指着对杨修说:“这才真正是你杨家的果子呢!”。著名的南宋诗人杨万里把杨梅说成是“吾家果”,便是从此典故中来。

四.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梁湖水磨年糕

    梁湖水磨年糕产于上虞县梁湖,是上虞县的传统。生产历史悠久,曾是献给慈禧太后的贡品。清朝光绪年间,梁湖人在绍兴开店卖年糕,那时的年糕是燥粉加水手捏而成,易开裂,味道也不好,因而生意不很兴旺。梁湖有个农民叫陈培基,他见豆腐店里的豆腐又白又细又嫩,模仿豆腐制作方法,把米用水浸透,然后水磨,做成水磨年糕。他在绍兴解放路挂出“梁湖陈协卿上白水磨年糕店”的牌子,顾客盈门,水磨年糕从此出名。解放前,在外地开店经销梁湖水磨年糕的有:宋宏兴在杭州开设“大吉祥年糕店”,顾庆元杭州清波门开设的“宣昌年糕店”,宁波还有一家“赵大有年糕店”。近年,由于各种原因,梁湖水磨年糕生产规模减小,一般以季节性生产加工为主,尚有正宗梁湖水磨年糕生产厂8家,年生产量为1050吨。    梁湖年糕以光滑、细嫩、柔软、可口而闻名,曾远销香港、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自水磨年糕流传于世后,仿制者甚多。梁湖年糕所以质量特优,其主要原因是梁湖年糕有独特的制作方法:一是采用水质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渗水拾当,每公斤米,只能制作1.3~1.4公斤年糕;二是选用优质的白粳米,群众称“泥鳅粳米”作原料;三是采用绍兴罗山石磨或小钢磨加榨等工具磨粉,确保糕粉的细度;四是掌握制作季节,一般在立冬至立春期间,气温适宜,原料充足时投料加工销售。( 上虞)

五.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堡杨梅

位于谢安练兵打仗的龙惠山北麓的丘陵缓坡地块,面积100多亩。所产杨梅为真山品种,成熟时呈大红色,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是长塘的特色水果之一,在中国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之美誉,在吴越一带,又有“杨梅赛荔枝”之说。杨梅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甜酸适口,营养价值高。二月开花结果,果子的形状像楮实子。五月才成熟,有红、白、紫三种颜色,红的比白的好,紫的又比红的好,因为它肉多核小。

据测定,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每到阳历六月中旬杨梅漫山红时,上堡的杨梅虽然没有驿亭、梁湖的二都杨梅规模大,但也是“梅香不怕巷子深”,一批批喜欢清静的熟客如约赶来,入梅林、采杨梅、赏美景、尝土菜,享受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无限乐趣。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六.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虞黄瓜

    上虞黄瓜是黄瓜中的一个短瓜类型品种,是经本地劳动人民选优汰劣培育出来的地方良种,具有质优味佳、产量较高,外貌美观的特点,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食用习惯。    上虞黄瓜主产地是曹娥江两岸的江滩冲积地带。素负盛名的产地有梁湖乡的大库、古里巷村,该地除栽培黄瓜外,还有育黄瓜秧苗供农家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传统习惯。此外中塘乡的梁巷、大厂村,娥江乡的后村、后郭村均出产上虞黄瓜。1987年种植面积300亩,产量500吨。所产黄瓜主销于本市和余姚、宁波等地。    上虞黄瓜属葫芦科。为1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卷须不分歧。叶五角状心脏形,浓绿或黄绿色。一般雌雄同株异花,属短黄瓜类。早熟,春季栽培。果面果瘤稀少,有刺毛,瓜圆柱状,长20厘米左右,直径4一5厘米,单瓜重150克左右。果皮黄白色,肉色青白。成熟老瓜果皮金黄色。商品瓜采摘已发育长大的嫩瓜。品质佳,脆嫩爽口,皮薄肉厚,水份多,种子少。一般亩产2000至3000公斤。    上虞黄瓜以生食为主,有清口解渴、利湿利尿、解毒作用。黄瓜上市正值瓜果淡季,而且本地人民向有在端午节必食黄瓜的风俗习惯。很受消费者欢迎。黄瓜除生食外,可作菜肴腌渍、凉拌,甜、咸均宜,并可炒食或作汤料,可食率为96%。( 上虞)

七.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丁宅草莓

丁宅,位于上虞南部山区,四面山峦起伏,齐岙水库、丁宅前溪犹如两颗明珠点缀其中。中部一望平川,是“上虞后花园”的门户。管溪、隐溪流经这里,经过千万年的流淌,冲涮出了万倾沃野,使丁宅盆地成为虞南富庶的粮仓。

何处生春早,春生人意中。二月是丁宅乡草莓透红的季节,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丁宅草莓个大、呈心形,鲜艳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全乡拥有4000余亩的草莓基地,现有1000多户农户大力发展优质草莓,并进行标准化、无公害化管理。为了给逐年增多的观光客人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丁宅乡已规划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达150亩的日月休闲农庄。

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铁等,这些营养素对人体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肿的生长。每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消化。

草莓还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草莓味甘酸、性凉、无毒,生津、化痰、健脾、解酒、补血、化脂,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有一定防治作用。据记载,服饮鲜草莓汁可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草莓汁还有滋润营养皮肤的功效,用它制成各种高级美容霜,对减缓皮肤出现皱纹有显著效果。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可见是不无道理的。

丁宅莓农重视温室栽培,使城里人冬天也能吃到草莓。同时品种质量不断改进,草莓已成为丁宅农业的特色产品之一。“夏杨梅,冬草莓。”隆冬时节在丁宅做客, 主人大多端上一盆鲜红的草莓。尝一口草莓,满口甜汁,让人赞不绝口。

春寒料峭,丁宅的乡间道路上经常泊满车辆,来自长三角的客人们,在繁盛的莓园地里,拨绿撷红,含英咀华,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把上虞的早春气息和仙果美名,远播四面八方。

八.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老外婆”水蜜桃

“老外婆”水蜜桃生长在生态条件极其优越的章镇盆地的丘陵地带。该地冬季低温,能满足休眠期桃树的温度要求,并能在生长季节到来之时,及时解除冬眠状态,避免了因休眠不足而引起的落花现象。在整个生长期间,温光相配,促进了光合同化率的提高,而夏季的强光和高温,恰恰符合桃果实积累营养物质的需要,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桃园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利于桃树根系发育生长,使地上枝叶和地下根系两部分得以平衡协调。此外,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土壤通透性强,梅雨季节无水渍致害之虑,多数桃园位于山脚,干旱季节不缺水分。桃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九.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章镇茶叶

茶属双子叶植物,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

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章镇的“龙浦仙毫”牌翠茗茶,外形翠绿呈盘花状,香气浓郁清高,叶定碧绿见纯,芽叶鲜嫩呈朵,口味甘醇润爽,色香味持久,今年以来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准日本大赏”、第三节国际茗茶金奖。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十.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朱红柿

一直以来,长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给长塘的水果种植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水果基地主要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桃花源生态旅游区,主要有猕猴桃和朱红柿。柿子有3000多株,面积1000余亩,每年产量约30万斤,产值达150万元。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40亩,预计明年的产量将达40吨,产值约80万元。在每年水果采摘季节,我们镇通过举办各类旅游采摘活动,在活动期间游客量约6万人次,水果销售额占50%,产值115万元。猕猴桃和柿子不仅是我们长塘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

七月核桃、八月犁、九月柿子黄肚皮。柿子成熟于九、十月间,当秋风起、树叶黄时,桃花源景区里红红的柿子象一盏盏小巧可爱的红灯笼妆点着农家的房前屋后、路边地头,又像千千万万个一齐从地平线上跃出来的日头,把桃花源的山野点染得如霞似火,一派“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之美景,令人陶醉!这时侯,勤劳的桃花源人操着一种叫“柿杈子”的自制竹工具,小心地把橙红色的硬柿子连枝条一起折下来,然后把硬柿子的枝条剪成一个“y”形状,用绳子左一个右一个交叉串起来,柿子的圆脸朝外整整齐齐串成一个圆,送给亲朋好友,或挂在门口的竹竿上招揽游客。这样往往能卖到高价,今年一串大柿子就能卖出16元,普通的则是10元。这就是我们聪明的桃花源人仅用了一点点智慧,就把普通的柿子变为神奇宝贝了,给桃花源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一棵柿树少则落个一百多元,多则五百多元,真的是“树上粮仓”呢。所以说,“红红瓶,绿绿盖,千人走过万人爱”。

这时的柿子还不能吃,挂一个星期左右后,那些又硬又涩的柿子就会慢慢变软,等熟透了吃。桃花源的柿子又甜又软,但这个甜又有着与糖不一样的味道,它甜而不腻。说到柿子,它美味多汁、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且具有健胃、润肺、清热、止渴、解酒毒的功效。但吃柿子也有很多禁忌,吃柿子后不能吃螃蟹;另外还有脾胃虚寒以及外感风寒咳嗽之人忌食;柿子性大凉,故一次切忌食之过多。

近年来,桃园村部分农户引进了日本甜柿,它原产于中国,也叫“中国甜柿”。与普通柿子相比,这种柿子的最大特点是从树上采下后,无需捂熟便可直接食用。而且,柿子内没有核,就算连皮吃也不觉苦涩。这种含糖量达18%的日本甜柿,比市面上所售的优质水蜜桃还要甜。柿子成熟后,挂果时间为20天,采摘后的保鲜存放时间最长4个月,均比普通柿子延长了近一倍,市场价格也比普通柿子贵一倍。目前,引种的日本甜柿已经开始挂果,预计4年后可进入丰产期,届时产量可达到每亩800斤。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上虞必买的十大特产上虞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