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松松与瘦二毛各地特产 胖松松和瘦二毛在小河边捡海鲜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09:09:33

一. 湖南省 益阳市 南县 剁椒胖鱼头

口味:微辣

价格:40-80元

特色:咸辣可口,佐餐极佳。

原料:

胖鱼头1个(约1000克),湖南特制剁椒适量,盐、味精、红油、姜丝、姜片、葱花、白萝卜片、熟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鱼头洗净,去鳃,去鳞,从鱼唇正中一劈为二。

2.将盐、味精均匀涂拌在鱼头上,腌制5分钟后,将剁椒涂抹在鱼头上。在盘底放2—3片生姜和白萝卜片,将鱼头放上面,再在鱼身上搁切好的姜丝适量。

3.上锅蒸15分钟,出锅后,将葱花撒在鱼头上,浇熟油,然后再放锅里蒸2—3分钟,即可食用。

二.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靖远二毛裘皮

靖远二毛裘皮

三. 江西省 南昌 东湖区 鄱湖胖鱼头

特点

鲜辣微酸、肥嫩鲜美、营养丰富。

原料

鳙鱼头一只,约3000克。

制作方法

1、鱼头洗净、剁开,放料酒、精盐腌渍10分钟。

2、将腌好的鱼头入蒸柜内蒸至熟。

3、取萝卜干、米椒、生姜、蒜子等切末入锅内炒香,加入鱼汤调味淋浇于鱼头上即成。

四.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县胖妮熏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膳食营养的要求日趋科学、合理,堪称地方名小吃的胖妮熏鸡,多少年来深受厂人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人称:喝茶品熏鸡, 口味极佳,令人回味,这就是胖妮熏鸡在磁洲传统饮食文化的一枝独秀。胖妮熏鸡独特风味的绝妙之处在于:加工精细,色泽鲜艳,造型别致,五香俱佳,食之不腻,有形、色、味、烂四绝之称。

胖妮熏鸡起源于磁县磁洲滏阳街焦家,焦明老人始创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是五代传人。经熏制的胖妮熏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香味浓、肉质嫩,素称存放一年不变质。创始之初,熏鸡因各方面因素和气侯的制约,只限在冬季加工,一季下来生产熏鸡有限,后经不断反复改进,使熏鸡生产打破了只限冬季加工变为四季加工,生产产量逐年提高,由此,胖妮熏鸡声誉大振,堪称磁洲一绝。胖妮熏鸡是传统的加工方式制作,在选料上是相当严格。它选用一年左右的肥嫩户养家鸡,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十几种香料上笼熏制,熏制过程中不但要连续翻动,而且还要掌握烟量、火侯与锯末的多少,虽然工艺繁琐,但这样制作出来的熏鸡,水分少,保质期长,而且熏香味浓,色泽紫褐油亮,香酥鲜美,是饮食餐桌上的上等佳肴,这就是胖妮熏鸡的最大特点。

胖妮照鸡历史渊源,欢迎品偿磁县磁洲镇胖妮熏鸡。

五.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滩羔羊一月龄左右宰剥加工而成,皮板轻薄,柔韧细密,毛股紧密,花穗美观,成明显大波浪弯曲,俗称“九道湾”,美观大方,驰名中外。靖远是中国重要的滩羊、中卫山羊主产区,   
羊只存栏41.9万只。靖远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别是五合、北滩、高湾等地出产的二毛裘皮,细密柔软、毛股长而弯曲,其中有“孔道环”之称者为上品。靖远裘皮加工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远先民就开始用羊皮缝制裘皮大衣(俗称“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毡等生产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业是靖远县白皮厂,后改名为靖远县裘皮厂,所生产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欢迎。已开发生产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领条、围巾、毛皮包、裘皮服装等10多个品种,年产值1300万元,实现利税390万元,产品销往美 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六. 河北省 邯郸 邯山区 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创业于一八○九年前后。因第一代开业人社会 地位低下,没有人叫他真实姓名,直呼他的浑号“二毛”。于是,他煮的烧鸡也就称为“二毛烧鸡”了。相传当时文武科选时的应试才子府道官长,及富商大贾,都 喜欢吃他的烧鸡,吃后赞不绝口。从此,“二毛烧鸡”名声越传越远,名气越来越大,现 居邯郸“八大地方风味名吃”之首。“二毛”本是对他的贬称, 但“二毛烧鸡”却成了名贵食品的美称。

“二毛烧鸡”传到第二代经营人王国珍后,因嫌“二毛”名号不雅,便取自己名中 “珍”字为首,正式立号为“珍积成烧鸡铺”,沿袭至今。但是,人们很少叫这个名字,仍然按照习惯的叫法“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风味独特。主要特点是:透熟离骨,肉嫩且烂,咸香清纯,回味鲜美。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味道不变,经久不衰。

七. 河北省 邢台 临西县 吴老胖饼卷

吴老胖饼卷是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的。吴老胖是一家专门经营清真酱牛肉的老字号,主要经营酱牛肉饼卷、酱牛肉、五香腱子、酱牛肚、烧羊腿、酱蹄筋等,其中酱牛肉饼卷成为临西当地的特色小吃,人都称之为“饼卷儿”。

吴老胖是一家专门经营清真酱牛肉的老字号,开创于民国初期,到今天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了,几经搬迁位,于1992年搬至临西县老汽车站对过,在此已经经历了20年的风雨。主要经营:酱牛肉饼卷、酱牛肉、五香腱子、酱牛肚、烧羊腿、酱蹄筋等,其中酱牛肉饼卷已经成为了临西当地的特色小吃,人都称之为“饼卷儿”。

闻名于临西的吴老胖是吴春全先生于1992年开办的,吴老胖,顾名思义,是一位姓吴并且体型较胖的人开办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开办吴老胖的吴家,于清朝晚期从山东聊城迁至临西,此时的吴家,家境窘迫,但吴家人很善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吴家的吴清玉用半个窝窝头救助了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名字不详),谁曾想这个差点饿死在半路上的秀才金榜题名当上了河南省的一个知府,飞黄腾达以后,他没有忘记吴家人的救命之恩,把救他性命的吴清玉带到了自己身边当师爷。吴清玉自幼潇洒脱俗,当上师爷的吴清玉淡泊名利,不爱财不爱权,只爱书法和美食,以双手可写梅花纂闻名于十里八乡,此时恰逢辛亥革命,原本的知府摇身一变成了臭名昭著的军阀司令,吴青玉跟府里花重金请来的一位北京的名厨关系甚好,据说此人是给慈禧太后做饭的御厨,后得此人传授一酱牛肉秘法。穷人出身的吴清玉,不忍心看到军阀残害老百姓,于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吴清玉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回到了临西老家小芦村,精心研究秘法经营起酱牛肉的生意。从那开始在临西附近的集市上就可以看到了吴家人的身形了。

解放以后,玉之三子长山,酷爱研制美食。使这门手艺没有失传,后来在小芦村自己宰牛炖肉,在威县与临西交界处周边村里推着独轮小车赶集,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吴长山先生苦思冥想,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想到了将自己的酱牛肉卷到薄饼里,于是他就请教专门的面将师,自己研究实践多年,做的饼卷肉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大家给饼卷肉起了个名字叫吹喇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吴清玉第三代传人吴春全夫妇,经过重重阻力,他们把吴老胖酱牛肉带到了邢台市桥西区原中兴路上的副食品公司,两间破旧的门市开启了他们在这十一年的征程,吴春全先生经过艰苦钻研,对原来制作酱牛肉的调料配方进行了改进。把健康饮食放到了第一位。形成了以丁香、砂仁、肉豆蔻、桂皮、白芷,大茴香,等为主,外加酱和盐等辅料调料。用这个配方制出的酱牛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温脾胃、消食、理气,强阳等作用。得到了邢台市人民的广泛认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由于房屋拆迁的原因,吴家人租赁的店铺被人拆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艰苦朴素的吴家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年过五旬的吴春全先生带领着自己家人来到了临西县城,将吴老胖迁至了老汽车站对过,初到临西吴家人的生意并不理想,老百姓并不熟悉吴老胖酱牛肉的味道,但是他们不馁不弃。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坚持做最好的清真饼卷肉,一干就是二十几年,慢慢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如今的饼卷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来到临西肯定都来品尝“吴老胖饼卷”。

松松和二毛广东的特产松松和二毛不同地方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