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施甸特产鸡蛋糕 云南保山特产糕点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2 21:04:34

一.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槟榔江水牛

槟榔江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槟榔江水牛(Bos bubalus)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据史料记载槟榔江水牛在腾冲县饲养和使用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槟榔江水牛是牛科,水牛亚科,属亚洲水牛种,河流型水牛亚种中的一个地方类群。槟榔江水牛长期以来为农户自繁自养,是乳、肉、役兼用河流型水牛品种,正加大力度开发其乳用性能。

产区分布

槟榔江水牛主产于腾冲槟榔江上游,主要分布于猴桥、中和、荷花、明光、滇滩等乡镇,全县各乡有零星分布。

生物特性

槟榔江水牛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海拔较低的低热河谷地带,但在海拔500~2000m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繁殖。槟榔江水牛采食能力强,耐粗饲,各种青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均为该牛采食的饲料。性情温驯,易管理,稍有神经质。一年四季均以放牧为主,晚上或重役情况下适当补饲青干草、包谷及农作物秸秆。槟榔江水牛抗病力强,只要饲养管理得当,一般不会发生疾病。常见易感多发病主要有牛出败、气肿疽、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蛔虫以及一些胃肠道疾病和代谢病。

体形外貌

槟榔江水牛被毛稀短,皮薄油亮,皮肤黝黑;被毛以黑色为主,大腿内侧、腹下毛色淡化,未成年个体部分毛尖呈现棕褐色。大约20%的个体有“白袜子”现象,即四肢下部以及耳毛,唇周毛白色。有少量个体白额、白尾帚,无晕毛、沙毛和白胸月现象。头长窄,额凸,额部无长毛;鼻平直,鼻镜眼睑黑色;耳壳薄,耳端尖,平伸;角基扁,角形螺旋形、小圆形、大圆环以及前弯角均有,黑色,螺旋形居多,约50%。无肩峰、颈垂和脐垂,胸垂大小与营养状况呈正相关;母牛乳静脉明显,盆状乳房,主要为黑褐色,白袜子个体乳房粉红色;尾至后管,部分到飞节,尾帚毛密中度;蹄质坚实、黑色。颈细,长短适中,水平颈,鹿颈形;头颈、颈肩背、背腰、腰尻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胸宽适中,良腹,斜尻;四肢发育正常,肢势良好;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母牛后躯发达,侧视楔形,整体结构中度。通过对正常饲养条件下的60头成年水牛(其中:公牛10头,母牛50头)和部分不同年龄阶段的水牛分别进行体尺体重测量,成年公牛体高138.15±5.35、体斜长146.55±8.94、胸围192.4±8.52、管围21.2±1.0、体重475.58±55.48,成年母牛体高131.77±3.31、体斜长139.16±7.99、胸围194.22±9.66、管围20.44±0.85、体重430.18±57.15。

生产性能

槟榔江水牛母牛初情期30月龄,一般36月龄初配。发情多集中在8~11月,发情周期平均21d,发情持续期2~4d,妊娠期平均310d,生命周期20年,一般利用年限15年。公牛初情期24月龄,有爬跨反射,30月龄性成熟,适配年龄42月龄。该品种目前都采用本交,未进行人工授精,公母本0种比例1:30。种公牛一般利用年限10年,生命周期约20年。据水牛良繁场提供的31头母牛测定资料,槟榔江水牛平均泌乳天数269天,平均一个泌乳期产奶量达2452㎏,最高产奶量3685㎏。另通过民间调查产奶母牛60余头,一个产奶周期产奶量约1800kg。2006年由云南农大重点实验室对31头槟榔江水牛乳样进行测定,其中乳脂肪6.73±0.47%,蛋白质4.05±0.14%,乳糖4.99±0.06%,无脂全固体9.99±0.19%,全乳固体16.73±0.56%。对测定牛群中的5头成年牛(其中公牛2头,母牛3头)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公牛分别为44.51%、33.37%、35.8 cm和1:2.99,母牛分别为41.16%、30.42%、29.5cm和1:2.67。.

二.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果脯

腾冲果脯是以亚热带、温带果品为主要原料的系列产品。其中什锦木瓜糖、甘草芒果、果脯等十分有名。

腾冲地处云南之边陲,滇缅古道由此通过,是一个美丽、富饶、神奇的地方,是久负盛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也是树木丛生、硕果累累的“天然植物园”之一。

腾冲果脯 选用梅子、芒果、山楂、木瓜、李子、杨梅等鲜果原料,经过科学配方,生产出具有京味和广味的甘草芒果、话梅、柠檬李、开胃多依、开胃山楂、山楂片、蜜糖木瓜等30多个产品,各种亚热带、温带果脯几乎应有尽有,味道各具特色。

三.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保山大烧

大烧,即火烧全猪,又叫烤肉,是保山宴席上的一道名菜,是云南省保山一带具有传统风味的美食。保山大烧以保山市河图乡供销社加工的大烧最为有名,俗称“河图大烧”。


大烧选用当地产的细骨猪为原料。细骨猪属温带小型猪,体型似泡涨的大豆,群众称之为"豆圆猪"。加工方法是:取饲养至35-40公斤的半膘猪屠宰后,去毛洗净,撑开腹部平放在专用的炉灶上,用木炭火烧去表皮水份,然后扎针,涂上酱油、姜汁、食盐等调料,使之渗入肉内,再放在炉火上,腹背轮番烘烤至猪皮焦黄,刮去麦皮焦质。如此再扎针,涂调料,烘烤,刮皮,反复三遍。


食用时,将大烧切成方块,用醋、酱油、辣椒油、芫荽末、蒜泥等制调料蘸食。也可将大烧切成丝,与酸腌菜相拌,加上调料,别具风味。 保山大烧外酥内嫩,香脆酥润。肥肉透明,食之不腻;瘦肉细嫩,色味俱佳。

四.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潞江芒果

潞江芒果,又名麻檬,在潞江坝已有400余年的栽培史。潞江“三年芒果”色黄光滑、果大肉厚、核小味香、甜嫩可口,并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是加工芒果原汁、果酱、果脯的上乘原科。


1987年在全省芒果鉴评会议上,潞江坝的“三年芒”以久观优美、色泽油润、香气芬芳、风味独特,又具有丰产、抗逆性强等特性,被评为良种之冠。芒果不仅是食用佳品,而且能提炼药材和工业原料。果核可制药,叶片可提炼染料和香料,树皮可制成树胶、单宁等。芒果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极高,称得上全身都是宝。

五.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雪鸡

腾冲雪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雪鸡是云南保山腾冲的。

腾冲雪鸡属肉、药两用型鸡种,因其羽毛雪白而得名,产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北部和东部,沿高黎贡山西麓、陇川江沿岸的界头、曲石、上云、五合等乡,主要分布于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麓海拔1400至2500米之间广大山区、丘陵地带。腾冲雪鸡属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腾冲雪鸡全身扁羽,羽色雪白无斑。皮肤、肌肉、骨质均为黑色图2 腾冲雪鸡(母) 图2 腾冲雪鸡(母)[2]

,内脏及脂肪浅黑色。体型中等,结实紧凑。头小清秀,少数有缨头。冠多为单冠,也有少数玫瑰冠,冠齿6至7个。公鸡冠和肉垂红色,母鸡冠紫黑色,多呈“Z”形折叠。眼大有神,虹彩黄色,瞳孔黑色,耳叶绿色。喙黑色。胫、趾黑色,分有羽和无羽两种。四趾。公鸡120至165日龄开啼,母鸡15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110至150个,蛋重42克,蛋壳呈浅褐色。母鸡就巢性强,年就巢至少2次,一般产18至21枚蛋后自然孵化,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8%。

腾冲雪鸡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

12109331

鸡肉

六.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野巴子茶

野巴子茶,系云南纯天然野生木本植物野巴子经精选加工之茶饮性饮品。本品气味清香益人,入口清纯、回味甘甜,适口性较好,汤色淡黄清澈。据《中国药典》记载及当地民间各族人民长期以本品当茶饮用结果证实:野巴子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除口臭、生津止渴、利尿益肾、减肥之功效。

对喉痛、牙痛、口腔溃疡、感冒、痢疾、急慢性肠胃炎、老年人高血压引起的头昏症有明显疗效。不论男、女、老、少皆可饮用,且长年饮用无毒副作用,可多饮、浓饮、冷饮、空腹饮用。本品具有以上毫无虚假、实实在在的良好效果,对人体健康有白利而无一害的上佳优点,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真正纯天然、真正原汁原味的绿色保健饮品,是居家、旅行理想的常备饮品。

七.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紫胶

施甸县山地面积较广,海拔相差较大,气候呈立体性,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适宜种植紫胶。紫胶是工业上用途最广泛的原料之一,从紫胶中提取的色素是化妆品的上等颜料,同时也是食品加工中最好的色素,种植紫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施甸在沿江河谷一带大力发展紫胶产业,收效良好。

八.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云南春卷

云南春卷是一个比较普及的大众小吃。全国各地皆有不同的春卷制作方法和口味特点。云南春卷是云南人民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一个品种,有别于我国其它地区的春卷口味,突出了云南地方特色。云南春卷的馅料调制精细,选料讲究而刀蠛细腻,统一要切成如末大小的丁。皮坯摊制要薄,炸好后要酥、香、脆,色泽要求金黄均匀。口感外脆内嫩,微有卤汁,咸甜适中,鲜香可口。

云南寿卷配科多,要用甜酱油调味,特别要加香椿和韭菜以显示春临大地,百物复苏,春意盎然。成品色泽金黄,整齐美观,外酥内软,咸中回甜,馅鲜味美,蘸吃醋汁,醒脑开胃。

原料:

主料:面粉150克。

配料:淀粉100克,鲜猪肉未200克,香椿、豆芽、韭菜各80克,鸡蛋3个,水发金钩、玉兰片、冬菇末各20克,热火腿未30克。

调料:精盐14克,甜酱油30克,咸酱油20克,味精、胡椒面各5克。

制法:

(1)将肉未、金钩、玉兰片、火腿末、冬菇末入锅煽炒发香,下酱油、盐(10克),味精、胡椒粉勾清荧出锅装碗。豆芽、韭菜、香椿经沸水悼后功碎,拌入馅料中。

(2)将面粉、鸡蛋、淀粉、盐(4克),用水调均匀成糊浆状。锅上火,烘热,用肥膘抹匀,倒入糊浆混成圆形,微火烤熟,撕下, 从圆心处均分6块呈扇形, 包入馅心,裹成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条。

(3)当油锅烧至七成油温时,下卷炸成金黄色,捞出控干油,随蘸水上桌。

九. 云南省 保山 腾冲民俗文化 灰豆腐果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

腾冲玉雕造型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制作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为冲砂、解玉(分为拉丝解玉和解盘解玉两个工序)、磨玉、打眼、“梭棱”、雕刻、抛光等工序。翡翠加工讲究碾磨过程,用传统工序制作,一个玉件从解、磨、细磨到抛光,每个程序都有不同的步骤,要不断更换各种型号的工具,以达到细腻的工艺要求。其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与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玉雕工艺十分吻合:“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充分印证了腾冲的翡翠雕刻一直保留了传统工具和工艺过程。20世纪70~80年代,腾冲玉雕工艺有了改进和更新,采用了电动化机械和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工具,提高了玉雕的产量和制作速度,但部分流程仍然采用传统工艺。

腾冲玉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加工和销售队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技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现了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价值,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腾冲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宣纸

早在清代,腾冲人就利用本地盛产的枸皮、仙人掌生产出“观音塘大白纸”(后又称“余宣”),颇受书画界的青睐。当年徐悲鸿大师用之挥毫后,曾称这种纸不仅有“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还有一大长处: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70年代末,这一传统产品正式定名为“腾宣”。( 保山)

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每一样都有讲究。而远在滇西的腾冲,其生产的腾宣那是一段佳话。腾宣的质地、色感、吸水性都是不失为上好的书画用纸,并受到书画界的推重。1941年底,徐悲鸿大师从东南亚取道腾冲归国之时,曾特意买了三驮腾宣带回,并对一位画者称赞说,腾宣不仅有头宣(宣城纸)种种长处,而且还有一个头宣所没有的好处: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故他认为作画用腾宣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施甸特产鸡蛋糕云南保山施甸特产萝卜丝鲊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