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土特产 江油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30 18:32:13

一. 四川省 绵阳 安州区 安县白果

白果性凉,营养丰富,夏天最宜食用。在酒席上有美味的白果羹、白果鸽蛋、白果水鱼。白果还可以做药:可化痰、止咳、利尿、补肺、通经,白果炖老鸭专治尿频。白果糖水、白果甜粥更能止渴生津,消暑舒神。

四川省安县茶坪乡全乡已规模种植白果12000多亩,产白果10多万公斤。茶坪乡地处海拔1800米的大山区,种植白果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末期,该乡规模营造白果基地万余亩。他们引进德国、法国两药业集团的资金技术,在乡境内的王银章沟、黑弯林场建密植型银杏采叶园200余亩。同时,该乡还大力推广嫁接改良技术,提早让白果树挂果,优质白果苗因质量好、挂果早在省内外美名远扬,远销云南、贵州等地。

二. 四川省 绵阳市 盐亭县 盐亭银耳

银耳又称白木耳,为银耳科、银耳属。它既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又是一种九负盛名的良药。历代医家都认为它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体内含有17种氨基酸和酸性异多糖。银耳还具有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和人体免疫功能,及固本扶正的作用,同时对肿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新鲜的银耳子实体纯白色,半透明,由3—10枚波曲的耳片组成,状如五指、如鸡冠花、如牡丹花,大小不一,重量不等。干时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体积强烈收缩,为原体积的1/18—1/30。

三. 四川省 绵阳市 江油 江油獭兔

江油獭兔是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的。江油西屏獭兔被国家标准委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獭兔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已成为四川省白獭兔品种选育基地。

近年来,江油市獭兔产业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抓住畜牧灾后重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农村示范片和绵江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始终把发展獭兔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民生改善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全市现有标准化獭兔笼位90余万孔,建成以西屏为核心的200万只獭兔养殖示范园区1个,年出栏35万只的现代獭兔养殖场1个,年出栏3万只以上的獭兔养殖有限公司5个,年出栏1万只以上獭兔规模场43个,年出栏3000只以上獭兔养殖大户130个,年出栏2000只以上獭兔养殖大户515个,省级獭兔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2012年江油市出栏獭兔225万只,实现产值1.64亿元。

江油市西屏乡围绕打造“中国獭兔第一乡”目标,与四川草原科学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并做好产业规划,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獭兔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 四川省 德阳市 绵竹 绵竹大曲

绵竹大曲为剑南春酒的前身,早在 1922 年就获得四川劝业会一等奖, 1928 年获四川国货展览会奖状及奖章。 1963 年至 1988 年多次被评为中国商业部优质产品,荣获中商部“银爵奖”、“金爵奖”。 1991 年被评为四川省名酒; 1999 年获第四届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 绵竹)

五. 四川省 绵阳市 盐亭县 盐亭母猪壳

盐亭母猪壳是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的。“母猪壳”是俗称,也就是常叫的野生小桂鱼;学名鳜鱼,“母猪壳”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著称,故为鱼种之上品。

“母猪壳”雅名“鳜鱼”生长于盐亭毛公、两河境内梓江石缝岩龛无污染水中,自生繁殖,白日栖息,晚间活动,以水下草本植物和小虾、小鱼为食。体型小、身无鳞、嘴尖肚大、身有花纹、翅锋利,生成数量极少。很难捕捉。鳜鱼肉质细嫩,无腥气,味鲜,其营养胜食鳖鱼,乌龟。盐亭母猪壳是绵阳地方水产和特色美食的代表。90年代起便流行于整个绵州,可谓家喻户晓的绵阳美食特色。

盐亭母猪壳可红烧、可清蒸,其肉质丰厚坚实,肉多刺少,白嫩柔韧;其味麻辣醇正,香浓可口;地方风味浓郁,做工精湛,味觉上乘,堪称经典。

“母猪壳”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

“母猪壳”与黄河鲤鱼、松花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佳品。

六. 四川省 绵阳市 平武县 平武天麻

平武天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平武天麻 四川省平武县现辖行政区域 《平武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平武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平府函〔2013〕16号 平武县(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727/T09-2010《平武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平武天麻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乌天麻、红天麻、乌红天麻杂交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000米至2500米,土壤为黄棕壤至暗棕壤,有机质含量≥3.5%,pH值5.5至6.5,腐殖质层≥1㎝,环境阳山地带。

三、栽植管理

1. 麻种培育与留种:

(1)有性繁殖育种:选用原产于平武县境内的单个重150g以上、粗短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无腐烂、顶芽健全无畸形的箭麻作种麻。

将种麻种下,待开花后人工同品种或红乌天麻相互授粉,朔果成熟后,及时播种于菌床上。精心管理温湿度,于次年栽培前取种,保证麻种生长时间,乌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不少于16个月,红天麻不少于6个月。

(2)无性繁殖留种:在栽培条件下乌天麻、红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无性繁殖的第1至3代白麻、米麻,作为麻种。

2. 蜜环菌、萌发菌及菌材的准备:按真菌菌种生产常规,进行一至三级菌种培养。第三级菌种直接用于生产,3月初,按30:1的菌材和菌种比例培养菌材或菌枝;在5月中旬前培养好有性繁殖育种用蜜环菌床或者菌材,7月中旬至8月底按菌材和菌种比例50:1培养生产栽培用蜜环菌材、菌枝。

3. 种植:

(1)种植时间:每年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以当年11月上旬至12月底为最宜种植时间。

(2)种植地准备:应选择郁闭度为50%至75%的山林的平地或45度的坡地,在林下根据地势挖长≤2m,宽0.4m至0.6m的种植穴,宽度统一,方便菌材菌枝使用。将穴底部土壤挖松至15cm深,将挖松的土壤铺平,再平铺一层3㎝至5㎝厚的自然落叶,薄薄的撒上一层细土或细腐殖土,林下种植的总面积不得超过山林面积的10%。

(3)下种:在种植穴内将已经培养合格的蜜环菌材按照间隔20cm摆放,菌材到穴的4周留8cm至10cm宽的空隙。麻种摆放时与蜜环菌材的接触面尽可能大。摆种后用细土或细腐殖土将穴内空隙填实,上铺一层落叶,再用腐殖土覆盖,最后使用自然脱落的树叶覆盖保湿。

(4)管理:应根据地势开排水沟,防止穴内积水,干旱时注意灌水和保湿,防鼠害、虫害,防人畜践踏。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每年10月下旬至当次年3月上旬为采收时间,10月至今12为箭麻最佳采收时间保证其生长时间不少于一年。

五、加工

将箭麻分级洗净、蒸至透心,60至80度干燥至天麻表面起皱,然后密闭发汗至天麻表皮变软,再次干燥,至天麻表面再次起皱,再发汗,最后干燥至水分≤13%。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新鲜天麻:呈椭圆形、仿锤形、长椭圆形或长条形,环纹多轮,点状密集,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体坚实,较沉重,一端有顶芽,另一端有圆形疤痕,俗称“肚脐眼”。马尿味浓郁。嚼之爽脆有粘性,初味甘而后辛,其口味滞留口内较长时间难消去。

(2)干天麻: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扁平,皱缩而稍弯曲,环纹多轮,点状密集,体坚实,较沉重,难折断,明显可见顶芽和圆形疤痕。马尿味浓郁。

2. 理化指标:天麻素含量≥0.40%,水分≤12.8%,总灰分≤4%,浸出物≥1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七. 四川省 绵阳 安州区 焦鸭子

安州焦鸭子,创始人焦先祖巧遇清宫御厨,虚心好学,得到了卤鸭的精髓,制作出来的卤鸭色如琥珀、咸淡适口、香味浓郁、回味悠长、老幼皆宜,称作“焦鸭子”。近百年来,口碑甚佳,早已成为闻名与海内外的特色美食。

八. 四川省 绵阳市 梓潼县 梓潼蚕茧

梓潼年产干茧3万担,年产生丝250吨,白厂丝质量达3A80,双宫丝双特率100%,产品远销欧、印、日、韩等国家。 5、海椒:年产鲜椒1500吨,干椒200吨出口韩国、日本。 6、中药材:桔梗年产量7500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全国各地;黄姜年产量1000吨,生产皂素150吨。

九. 四川省 绵阳市 梓潼县 梓潼薄脆子

又名:“薄脆子”、贡饼

产地:中国四川梓潼。

历史: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玄宗避难入蜀,途经梓潼上亭铺,有人以该饼进贡,玄宗尝后大加赞赏,于是梓潼酥饼在长安渐为人知,时有谈及,并称之为贡饼。由此可见其生产历史当在千余年以上。

工艺:系以面粉、化猪油、菜油、砂糖、芝麻为主要原料。其制作,头道面粉做发酵面,与干面混和拌匀,不再发酵;二道面与花生油和面,加入糖或者食盐、花椒粉揉搓制成饼胚,然后用双面锃烘烤,掌握合适温度,烤至发脆。烤后重叠置平板上,加压冷却,10分钟后摊开、搌平,即为成品。

特点:色泽黄亮,圆如秋月,向以质地酥脆、香甜化渣著称。且久贮色、香、味、形不变,以其制工精细,风味独特而驰名古今。

十. 四川省 绵阳市 涪城区 龙眼咸烧白

原料:

带皮五花肉、芽菜、泡红辣椒、豆豉、盐、酱油、糖色、熟菜油。

制法:

1、带皮五花肉刮洗干净,放入沸水中煮至将熟,捞出抹上糖色。芽菜洗净、切碎。

2、锅中放油,放入猪肉炸至皮呈棕红色,捞入开水中浸泡,捞出切成片。

3、每节泡辣椒中放入豆豉,卷入肉片中,皮朝下放入蒸碗内,加盐、酱油调味,放入芽菜上笼蒸2小时后出笼,翻扣于盘内即成。

特色: 色泽棕红,软而不腻,鲜香味美。
江油市十大特产可带走四川江油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