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泸溪县特产 湖南泸溪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9 00:53:41

一.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资溪酒卤鸡

资溪酒卤鸡产地:中国江西资溪

工艺:首先选用仔鸡,宰杀除去内脏,控干水分,用适量精盐将鸡内外均匀擦一遍,腌渍4-5小时。其次备特曲,麻菇酒,黄酒,啤酒,食盐,干辣椒,醋。再起油锅,放入猪油、白糖,不停炒拌,等糖化起泡,糖泡由大变小,颜色由白转黄,由黄转黑时,迅速倒入冷水即成糖色。将糖色与上述原料混合在一起,倒入高压锅内,再将腌制好的仔鸡放入,密封后用中火烧至高压锅煸放气泡时,改用文火烧10分钟左右,待鸡可用竹筷戳动时取出。再起油锅,油热五六成时,用筷将鸡眼球戳破,放入锅中炸至鸡皮呈金红色、骨酥时捞出,趁热用麻油将鸡身擦一遍,再用刀切成条形,摆在盘中,食时蘸上味汁即可。最后调制复合味汁。将锅烧热,放入植物油,将豆瓣酱、芝麻酱、煸炒片刻,再放入大标沫炒出香味,顺序加入辣椒酱、酱油、姜末、味精等调料,拌和均匀起锅,分装成若干小碟,随鸡上桌。

特点:鸡皮呈金红色,皮脆、肉香、骨酥,蘸上味汁,满口生香,回味悠长。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苗族数纱

泸溪苗族数纱是一门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名家学者的青睐,成为研究和探索苗族的重要对象。它那充满天真的活力、具体与抽象的艺术形式、朴实而单纯的对比色彩、神秘而古老的几何图形、栩栩如生的生灵图象,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浒湾油面

浒湾油面为金溪县传统名牌产品,又称龙须贡面、挂面、须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明末就见诸市场,清代曾被选为宫廷食品。民国时,精装油面采用红漆木盒包装,木盒外雕刻有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锦绣河山等图案,并配描金品名和作坊字号、烹调说明,秀气精美。 浒湾油面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食盐(福建产的细沙海盐为佳)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其做工考究,操作严格,制作过程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面、入箱、上架等十余道工序,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且一年四季的调料不同。它具有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等特点。并具有键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 金溪油面生产地在浒湾,因其地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快,信息灵,原料充沛,自然形成生产基地。油面的制作工艺特殊,虽然在清朝后期一些乡村也有生产,但质量却无法与浒湾生产的油面相比。新中国建立前,浒湾生产油面的作坊主要有美芳斋、森和兴、利芳福、何源和等多家。当时生产的油面主要供富人享用,普通百姓只有在喜庆日或节日时少量购买招待贵客。新中国建立后,油面作坊逐步改为公私合营,后作坊全部收归浒湾粮油加工厂。1982年,浒湾油面厂专门生产龙须贡面,产量大为提高,1997年达到250吨。 浒湾油面烹调简单,包装讲究,民间常用做馈赠亲友的礼品,寄予吉祥之意。人们每逢寿诞、婚嫁、婴儿出生,不论贫富都会吃上一顿油面,以示长寿吉祥心愿。1984~1985年,浒湾龙须贡面两次被江西省商业厅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在上海展销会上深受上海市民的青睐。

四.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蜜桔

金溪蜜桔是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的。金溪县蜜桔以果色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风味浓甜、芳香扑鼻而闻名中外。

金溪县土壤、水质、气候等条件都适合蜜桔生长,金溪农民种植蜜桔的历史已有500余年。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蜜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8.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4万余亩,今年总产量达4.1万吨。

五.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南平煎粿

煎粿是地道的福建闽南地区的贺年食品。

材料:

皮:糯米粉,大米粉,红心地瓜(番薯),大约按照4:1:8的比例,

(注意:加大米粉是为了让煎粿不会太软,方便包和炸。地瓜多点会比较好吃,但是要看品质,粉的比较好,关于这个选择我也不懂。)

馅料:冬瓜糖、芝麻、花生、白糖、少许猪油——做黏合剂;

皮的做法:1.地瓜蒸熟,去皮,捣成泥;

2.加糯米粉和大米粉调匀成面团;

3。做馅料:花生炒香去皮碾碎、芝麻炒香碾碎,加冬瓜糖碎、白糖碎,全部拌匀;

4.包制,好像包子一样包好,压成饼,下锅;

5.油锅烧热,用最小的火,一次下8个,慢慢炸到煎粿浮起来,最后转大火让表面变成金黄色就可以起锅了。狐狸叔叔再三交代,火要小啊,要有耐心啊,要不然很容易炸焦了外皮里面还没有熟的。

六. 广东省 湛江 遂溪县 蒲织品

蒲草,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宜种水田、深水田或半咸田。植株直立,高一般1.4-2米,可加工编织各种蒲制品。据司马迁《史记》所载,我国商周已使用蒲席祭祀及床用,“结括草为席也”,括草“既洁且柔:洁可以祀神,柔可以养体”。括草即蒲草,由此推算约有四千年历史。雷州半岛,素有“蒲草之乡”之称.,古代已开始种植。雷州市、遂溪县,麻章区太平是主要产区,有专种植蒲草的农户,也有加工编织蒲制品为生的农民,他们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七.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九龙窑瓷器

九龙窑瓷器已有千年历史,从出土的瓷器来看,质地坚硬、工艺精巧、纹饰精细,尤其是被誉为“珠光”的青瓷器,在当时已蜚声海内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改革开放后,松溪人在发掘濒临失传的“珠光青瓷”工艺技术基础上,研制出“类冰如玉、千峰翠色”的九龙窑系列青瓷,生产了包括青瓷、黑釉建盏、冰裂纹在内的3大系列300多个瓷器品种。

回场窑主要烧制青瓷,兼烧少量黑瓷。产品有碗、盘、碟、瓶、罐、壶、炉、杯、灯等,主要产品是碗、盘、碟。瓷器胎骨密实坚硬,胎色灰或浅灰色,有少量铁黑胎。釉色为青绿、青黄,少数为褐黄或淡青色。胎釉普遍结合紧密,有透明玻璃质感,装饰工艺盛行刻、划缠枝卷草、莲花、牡丹、蕉叶、婴戏等。纹饰多为器内壁刻、划卷草纹,又称萱草纹,其形如缠枝、卷云,有思亲之意;器外壁多划蓖梳纹,形如蓖梳梳发,也有外刻莲花瓣纹,花纹间偶尔出现婴儿嬉戏期间,手舞足蹈,鲜活生动。这类碗中的小型碗即是备受珠光禅师厚爱的茶盏。

印纹主要是在大盘。大碗内底上横印阳文“吉”字铭文。新近又发现“张”字款,极可能是窑主的姓氏。这类大碗大盘直径达25—30厘米。也有部分莲花碗内底凸印莲花纹饰。回场青瓷与龙泉早期产品极为相似,富有“越器”之风。烧结工艺也与早期龙泉窑一脉相承,采用托座叠烧和匣钵叠装,龙窑烧制。据考究龙窑一窑可装置二万件瓷器,七日烧成一窑,每月产量约10万件。北宋时期松溪全县不足万户,人口仅2至3万,青瓷产品主要通过松溪水运至福州港,海运至澎湖列岛中转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日本镰仓时代(公元1185-1291年约中国南宋至明初),在佐贺县唐津市一带,福冈市的博多湾海底,福冈县的观音寺、太宰府附近等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珠光青瓷”,即日本学者龟井明德氏所称:“十三世纪的青瓷,里边是用半浮雕的方法,在器物周围雕出莲花卷草纹”。

《闽北陶瓷》述:“台湾海峡之间的澎湖列岛,也是中国古陶瓷海上贸易的转运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岛上考古发掘的福建窑口的青瓷器,数量很多,有刻画花的,印花的和内底涩圈的线环青瓷器,胎釉形制工艺作风颇与闽北的窑口相一致,相当部分属于闽北松溪、浦城、南平等地的产品。”“南海的西沙群岛是东南沿海船只前往东南亚的必经航道,1974年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中,也有闽北窑口的刻画卷草篦点纹确的青瓷碗,内底模印‘吉’字铭文的大盘”。该蓍还叙述:“1977年12月上海市奉贤县的古代海滩中,出土了旋转于箩筐内的成梱碗829件。大多数为青瓷素面,一部分为青瓷刻画纹或花瓣纹,有的碗内底有垫圈叠烧痕迹。这批瓷器可能是宋代从浙南、闽北一带瓷器产地装运来沪,临时放在海滩上,准备运往外地后因某种突然事故而埋没的。”从工艺特征看,应是松溪窑的产品。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浦市铁骨猪

浦市铁骨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浦市铁骨猪属于湘西黑猪类群,原产泸溪县浦市镇,是湖南省地方猪优良品种,因其骨质紧密、坚硬如铁而得名,经测定它的骨强度列全省地方猪之最。2006年浦市铁骨猪被列为湖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并列入了《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成功注册了“浦市铁骨猪”商标。但是2006年泸溪县对境内的浦市铁骨猪资源进行普查时发现,全县境内存栏仅156头,其中公猪3头,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

为实现铁骨猪保种扩繁,并将其打造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2009年以来,泸溪县积极谋划建设浦市铁骨猪资源场,并于2010年成功将该资源场建设项目列入农业部储备项目。铁骨猪资源场建设项目总投资245万元,计划完成猪舍改扩建800平方米、配套设施800平方米。目前,该猪场已存栏120多头铁骨猪能繁母猪,年出栏铁骨猪1600多头,产值达500多万元。

地域范围

浦市铁骨猪产区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南端,东与沅陵、辰溪县毗连,南与麻阳县相邻,西与凤凰县、吉首市交界,北与古丈接壤,地处东径109°40′-110°14′,北纬27°24′-28°28′,年饲养浦市铁骨猪2.4万头,产量1460吨。现存栏公猪8头,能繁母猪1200头,主要分布于泸溪县浦市镇、达岚镇和合水镇。

九. 四川省 广元 苍溪县 苍溪丹参

苍溪丹参是苍溪县传统中药材产品,大面积人工栽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苍溪丹参具有品质优良、药物成分含量高等特点,单位产量、药品效价、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居全国之冠。苍溪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种植大县,近年来,苍溪县将苍溪丹参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专用肥料,农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使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提高了群众抗风险能力。同时把资金投入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坚持“业主为主、群众为辅”,不断拓宽筹集渠道,促进全县丹参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壮大苍溪丹参产业,苍溪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中药材产业,引进业主投资1000万元,租赁土地15亩,新建丹参初加工厂3个,实现了中药材就地加工,劳动力就地转移,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县中药材种植、加工、制造、销售及休闲观光全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

十. 四川省 宜宾 南溪县 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

四川白鹅分布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南溪、永川和达县等地。主要特性:四川白鹅属中型绒肉兼用鹅种。全身羽毛洁白,紧凑,喙、胫、蹼橘红色,成年公四川白鹅额部有一个半圆形肉瘤。成年母四川白鹅肉瘤不明显。无咽袋,偶有腹褶。眼睑小,圆形,虹彩蓝灰色。

南溪县南溪镇莲花村处于四川省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沿岸,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白鹅生长。

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四川省南溪县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四川白鹅标准化养殖区、养鹅专业示范村、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南溪县将镇莲花村确定为养鹅专业示范村,现在该村大部分村民从事白鹅养殖;将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作为四川白鹅科技示范园区;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动全县白鹅产业发展。2009年实现年出栏商品鹅450万只,存栏种鹅8.5万只。

泸溪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湖南泸溪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